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长篇小说谁改写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这部小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戏剧和说书人的基础上,经过罗贯中的整理、加工和创作而成的。虽然罗贯中被认为是《三国演义》的主要作者,但这部作品也吸收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许多创作成果,因此可以说它是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由罗贯中最终定型的。

至于“改写”这一说法,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确实有很多文人学者、艺术家根据原著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包括但不限于戏曲、电影、电视剧、漫画等,这些改编作品各有特色,但它们都是基于罗贯中原著的基本框架和故事内容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如果你指的是现代的改写版本,那么这样的作品非常多,每个创作者都可能对原著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改编自罗贯中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三国》陈建斌于和伟陆毅

在5岁时,陆毅就开始了童星的演艺生涯。1998年因饰演海岩剧《永不瞑目》的男主角肖童而一炮而红,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随后主演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2》、《男才女貌》、以及近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我的青春谁做主》和新版《三国》,在内地播出均创下高收视率。曾出版相关图书、音乐专辑。

1999年,参演个人首部历史剧《曹操》,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3年,参演高希希执导的抗战剧《历史的天空》。2004年,在情感剧《搭错车》中饰演苏民生。2009年,在古装剧《三国》中饰演刘备。2021年4月30日,主演的谍战片《悬崖之上》上映;6月10日,凭借年代剧《觉醒年代》获得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三国演义长篇小说谁改写

1970年6月27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9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毕业。1998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2002年进入国家话剧院,他所演过的影视作品广受好评,演艺事业发展的如日中天,正逐渐向导演转型。2012年高收视热播大剧《后宫•甄嬛传》中三国rpg单机游戏宠物小精灵,陈建斌饰演雍正帝,备受热议,人气和知名度倍增。代表作品《三国》《乔家大院》《甄嬛传》。

吉川英治才华已超越罗贯中?改写《三国演义》为何在日能走向巅峰

纵观整个《三国演义》文化在日本的发展史,从最早的日本江户初期儒者林罗山在1604年的读书目录记载起,至今《三国演义》流入日本已有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日本民众对三国文化的狂热度,如今仍然是长盛不衰,创新不止。日本文学大亨吉川英治、漫画大师横山光辉二次创作的《三国*》作品更是将中国《三国演义》的历史文化延伸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

不得不说吉川英治在日本文学界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作品多属于“故事新编”,其畅销欧美的代表作《宫本武藏》小说最为出名。他笔下那个“剑禅一如、至真至性”的人物主角日本历史传奇人物宫本武藏的成功刻画,不仅在日本深得人心,还俘获了成千上万的世界宫本武藏迷。但就世界影响力来说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仍然是逊色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受限于历史文化及地域,其文学造诣高低二者就很难作个确切的对比了。

1939年,吉川英治在参考了《通俗三国*》等多译本后进行了二次创作,他写出了一部揉合了自身思想和全新人物刻画的《三国*》小说,这部借用原著设定而创作的小说一经刊出便带来了超高人气,火爆得一发不可收拾。吉川英治写的《三国*》先是在报纸上从昭和十四年(1939)连载到了昭和十八年,之后又以单行本和口袋本连续出版,市场反响异常热烈。

元禄二年至五年(1689~1692),日本京都天龍寺僧人義轍、月堂兄弟以湖南文山的笔名用文言体日文译成《通俗三国*》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这也是中国白话小说在日本的第一个全译本。此后,大量以三国为题材的插图本、浮世绘、画传、绘本、歌舞伎、净琉璃等不同门类的各种艺术作品相继诞生,造就了江户时代繁荣的三国热。

《三国演义》于1380年完书,而记载有诸葛武侯内容的日本古典文学《太平记》成书时间、后世认为大约是在1370年,所以传入日本最早的三国文化内容不太可能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大概率可能是《汉晋春秋》或者是《华阳国*》之类的野史或裴松之《三国*注》等民间部分训读内容记载。

罗贯中并非《三国演义》唯一作者?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的计谋?

『三国演义』也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个以历史为蓝本的小说,虽然与历史不符,但更符合民众对人物的心里投射。

如果不是1967年,有人从古墓里发现了《花关索传》这本书,关索的出现估计永远都是个谜。但有了《花关索传》,回头再来看《三国演义》的里的这个片段,你会觉得它有点像今天电影里的彩蛋,透露出三国故事在主线之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故事。

《三国演义》,全名叫《三国*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以及进行了大量艺术创作而写成的一部小说。说白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成书中,只是个编辑。他所作的工作是集合了众多文人长期不断创作、修改、增删而后的结果,把素材进行整理、修改、艺术加工,这部旷世巨著终于完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三国演义》这本奇书背后的关联故事。

高希希的《三国》为什么输给了王扶林的《三国演义》?

