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总之就是 ——想玩《 三国杀 》,零氪、微氪、中氪的游戏体验都算不上好,唯有重氪才是出路。而重氪,还面临着新英雄推出,老英雄削弱的风险。
不但《 三国杀 》贴吧论坛里,「替官方说好话」的言论越来越多;就连游戏内,也出现了不少单抽出超稀有武将的机器人、排位人机等现象。
《 新杀 》的诞生有很多必然原因,除了《 老杀 》赚不到钱以外,还有《 三国杀 》迎来十周年、网页不再支持 Flash 插件等客观因素。
2009三国网页游戏
要知道,Steam 游戏库数量多达 2w+,还有《 eFootball 2022 》这种重量级 “ 珠玉 ” 在前,登顶差评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错,这个《 三国杀十周年版 》,就是最近刚登录 Steam,还不到半个月,就斩获 9000+ 评论,并以 92% 的差评率,荣登 Steam 差评榜第一的游戏。
殊不知,游卡官方目前已经推出过《 三国杀 OL 》、《 三国杀手游版 》、《 三国杀十周年 》三个线上版本的游戏了,且至今都还在运营中。
有这样一款以三国为背景的多人对战游戏,公测于 2009 年,位于杭州,承载了无数少年的青春,它就是 ——《 梦三国 》。
防御能力十分出色,爆发输出薄弱,只有三爷和月英还可以。但是蜀国的输出稳定,需要多回合作战,才能体现其价值。对于蜀国来说,核心武将刘皇叔,是一切爆发与防御的来源。
群雄我个人认为是爆发、输出和辅助能力都很强的阵营。比如张角、袁绍、颜良文丑,辅助华佗,蔡文姬。群雄这个阵营如果一波打不过,很容易成为其他阵营的打工仔。除此外,比较好用的人物是贾诩,攻防兼备。还有马腾,是爆发的核心。
吴国控场和获得牌的能力也是相当不错,刷牌是一绝。并且吴国主要是针对武器的配合。但吴国没有强力爆发英雄,容易后期乏力。除了孙尚香,可以治疗爆发外,其他人员很难有整体爆发。
国战嘛,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我总结为运气,就跟三国演义中一样,你获得什么样的手牌、你有什么样的武将、会不会遭雷劈等等。地利可以说是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人和就是和队友的配合了。
知道了相关玩法后,就应该明白,其实胜率高的不是阵营,而是配合。虽然你选择了一些强势的英雄,但是场面上只有自己,也是孤木难支。另外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先驱如何使用,珠联璧合的武将选择什么时候亮将等,这些会影响最终能否胜利。
无懈可击:用法还是一样,但是在国战中,无懈可击可以针对己方势力使用,比如说,发动南蛮入侵,你发动无懈可击,也可以帮助相同势力的角色都无懈掉。
以逸待劳:发动以逸待劳后,会重新获得两张手牌。你可以选择弃掉自己手中不想要的牌(包括装备牌)。并且,相同势力的角色也可以享受此技能(没有亮将的不算)。
记住三国杀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一定要有手牌,切记将手牌打光,才能留有一定的余地进行防守。同时也要对对手的手牌有一定了解,就像我们打扑克一样,需要记牌,这样根据所剩牌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还有什么牌没有出现。
但是当爆发过后,1号位也会因为手牌数不足,反受攻击。所以,在先驱的使用上,切记手牌数越少,使用起来越合适。因为先驱可以让你知道在场任意武将的信息,并将你的手牌数量补充至4张,如果你的手牌有6张,用先驱,就不会给你发牌了
位如果上来亮将,并且属于爆发性英雄,比如张飞和关羽这一对组合,那二号位和八号位就很危险了。所谓。“自古二八多磨难,一波打完也无奈。”
另外,在游戏开始的时候,什么时机亮将也有讲究,这会影响整个形势的走向。不过,第一个亮将的会得到“先驱”标记,“先驱”的作用是可以探查一个暗置角色的武将,同时补充牌数到体力上限,是灰常的好用。但同样,先出来的,也会成为第一个集火目标。
首先,你可以选择两个武将,就意味着武将技能和搭配很重要,需要技能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有的时候跟运气也有关系,不是你想选谁就选谁,要看系统都给你安排了谁。
暗置的武将只有以下情况才能明将:一种是自己的回合内进行亮将,另外一种是发动武将技能的时候进行亮将。游戏为了平衡势力的数量,还有一个规则,那就是当一个武将亮将时,武将的势力超过全场半数时,他就不再代表该势力,而是现实“野心家势力”。野心家没有队友,只有自己站到最后,才能胜利。
国战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在挑选武将的时候,玩家可以挑选同一势力的两名武将。体力上限是两个武将完整阴阳鱼的数量。开始进入战争界面时,武将是暗置的,不会显示任何信息,包括势力、性别、技能。
国战顾名思义,是魏国、蜀国、吴国、群雄四个势力,通过运气与实力,时机与配合,用自己一方势力将其他势力全部铲除,方可达到胜利的玩法。
2009年一款网页版的卡牌游戏横空出世——《三国杀》。如果你是三国迷,千万不能错过这样一款经典游戏。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国战玩法。
1995年,有玩家写信给国内首份游戏杂志《电子游戏软件》,悲愤地控诉道:“究竟哪一天我们能在贵刊上见到中国人自己制作的游戏!”
