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台适合网页直播游戏的电脑主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处理器(CPU)、显卡(GPU)、内存(RAM)、存储(硬盘)和网络性能。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配置:
1. 处理器(CPU):至少选择Intel Core i5 或 AMD Ryzen 5 级别的CPU,如果预算允许,i7 或 Ryzen 7 更好,因为它们处理多任务和在线游戏的能力更强。
2. 显卡(GPU):对于网页直播和游戏,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 或 AMD Radeon RX 5700 XT 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显卡可以提供良好的图形处理性能。如果你经常进行4K或更高分辨率的直播,那么GTX 1660 Ti Super 或 RX 5700 XT XTreme 可能更适合。
3. 内存(RAM):至少8GB RAM,但16GB 或以上会更流畅,特别是如果同时进行多任务或直播时。
4. 存储:SSD(固态硬盘)是必须的,至少256GB,如果经济允许,512GB 或 1TB 更好。SSD能大大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5. 其他:一个好的主板,足够的电源供应(500W以上),以及良好的散热系统也很重要,因为长时间的游戏和直播可能会产生较多热量。
6. 网络:为了确保流畅的直播和游戏体验,一个好的网络环境和有线连接(如果可能)是必要的。
至于品牌和型号,市面上有许多能满足这些要求的电脑,例如联想、戴尔、华硕、MSI、ASRock等品牌。具体选择可以根据你的预算和个人喜好来决定。建议在购买前,先确认电脑是否支持你计划直播的游戏,以及是否有足够的驱动更新和兼容性。
作为一台兼顾办公工作与娱乐游戏的高性能的主机,英特尔NUC消费迷你主机在一本专业书的厚度下提供了如此强劲的性能体验,而且包括CPU的多线程性能以及显卡的16G显存,能同时支撑深度学习场景以及游戏场景的兼顾,而且主机酷炫的外表,性能强悍,扩展丰富等优点也扩展了应用场景和需求。总的看下来属于几乎没有短板、而且优势明显的迷你计算机,适合轻度和中度的办公人群日常使用。另外蝰蛇峡谷从开始发售9999元到现在已降至7000元左右,还在等待的朋友可以冲了。
随后也对一些主流游戏进行了简单的体验,在原神的4K高配60帧的环境下测试发现跑图过程非常流畅,对于一些场景切换与密集建模的地方也有比较稳定的帧率。
3DMark XeSS测试两次生成基于3DMarkPortRoyal基准的场景,第一次运行通过使用时间抗锯齿(TAA)渲染场景以获得所需的输出分辨率来计算基线性能。第二遍以较低的分辨率渲染舞台,然后利用指定的XeSS模式放大帧。结果显示每次运行的平均每秒帧数以及定义为百分比的性能差异。在XeSS 打开后,画面表现效果在4K分辨率下直接提升了45%。
3DMark CPU Profile的最大线程成绩,代表了CPU在使用所有可用的线程时的全部性能潜能。对应的实际使用情况是在游戏之外的极其繁重的多线程工作负载中,例如电影质量的渲染、模拟和科学分析这些应用场景。而16线程成绩,代表了需要密集计算的任务下处理器的能力,例如数码内容创建和3D渲染都得益于多线程,可以看到该项得分也达到了相当优秀的得分。
网页直播游戏推荐电脑主机
选择部署 YOLO v5来测试深度学习环境,把训练好的模型文件可视化看看怒焰三国杀是单机游戏吗,通过Netron,查看yolov5s.onnx模型的输入和输出。
在部署完环境后就开始测试,我们选用 OpenVINO 用来部署训练模型做推理。OpenVINO是一个Pipeline工具集,同时可以兼容各种开源框架训练好的模型,拥有算法模型上线部署的各种能力,只要掌握了该工具,你可以轻松的将预训练模型在Intel上快速部署起来。
首先安装好 Ubuntu的操作系统和 AMD ROCm 平台,配置好GPU访问权与PATH环境变量,再通过 Docker 部署好 ROCm 版的 PyTorch 后就可以运行 PyTorch 代码进行使用了,由于ROCm的PyTorch并没有完全在每种GPU上支持PyTorch的全部CUDA函数,小部分很有可能通过不了。
由于职业习惯,在了解到机器拥有的大显存后开始思考能不能在机器上部署跑深度学习相关的任务。事实上,目前A卡虽然不能使用cuda,但是也提供了一整套开源的ROCm(Radeon Open Compute)框架,相比于CUDA,ROCm拥有比更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和CUDA只能在特定型号的NVIDIA GPU上运行不同,ROCm希望能在各种不同的硬件上运行。
