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著。这是一部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小说。如果您想阅读《三国演义》的白话文电子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取:
1.在线文学网站:许多在线文学网站提供了《三国演义》的免费阅读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等。这些网站通常会提供多种版本供读者选择,包括传统文言文版本和现代白话文翻译版本。
2.电子书平台:如亚马逊Kindle商店、多看阅读、掌阅iReader等,都提供《三国演义》的电子书下载。部分平台可能需要购买或订阅才能阅读完整的电子书内容。
3.公共图书馆资源:一些公共图书馆提供了电子书借阅服务,您可以通过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查找是否有《三国演义》的电子版可供借阅。
4.教育机构资源:部分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在线数据库也可能包含《三国演义》的电子版文本,尤其是那些专注于中国文学或历史研究的机构。
5.社交媒体和论坛: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或专门讨论文学作品的论坛上,有时候也能找到热心网友分享的电子版资源。不过需要注意版权问题,确保下载和使用的是合法授权的版本。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
却说孙峻字子远,是孙坚兄弟孙静的曾孙,孙恭的儿子,孙权在世时十分喜爱他,任命他掌管御林军马。现在听说诸葛恪派张约、朱恩两人掌管御林军,削夺了他的大权,心中十分愤怒。太常卿滕胤平时与诸葛恪不和,于是就离间孙峻:“诸葛恪专权恣虐,杀害公卿,肯定有不臣之心。将军是孙氏宗室,为什么不早早图谋他?”孙峻说:“我也很久就有这个想法,现在我们应奏报天子,请旨诛杀。”
三国演义白话小说电子版
众军兵这时都没有了战心,又因为天气炎热,很多军兵患病。诸葛恪箭伤刚刚好转,就想要催促军兵攻城。有营吏来报告:“人人都生病了,靠什么再打啊?”诸葛恪大怒道:“再有说生病的立斩!”众军兵听说后逃跑的不计其数。忽然有人报告大都督蔡林领着本部军兵投降魏国去了。诸葛恪大惊,这才亲自骑马遍察各营,果然看到军兵都面色黄肿,各带病容,于是下令还吴。早有细作报告给毌丘俭,毌丘俭出动全部军马随后掩杀。
原来张特使用的是缓兵之计,哄骗退了吴军后,马上拆下城中房屋把城破的地方修补完好,登城大骂道:“我城中还有半年的粮食,怎么肯投降吴狗!你们就来攻城无妨!”诸葛恪大怒,催促军兵攻打城池,城上乱箭齐射。诸葛恪额头上正中了一箭,翻身落马,众将慌忙救起回到寨中。
却说诸葛恪连月攻打新城不下打开个网页带出游戏网页怎么关闭,下令众将说:“都要全力攻城,有怠慢的立斩。”于是众将奋力攻打,城东北角眼看就要陷落。张特在城中定下一计:派一名能言善辩人士,带着户籍册到吴寨中去见诸葛恪,报告说:“魏国的法律:如果敌人困城,守城将士坚守一百天后没有救兵来到,然后出城投降敌人的,家族不连带罪责。现在吴军围城已经九十多天了,乞求将军再容数天,我们的主将会率军民出城投降。现在先送上户籍册为证。”诸葛恪完全相信,命人收了军马,暂不攻城。
早有流星探马报到洛阳,主簿虞松对司马师说:“现在诸葛恪围困新城,暂且不能和他决战。吴兵远道而来,人多粮少,他们粮食尽了自然会退走。等到他们退走时我们再追击,必能大获全胜。只是这蜀军犯境,不能不防。”司马师采纳虞松的建议,命令司马昭领一支军兵协助郭淮提防姜维,毌丘俭、胡遵前去拒住吴兵。
