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开篇卷首词

0

《三国演义》的开篇卷首词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临江仙》,这首词由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后来被罗贯中用作《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这首词不仅概括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感慨。以下是这首词的全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通过长江的滚滚流水来比喻历史的长河,英雄们的功绩与失败最终都会随时间流逝而成为过去,唯有自然界的青山和夕阳依旧存在。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历史上的风云变幻,人们依然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简单美好。

精读细品《三国演义》之开篇词

品读《三国演义》需要从开篇词开始,这首词告诉我们,那段历史已经远去,无数的英雄人物也随着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而飞灰湮灭,只留下青山依旧碧绿,夕阳依旧血红。那些曾经的英雄人物、是是非非、成功与失败也只是人们茶余饭后谈笑的话题。

三国时期开始于曹丕篡汉称帝的公元220年,结束于吴国灭亡的公元280年。《三国演义》的故事开始于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之所以从黄巾起义开始写起,是因为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的国本开放性网页游戏有哪些游戏,令诸侯并起,东汉已经名存实亡,同时也引出了书中的重要人物,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三国演义小说开篇卷首词

好多人会背《三国演义》开篇词但不知作者是谁,更不知其创作背景

更兼父亲的失势,仇人半路的追杀。令杨慎颤颤兢兢,异常不安。而就在杨慎心中悒郁,疲于奔命之时,他却在离渡口不远的沙渚之上,无意中看到樵夫、渔夫的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他感触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此时在位的明武宗朱厚照,是个昏聩无能之辈。他的最大爱好是游山玩水,四处闲逛。也不理朝政,让宦官恣意妄为,使得朝堂一片乌烟瘴气。杨慎自然难以容忍,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正德十二年他上《丁丑封事》奏章,直陈武宗之过,希望武宗以社稷江山为重,但武宗根本听不入去,依然我行我素。眼见自己的*张政见得不到重视,杨慎只能意兴阑珊的辞官回乡。

郝贵生:浪花造就英雄——评《三国演义》开场词

杨慎之所以做出这种内容的词来,可能与他的经历有直接关系。他年少有为,诗赋过人,23岁时曾殿试第一。同时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36岁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作此词时已72岁,人至七十古来稀,年纪大了,难免会感慨自己一生事业未成、功名未就,碌碌无为,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不觉悲从中来。但转念一想,即使那些已经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成功了又如何?到头来也会同自己一样,变老和死去,也都是空空如也。既然如此,自己何必为之而自寻烦恼、自我悲伤呢?为什么就不能从人生的是非成败中超脱出来,自寻乐趣,自我享受呢?于是就有了“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壶浊酒喜相逢”的词句。显然包含着对成功者,对英雄人物一定程度的嫉妒心理,包含着看破红尘的消极心理,也还包含着鲁迅所描写的那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自我陶醉、自我精神胜利法的心理。为了掩盖自己人生的失意或无所作为,于是就一勺烩,把古今所有有所作为和较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及思想、事迹全面否定、抹杀掉。这不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义、历史虚无*义观点吗?

在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宋词代表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歌颂的不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大英雄周瑜吗?如果按照该词的逻辑,周瑜以及三国其他杰出人物也是应该被历史的“浪花淘尽”、“转头空”、灰飞烟灭而应该被后人彻底遗忘吗?而历史事实恰恰相反。苏轼写这首词,恰恰就是怀念周瑜这些人的英雄业绩,表达自身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同时,三国中的群体英雄人物不仅通过民间多种方式流传到几百年后的明代,且被罗贯中整理和再创造,写出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甚至一直延续到已经进入21世纪的社会*义时代。不仅三国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凡是在中国历史思想、政治、文化、科学各个方面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大小小的人物都留下了实实在在的极其深刻的历史烙印,都是为后人所敬仰的伟大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尤其是在中国人民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帝国*义入侵、推翻三座大山、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义现代化建设各个历史阶段做出杰出贡献的各种英雄人物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永远铭刻在今天每一个人的心目中,他们没有被历史的“浪花淘尽”,而是永远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因此,笔者今天的结论是,该词绝不是什么“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悲壮”、“宁静”、“将人之生命形态演绎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而是以表面的豪放和大处落笔,宣扬的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义和个人*义。所谓的“富哲理”、“意境深邃”、“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不过是眼光短浅、狭隘、偏执、逃避任何社会责任的小私有者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不仅和中国历史上的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范仲淹、辛弃疾、陆游、顾炎武等人差之十万八千里,而且与三国演义中的*角曹操、刘关张、诸葛亮、周瑜等人的人生观也绝不相配。

