郭德纲是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影视演员、作家等,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广受喜爱。虽然他以相声表演最为人所知,但郭德纲也涉足文学创作领域,其中包括了基于《三国演义》改编的作品。
不过,需要澄清的是,截至我最后更新的信息,郭德纲并没有直接出版过名为“郭德纲三国演义系列小说”的书籍。但他确实有通过自己的方式重新解读和讲述《三国演义》的故事,这些内容可能出现在他的相声段子中,或者是在一些公开讲座和节目中分享过的个人见解。
如果您对郭德纲关于《三国演义》的观点或故事感兴趣,可以关注他的社交媒体平台、官方账号发布的视频内容,以及购买其出版的相关书籍来获取更多信息。此外,网络上也可能存在一些粉丝整理的资料或二次创作的内容,这些都是了解郭德纲版《三国演义》的好途径。
郭德纲讲三国
郭德纲新书讲三国:复杂的故事中,我讲的是人情
郭德纲三国演义系列小说
地方官既然掌握了权力,那就要招兵,于是天下各处都刷出了招兵的榜文,到处张贴,就跟龙字科选秀似的。有一张就贴在了涿州的城门外,贴到了涿郡。一大帮人站这儿看,官府说的,为了打黄巾军,不管你多大岁数,不管你相貌如何,都可以来为国效力……
“黄巾起义”并没有成功。虽然张角说“苍天已死”,但“苍天”当时也没死什么计算机可以开网页游戏,“苍天”又活了三十多年。历史有时候很可爱。由此可见造反这个“行业”成本太大,所以三百六十行把“造反”剔出去了,因为实在是不容易成功。虽然它不容易成功,但是由这儿起,引出来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虽然张角的起义并没成功,但仍然震撼了东汉朝廷,朝里的人吓坏了。一有人挑头,天下人都跟着响应,这充分说明了政权的腐朽。对此,十常侍给出了主意,皇上也问过了文武群臣,最后有了一个办法——权力下放。然而,东汉究其覆灭的根本,正是错在这儿了。天下大乱,“军权等各种权力统统下放。地方上,只要地方官能来帮朝廷打黄巾军,就可以想干吗干吗。然而,朝廷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地方官可不是。权力是老虎,下放容易收回难,以至于后来的东汉天下,群雄四起,人人有权力,哪怕此人只管三个小县,也可以跳将出来,以朝廷准许之名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于是,东汉的根基就从这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倒下去了。
如果是在太平年间,“太平道”并不会有大的作为。在中国历史上,对黄巾起义历来有着不同的解读,但这是历史学家的事情,我们不去解读,解读了也并不严谨。不过,这下,天下老百姓都认同张角,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跟了他之后,推倒了昏君,百姓们就都有饭吃了。所以,张角的队伍日益壮大起来。到最后,张角见时机成熟了,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指当时的东汉朝廷,“黄天”指他自己。按照五行来推,“汉”属火,而火能生土,土是黄色,所以张角的军队中,人人头上系块黄绸子,自称“黄巾军”。如果叫“绿巾军”,那起不了义了,得先把家务事平一平。
于是,十里八乡人尽皆知。虽然他仍旧给人看病,但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山洞里边的老大爷说了,要他拿这神书好好造福乡里。但张角想的是:我有这么大的能耐,是不是可以造反?张角跟两个弟弟商量:“你们看这事儿能不能做?”弟弟们都很支持他:“现如今,天子荒淫无道,十常侍专权,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倒不如咱就反了吧。反了之后,大哥您就是皇上,我们是王爷,娘是太后……”张角说:“之后怎么样再说吧!”兄弟三人究竟是怎么商量的我们且不管,但从这时起,他们决定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兄弟三人就把“太平道”发展了起来。
于是张角从头一篇开始学,先学拼音 ɑbcd……总之传说中有这样一本书,他经过刻苦学习,练就了半仙之体。我个人对他学艺的过程表示怀疑。但《三国演义》中,原文如此,说张角得到仙人的赠书后学有所成,自号“太平道人”。
想想其实挺可怕的,如果是我们在旅游区游玩,山洞里来了一位老头叫你进去,那我们就得喊救命!但张角进去了。进去之后,老头拿出了一本书,说:“这本书你要是看会了,可以治国、平天下。”“谢谢您!”张角很高兴,再一回头,一股风起,老头不见了。也保不齐是他没站住,打山后边掉下去了。张角拿了书回家一瞧,这本书太棒了,都是神法妙方,学会了之后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有一则张角遇见了神仙的神话传说。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张角自己设计的故事。他说他上山采药,眼前刮起了一阵风,来了一位老神仙,“碧目童颜”。神仙的眼珠是绿色的,长着一张小孩似的娃娃脸,皮肤吹弹可破,拄着一根棍。他把张角喊进了山洞。
郭德纲版空城计:妙语连珠镇敌军,笑声荡漾惊天地
读书|且看郭德纲如何“趣讲”三国
还有乱世枭雄曹操。他家里是官宦出身,自己又是个文化人,他知道怎么跟兵、将、谋士打交道。他招了好多兵,大部分是农民——到了春天,曹操让这些曹兵种地去;秋天收了粮食之后再打仗。曹操知道怎么跟知识分子来往,知道要发展生产,大家知道在乱世当中投靠他有碗饭吃,所以他才能有这么大的成绩。
读《郭德纲讲三国》
对这本书,读了两章以后,就爱不释手了,原因是,内容真的似前言里说的那样,把三国的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讲的是人情。这本书,是《郭德纲讲三国》系列的第一本,至全书结束,才刚刚讲到了吕布与曹操的一次交锋,终因吕布在寻找曹操,要给曹操致命一击,却因没有认出曹操,而方面放走了曹操。全书从头开始,评价吕布始终离不开四个字“有勇无谋”,这一个小节,更是形象的描述出了吕布这个特点。
郭德纲的“三国”评书闲话多,他这新潮说书是不是太娱乐化?
