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中,涉及到南蛮这个概念的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章节里:
1. 孟获之乱:在《三国演义》中,南蛮的代表人物是孟获,他是南蛮乌戈国的乌戈国主。在小说中,孟获率领南蛮军多次与蜀汉军队交战。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孟获曾率领南蛮军队对诸葛亮的军队进行骚扰和进攻。诸葛亮多次败于孟获,但最终诸葛亮通过智慧和仁德,使孟获自愿归降,以“七擒七纵”的方式,最终让孟获深感敬佩诸葛亮的仁德,并主动请求归顺蜀汉。这一段故事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部分,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2.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三国时期的南中地区,包括今天的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和广西的一部分)的战役中,也涉及到与南蛮的交战。诸葛亮以仁义之道和远见卓识,不仅战胜了南中各部,还稳定了这一地区的局势,让其成为了蜀汉的重要后盾。这个过程中,诸葛亮采取了安抚、招抚和治理的策略,使得南中各部逐渐融入蜀汉的管理体系中,最终实现了南中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这些章节不仅讲述了三国时期南蛮与蜀汉之间的冲突,也体现了罗贯中对于人性、军事策略、政治治理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不仅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军事战争,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智慧。
三国演义之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于是各洞蛮兵,皆走回本乡。杨锋将孟获、孟优、朵思等解赴孔明寨来。孔明令入,杨锋等拜于帐下日:“某等子侄皆感丞相恩德,故擒孟获、孟优等呈献。“孔明重赏之,令驱孟获入。孔明笑日“汝今番心服乎?“获日:“非汝之能。乃吾洞中之人,自相残害,以致如此。要杀便杀,只是不服!"孔明曰:“汝赚吾入无水之地,更以哑泉、灭泉、黑泉、柔泉如此之毒,吾军无恙,岂非天意乎?汝何如此执迷?”获又曰:“吾祖居银坑山中,有三江之险,重关之固。汝若就彼擒之,吾当子子孙孙,倾心服事。”孔明日:“吾再放汝回去,重整兵马,与吾共决胜负。如那时擒住,汝再不服,当灭九族。”叱左右去其缚,放起孟获。获再拜而去。孔明又将孟优并朵思大王皆释其缚,赐酒食压惊。二人悚惧,不敢正视,孔明令鞍马送回。正是:深临险地非容易,更展奇谋岂偶然!未知孟获整兵再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于是大赏蛮兵。正欲起程,忽报洞后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主杨锋引三万兵来助战。孟获大喜曰:“邻兵助我,我必胜矣!即与朵思大王出洞迎接。杨锋引兵入曰:“吾有精兵三万,皆披铁甲,能飞山越岭,足以敌蜀兵百万。我有五子,皆武艺足备,愿助大王。”锋令五子入拜,皆彪躯虎体,威风抖擞。孟获大喜,遂设席相待杨锋父子。酒至半酣,锋曰:“军中少乐,吾随军有蛮姑,善舞刀牌,以助一笑。”获忻然从之。须臾,数十蛮姑,皆披发跳足,从帐外舞跳而入,群蛮拍手以歌和之。杨锋令二子把盏,二子举杯诣孟获、孟优前。二人接杯方欲饮酒,锋大喝一声二子早将孟获、孟优执下座来。朵思大王却待要走,已被杨锋擒了。蛮姑横截于帐上,谁敢近前。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锋曰:“吾兄弟子侄皆感诸葛丞相活命之恩,无可以报。今汝反叛,何不孩献!”
