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中,是一个相对较小角色,但他的经历和行为对故事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下是夏侯霸在《三国演义》中的简要描述:
夏侯霸是夏侯渊之子,夏侯楙之弟,夏侯渊死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在小说中,夏侯霸主要活跃于魏国时期,他性格正直,忠诚于国家,但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表现。
1. 南中征伐:夏侯霸曾经参与了魏延所领兵的南中征伐,这是三国时期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在这一战役中,他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与蜀汉的姜维交战。
2. 北伐行动:后来,夏侯霸还参与了针对蜀汉的北伐行动,与诸葛亮的蜀军对峙。在这次战役中,夏侯霸表现出了对军队的严格管理和对战术的熟练运用。
3. 悲惨结局:在一次战役中,夏侯霸不幸中箭,战后病情危急,最终不治身亡。他的死对魏国来说是一大损失,同时也对他的家庭和朋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夏侯霸在《三国演义》中的角色虽然不如他的父亲夏侯渊那样显赫,但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和结局,成为了历史长河中值得铭记的一部分。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四回
姜维命令傅佥领两千魏军降后随征听用。忽然有人报告夏侯霸来到。夏侯霸说:“都督何为什么听信王瓘的话?我在魏国时,虽然不知道详细情况,但从来没有听说过王瓘是王经的侄子。其中多诈,请将军详察。”姜维大笑道:“我早已经知道王瓘使诈,所以分散他的兵势,将计就计而行。”夏侯霸说:“将军先说说看。”姜维说:“司马昭奸诈程度超过曹操,他既然杀掉王经,又灭其三族,怎么会留下他的侄子在关外领兵?所以我知道其中有诈。夏侯将军所说,和我暗中相合。”于是姜维不出斜谷,却派人在路上暗中埋伏,以防备王瓘奸细。
王瓘连夜从斜谷迎来,正撞到蜀军前队探马。王瓘叫道:“我是魏国降兵,快快报告给主帅。”探马报告给姜维,姜维令人拦住军兵,只让为首的前来相见。王瓘拜伏在地上说:“我是王经的侄子王瓘。近来看到司马昭弑君,把我叔父一门全部杀戮,我恨入骨髓。现在听说将军前来兴师问罪,所以领着我本部军兵五千人来降。愿意听从调遣,剿除奸党,以报我叔父被杀之仇。”姜维大喜,对王瓘说:“你既然诚心来降,我怎么能够不真心相待?我军中所担心的,不过是粮草缺乏。我们现在粮车数千正在川口,你可以押运赶赴祁山,我今天要去攻取祁山大寨。”王瓘心中大喜,以为姜维中计,很高兴地前往。姜维说:“你去运粮,不需要用五千人,只领三千人前去,留下两千军兵领路攻打祁山。”王瓘害怕姜维生疑,于是就领三千军兵去了。
这时邓艾在祁山寨中训练人马,听说蜀军三路军马杀到,于是聚集众将商议。参军王瓘说:“我有一计,不便明说,现写在纸上,谨呈给将军览阅。”邓艾接过展开看完,笑道:“这条计策虽然高妙,只怕瞒不了姜维。”王瓘说:“我愿意舍命前往。”邓艾说:“王将军意志坚定,必能成功。”于是拨付五千军兵给王瓘。
夏侯霸小说三国演义
早有细作报到蜀国。姜维听说司马昭弑了曹髦,立了曹奂为帝,大喜道:“我今天讨伐魏国,又是师出有名。”于是发书到东吴2010韩国战棋网页游戏,约请一起兴兵问司马昭弑君之罪,一面奏请刘禅,起兵十五万,车乘数千辆,都置板箱在上面,任用廖化、张翼为先锋,廖化兵取子午谷,张翼兵取骆谷,姜维亲自攻取斜谷,都一起到祁山之前会齐。三路兵并起,杀奔祁山而来。
太傅司马孚请示用王侯之礼安葬曹髦,司马昭谁许。贾充等劝司马昭立即受魏禅,登天子位。司马昭说:“当年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服事殷朝,所以被圣人称颂为至德。魏武帝不肯受禅于汉,所以我也不会受禅于魏。”贾充等听到这话后,已经明白司马昭想当周文王,想要把帝位留给他的儿子司马炎,于是不再劝进帝位。