中国四大名著不可逾越的开篇与结尾

《三国演义》片首词、片尾词是谁做的?一个男词人,一个女词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句写的是历史上的事情,很多的英雄当时是那么的有名气,但是多年过去他们就像滔滔江水一样,最后成为一朵浪花。 也感慨自己本来是有美好的前程,现在说一切都是从头来过。

杨慎的家庭条件非常好,他的父亲杨廷和是明朝重臣。那好的出身,杨慎自小就聪明,23岁考中状元,但是他的仕途也是非常坎坷的,后面因为一个叫“大礼议”一事,触怒了当时的皇帝明世宗。被打得半死,最后又被流放到云南去了。但是杨慎并没有就此沉沦,他在云南和家乡四川之间来回走动,有一次在长江上,他做了这首《临江仙》的词。

小说中的经典开篇诗词,四大名著卷首词,你还知道哪些?

除了四大名著,很多小说也有十分经典的开篇诗词,这里再说一个《金瓶梅》的卷首诗。旧日豪华事已空, 银屏金屋梦魂中。 黄芦晚日空残垒, 碧草寒烟锁故宫。 隧道鱼灯油欲尽, 妆台鸾镜匣长封。凭谁话尽兴亡事,一衲闲云两袖风。有兴必有废,高下总相随。浮与沉,色与空,总随时势相流转,有三十年河西,难保没有三十年河东。积善之家留余庆,恶事做多终满盈。

红楼梦的故事里包含的诗词最多,但这里边的许多诗词却令人生厌,有的哀怨自怜,有的凄迷婉转,骨子里却都透露着公子小姐的阶级恶臭。不过开篇那首诗道尽一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惯看秋月春风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明代文学家,生活在1488年—1559年。杨慎是明正德六年(1511)的状元,先在朝为官;1524年因得罪权贵被充军云南,期间留下大量诗词散文和书法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为其中之一。

【夜听】四大名著开篇诗词,经典就是经典

此词调寄《临江仙》,词人真可谓临江之仙了。这首《临江仙》词教人看空:“是非成败转头空。”教人看淡:“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该词用长镜头大视角,横观天地,纵论古今,有很强的历史沧桑感,更兼参透功名、勘破富贵,属大手笔。将此词拉来给《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制做开篇词,无论是意境还是格调都是与之相吻合的ULTRAISO下载网页游戏,其宏伟的气势也是能够压住全篇的。

据说这是明代的一位状元——杨慎——写的词,有分教:纵然是千古英雄,也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随浪逐流一逝而尽。秋月春风相续,人世转换不停,唯青山常在,夕阳依旧。所谓是非成败,其实转瞬成空,均免不了化作笑谈。即便是千古传奇,亦不过付之一笑而已。

22部古今名著开场白,篇篇堪称“神来之笔”,看看喜欢哪一篇?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被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暗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

昔曹大家《女诫》云:“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节而不可无者也。今天开卷为何以班昭《女诫》作引?盖此书所载,虽闺阁琐事,儿女闲情,然如大家所谓四行者,历历有人: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非素日恪遵《女诫》,敬守良箴,何能至此。岂可因事涉杳渺,人有妍媸,一并使之泯灭?故于灯前月夕,长夏余冬,濡毫戏墨,汇为一编:其贤者彰之,不肖者鄙之;女有为女,妇有为妇;常有为常,变有为变。所叙虽近琐细,而曲终之奏,要归于正,淫词秽语,概所不录。其中奇奇幻幻,悉由群芳被谪,以发其端,试观首卷,便知梗概。

***手书《三国演义》开篇词与众不同,格调一新,堪称“神品”

专题: 三国演义卡小说   仿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