蛮兵探知,来报孟获曰:“蜀兵不染瘴疫之气,又无枯渴之患,诸泉皆不应。”朵思大王闻知不信,自与孟获来高山望之,只见蜀兵安然无事,大桶小担,搬运水浆,饮马造饭。朵思见了,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获曰:“吾兄弟二人与蜀兵决一死战,就殒于军前,安肯束手受缚"朵思曰:“若大王兵败,吾妻子亦休矣。当杀牛宰马,大赏洞丁,不避水火,直冲入寨,方可得胜。”
三国演义小说写南蛮片段
孔明回到大寨之中,令军士掘地取水。掘下二十馀丈,并无滴水,几掘十徐处,皆是如此,军心惊慌。孔明夜半焚香告天曰:臣亮不才,仰承大汉之福,受命平蛮。今途中乏水,军马枯渴三国演义13游戏单机版,尚上天不绝大汉,即赐甘泉。若气运已终,臣亮等愿死于此处。是夜祝罢,平明视之,皆得满井甘泉。后人有诗曰:
于是童子引王平等一起哑军,来到溪边,汲水饮之,随即吐出恶涎,便能言语。童子又引众军到万安溪中沐浴。隐者于庵中进粕子茶、松花菜,以待孔明。隐者告曰:“此间蛮洞多毒蛇,柳花飘入溪泉之间,水不可饮。但掘地为泉,汲水饮之方可“孔明求“薤叶芸香”,隐者令众军尽意采取:“各人口含一叶",自然瘴气不侵。"孔明拜求隐者姓名。隐者笑曰:“某乃孟获之兄孟节是也。”孔明愕然。隐者又曰:“丞相休疑,容伸片言。某一父母所生三人:长即老夫孟节,次孟获,又次孟优。父母皆亡。二弟强恶,不归王化。某屡谏不从,故更名改姓,隐居于此。今辱弟造反,又劳丞相深入不毛之地,如此生受,孟节合该万死,故先于丞相之前请罪。”孔明叹曰:“方信盗跖、下惠之事今亦有之。”遂与孟节曰“吾申奏天子,立公为王,可乎?”节曰“吾为避功名而逃于此,岂复有贪富贵之意!”孔明乃具金帛赠之,孟节坚辞不受。孔明嗟叹不已,拜别而回。后人有诗曰:
次日,孔明备信香、礼物,引王平及众哑军,连夜望山神所言去处,迤逦而进。入山谷小径,约行二十徐里,但见长松大柏茂竹奇花,环绕一庄,篱落之中,有数间茅屋,闻得馨香喷鼻。孔明大喜,到庄前扣户,有一小童出。孔明方欲通姓名,早有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绦,碧眼黄发,忻然出曰:“来者莫非汉丞相否?”孔明笑曰:“高士何以知之?”隐者曰:“久闻丞相大军南征,安得不知!"遂邀孔明入草堂。礼毕,分宾主坐定。孔明告日“亮受昭烈皇帝托孤之重,今承嗣君圣旨,领大军至此,欲服邦,使归王化。不期孟获潜人洞中,军士误饮哑泉之水。夜来蒙伏波将军显圣,言高土有药泉,可以治之。望乞矜念,赐神水以教众兵残生。"隐者日;“量老夫山野废人,何劳丞相枉驾。此泉就在庵后。”教取来饮。
孔明日“如此则蛮方不可平矣。蛮方不平,安能并吞吴魏,再兴汉室?有负先帝托孤之重,生不如死也!"老叟日“丞相勿忧。老夫指引一处,可以解之。“孔明曰:“老丈有何高见。望乞指教。老叟日:“此去正西数里,有一山谷,入内行二十里有一溪名日万安溪。上有一高士,号为“万安隐者’,此人不出溪有数十馀年矣。其草庵后有一泉,名安乐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饮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癞,或感瘴气,于万安溪内浴之,自然无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xie)叶芸香’,人若口含一叶,瘴气不染。丞相可速往求之。”孔明拜谢,问曰:“承丈者如此活命之德,感刻不胜。愿闻高姓?”老叟入庙曰:“吾乃本处山神奉伏波将军之命,特来指引。”言讫,喝开庙后石壁而入。孔明惊讶不已,再拜庙神,寻旧路上车,回到大寨。
祈祷已毕,出庙寻土人问之。隐隐望见对山一老叟扶杖而来,形容甚异。孔明请老叟入庙,礼毕,对坐于石上。孔明问曰:丈者高姓?”老叟日:“老夫久闻大国丞相隆名,幸得拜见。蛮方之人,多蒙丞相活命,皆感恩不浅。”孔明问泉水之故,老叟答曰:军所饮水,乃哑泉之水也,饮之难言,数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东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而死,名日柔泉;正南有一泉,人若溅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日黑泉;西南有一泉,沸如热汤,人若浴之,皮肉尽脱而死,名曰灭泉。弊处有此四泉,毒气所聚,无药可治。又烟瘴甚起,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馀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