司马昭又使派人捕拿王经全家下狱。王经正在廷尉厅下,忽然看到他的母亲被绑到。王经叩头大哭道:“不孝子连累了慈母!”他母亲大笑道:“有谁人能够不死?我正担心不能死得其所!因为国家大事弃命,有什么可遗恨的!”第二天,王经全家都被押赴东市,王经母子含笑受刑,满城百姓无不垂泪。后人有诗曰:
司马昭假装大哭问:“今天的事情,应当怎么处置?”陈泰说:“要先斩贾充,这样才可以谢罪天下。”司马昭沉思许久又问:“然后我们再怎么办?”陈泰说:“现在应当先办这件事,其他事情一概不予讨论。”司马昭说:“成济兄弟大逆不道,我看可以把他们剐了,灭其三族。”成济大骂司马昭:“这不是我的罪过,是贾充传达你的命令让我干的。”司马昭命人先割掉他们兄弟的舌头,成济至死都叫屈不绝,弟弟成倅也被斩杀于市,尽灭其三族。后人有诗叹曰:
这时太傅司马孚入宫,看到曹髦尸本,把曹髦的头枕在他的大腿上痛哭道:“有人弑杀陛下,是臣我的大罪!”于是命人将曹髦尸体用棺椁盛贮,停放在偏殿之西。司马昭到殿中,召集群臣开会。群臣全都匆忙赶到,只有尚书仆射陈泰不来。司马昭命令陈泰的舅舅尚书荀顗(音yǐ,以)前去宣召。陈泰大哭道:“人们都把陈泰比作他的舅舅,现在看来舅舅确实不如陈泰。”披麻带孝进入皇宫,哭拜在灵前。
魏景元四年秋七月初三日,钟会出师。司马昭送到城外十里处才回。西曹掾邵悌悄悄地对司马昭说:“现在主公派遣钟会领十万军兵伐蜀,我料定钟会志大心高,不能让他独掌大权。”司马昭笑道:“这事我难道不知道吗?”邵悌问:“主公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再派人和他一起领军?”司马昭才说了几句话,就让邵悌疑心立消。
却说钟会接受了镇西将军之印,准备起兵伐蜀。钟会恐怕机谋泄露,就以伐吴为名,命令青、兖、豫、荆、扬等五处各造战船,又遣唐咨到登、莱等州傍海之处拘集海船。司马昭不知道其中意图,于是就召来钟会问:“你从旱路收川,为什么收集战船?”钟会说:“蜀军如果听说我们军兵大进,必定求救于东吴。所以我们先虚张声势,作出伐吴的样子,吴军必定不敢妄动。一年之后蜀国已破,战船已成,进而伐吴,难道不顺理成章吗?”司马昭大喜,就选定日期出师。
司马昭说:“我自从征东以来,已经养兵歇息了六年多,治军缮甲,都已完备,想要讨伐吴、蜀很久了。我现在想先平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这正是灭豸虎取虞之道。我料定西蜀将士,守成都的八九万,守卫边境的不过四五万,姜维屯田的不过六七万。现在我已经派邓艾领关外陇右军兵十余万,前往沓中缠住姜维,使他不能东顾,派遣钟会领关中精兵二三十万直抵骆谷,三路齐出袭取汉中。蜀主刘禅昏暗,边城外破,军民内部震动,其亡必然。”众人全都拜服。
第二天,司马昭在朝中商议此事,前将军邓敦说:“姜维屡次进犯中原,我军损伤很多,防守尚且不能自保。为什么要深入山川危险之地,自取祸乱?”司马昭怒道:“我想要兴仁义之师,讨伐无道之主,你胆敢违逆我的意思!”喝令武士推出斩首。不一会,武士呈上邓敦首级到台阶下,众人全都失色。
司马昭封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钺,都督关中人马,调遣青、徐、兖、豫、荆、扬等处人马,一面派人持节命邓艾为征西将军,都督关外陇上军马,一起约好日期伐蜀。
司马昭大笑道:“这话说得最好。我正想要讨伐蜀国,谁能为将?”荀顗说:“邓艾是世之良材,如果再派钟会为副将,大事可成。”司马昭大喜道:“这话正合我意。”于是召钟会进入问:“我想派你为大将前去讨伐东吴,你看可以吗?”钟会说:“主公的意思根本不是想伐吴,而是想伐蜀。”司马昭大笑道:“你真是一语就说透了我的心思。我如果派卿前去伐蜀,应当用什么计策?”钟会说:“我早料到主公想要伐蜀,已画好图本在这里。”司马昭展开观看,图中详细记载了一路安营下寨屯粮积草之处,从哪里进兵,从哪里退出,很有法度。司马昭看完大道:“真是世之良将!卿就去和邓艾合兵攻取蜀国,怎么样?”钟会说:“蜀川道广,不只是一条道路可进攻,我看应当和邓艾分兵各进,才是上策。”
却说邓艾听说姜维到沓中屯田,在路上扎下四十多座营寨,连络不绝,就如同长蛇之势。邓艾命令细作详细察看了地形,画成图本,表奏朝廷。晋公司马昭看到后大怒道:“姜维屡次进犯中原,我们都不能剿除,他是我的心腹大患。”贾充说:“姜维深得诸葛亮传授,急切难以退敌。可以派智勇之将前往刺杀,能够免除动兵之劳。”从事中郎荀顗说:“不对。现在蜀主刘禅沉溺于酒色,重用黄皓,大臣都有避祸之心。姜维在沓中屯田,正是避祸之计。如果我们派大将讨伐,一战即胜,何必用刺客?”