却说诸葛恪领兵来到东兴,收兵赏劳三军,对众将说:“司马昭兵败北归,我们正好乘势进取中原。”于是一面派人送书信到蜀国,约请姜维进兵攻魏国北部,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一面起二十万大军攻打中原。丁奉说:“魏国以新城作为南方总隘口,如果先取得这座城池,那么司马师就会丧胆。”诸葛恪大喜,立即领兵直奔新城。守城牙门将军张特看到吴军后闭门坚守,诸葛恪下令四面困城。
却说胡遵渡过浮桥后,屯兵在河堤上,派桓嘉、韩综攻打两城。左城中是吴将全端守把,右城中是吴将留略守把。这两座城池高峻坚固,一时半会攻打不下。全端、留略两人看到魏军势力太大,也不敢出战,只是死守城池,胡遵在徐塘扎下大寨。这时正值严寒,天降下大雪,胡遵和众将摆设宴会。忽然有人报告水上有三十只战船来到,胡遵出寨观看,看到战船依次傍岸,每船上约有百人。于是回到帐中,对众将说:“他们最多不过三千人,根本不用担心!”只是命令部将打探,仍然继续饮酒。
却说吴太傅诸葛恪听说魏军三路杀来,急忙聚集众将商议。平北将军丁奉说:“东兴是我们东吴最紧要的地方,如果有闪失,那么南郡、武昌不保。”诸葛恪说:“丁将军所说正合我意,你就领三千水兵沿江前往,我随后命令吕据、唐咨、留赞各领一万马步兵,分三路前去接应。只要听到连珠炮响,一起进兵,我亲自领大军赶到。”丁奉得令后立即点起三千水军,分乘三十只船朝东兴前去。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
这时有太子舍人张茂,字彦材,也上表劝谏,曹睿命令斩杀。曹睿召来马钧说:“朕我建立高台峻阁,是想和神仙来往,以求到长生不老的药方。”马钧奏报:“汉朝二十四帝,只有武帝享国最久,寿命极高,大概是因为服用天上日精月华之气。他曾经在长安宫中建柏梁台,台上塑立一个铜人,手捧着一只盘子,名字叫做承露盘,接纳三更北斗所降沆瀣之水,其名叫做天浆,又叫甘露。只要用这水加上美玉做屑,调和服用,就可以返老还童。”曹睿大喜道:“你领人连夜赶到长安,拆取那个铜人来,移到我的芳林园中。”
曹睿又降旨在芳林园大起土木,让公卿们都背土树木。司徒董寻上表劝谏:“我们国家自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有的门户绝尽,虽然有幸存的,也都是遗孤老弱。现在如果因为宫室狭小,想要扩大修建,也应当根据时节,要不妨碍农务。况且修建的都是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建筑。陛下既然以群臣为尊,让他们冠冕楚楚,出入乘坐华舆,是因为他们都不是担土背树的乡下之人。现在陛下让臣下负木担土,沾体涂足,彻底摧毁了国家体面,这种做法很不合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无忠无礼,国家怎么建设?臣我知道说这话必死,但我性命就是九牛一毛,活着没有什么用处,死了也损失不大。臣我心系国家,拿着笔边写边流泪满面,臣我有八个儿子,臣死之后,烦劳国家抚养,臣我不胜战栗待命之至!”
蜀汉建兴十三年,魏主曹睿青龙三年,吴主孙权嘉禾四年,三国都不再兴兵。单说魏主加封司马懿为太尉,总督军马,安镇诸边,司马懿拜谢回到洛阳。曹睿在许昌大兴土木,建盖宫殿,又在洛阳建造朝阳殿、太极殿,筑总章观,都高达十丈,又修建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命博士马钧负责监造,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光辉耀日,极尽华丽奢侈。挑选天下能工巧匠三万多人,民夫三十多万,不分昼夜建造,民力疲困,怨声不绝。
杨仪自认为任职先于蒋琬,而位置却在蒋琬之下,并且依仗功高,没有得到重赏,口出怨言,他对费祎说:“当初丞相初亡,我如果率全师投魏,怎么会象现在这样寂寞无位!”费祎于是把这话写表秘密奏报刘禅。刘禅大怒,命人将杨仪押到狱中审问,想要斩杀。蒋琬奏报:“杨仪虽然有罪,但是原来跟随丞相多立功劳,不能斩杀,可以废为庶人。”刘禅听从,贬杨仪到汉嘉郡为民,杨仪羞惭自刎而死。
