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什么水平

0

换个角度看《三国演义》,真的只是一本三流兵书吗?

第二,对战争严谨性欠考虑。行军打仗,思维的缜密至关重要,兵法云:“有备无患”,一个小小的考虑不周,可能会葬送整个战局,在这方面,《三国演义》弊病丛生。比如在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撤退,有华容道和大路两条路可以走,诸葛亮此时命人在华容道上放浓烟,同时又令关羽放弃大路把守华容道,曹操后来果然中计,被关羽堵在了华容道,实际上诸葛亮这样的军事安排有“赌”的嫌疑,倘若曹操在惊慌失措之际选择走大路,诸葛亮的“赌”将会贻笑大方。再比如上方谷之战,诸葛亮已经将司马父子围困在谷中,但一场大雨让这个计划泡汤,难道一向谨慎的诸葛亮,竟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这从兵法韬略来看,实在匪夷所思。

三国演义小说什么水平

第一,主将单挑竟成了家常便饭。三军主将,身为一军之主,是全军的指挥中枢,干系重大,一般而言,是不会亲临战场厮杀的,除非是偶尔的遭遇战或突围战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主将才会出击。而在《三国演义》中,双方主将动不动就大战三百回合、小兵则在一边看戏,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在汜水关,华雄斩了俞涉和潘凤,诸侯联军就瑟瑟发抖,后来关羽斩了华雄,联军就攻无不克,在虎牢关也是一样,刘关张三人合力打败了吕布,董卓就吓得要迁都长安,难道说,联军的几十万大军和董卓的西凉铁骑,就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作壁上观吗?

封龙战纪百度版手游游戏盒子历史小说为什么只有《三国演义》成为了名著呢?

而且《说唐》更可怕的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差距大的吓人,排名低一名的高手碰到比排名自己高一位的,那就是除非这位不想杀你,要不然你就是等死!这比玩游戏还离谱,玩游戏有时候操作好的还能干掉战力在自己之上的,到了《说唐》这些小说当中就是完全不可能了!

《三国演义》有着诸多武将单挑的名场面,但是还是没有脱离现实,就连吕布都能被手下给绑了!你要是在《说唐》这些,李元霸一个人就能捶死上百万人!就连《封神演义》当中杨戬等人碰上几千人军队都感到害怕,李元霸居然能捶死几百万人!要是把李元霸放在《封神演义》这种仙魔小说当中!不是赵公明这些级别以上的人物出手,估计他能把人类锤灭绝了!就这样的写法,后续只能是烂尾!

三国演义在四大名著中排第几?

三国金圣叹是没法砍的。100年的故事徐徐展开,有铺垫有高潮有转折有闭合,曹操破吕布诛袁术的铺垫迎来败袁绍的高潮忽然赤壁的转折,刘备蛰伏半生的铺垫迎来赤壁到汉中封王的高潮忽然失荆州败夷陵的转折,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最后司马懿摘了果实。英雄人物的铺垫和闭合期可以长达几十年,看得人等不及,高潮和转折却只是一瞬间的事,让人唏嘘不已。

深入探讨:为什么《三国》是四大名著中最具价值的?

与此同时,《三国》的历史背景也为它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三国时期的群雄逐鹿,英雄辈出,为后续的故事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种历史厚重感不仅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也吸引了大量文艺创作者对其进行再创作,比如影视作品、游戏、漫画等。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三国》。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都各有千秋,但说到开发潜力和持久魅力,很多人都会把目光投向《三国》。那么,这部古典名著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让它在文化创新与再创作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

三国演义:被文学爱好者严重低估了的小说

而三国演义不同,作者笔力雄健,在罗贯中笔下,各方势力的故事被叙述得详略得当,井井有条,这个谋篇布局上的能力,至今没有人全面超过。后来姚雪垠的《李自成》,结构还勉强可以,但是也不如三国演义那样详略得当。看完《李自成》后,对李自成和朝廷这两股势力倒是记忆较深,但是,对张献忠、罗汝才等等其他势力的发展情况,就不太清楚了。也就是说,姚雪垠也只够尽力描述好两股势力而已。另外,最近这些年,还出现了两部比较好的历史小说,一部是《大秦帝国》,一部是《曾国藩》,不过,这两部也只是从矮子里面挑高个子罢了,这两部无论人物描写还是故事结构上,都没达到《李自成》的水平,就更不用说与《三国演义》相比了。

实际,三国历史纷乱复杂,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势力交织的矛盾异常复杂,到底怎么叙述这些势力的发展变化,很难把握。比如《东周列国志》这种,平铺直叙平均用力,到最后读者看得兴味索然。《说唐》这种,只看到乱七八糟的打斗,当时热闹了,过后才发现没半点营养。

历史上的“三国演义”究竟是怎样的一本小说?

