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种宗岗三国演义小说

0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阅读本/评点本盘点

介绍:毛宗岗将罗贯中的原本加以修订,整理回目,削除论赞,修改诗文,增删琐事,改订文辞,从而形成了今日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宗岗的评语虽然有些迂腐之论,但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如他在《读三国志法》中连用十二个《三国演义》一书有什么什么之妙来夸赞该书,就指出了《三国演义》的精妙所在。他提出的《三国》之中有大关目、小关目以及前后呼应等有关结构的问题,也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介绍:康熙四年(1665)网页骰子游戏制作教程视频,毛纶废目,《第七才子书》的评点由毛宗岗执笔代书。次年,毛宗岗商请其师“药溪浮云客子“撰写序文,成书刊行。康熙十八年(1679),李渔为《三国》毛评本撰写序文。此书由醉耕堂刊行,是现存最早的《三国》毛评本。

毛种宗岗三国演义小说

为什么对于大众阅读和收藏要介绍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呢?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对四大名著的校勘从1953年就开始了,早不说而且在校勘上可以说比其他出版社更专业。比如说:第一回写曹操的出身,毛本、明本同作“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都尉。”“都”字是形讹,当作“部”,今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改。洛阳是县,并无“都尉”官职,“北都尉”之名是不可通的。唯一的缺憾:整理本书仅收演义正文,正文内亦不收毛评。

介绍:《三国演义》是我国有成就的历史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写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与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要求安定的强烈愿望。

介绍:《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地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

古代“弹幕版”《三国演义》,醉耕堂毛宗岗评本

毛宗岗父子为何删改《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的得意之笔?

关羽刺颜良,并非斩杀。历史上真正的关羽使用的是长枪,而非宋时才有的偃月刀。关羽斩颜良文丑曹操才给封个村干部,还说关羽很满意,凭什么?关羽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伪君子!侯是爵位!乡长县长怕没爵位!

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三绝”,央视版《三国演义》的精妙台词

在赤壁之战败退后,曹操在选择逃亡路线的时候,不断落入诸葛亮设下的陷阱,每次他在经过伏兵所在地的时候,都会嘲讽周瑜和诸葛亮,不在这里设伏,竟令自己得以逃脱,但每次他话刚说完,山谷里的伏兵就会摇旗呐喊而出。

《三国演义》简介

描述的是: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关羽,字云长,“美髯公”,汉寿亭侯,《三国演义》中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关羽的文学形象是一个忠义仁勇、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形象,高大威猛且武艺不凡。主要事迹如下: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隆中对》是刘备三顾茅庐去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成语“如鱼得水”来于此处。原文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现成都有“武侯祠”。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第一部章回小说是水浒传,不是三国演义,“回”就是指的大明?

花,是“草化”,谐音“曹化”,朱姓出自邾国曹姓,这是三大名著的总符码,写的就是朱家事,因而有花和尚、花村刀笔吏、花果山、黄花观、花袭人,等等。《石头记》更是把洪武所称天命写成了无稽崖,寓意洪武之说无可稽考。无稽崖又是“吴姬鸭”,吴指吴回,颛顼是高阳氏姬姓,吴回节是姬氏吴姓,邾国曹姓当然也出自姬姓,这才有周武王大封同姓,曹挟被封到了邾国。

既是黄帝之子,朱元璋却又以祝融为国号,自称吴国公、吴王,大明这等“天命论”原本就乱七八糟的,三大名著也就借此讽喻大明太祖,说大明实亡于洪武,《水浒传》、《西游记》就以蜈蚣、多目怪暗写大明太祖。黄花观之“黄”即此喻。

朱元璋出世之年是天历元年,冷香丸、天历元年,就是从《水浒传》到《西游记》,再到《石头记》中的“天香”。黄冠,隐写的是颛顼帝爷爷黄帝,黄帝传位与颛顼,朱元璋是黄帝所赐冷香丸而生,是把自己比作了颛顼之父,继承的是黄帝的帝位。至少,朱元璋说自己不输与颛顼。所以,朱元璋说自己“继承中国帝王正统”,以五德为朱家字辈,正好对应五帝。