即便是光荣的《三国志》和《真·三国无双》也都各自陷入瓶颈,《真·三国无双8》的玩法改革大受抨击,成为系列里评价最差的一代。
如今再提“三国游戏”,已经不会让人联想到20多年前,在古旧的街机、家用机上化身英雄人物投入虚拟战场的惊喜,而是会让人本能地怀疑,它是否又是一个只为搜刮钱包的快消品。
《全面战争:三国》推出后,国内玩家高涨的购买热情也回应了游戏品质,上架首日,Creative Assembly透露游戏中的中国玩家数量可能超过了三分之二,“这创造了‘全战系列’的历史,也刷新了我们对于欧美游戏产品玩家比例的认知”。
在做三国前,“全面战争”已经是一个成熟IP,推出过10部主系列作品和若干外传作品,游戏设计师在谈到为什么选择三国作为历史背景时表示,三国“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规模庞大的战争和生动的人物角色,和‘全战’的玩法非常契合”。
直到2019年,英国Creative Assembly制作的3A级即时战略游戏《全面战争:三国》再次牵动了中国玩家的神经。
单看口碑,仍能被人们记得的恐怕只有玩家自制的《魔兽争霸》RPG地图《真·三国无双》;如果看传播度,游卡网络2008年上线的《三国杀》在几年时间内达成了1亿个注册用户。但他们的性质都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游戏有所不同。
一些网络游戏短暂火过一阵,比如2008年的页游《热血三国》、2009年的MOBA游戏《梦三国》等,但在同类中都不具备代表性。
其开发方珠海第三波工作室的骨干基本是西山居前员工,曾参与过《剑侠情缘2》《地雷战》等游戏制作。游戏开发到中段时,团队经历了一次集体出走,导致最后的成品并不完整,一些攻略书中的彩蛋在游戏里没有体现,反而让它在玩家心中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2002年还有一部颇为经典的《三国赵云传》,是当时比较罕见的国产ARPG游戏,游戏以赵云为主视角,故事从他年少学艺讲起,结束于虚构的“大破五行阵”。
在玩家们的追忆中,目标软件常被冠以“中国的暴雪”之称,其2002年的作品《秦殇》在2022年重新登陆Steam时,介绍页面引用了诸多媒体的褒奖——“曾有那么一瞬,国产游戏迈向世界之巅”“曾惊艳世界,比肩《暗黑破坏神》”。这些作品更像对逝去时代的挽歌,《傲世三国》在发布资料片《三分天下》后戛然而止,开发商改做网游,不再有重量级产品,名声逐渐隐没。
在单机游戏日渐式微的大环境下,目标软件在2001年发售的《傲世三国》成为了第一款在E3(电子娱乐展览会)上展出的国产游戏,也是当时极少数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发售的游戏。
智冠科技也嗅到了网络游戏带来的新风向,紧跟《万王之王》上线了《网络三国》,并进军大陆市场。这是第一款三国题材的网络游戏,游戏本身平平无奇,流行度也远不如同期的《传奇》《大话西游》,但它的确和其他游戏一起,启动了国内的“网游元年”。
。比起日厂卡普空的《吞食天地》,《三国战纪》的人物形象也更贴近中国传统故事,可操作角色不仅有符合小说描述的蜀汉五虎将,还有国人熟知的诸葛亮、貂蝉等。
初代《三国战纪》在剧情上另辟蹊径,选取了“截江救阿斗”作为故事开篇,不再是常规的“黄巾”或“赤壁”。因为鈊象电子是做格斗游戏起家,在动作设计、打击手感上有所积累,游戏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独特必杀技,玩家稍加练喜就可以打出华丽的连击
同期的《三国志6》还在用头像、数字、音效来传递战场信息,《三国群英传》则是即时战斗制,有着卷轴式的实景战场和分辨率640×480的高清画面,这让它更受中国玩家青睐,繁体中文玩起来也更具亲切感。
这款游戏的游玩部分由内政系统和对战系统组成,内政系统同样借鉴自《三国志》,对战系统则和1996年的日本游戏《龙之力量》相似,两军会分居屏幕两侧,随玩家下达指令,各兵种可以面对面冲锋、厮杀。
台湾地区的其他厂商陆续开发过《三国志武将争霸》(1993)、《富甲天下三国篇》(1994),尝试过格斗、益智等类型,但由于经营不善、品质粗糙等问题,这批游戏纷纷在市场上折戟。
在国内页游、网游野蛮生长的时期,大批游戏广告中的人物立绘、动作音效都原样照搬于《三国志》和《真·三国无双》,尤以关羽、曹操、赵云等著名角色最为常见。
至此,手握历史模拟类和无双动作类两大类型,游戏平台从电脑延伸到家用机,光荣成为了三国类游戏市场里“浪花淘尽英雄”后依然挺立在舞台上的那家。