第二天,姜维表奏刘禅,请求前往沓中屯田,效仿武侯之事,刘禅当即准奏,他恨不能姜维走得远远的。姜维于是回到汉中,聚集众将说:“我多次出师伐魏不能成功,多数是因为粮食不足。现在我提兵八万,前往沓中种麦屯田,徐图进取中原。你们久战劳苦,暂且敛兵集聚谷中,退守汉中,魏军千里运粮,经涉山岭,自然疲惫。他们疲惫必定退兵,那时再乘虚追袭,战无不胜。”于是命令胡济守卫汉中寿城,王含守卫乐城,蒋斌守卫汉城,蒋舒、傅佥同守关隘。分拨完毕后,姜维亲自领兵八万到沓中种麦,作为长久之计。
刘禅下令近侍到假山中唤出黄皓来到亭下,命他叩拜姜维伏罪。黄皓哭着跪拜姜维道:“我就是早晚前后跑腿侍奉圣上罢了,并不干预国家朝政,将军不要听信外人之言。我的小命系于将军,愿将军可怜!”说完后叩头流泪。姜维愤愤退出,正好又遇到郤正,就把这事告诉了郤正。郤下说:“将军祸事不远了。将军如果危难,国家随即就会灭亡!”姜维说:“先生要教我保国安身之策。”郤正说:“陇西有一个地方叫做沓中,那里的土地极其肥壮。将军为什么效仿武侯屯田之事,奏报天子前去沓中屯田?一来麦子黄熟可以资助军粮,二来可以图谋陇右诸郡,三来魏军不敢正视汉中,四来将军在外掌握兵权,别人不能图谋,正好可以避祸,这是保国安身之策,将军快快前去。”姜维大喜,拜谢道:“先生所说真是金玉之言。”
第二天,刘禅和黄皓在后花园宴中饮,姜维领着数人直入。早有人报告了黄皓,黄皓急忙躲避到假山中。姜维来到亭子下,参拜了刘禅,哭奏道:“臣我这次在祁山困住了邓艾,陛下连降三道诏旨宣臣回朝,不知道圣意为何?”刘禅默然不语。姜维又奏报:“黄皓奸巧专权,他就是灵帝时的十常侍。陛下往近里说要借鉴张让,往远里说要借鉴赵高。如果早杀掉这个人,朝廷自然清平,中原才能恢复。”刘禅笑道:“黄皓只是一个跑前跑后的小臣,即使专权,也没有多大本事。当年的董允在世时也是经常切齿痛恨皓,朕我感觉十分奇怪。卿现在又何必介意?”姜维叩头奏报:“陛下今天不杀黄皓,那么就会祸事不远。”刘禅说:“爱一个人就想他活,厌恶一个人就想让他死。卿家的肚量怎么能容不下一个小小宦官?”
邓艾在大寨中,只听到一夜鼓角喧天,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了第二天清晨,有人报告蜀军退尽,只留下空营一座。邓艾怀疑其中有计,也不敢追击。姜维回到汉中后歇住人马,和使臣到成都去见刘禅。但刘禅却是一连十多天不设朝,姜维心中疑惑。这天姜维来到东华门外,遇到秘书郎郤正。姜维问:“天子急召我班师回来,先生知道是为了什么?”郤正笑道:“大将军到现在还不知道?黄皓想让阎宇立功,奏报朝廷,发诏命调将军回来。现在听说邓艾善于用兵,就把这事暂时放下了。”姜维大怒道:“我必定杀这个宦竖!”郤正制止道:“大将军继承武侯之事,任大职重,怎么能够造次行事?倘若天子不容你,必定生祸。”姜维忙道谢说:“先生说得极是。”
这时有右将军阎宇,身无尺寸之功,只是因为阿附黄皓,就得到重爵,听说姜维统兵在祁山,就通过黄皓奏报刘禅:“姜维多次出战无功,可以让阎宇取代他。”刘禅当即采纳,派使者带诏书召回姜维。姜维正在祁山攻打寨栅,忽然一天中三道诏书来到,宣召姜维班师。姜维只得遵命,先命令洮阳军兵退却,然后和张翼徐徐退却。
却说张翼正在攻打祁山,守寨将领师纂兵少,眼看支撑不住。大寨要初攻破,忽然邓艾军兵赶到,冲杀了一阵,蜀军大败,把张翼隔在山后,切断了归路。正慌乱间,忽然听到喊杀声大震,鼓角喧天,只见魏军纷纷倒退。左右报告说:“大将军姜维杀到!”张翼乘势驱兵接应。两下里夹攻,邓艾折了一阵,急忙退上祁山寨中坚守不出,姜维派兵四面围攻。