当然,小说中也存在着不少夸张和虚构的元素。比如说,小说中的某些人物被描绘得异常英勇或者极端残忍,这显然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紧张感。此外,小说中的某些情节也是完全虚构的,比如说诸葛亮的七擒七纵,或者是关羽单刀赴会,这些情节都是作者自己杜撰出来的。

中国古典最牛十部小说

它是天下第一奇书,被称为秽书之首,也是最懂女人的一部小说,也是最被低估的一本小说。原本可以排进前三,只因不可描述的内容太多,只好屈居第五,就连《红楼梦》都曾经参考它。年轻人读它,看到的是欲望,中年人读它,看到的是人性,老年人读它,看到的是人生,这就是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作为一本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语言到底好在哪里?

三国志网页游戏耳机头戴式三分虚幻、七分真实:三国演义作者的史学水准其实远超常人想象

时陈宫为东郡从事,亦与陶谦交厚;闻曹操起兵报仇,欲尽杀百姓,星夜前来见操。操知是为陶谦作说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宫曰:“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欲尽杀百姓,某因此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谦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操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吾恨!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陈宫辞出,叹曰:“吾亦无面目见陶谦也!”遂驰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有些时候因为强行还原历史,反而导致了一些bug。例如历史上陈宫在曹操进攻徐州时和张邈等人一起发动了兖州叛乱,而演义里陈宫在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后就离开了他,结果在曹操准备屠杀徐州时又以东郡从事的身份出现,东郡是曹操的地盘,但演义里陈宫却不是曹操的部下,并且在这之后又去投靠了张邈,就显得地理区划十分矛盾。

超辞了彭羕,即将人与书解见汉中王,细言其事。玄德大怒,即令擒彭羕下狱,拷问其情。羕在狱中,悔之无及。玄德问孔明曰:“彭羕有谋反之意,当何以治之?”孔明曰:“羕虽狂士,然留之久必生祸。”于是玄德赐彭羕死于狱。

原来彭羕与孟达甚厚,听知此事,急回家作书,遣心腹人驰报孟达。使者方出南门外,被马超巡视军捉获,解见马超。超审知此事,即往见彭羕。羕接入,置酒相待。酒至数巡,超以言挑之曰:“昔汉中王待公甚厚,今何渐薄也?”羕因酒醉,恨骂曰:“老革荒悖,吾必有以报之!”超又探曰:“某亦怀怨心久矣。”羕曰:“公起本部军,结连孟达为外合,某领川兵为内应,大事可图也。”超曰:“先生之言甚当。来日再议。”

却说孙夫人回吴,具说张飞、赵云杀了周善,截江夺了阿斗。孙权大怒曰:“今吾妹已归,与彼不亲,杀周善之仇,如何不报!”唤集文武,商议起军攻取荆州。正商议调兵,忽报曹操起军四十万来报赤壁之仇。孙权大惊,且按下荆州,商议拒敌曹操。人报长史张纮辞疾回家,今已病故,有哀书上呈。权拆视之,书中劝孙权迁居秣陵,言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气,可速迁于此,以为万世之业。孙权览书大哭,谓众官曰:“张子纲劝吾迁居秣陵,吾如何不从!”即命迁治建业,筑石头城。

一些史书里的细节也被见缝插针地安排进了剧情里,例如三国志里写曹操听说孙权分了荆州的地盘给刘备时正准备写字,当即惊讶得把笔掉在了地上。而演义里有半回的内容是讲曹操在铜雀台召开比武大会,正到兴头上准备写一首铜雀台诗,刚要下笔就听说了这个消息。

这段内容并非是作者自己胡乱编造。首先是盐井和银矿,汉书地理志里就记载连然县有盐官,华阳国志南中志也记载南广县和青蛉县有盐官,到明清时期盐税是云南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税种,在清朝的滇南盐法图里有“古滇九井”的说法,而续汉书郡国志里则记载南中的律高、贲古、双柏、朱提四县都有银矿。关于巫鬼习俗,宋史蛮夷传里记载了大云南蛮和小云南蛮的鬼神信仰,称“夷俗尚鬼,谓主祭者鬼主,故其酋长号都鬼主”,至今在贵州方言里还有“药鬼”的说法,刚好和演义里的说法一致。

此外还有许多人从刘备的信件里挖到了关羽和乐进曾在青泥一带苦战的事,由于这件事无论关羽传还是乐进传都毫无记载,所以知名度不高而且也不清楚详细情形。然而演义里并没有将其漏掉,而是在刘备入蜀的部分里提到诸将防守荆州的分工安排时,把关羽放在青泥隘口挡住襄阳的部队。

专题: 梦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类小说   三国演义4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