郭德纲的“三国”每期都对旧典故展开新说,所谓“新说”也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比如,讲到曹操发矫诏拉拢各路诸侯、招兵买马讨伐董卓,被郭德纲闲扯到当下的影视圈拉投资,“劝人投资是一门学问”这个话题也能讲好久。当下解读、观点输出太密集,节目看下来,会发现郭德纲这哪是讲“三国”,完全是借着“三国”讲当下。
郭德纲演绎“三国”侧重讲人、刻画人,也像其他评书演员一样擅长“扮演”人物,一个人在各个人物之中来回穿梭,群臣将士、忠臣奸臣、男女老少都演得了,用惟妙惟肖的表演去吸引观众。同时,郭德纲也用大篇幅去解析人物,刘备冲动“裸辞”,这种“笑面虎”最难惹,袁绍是“凤毛鸡胆”成不了大事,但最终落脚价值观输出,去讲如何做人、行事。
郭德纲说“三国”,也不再整个篇幅着重于推进“三国”故事,而是用现代人的角度去解释、去分析、去评论“三国”。用郭德纲的话说,“故事谁不知道,说‘三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说‘闲白’,这就难了,考验的是演员的能力。”
而郭德纲之所以说“三国”,首先是因为自己爱说书,郭德纲7岁学评书,9岁学相声,上世纪80年代末又唱了5年戏,他把评书、唱戏并列第一,相声只能排第三位。“杂家”出身的郭德纲说“三国”,其实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回归老本行。
郭德纲说,评书兴盛的时候,普通的评书艺人最不爱讲“三国”,因为观众不爱听,挣不着钱;说得好的演员也不爱说“三国”,正史、野史得研究,还要引经据典,费老大功夫,说一个《三国》顶说十个《聊斋》,顶二十个《杨家将》,追求效果那还不如随口说说《七侠五义》。
读一页就上瘾bt狗游戏盒子碧蓝航线,老少皆宜的三国故事
郭德纲讲三国,讲的是的三国的天下,三国的世态冷暖,三国的人情世故,并不是简单将故事复述一遍,清醒的剖析古今,人情、人心。比如曹操为什么能成为一代枭雄?大将军何进的神操作葬送了炎汉四百年天下!四世三公的袁绍为什么终究成不了大事?不同位置上不同人的心态,是历史也是当下。
1.酒令 2.武坠子 3.三人行 4.秦琼卖马 5.姚期 6.扒马褂 7.唱大戏 8.数来宝 9.歌舞升平 10.K歌之王 11.日本梆子 12.左右为男 13.风尘二侠 14.红花绿叶 15.戏叔别兄 16.训徒
45.神偷 46.封神 47.贼鬼 48.姚滴珠 49.锁麟囊 50.遗金钗 51.阴阳扣 52.因果报 53.全家福 54.闹苏州 55.无头案 56.下安南 57.珍珠衫 58.白衣庵 59.沈小官 60.一文钱 61.炼丹术 62.善恶图 63.刘罗锅 64.探地穴65.九头案 66.济公传 67.张广泰 68.一枝红杏 69.人间正道 70.包公放粮 71.好汉武松72.卿卿误我 73.小爷马寿 74.人肉铺子 75.皇上二大爷 76.水浒之宋江 77.苏三与王三 78.张广泰回家 79.聊斋之天残岭 80.水浒之卢俊义 81.张小乙下南京 82.儿比父大一岁 83.陈大海挖人参 84.冯天奇闹通州 85.麻享荣与马想容 86.康熙私房月明楼
深娱说完《三国》再说什么?专访郭德纲:传统的就是最时尚的
在他看来,包容开放是德云社的一大特色,“这就是像卖饭一样,有饭有面有饼有饺子,我们各种款式都有,就看观众、看吃主的心态了,你爱吃什么样儿的,我们这儿提供什么样儿的呗。”因而,他也并不反对自己很多徒弟往影视方向发展,“没有说相声演员不能演戏啊,比如说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在解放前,其实一大段时间他是在从事话剧,自己租服装,步行带着一帮人演话剧。”
谈到对他们发展路线的规划,郭德纲幽默地形容道:“这是一个猴儿一个拴法,一个演员一个卖法儿。”他以高峰和秦霄贤两人举例,“高峰老师坚持传统相声,坚持走这种老艺术家路线,但也会有人不喜欢他呢;你说这秦霄贤吧,很帅很好,但是爱传统相声的也不喜欢他。”
算起来,《老郭有新番》已经是德云社与优酷的第n次合作了,优酷也是德云社大小活动的“独播”平台。被问到如何看待与优酷的合作时,郭德纲更愿意将其定义为朋友关系,“(德云社)大大小小的节目、各种合作都在这个平台上,时间长了之后其实也不是单纯合作的关系了,我们就是朋友了呗,从上到下都很熟,所以说希望新年新气象,还有更多的合作。”
专题: 三国演义猫小说 小说三国演义6 三国演义小说网上一篇三国演义小说作家出版社
下一篇小说三国演义怎么样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