宗预拜辞吴主后,和吴国使者回到成都,见到刘禅后奏报:“吴主因为丞相新亡,伤心哭泣,命令群臣全部挂孝。他们增加兵巴丘,是防备魏军乘虚而入,没有其他想法。现在折箭为誓,并不背盟。”刘禅大喜,重赏了宗预,厚待吴国使臣。于是按照诸葛亮遗言,加封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加封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加封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总督汉中,姜维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各路人马。同时派吴懿屯兵汉中,以防备魏军,其余将校各依照原来旧职。
施礼完毕后,只见左右之人都穿素衣。孙权变脸怒道:“吴、蜀已经成为一家人,你家主公为什么增兵白帝城?”宗预说:“臣我以为东吴增加巴丘戍卫,我们增强白帝防备,都是事势发展的必然,大王不应当就这个问题来问。”孙权笑道:“卿不亚于邓芝。”孙权对宗预说:“朕我听说诸葛丞相归天,每天流泪,命令官僚全部挂孝。朕恐怕魏军乘你国出丧时攻蜀,所以增兵巴丘守兵万人作为救援,没有其他意图。”宗预叩头拜谢。孙权说:“朕既然许下和蜀国结盟,怎么能够背信弃义。”宗预说:“天子因为丞相新亡,特地命臣前来报丧。”孙权于是抽出金鈚箭一支一折两半,发誓说:“朕如果背负前盟,子孙灭绝!”又命使臣带上香火锦帛祭礼,到川中拜祭。
却说刘禅回到成都,忽然近臣奏报:“边关报来,东吴命令全琮领兵数万屯扎在巴丘界口,不知道是什么意图。”刘禅大惊道:“丞相新亡,东吴负盟侵界,我们应当怎么应付?”蒋琬奏报:“臣我建议派王平、张嶷领兵数万屯扎到永安,以防备不测。陛下再派一人到东吴报丧,观察一下他们的动静。”刘禅说:“必须有一名能言善辩之士为使才行。”有一人应声而出说道:“微臣我愿意前往。”众人一看,说话的是南阳安众人,姓宗名预,字德艳,官任参军、右中郎将。刘禅大喜,立即命令宗预前往东吴报丧,顺便探听虚实。宗预领命后直奔金陵,去见吴主孙权。
刘禅还朝后,杨仪自缚前来请罪。刘禅命人解开他的绑绳说:“如果不是卿家按照丞相遗教,灵柩怎么能够回归成都,魏延怎么能够剿灭。大事保全都是卿家的功劳。”于是加封杨仪为中军师。马岱有讨逆之功,立即把魏延的爵实禄全部赏赐给他。杨仪呈上诸葛亮的遗表,刘禅看完后再次大哭,降旨找吉地安葬。费祎奏报:“丞相临终时命令就安葬在定军山,不要用墙垣砖石,也不用任何祭品。”刘禅听从。选定本年十月吉日,刘禅亲自送灵柩到定军山安葬。刘禅降诏致祭,谥号忠武侯,命令在沔阳建庙,四时祭享。后世杜甫有诗曰: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
不一会,侍中许允、尚书陈泰来到,两人报告说:“太傅只是因为将军权重,不过是要削夺兵权,并没有其他意图,将军可以早回城中。”曹爽默然不语,又看到殿中校尉尹大目来到。尹大目说:“太傅指着洛水发誓,并没有其他意图,有蒋太尉书信在这里为证。将军可交还兵权,早早回到府中。”曹爽相信这是真话。桓范又劝告:“事情很紧急了,千万不要听信外人之言而去赴死地!”
曹爽听了后十分不高兴,只是流泪哭泣。桓范又说:“这次去许都,不过是中间借宿,城中粮草足以支撑数年。现在主公其他营寨兵马都近在城南,呼之即来。大司马的帅印我已经带来,主公要马上决择,再迟就全完了!”曹爽说:“大家不要再逼我,等我细细思考。”
话音未落,参军辛敞、司马鲁芝来到,曹爽问他们情况。两人报告说:“城中围把象铁桶一样,太傅领兵屯扎在洛水浮桥,现在的形势绝对不能回去,应当早定大计。”正说话之间,司农桓范骤马赶到,对曹爽说:“太傅发动兵变,大将军为什么不请示天子幸驾许都,调集外郡之兵讨伐司马懿?”曹爽说:“我们的全家都在城中,怎么能够投奔他处求援?”桓范说:“匹夫临难还寻机求活路!现在主公跟随天子,可以随时号令天下,谁敢不响应?怎么能够自投死地?”
