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人物标准像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书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以下是一些《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典型特征描述:

1.刘备:字玄德,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以仁德著称,性格宽厚,重视人才,善于团结部下,被描绘成一位理想化的君主。

2.关羽:字云长,刘备的结义兄弟之一,以忠勇双全、武艺高强著称,有“美髯公”之称。他的形象常常是红脸长须,手持青龙偃月刀。

3.张飞:字翼德,也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性格直率暴躁,勇猛过人,擅长使用丈八蛇矛。

4.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是刘备的主要谋士,以其智慧和计谋著称,被后世誉为“智圣”。常被描绘为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的形象。

5.曹操:字孟德,魏国的实际创建者,是一位非常复杂的人物,既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风范,又不乏奸诈狡猾的一面。他精于权谋,善于用兵,被一些人视为“奸雄”。

6.孙权:字仲谋,东吴的建立者,继承其父兄基业,与刘备、曹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他知人善任,能够团结江东士族,巩固政权。

7.赵云:字子龙,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以英勇善战、忠诚可靠著称,多次在战场上救主脱险,被誉为“常胜将军”。

8.周瑜:字公瑾,东吴的重要军事领袖,英俊潇洒,才智出众,尤其擅长水战,曾与诸葛亮联手对抗曹操。

9.黄忠:字汉升,蜀汉的老将,以勇猛和射箭技艺闻名,晚年仍能上阵杀敌,是五虎上将之一。

10.马超:字孟起,西凉军阀马腾之子,以勇力闻名,后来加入刘备阵营,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

这些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通过《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说人物的现实意义,三国演义中武将形象的对比研究

这些形象在小说中被进行了提炼和改造,使其不仅满足了中下层人民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上层士大夫的理想,成为了一群英勇、豪迈的英雄人物。正是因为这些形象满足了人民的无数需要,关羽等武将成为了广泛流传的民俗文化英雄,具备了民间崇拜,乃至被供奉为神明的特定含义。

在历史上单机游戏三国季最好玩,汉族政权重视文化而轻视武力,这导致了军事上的弱势和不少少数民族势力的入侵。然而,元明时期,社会动荡和思想变革推动了人们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并崇尚英雄及忠义精神。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三国演义》创作了一批塑造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武将形象的经典作品。

三国演义小说人物标准像

这种以一敌众的强悍战斗技巧堪称神勇异常。张飞在长坂坡独自站在阵前,高声吼叫,可怕的气势使得曹军不敢前进。敌将夏侯杰当即“胆寒肝裂”,不幸被张飞斩杀。同样在当阳,赵云抱着后主直插重围,倒刺敌军大旗,夺取三根戟。这些武将均表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勇气和技巧,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充满启示意义。

在战场上,武将最突出的优点是勇猛无比,往往一人之力就能左右战事的胜负。如水镜先生司马徽所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虽然语言夸张,但却符合小说中对其三位武将的形象描写。在战场上,关羽一声擂鼓,众诸侯便精神大振,如天地震动,山峰摇晃,一挥手,华雄的首级落地。

至于武将的箭术技巧,典型的例子是吕布和黄忠。吕布对自己的箭术有十足的自信,才会采用以洛阳城门为靶的方式来教袁术和刘备两家不打仗;而黄忠则凭借着自己百步穿杨的箭术,在关羽身上射中盔缨,报答了关羽以德报怨的行为举止。

《三国演义》140个历史人物绣像整理荟萃及其简评

冷兵器时代,冲锋陷阵是非常倚重个人勇武的,所以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是当时武将们的标准形象。而身长九尺的武将更是非常罕见,《三国演义》中只有五位有具体记载。试想一下一个两米多的大汉,骑着马,手中握着几十斤的兵器,这个冲击力确实很强大!

《三国演义》中记载王双“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历史上确有其人,蜀汉建兴六年(228)冬,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后粮尽而退。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蜀军,但在与蜀军的交战中被击败,王双也被蜀军所斩。

“此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正史当中,郝昭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的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所阻,劝降不成,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魏明帝因此封其为关内侯。不久因染疾而病死。《三国演义》中基本还原了历史上郝昭的生平。

鄂焕没什么存在感,《三国演义》中描写:焕身长九尺,面貌丑恶,使一枝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鄂焕于孔明征朱褒、雍闿时粉墨登场,与魏延大战不分胜负,后中计被魏延、王平、张翼联手擒获,孔明以礼相待,成功离间高定与朱、雍二人。后高定派鄂焕斩朱褒、平雍闿,二人一起归蜀,鄂焕遂因其功而被封为牙门将。

当时身为马弓手的关二爷出场,曹操给温的酒还没凉,关羽已经提着华雄的头回来了。华雄越是身长九尺,虎背熊腰,越是连斩三将,只能起到一个效果:衬托关羽的勇武!所以这个身长九尺的关西大汉,就是给二爷当垫脚石的。不过历史上,华雄并非关羽所杀,而是被孙坚枭首。

小说中被关二爷温酒斩了的华雄也是身长九尺。第五回中描写:卓视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熊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华雄出场也着实威猛,手起刀落,连斩关东诸侯联军的三员大将鲍忠、俞涉、潘凤。潘凤因此还落了个“无双上将”的名头,被网友们调侃。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戏份是很重的,是罗贯中重点刻画的人物。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等等情节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关羽的勇武、忠义、骄傲,赫然立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

第一回中关二爷出场,描写如下: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段描写,肯定很多人脑海中都多少有些印象。

看过《易中天品三国》的都记得,易中天经常说诸葛亮身长八尺,1米84,换算的标准是一样的。在当时八尺已经是非常高的身高了支持体感游戏网络电视盒子,身长九尺更是非常罕见。在《三国演义》中明确描写身长九尺的武将有5位:

首先需要说一下,身长九尺是个什么概念。三国承接东西两汉,所以度量衡应该是汉朝的标准。根据汉朝的尺寸标准1尺=23.1cm,所以九尺=207.9cm,所以身长九尺就等于现在身高两米零七。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历史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喜爱最熟悉的历史时期了。而其中武将们的打斗更是我们年少时最喜欢看的细节了,今天和大家看看《三国演义》中那些身长九尺的武将们表现如何?

孙权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一副英伟模样。一副守成诸侯模样。曹操说“生子当生孙仲谋”。孙权开疆扩土之能差些,但是守住他父兄留下的家业却是稳稳的。

刘备:“此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七尺五寸,换成现在是1米77,属于高个子,而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就是一副尊贵模样。

‌《三国演义》说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根据汉代尺度的换算,汉代的一尺大约相当于现代的23厘米,七尺大约等于1.61米‌‌。细眼长髯‌,眼睛细长,两颊留着胡须。矮个子,一副奸相模样。

古代的人很讲究长相,一个人长的好,就容易受到重用,长的差就不容易受用,如庞统。虽说长相并不能反映才干。但星长相肯定与性格有一定关系。

专题: 小说三国演义版   三国演义小说版   三国演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