此外,最让我看中的是英特尔 Arc A770M GPU 拥有 16 GB GDDR6 显存,通过针对游戏和最新视觉技术优化的新微架构提升游戏性能,包括 AI 增强升级、实时光线追踪和对 DirectX 12 Ultimate 的全面支持。
思考再三,顾及到办公桌被两个显示器占满的空间,开始寻找轻量级高性能的主机设备,最后将视线落到了英特尔NUC12蝰蛇峡谷(Serpent Canyon)上来。NUC全称为Next Unit of Computing,是英特尔2013年推出的迷你主机,寓意下一世代主机。特点是外形小巧,在超迷你电脑这一块,Intel NUC一直都是业界标杆。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一般习惯带着电脑去教室,选用轻薄的办公本或者 Mac整天带着到处跑。但从校园跨入社会后突然发现办公场景慢慢从移动办公转为固定场所的办公,公司因为保密等原因不能带私人电脑进公司,在家用办公本性能又不够用,甚至由于写代码的原因,电脑性能需要同时支持4K屏游戏+2K屏视频工作,直播,于是对于新机器性能的高要求促使我要在现存市场找到一款高性能的主机设备。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这种小主机的用途很多,双网口的有人拿去改软路由或者NAS,然后也有朋友做影音中心啥的,类似的内容之前分享过很多了,就不都重复一遍了。1000多的小主机加上采集卡不到2000,我觉得这是我做双机直播推流的底线了,总不能跟我说预算300块想跟大家分享流畅高清的4K60帧3A大作直播吧。零刻还提供30天价保和无理由退款,三年质保服务,如果有朋友叫你帮他装一台推流机,你知道该怎么选的。
拿我之前自己录的4K60帧H265视频源来做个剪辑试试,全质量预览,拖动非常顺畅,没有卡顿出现。拿来做轻量剪辑、修图等生产力,零刻SER5 5500U也是可以一战的。
解码能力方面,DXVA Checker显示常用的规格都能解4K,HEVC能解8K,拿来接家里的大彩电看电影啥的也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就算软解都无压力。
固态硬盘方面,读取速度3600MB/s以上,写入速度超过1900MB/s,标准的2280 M.2条子,也一样可以自行升级。
双通道DDR4 3200条子的带宽还是很不错的,读取达到了47203MB/s,延迟稍微高了点。想要扩容或者换更小延迟的条子可以自行动手,D4笔记本条现在也很便宜了。
那我觉得,这个零刻SER5 5500U加采集卡,总造价2000以下的双机直播推流机方案,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再跟我压价了真的。游戏主机搞3W预算,推流机3K都不肯出,我是真无法理解。另外,如果2000块的预算都没有,或者赚不回来,那我建议不要搞直播了,为爱发电吗。接下来拆机看看,首先是2.5英寸硬盘的优化,顶上的硬盘仓做了一体式设计,排线也就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弯折了。
更深层次的原因暂时无法确认,估计也解决不了。参考上面这张硬压4K60帧H265的资源占用,3D和High Priority 3D这两项反而低了不少,3D的占用更是低到几乎没有,所以这可能是H264底层编码的原因,或者反过来说,是H265针对4K或者更高分辨率的优化。另外,OBS不提供H265的软压选项,我已经找遍,虽然按理来说应该也是可以扛得住的。
首先看右边的绿圈,经实测发现,任务管理器外面显示的GPU占用率,仅是“3D”这一项的使用率,除了少部分为系统界面的开销外,大部分时候是DirectX或者OpenGL这种3D应用的开销,可以粗略的认为是3D游戏在用。所以这次的表格,我才划分出了3D占用和编码占用两格数据。其次,3D和High Priority 3D这两项,在输出分辨率为4K的时候都会有不小的占用,这估计也是不少朋友单机直播高规格会顿卡的原因之一。左边绿圈处会显示掉的帧数,理想情况下做到0掉帧没有问题,上图为H264硬压4K60遇到兼容性问题的掉帧截图,其他方案均为0掉帧。
如果要先看结论的话,零刻SER5 5500U可以很轻松地胜任4K60帧、H265的直播串流或者录制,更别说1080P60帧或者H264了。H264软压4K60也只有65%的CPU占用率,剩下的CPU和GPU资源仍然可以干很多事情。然而在测试过程中,也仍旧出现了疑似兼容问题:H264硬压4K60时,CPU吃满,显卡的3D和编码也居高不下,输出有16%的掉帧,不可用。而且这次的测试我也发现了更多细节,在这里也与大家分享,全网独家首发,欢迎借鉴。
这里,我们直接来看结论。图表中数字均为比例,其中帧数比例100%则为可以完全流畅直播不掉帧,若有极少数掉帧就会开始造成卡顿,1%以内的话尚可忍受,掉帧超过5%就很明显了,超过10%则基本已经完全不能看。为了避免看花眼,把H265写成HEVC。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来看今天的主题,直播推流,其他常规的拆机和跑分后面再看。OBS为最新的29.1.1版本,理论上直播和录像可以使用相同的编码设置,开销也基本一样,所以这里我用本地录像编码来做测试,比较方便一些。可以看到,视频编码器识别出了AMD核显硬件加速AMD HW H264(AVC)。