原因是《三国》没有按照原著来拍,第1集时董卓就已经霸占朝堂了,第95集以司马懿之死结尾,无头无尾,如果《三国》按照原著来拍,绝对不只95集,至少是120集。除此之外,《三国》这部剧的编剧竟然连《三国演义》原著都没有看过,编剧朱苏进自己就在采访里明确地表示,自己看《三国演义》都没有看全,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反而看连环画很有滋味。

陈建斌、于和伟在饰演曹操、刘备的时候,都是下了功夫去研究曹操、刘备的人物性格等等,而且陈建斌、于和伟这些都是老戏骨了,他们的演技跟鲍国安、孙彦军差不多。可以说,《三国》剧组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十分敬业的,这样的剧组拍摄出来的《三国》就算无法与《三国演义》相媲美,至少也应该是略逊一筹,然而事实却是,《三国》和《三国演义》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竟然是罗贯中编次,冯梦龙补改的

胡永儿前世是狐精圣姑姑之女胡媚儿,蛋子和尚盗来天书后,随母亲学习天书,会诸般法术。后随圣姑姑至西京,有贾道士迷恋媚儿美色,被媚儿戏耍致死。后媚儿托生在胡员外家,取名胡永儿。长到十四岁时,圣姑姑寻来,偷传他法术。胡员外那时已赤贫,赖永儿用法术搬来钱米,才免饿死。胡员外惧祸,把永儿嫁给一个傻子。夏天夜晚永儿用法术携傻子到城楼上乘凉,被人看见,射下傻子,永儿逃走。后到贝州卖泥蜡烛,招引王则,遂嫁与王则参加造反,永儿使法术在战争上大显身手,攻下许多城池,被立为皇后。事败与王则一同被捉,解到开封被杀。

泗州迎晖住持慈云,见水中飘来一蛋,拾起孵化出一小儿,命香火抚养长大,取名蛋子和尚。他三入猿公洞中盗天书,往求圣姑姑辨认为“如意宝册”,遂与圣姑姑子胡黜、女媚儿共同学习法术。后来到王太尉处骗取三千贯钱、王告知开封府包拯,包命捉拿妖僧。蛋子和尚在相国寺和变戏法的杜七圣斗法,被人看见告发,公差乘他酒醉捉住,他使法术逃走。后随王则造反,封为国师。刘彦威征讨王则时,蛋子和尚看王则不能成大事,退隐甘泉寺。后来化名诸葛遂智,帮助文彦博破左黜、张鸾、卜吉等人法术,擒住诸人。最后在甘泉寺坐化。

所谓"事议最大“。都是近十几年来喷子们乱喷出来的。

总之,关于《西游记》的作者,目前还有很多的争议。我们只能说,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吴承恩是作者的可能性最大,但要百分之百地确定他就是真正的作者,那还真是缺少足够的证据。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给最早版本的《西游记》作序的陈元之才是真正的作者。只是这个陈元之在历史上查无此人,完全不知道他是谁。

到了近些年,又有人考证出,《西游记》最早版本中的那个“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嘉靖年间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的*春芳。因此,*春芳是《西游记》作者的说法开始不胫而走。

而清朝初年有个叫黄虞稷的人编写了一本《千顷堂书目》,里面也记载有吴承恩写《西游记》这回事,但是黄虞稷却把这本书归入了地理类,跟《徐霞客游记》并列在一起,也就是说,这本《西游记》应该是一篇游记,并不是小说。

此后,《西游记》的作者一直是个谜。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先生经过严谨的考证,这才最终确定《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嘉靖年间淮安府岁贡生吴承恩。

在清朝时期,就有人看出来《西游记》不可能是丘处机写的。因为《西游记》有很多明朝才有的官职,比如锦衣卫、司礼监等等。金朝末年的丘处机怎么可能写出这些东西来呢?

到了清代,有人认为《西游记》这本书是金朝末年的全真教祖师丘处机所做,于是就把《西游记》的作者写成了丘处机。其实,丘处机和他的弟子**常确实写了一本《长春真人西游记》,但是内容与明朝出现的《西游记》完全是两回事。

《西游记》这本书最早的版本出现于明朝万历二十年。书上没有作者的名字,只写着“华阳洞天主人校”几个字,意思是有个叫做“华阳洞天主人”的人校对整理过这本书。另外,还有一个叫陈元之的人写的序。陈元之是何许人也,完全没有任何记载。

因此,毛纶、毛宗岗父子似乎比罗贯中更像是《三国演义》的真正作者。《三国演义》的真正作者按理至少应该写成“罗贯中、毛纶、毛宗岗”三个人才对。不过,由于约定俗成的缘故,毛氏父子一直都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名字上升到作者栏之中。