魏主曹芳听完后对曹爽说:“太傅这样说,卿家你看应该怎样裁处?”曹爽手足无措,回顾两个兄弟说:“你们都说说我们该怎么办?”曹羲说:“我曾经多次劝告过兄长,你却是执迷不听,所以才有今日。司马懿诡诈无比,连诸葛亮都不能够战胜他,何况你我兄弟?我们不如自缚去见太傅,也许能免一死。”
“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马懿,诚惶诚恐,顿首谨表: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与秦王及臣等,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嘱臣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曹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于洛水浮桥,伺察非常。谨此上闻,伏于圣听。”
司马懿于是命令许允、陈泰说:“你们快去见曹爽,说太傅没有其他意图,只是想削夺他们兄弟的兵权。”许允、陈泰两人去了。司马懿又召来殿中校尉尹大目来到,让蒋济写信,命令尹大目带着书信去见曹爽。司马懿吩咐道:“你和曹爽交情莫逆,可以担当这个重任。你见到曹爽后,说我和蒋济指着洛水发誓,只是想要兵权,没有其他意图。”尹大目按令而去。
司蕃说:“请取诏旨查验。”柦范喝斥道:“你是我原来的部下,怎么敢这样无礼!”司蕃只得开门放出。桓范来到城外后,对司蕃说:“太傅造反,你可以追随我前去报信。”司蕃大惊,来不及追赶,赶紧派人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大惊道:“曹爽的智囊跑了,这事怎么办?”蒋济说:“驽马恋栈豆,柦范的话曹爽必定不会听从。”
有人报告给司马懿。司马懿担心桓范也出城,急忙派人召他,桓范就和儿子商议。他的儿子说:“车驾在外三国战纪游戏单机纯净版,我们不如出南门。”桓范听从,于是上马来到平昌门,城门已经关闭,把门守将是桓范原来的部下司蕃。桓范从袖中抽出一块竹板说:“太后有诏旨,命令速速开门。”
且说曹爽手下司马鲁芝看到城中事变,就和参军辛敞商议:“现在司马懿发动兵变,我们应当怎么应付?”辛敞说:“我们可以领本部军兵出城去面见天子。”鲁芝同意辛敞提议,辛敞急忙奔入后堂。他的姐姐辛宪英看到后问:“你有什么急事,为什么这么慌张?”辛敞说:“天子在外面,太傅关闭城门谋逆。”宪英说:“司马懿未必是谋逆,他只是想诛杀曹爽。”辛敞惊问:“那么这事应该怎么办?”辛宪英说:“曹爽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必然兵败。”辛敞说:“现在鲁司马让我同去,我去好还是不去好?”辛宪英说:“忠于职守,是人之大义。凡人有难,还要前去体恤,手中有权力而不作为,是最大的不称职。”辛敞听从,于是和鲁芝领着数十名骑兵,斩关夺门而出。
早有人报到曹爽家中,他的妻子刘氏急忙来到厅前,唤守府官吏问:“现在我们主公在外,司马懿突然起兵是什么意图?”守门将官潘举说:“夫人不要惊慌,我前去询问后报来。”立即领着弓弩手数十人,登上门楼远望。正看到司马懿领兵经过府前,潘举命令众人乱箭齐射,司马懿不能通过。偏将孙谦在后面大喊道:“太傅是为国家大事,不要放箭。”连喊三声,潘举才下令停止射箭。司马昭保护着父亲通过,领兵出城屯扎到洛河,把守住浮桥。
司马懿率领原来的手下官吏到后宫奏报郭太后,说曹爽违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应当废掉。郭太后听完后大惊道:“天子还在外面,这事应当怎么办?”司马懿说:“臣我有奏报天子的表章,其中有诛杀奸臣之计,太后不要担忧。”郭太后心中害怕,只得答应。司马懿急忙命令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起草表章,派遣黄门出城外,到曹芳那儿申奏。司马懿亲自领大军占据了武器库。
却说司马懿听说曹爽和兄弟曹羲、曹训、曹彦加上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人等,率领御林军跟随魏主曹芳,出城拜谒明帝墓,顺便前去打猎。司马懿大喜,立即召集司徒高柔,假节钺行大将军事,先占据曹爽营寨;又任命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据曹羲营寨。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
司马师问:“父亲这次为什么要在众将后面?”司马懿说:“祁山是蜀军根本,如果他们看到我军前去攻击,各营必定全力来救,我却直取上方谷烧其粮草,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他们必定大败。”司马师拜服。司马懿立即发兵起行,命令张虎、乐綝各自带领五千名军兵在后救应。
专题: 小说讲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污小说 三国演义类小说上一篇三国演义是什么小说经典
下一篇小说三国演义全书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