既然这样,咱就实测一把2000以内预算推流机+采集卡的方案,这位兄弟又希望性价比高,那就上AMD。零刻的SER5系列目前5500U型号整机在1600出头,加块采集卡完全不标题党。由于功耗较小,这次的电源是19V3.42A共65W功率的航嘉,体积也很小巧。另外,针对一部分用户反应的SATA线容易压到或折断的问题,多给了一条线,同时机身内部也做了结构优化,后面拆机的时候再看。
和直播编码一样,常规剪辑软件也有编码可选,目前推荐是HEVC,可以兼顾处理效率+视频质量,AV1格式的视频部分视频平台识别不了,不建议使用。
最后说一下录像问题,OBS默认是画质比较好的MKV格式,缺点就是录像文件体积比较大,一般建议修改成MP4格式,其他配置不用动,相对而言比较省存储空间。
● 常用帧率选择60FPS,观众看着会丝滑很多,如果你的电脑配置实在太老亦或者上行带宽小于30Mbps,帧数建议修改为26FPS,也就是大部分电影的帧数。
● 基础画布指的是当前窗口/显示的分辨率,只需要修改输出分辨率,2560x1440就是2K分辨率,3840x2160就是4K分辨率,一般选2560x1440即可。
相比H.264,更换HEVC编码可以提升压缩率,说人话就是不怎么吃带宽,从而减轻丢帧问题,同样也可以手动提升相同带宽前提下的直播画质配置。
其次手游模拟,和常规PC游戏不一样,安卓模拟器需要生成虚拟硬件,所以对CPU的要求更高一些,CPU可以换成12600KF及以上型号,显卡使用GTX1060级别就足够。
首先是常规网游,目前N卡确实比较贵,之前分享过基于12400F+A580的配置单,Apex这种要求比较高的网游2K画质都能跑个100FPS以上,全新预算在四千左右。
正常直播2K+60FPS流畅的观感就很不错,也就是需要比游戏厂商给出的推荐配置略高一些,下面会按照这这个标准分别给出配置。
● 第三种是3A游戏,比如赛博朋克2077这类,想要流畅直播对CPU和显卡都有较高的需求,早期PUBG和帕鲁这类优化比较差的特殊游戏要求会更高。
由于是低预算推荐,主板使用七彩虹和铭瑄这类二线品牌的入门级H610型号即可,直播这种生产力环境以长时间稳定运行为主目标,一般不涉及超频。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NVIDIA和AMD这俩常规显卡又涨价了,入门级别的Intel A380显卡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全新不到八百元,相比只有二手的N朝元老RTX2060更稳妥一些。
就剪映和PR这些常规视频剪辑软件而言,用户可以自行选择CPU或者显卡处理,使用CPU解编码会非常卡顿,核显的效率也不算高,加一个独立显卡能省很多时间。
和迷你主机类似的是老旧主机,八代及以后的桌面端Intel核显更换成UHD系列,某宝这类低画质平台直播基本毫无压力,再之前的HD系列核显就够呛了。
相比桌面级硬件的台式机,采购成本和功耗都更低的Intel平台迷你主机是更好的选择,核显足够低画质直播,具体看下一段如何配置,都是移动端平台的笔记本电脑也行。
OBS配置需要和带宽+电脑硬件匹配,所以把硬件推荐放在OBS前面,主要推荐的是CPU和显卡这俩核心硬件,都是够用就行的性价比型号,机电散这些可以随意一些。
手机正常选择偏向拍摄的型号就行,预算多就华为或者iPhone,预算较低个人建议一加,画面相对而言比较纯净,直播时候加滤镜看起来没那么假。
语音和秀场更建议用手机直播,部分平台对分辨率和码率做了限制,目前手机厂商对摄像头的优化也是有目共睹,用手机性价比更高一些,直播之后还想做切片工作那是得有台电脑。
说句实话,大部分人直播目的都是挣外快,按照我个人的观点,生产力工具够用就行三国单机游戏改变剧情,挣了钱再升级硬件,富哥当然除外,下面就按内容分类给大家分享实操教程。
单独说一下直播切片和录播剪辑,不管工具是简单的剪映还是复杂的Premier,对CPU、内存以及显卡都有需求,下面会推荐点省钱版本的核心件。
除了宽带本身以外,路由器同样重要,包含硬件配置和系统/软件优化,数据体现就是延迟(和直播软件配置手动延迟无关),感兴趣可以看看之前写的优化教程。
跑过PCDN的玩家应该知道,目前直播以UDP传输为主,部分地区运营商有专用的直播宽带业务,这类业务不限制连接数,相同带宽的前提下传输质量更好。
以上就是目前直播的常规流程,根据水桶原理,首先需要确认直播所在地的宽带上行带宽(因为正常改不了),其次确认直播内容,最终才能得出所需硬件配置以及软件配置。
现在已经进入大直播时代,下班没事搞搞娱乐直播或者游戏直播成了很多朋友的消遣,但看着软件中的配置项目头皮发麻,同时也不知道应该什么样的硬件配置才能让直播画面流畅。
专题: 三国系单机游戏 三国单机2游戏 单机三国老游戏上一篇广州介绍网页游戏设计公司
下一篇网页游戏关闭广告弹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