这夜二更,姜维正在寨中设计,忽然听到寨外喊杀声震天,鼓角喧天,有人报告邓艾领军兵前来夜战。众将都想出战网页跳舞游戏名字大全女生,姜维制止道:“都不要妄动。”原来邓艾领兵到蜀寨前打探了一番,就乘势去救援祁山了,邓忠退到城中。姜维召唤众将说:“邓艾虚张声势要打夜战,他肯定是去救援祁山大寨了。”于是召唤傅佥吩咐道:“你要守卫好这里的大寨,不要轻易临敌。”嘱咐完毕后,姜维亲自领三千军兵去协助张翼。
姜维亲自领兵到侯河搦邓艾交战,邓艾领军迎战。两军对圆处,两人交锋数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各自收兵回寨。第二天,姜维又领兵挑战,邓艾却是按兵不出。姜维命令军兵辱骂。邓艾寻思道:“蜀军被我大杀了一阵后却不退走,反而连日前来搦战,他肯定是分兵去袭击祁山大寨了。我留下守寨的师纂,兵少智寡,必然战败,我要亲自前往救援。”于是召唤邓忠吩咐道:“你要用心守把住这里,任凭他前来搦战,也不要出战,我今夜要领兵前去援救祁山。”
蜀兵经过这两次失利之后,军心动摇。姜维对众将说:“胜败是兵家常事,我们现在虽然损兵折将,却是不足为忧。成败之事在此一举,你们都要坚定必胜信心,如果再提退兵的立斩。”张翼进言说:“魏军主力都在这里,祁山大寨必定空虚。将军整兵和邓艾交锋,继续攻打洮阳、侯河,我愿意领一支军兵袭取祁山。如果攻取了祁山九寨后,便可以驱兵直向长安,这是上策。”姜维听从,立即命令张翼领后军悄悄退走去攻打祁山。
司马望从城中杀出,蜀军大败逃走。随后姜维领军兵赶到,杀退了司马望后就在城旁扎下大寨,姜维听说夏侯霸被射死,后嗟伤不已。这夜二更,邓艾从侯河城中悄悄领一支军兵杀入蜀寨。蜀军大乱,姜维也是禁止不住。城上鼓角喧天,司马望领兵杀出。两下里夹攻,蜀军大败。姜维左冲右突,死战得脱,退后二十余里扎下大寨。
却说姜维命令夏侯霸为前部,先领一支军兵直取洮阳。夏侯霸领兵前进,将要接近洮阳时,看到城上并没有一杆旌旗,四门大开。夏侯霸心中生疑,不敢入城,回顾众将说:“莫非这是他们使诈?”众将说:“我们明明看到是空城一座,只有些老百姓。他们肯定是听说大将军兵到,全都弃城逃走了。”夏侯霸不信,亲自纵马到城南观看,看到城中老百姓无数,都朝西北逃走。夏侯霸大喜道:“果然是座空城。”一马当先杀入,其余众军将随后前进。来到瓮城边时,忽然一声炮响,城上鼓角齐鸣,旌旗遍竖,拽起吊桥。夏侯霸大惊道:“我们中计了!”慌忙退走时,城上箭石如雨。可怜夏侯霸和五百军兵都死在城下。后人有诗叹曰:
早有川口探马报到祁山寨中。这时邓艾正在和司马望谈论兵法,听说到这个消息后,再派人打探。回报说蜀军奔洮阳杀去。司马望说:“姜维多计,他难道是虚攻洮阳而实取祁山吗?”邓艾说:“这次姜维确实是攻取洮阳。”司马望问:“将军怎么知道?”邓艾说:“原来姜维多次攻击我屯粮之地,现在洮阳没有粮食,姜维料定我只会守卫祁山,不去守卫洮阳,所以他直取洮阳。他们如果攻占洮阳城后,就能屯粮积草,结连羌人,以图长久作战。”司马望问:“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怎么应对?”邓艾说:“我们可撤走祁山之兵,分两路去救援洮阳。离洮阳二十五里处有侯河小城,是洮阳咽喉要地。司马将军领一支军兵埋伏在洮阳,偃旗息鼓,大开四门,如此如此而行。我却领一支军兵埋伏在侯河,必定能够大获全胜。”计谋已定,各自依计而行,只留下偏将军师纂守卫祁山大寨。
专题: 小说中三国演义 品小说三国演义 小说三国演义二上一篇三国演义小说刘备认亲
下一篇三国演义小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