《西游记》车迟国故事中,孙悟空变作一条变作一条七寸长的蜈蚣,帮助唐僧坐禅赢了虎力大仙。第七十三回,黄花观多目怪节是一条七尺长短的蜈蚣。黄花观隐写的是朱元璋出世,《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太后梦见在舍南麦城遇到一个黄冠,这得了一粒冷香丸,梦醒之后就生下了大明太祖。

第二,隐写朱明。《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太祖)出自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姓”。被周武王封在邾国的,是吴回之子陆终的曹姓后代。吴回,是颛顼帝重孙,第二代祝融。“融,大明也”,大明国号就出自这里。因此,朱元璋在称帝之前,先自称吴国公,再称吴王,完成了由国公到王,再进位为帝的子承父位的正统继位过程。

《三国演义》整理本出版70周年:最新纪念版增加系列插图,专家学者漫谈“三国”文化

2023年11月2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举办了《三国演义》整理本出版七十周年纪念暨纪念版分享会,邀请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关四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绚隆,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画家陈全胜,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鲍国安,共聚一堂,回顾出版历程,分享阅读记忆,漫谈“三国”文化,致敬为传播经典付出辛劳的前辈学人,引导大众品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为活动致辞。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小说编辑室主任胡文骏主持本次活动。

时光荏苒,到2023年,人文社《三国演义》整理校注本已出版七十年,一代代读者通过这个版本走进精彩纷呈的“三国”世界。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为初版题签的“三国演义”书名,也成为大家熟悉的人文版标志。2023年10月,人文版《三国演义》七十周年纪念版隆重推出,其文字内容与人文社通行的2019年第四版《三国演义》一致,并增加了当代著名画家陈全胜先生的“三国”系列插图。装帧设计方面,复古风格和创新元素结合,力图为读者朋友呈现一部精美雅致、品质优良的纪念版。

一、由于本书对正文的校改统一不出校记,底本文字可通的原则上理应遵守底本。按照这个思路,这次修订时,尽量恢复了毛本的原貌。因为上次整理态度比较严谨,类似的改动一般只限于个别文字,因此这次修订的痕迹不太明显。

1953年《三国演义》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检验,很快人文社就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重新整理、修订,并在1955年推出新版。随后,鉴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1973年人文社再度组织人力对《三国演义》进行了修订整理,推出第三版。1973年第三版后,人文社未再对《三国演义》整理本文字作太大改动。20世纪70年代的这次整理,标点的基础仍是50年代的,当时的句读习惯和标点符号的用法与今天都有所不同。2019年,人文社组织专业力量,再次对《三国演义》校注本全面修订,推出了第四版。这次最新修订,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953年11月,成立才两年多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牌“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三国演义》校勘、标点、注释的排印本,这个排印本以毛宗岗父子批评本为底本,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三国演义》整理本。根据人文社古典部资深编辑的回忆,早期人文社古典部的编辑成员基本都是学养深厚的古典文学专家,本身就具备整理古典小说的素养和能力,也因为当时给古典小说标点、加注释,是开创性的工作,所以由编辑部自己开始探索尝试。

(转)原版三国演义500位武将武力分析——前言

……北京网友京华过客于2001年八九月间通过在新浪三国论坛发表的《从三国演义单挑谱看武将的真正排名》开创了三国演义网络武评界,而移居美国的网友煮酒正熟于2003年4月通过在琅邪幻想三国志首发的《三国武力点评》成为三国演义武评集大成者,burrjiang在网上曾多次与网友讨论三国武评,也曾写过《罗版与毛版前三国武将武力差异》(被新浪推到网站首页时改名为〈三国武将差异之谜〉)、《罗版三国百零八位武将武力分析》(曾多次被新浪网甚至韩国ddanzi网推到网站首页)以及《嘉靖版三国演义武将战例分析》等拙作。

毛本在其它方面的修改内容burrjiang不作评价,单纯在武将武力方面burrjiang认为修改得不全面,其结果是产生了许多前后矛盾的战例(例如添加了太史慈大战王朗不分胜负这种搞笑战例,削弱了吕布、颜良、关羽、马超、太史慈、张辽等人的武力,增强了张飞、赵云、文丑等人的武力),使得毛本三国的武将排名众说纷纭。