“PlayStation 2硬件性能很强大,或许能够做出将战场原样再现出来的动作游戏。”光荣的制作人铃木亮浩曾回忆道。2000年,初代《真·三国无双》以“首发护航”的地位随PS2发售。
日本销量并不好的《三国志曹操传》在中国收获了大量拥趸,爱好者们为它制作出众多MOD,有基于原作加强的《刘备传》《吕布传》,还有沿用系统、自创剧本的《精忠报国岳飞传》《杨家将传奇》《瓦岗寨异闻录》等。
但光荣依然在三国题材领域执着地耕耘,90年代初期,光荣接连发售了3部《三国志》,每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1994年还推出了战棋类游戏《三国志英杰传》,该作去掉《三国志》系列中的内政成分,更专注于战争玩法,同时还加入了RPG元素,玩家可以操作君主在各城市间走动,和NPC对话、发掘人才、购物等。
卡普空在1989年推出过漫改作品《吞食天地》,其系列第二代《吞食天地2:赤壁之战》曾经是国内街机厅的必装游戏,狂转摇杆“吃包子”、上马后能使用长兵器等设计,都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1988年,南梦宫也开始制作FC游戏机,即“红白机”版的三国策略游戏,系列第二代《三国志2:霸王的大陆》在游戏性上更加成熟,这款游戏曾进入中国市场,是不少玩家在“红白机”上的策略游戏启蒙。
1985年,世界上第一款三国题材的电子游戏《三国志》应运而生,它凭借流行题材和过硬品质广受好评,并夺得杂志LOGIN评选的BHS大奖(读者票选年度最佳软件)第一名。
“国民作家”吉川英治在20世纪中叶创作的日语小说《三国志》是日本后世三国文化的底本;1971年,横山光辉开始连载漫画版《三国志》;1982—1984年,NHK播放《三国志》木偶剧,又在全日本范围内掀起了一阵“三国热”。
光荣本是一家濒临破产的染料,大踏步转向软件领域后,“历史迷”襟川阳一牵头开发出亚洲首款策略模拟游戏《川中岛合战》,随后日本战国历史题材游戏《信长之野望》让在游戏界站稳脚跟。
以游戏市场中占主导的手游为例,在App Store用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71款明确标明“三国”的运营中的游戏。但和数量产生明显对比的是它们的口碑。事实上,放眼今天的国产三国题材游戏,的确还看不到一款质量和影响力能让三国游戏爱好者们真正满足的优秀作品。
既“热门”又“精彩”,“三国”在理论上很适合作为电子游戏的选材对象:家喻户晓、受人喜爱,意味着玩家接纳这个题材没有任何门槛;势力众多且各有兴衰,人物饱满且文武兼备,则意味着各种游戏类型都能与“三国”进行结合。
故事本身的精彩性与传奇性,让“三国”在中国从古至今都算是“热门IP”,不论庙堂史籍、庶民百姓还是文人墨客,都在代代传颂那段群雄相争、英杰辈出的历史。
另外,不同于各个平台的《三国杀》,杭州边锋集团还有另外一款手游——《三国杀传奇》,该游戏2014年上线,三国杀系列卡牌对战手游,以三国杀经典卡牌原画为人物原型的Q版RPG手游。
基于《三国杀》卡牌游戏而研发的手机游戏,2011年正式上线,亦称为“手机三国杀”、“三国杀手机版”,一款完全独立的三国杀游戏,与《三国杀OL》数据并不互通,但是包含三国杀全部经典玩法,更合适手游的市场,玩家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实现“随时随地杀一下”的游戏乐趣。最近,《三国杀》手游正在完成从2.0到3.0的版本过度,较OL和之前的2.0版本,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如欢乐1V1、武将星级系统、PK系统、专属武将等。在APP store、各大应用平台均可下载。官方网址
在《三国杀online》基础上为方便玩家而研发的版本,是三国杀OL的延伸产品,与三国杀OL大区数据互通,主要使用平台为IPAD,2015年推出,俗称“pad版”。
这是最老牌的《三国杀》产品,融合西方卡牌游戏的特点,并结合中国三国时期背景,以身份为线索,以卡牌为形式,合纵连横,经过一轮一轮的谋略和动作获得最终的胜利。三国杀集合历史、文学、美术等元素于一身,深受广大玩家欢迎。
近日,《三国杀》手游传出新出3.0版本的消息,对游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引起了众多玩家的讨论,我们发现,拥有《三国杀》IP的杭州边锋推出了多款产品,来适应不同玩家的需求。
专题: 手游村盒子 bt服游戏盒子 神将三国游戏盒子上一篇2010年三国网页游戏
下一篇几年前的q版三国网页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