从此,毛氏父子改写的《三国演义》就从诸多版本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了普遍被人接受的正版。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有毛纶、毛宗岗父子二人对《三国*通俗演义》进行了一次几乎是改头换面式的改动。书名变成了《三国演义》,回目从二百四十则变成了一百二十回。全书的内容更加符合历史实际,文字生动流畅了许多,原书中的许多疏漏之处都被修改了,不过这一版本突出了尊刘抑曹,以蜀汉为正统的主题思想。毛氏父子都属于明朝的遗民,他们搞尊刘抑曹,恐怕也有几分怀念明朝正朔的意味。

我们知道,《三国*通俗演义》这本书是罗贯中在元末明初写的,距离嘉靖年间已经有大约二百年的光阴了。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会有多少人给这本书添枝加叶、狗尾续貂,那就不得而知了。而且,这本书在嘉靖年以前,应该是以传抄、口述之类的方式流传的,这就更让人无法知道它到底被改动了多少。

这个嘉靖版本出现之后,各种版本就开始层出不穷。而且,每个版本的出版者都按捺不住自己的手痒,都要对原著做一些改动。反正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著作权的概念,想打版权官司是没有可能的。因此,各种内容不同的版本就开始流传了。

陈寿是晋朝《三国*》的编写者,而罗贯中咱们知道他是元末明初的人。有传说他曾经给张士诚当谋士,但这个没有明确的史料可以证明。

现存的《三国演义》最早的版本出现在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当时叫做《三国*通俗演义》,有二百四十则,相当于二百四十回。在这个版本的开头写着:“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胡适曾经提出过大胆的设想,他认为“施耐庵”是个假名,是谐音“实乃俺”。因为在那个年代写小说是很丢人的事情,有头有脸的文人学者都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写小说了,因此用个假名也顺理成章。但是这个“俺”是谁呢?这个就无从得知了。

因此,胡适和鲁迅都认为《水浒传》在明朝中期嘉靖年间经过了某个人的大幅度改写。为什么说是大幅度改写呢?因为前面提到这些东西,在《水浒传》中比比皆是,一个人要是改写《水浒传》,他不可能专门挑着花钱的方式来改,专门把描写花铜钱的地方都改成银子,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在如今流行的《水浒传》中,有很多明朝中后期的生活痕迹。比如,书中多处提到“腰刀”这个物件。经过考证,腰刀是明朝中后期才有的名称,以前是没有的。

到了清朝咸丰年间,这才有江苏兴化的施氏家族开始声称施耐庵就是他们的先祖,本名施彦端。施家还相继拿出了族谱、墓*等等作为凭证。

在今天保存的最早的《水浒传》版本中,开头就写着:“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本书是杭州人施耐庵写的,罗贯中进行了改编整理。

施耐庵与罗贯中这两个人,罗贯中的真实度比较高,史料记载较多,元朝末年著名的《录鬼簿》中就有关于他的记载,因此,他的存在是比较可信的。

之所以会是这样,那是因为保存至今的古代各版本中,有的说是施耐庵写的,有的说是罗贯中写的,还有的说是施耐庵与罗贯中合作写成的。

不过,关于《红楼梦》作者的各种说法虽多,但是普遍都缺乏直接的证据。真正有力的证据,还就是胡适、周汝昌等人考证出来的曹雪芹这个说法具备。所以,目前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尽管看上去漏洞百出,还一般还是都公认为曹雪芹,也就是曹霑。

有很多学者们提出了《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是诸如洪升、孔尚任、吴伟业、冒辟疆等等很多的说法,并且往往都旁征博引,会写成厚厚的一本书。

因此,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种种假设。有人认为这本书实际上是曹雪芹的叔叔曹頫写的,还有人认为曹雪芹其实并不是曹寅他们家的人主机游戏单机三国杀推荐,后来的人误传而已。

然而,曹家在1728年就被雍正皇帝给抄家了,从此衰败。曹雪芹假如出生于1724年,那他肯定对于富豪贵族生活没有什么印象;即便是出生于1715年,一个13岁的孩子对于豪奢生活的记忆也很容易被淡忘的。对比一下《红楼梦》中贾家日常生活传神入化的描写,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从小时候起就开始过苦日子的人能写出来的。

当然,家谱可能会有遗漏,但是假定曹霑确实是曹家人,又有新的问题出现。那就是专家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曹雪芹的生辰可能是1715年,或者是1724年。

此后,专家学者们发现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证据越来越多,都是一些当时旗人子弟的记述。他们有的和曹雪芹是好友,有的则是通过别的渠道知道有这么个人。

关于曹雪芹的来历一开始是无人知晓的。直到1922年,胡适考证出曹雪芹就是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曹雪芹的本名为曹霑,字梦阮,号雪芹。用来作为凭据的就是曹雪芹生前好友敦诚的诗集《四松堂集》中的一条批注。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每一本书的作者都是没有最终确定的。到底谁是这几本书的作者,也始终都是一个存疑的话题。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这四个人的身份一直都存在争议。在没有新的史料问世之前,关于他们的争议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三国演义》的成书版本和作者

专题: 说小说三国演义   写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