关于两军交战,三国历史上只有一次武将单挑记录,其余都是混战,但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却出现了四百多次武将单挑,作者为了满足读者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而杜撰了如此之多的武将单挑,足以可视为武将单挑这个成人童话是演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义除了忠义、谋略之外的第三个主题。

被评点的一般为名著,这就对评点者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小说虽有多种评点面世,但能流传于后世的并不多。精到的评点让文本语言流畅、情节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艺术水准得到明显提升。这些评点和改后的文字通行于世,成为到今天仍广受欢迎的版本。评点者向后来的读者传递了阅读时的感受并构成对话关系,对文学批评家亦有助益。当然,读者也会评点古人的评点,这种字里行间无声的交流正是文化的传承。(党云峰)

鲁迅认为老款三国单机游戏电脑配置,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时,在改、增、削原文之外,还有“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5种修改方式。毛宗岗在《三国演义·凡例》中提到了10类删改,例如:“《三国》文字之佳,其录于《文选》中者,如孔融《荐祢衡表》,陈琳《讨曹操檄》,实可与前、后《出师表》并传,俗本皆阙而不载。今悉依古本增入,以备好古者之览观焉。”毛宗岗还把杨慎的《廿一史弹词》中的《临江仙》列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其实《临江仙》讲的是秦汉历史,但很符合《三国演义》的内容。杨慎写三分两晋的《西江月》,则被冯梦龙放到了《东周列国志》的开篇。

在评点时,评点者还会修改、提升小说的文字。金圣叹“腰斩水浒”,删除了《水浒传》71回之后的内容,在第一回回评开篇就把《水浒传》定为“一部大书七十回”。脂砚斋在《红楼梦》第13回评点中提到“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这部分内容是“命芹溪删去”的。

张竹坡、毛宗岗等人的评点深受金圣叹影响。张竹坡在《金瓶梅》第二回把自己的评点跟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进行了比较:“故我批时,亦只照本文的神理、段落、章法,随我的眼力批去,即有亦与批《水浒》者之批相同者,亦不敢避。”当然,也有学者对金圣叹的评点提出不同的看法,鲁迅在《谈金圣叹》一文中就提出:“他抬起小说传奇来,和《左传》《杜诗》并列,实不过拾了袁宏道辈的唾余;而且经他一批,原作的诚实之处,往往化为笑谈,布局行文,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上。这余荫,就使有一批人,堕入了对于《红楼梦》之类,总在寻求伏线,挑剔破绽的泥塘。”

金圣叹评点的原则方法影响至今。金圣叹在《水浒传》正文之前有三篇序和《读第五才子书法》,每回之前有回评,文中又有眉批、夹批等,组成了完整的评点体系。金圣叹在《水浒传》第12回回评中提到:“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读书时要注意什么呢?金圣叹在《水浒传》第30回提道:“须要细细看他笔致闲处,笔尖细处,笔法严处,笔力大处,笔路别处。”金圣叹还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提到,重点看“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如何直行,如何打曲,如何放开,如何捏聚,何处公行,何处偷过,何处慢摇,何处飞渡”。人们能从评点中读出金圣叹的喜怒哀乐。读了金圣叹的评点,基本就明白了小说的立意、结构、章法、句法、用字等,其中文法包括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等。

评点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了小说的地位。评点者把《史记》跟《水浒传》《金瓶梅》《三国演义》等放在一起比较各自的优长,是对这些小说的肯定和地位的拔高。例如,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提出:“《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也把《金瓶梅》与《史记》联系了起来:“会做文字的人读《金瓶》,纯是读《史记》。”毛宗岗提出:“《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

评点是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在明清小说中格外突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蔡元放评点《东周列国志》、栖霞居士评点《花月痕》等,已经成为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近来则有《蔡义江新评红楼梦》《李国文新评三国演义》和卜键的《双舸榭重校评批金瓶梅》等。

专题: 萌三国演义小说   小说如三国演义   搜三国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