世界名著《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却说孔明令蛮人哨探孟获消息,回报曰:“孟获请乌戈国主,引三万藤甲军,现屯于桃花渡口。孟获又在各番聚集蛮兵,并力拒战。”孔明听说,提兵大进,直至桃花渡口。隔岸望见蛮兵,不类人形,甚是丑恶;又问土人,言说即日桃叶正落,水不可饮。孔明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
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军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今大王可往求之。若得彼相助,擒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孟获大喜,遂投乌戈国,来见兀突骨。其洞无宇舍,皆居土穴之内。孟获入洞,再拜哀告前事。兀突骨曰:“吾起本洞之兵,与汝报仇。”获欣然拜谢。于是兀突骨唤两个领兵俘长: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万兵,皆穿藤甲,离乌戈国望东北而来。行至一江,名桃花水,两岸有桃树,历年落叶于水中,若别国人饮之尽死,惟乌戈国人饮之,倍添精神。兀突骨兵至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兵。
却说败残蛮兵有千余人,大半中伤而逃,正遇蛮王孟获。获收了败兵,心中稍喜,却与带来洞主商议曰:“吾今洞府已被蜀兵所占,今投何地安身?”带来洞主曰:“止有一国可以破蜀。”获喜曰:“何处可去?”带来洞主曰:“此去东南七百里,有一国,名乌戈国。
“此是我等自来送死,非汝之能也。吾心未服。”孔明曰:“吾擒住六番,尚然不服,欲待何时耶?”获曰:“汝第七次擒住,吾方倾心归服,誓不反矣。”孔明曰:“巢穴已破,吾何虑哉!”令武士尽去其缚,叱之曰:“这番擒住,再若支吾,必不轻恕!”孟获等抱头鼠窜而去。
带来洞主引刀斧手解孟获等数百人,拜于殿下。孔明大喝曰:“与吾擒下!”两廊壮兵齐出,二人捉一人,尽被执缚。孔明大笑曰:“量汝些小诡计,如何瞒得过我!汝见二次俱是本洞人擒汝来降,吾不加害;汝只道吾深信,故来诈降,欲就洞中杀吾!”喝令武士搜其身畔,果然各带利刀。孔明问孟获曰:“汝原说在汝家擒住,方始心服;今日如何?”获曰:
次日,孔明正要分兵缉擒孟获,忽报:“蛮王孟获妻弟带来洞主,因劝孟获归降,获不从,今将孟获并祝融夫人及宗党数百余人尽皆擒来日本任天堂游戏机盒子,献与丞相。”孔明听知,即唤张嶷、马忠,分付如此如此。二将受了计,引二千精壮兵,伏于两廊。孔明即令守门将,俱放进来。
忽报八纳洞主到。孟获出洞迎接,见其人骑着白象,身穿金珠缨络,腰悬两口大刀,领着一班喂养虎豹豺狼之士,簇拥而入。获再拜哀告,诉说前事。木鹿大王许以报仇。获大喜,设宴相待。次日,木鹿大王引本洞兵带猛兽而出。赵云、魏延听知蛮兵出,遂将军马布成阵势。二将并辔立于阵前视之,只见蛮兵旗帜器械皆别:人多不穿衣甲,尽裸身赤体,面目丑陋;身带四把尖刀;军中不鸣鼓角,但筛金为号;木鹿大王腰挂两把宝刀,手执蒂钟,身骑白象,从大旗中而出。赵云见了,谓魏延曰:“我等上阵一生,未尝见如此人物。”二人正沉吟之际,只见木鹿大王口中不知念甚咒语,手摇蒂钟。忽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如同骤雨;一声画角响,虎豹豺狼,毒蛇猛兽,乘风而出,张牙舞爪,冲将过来。蜀兵如何抵当,往后便退。蛮兵随后追杀,直赶到三江界路方回。赵云、魏延收聚败兵,来孔明帐前请罪,细说此事。孔明笑曰:“非汝二人之罪。吾未出茅庐之时,先知南蛮有驱虎豹之法。吾在蜀中已办下破此阵之物也:随军有二十辆车,俱封记在此。今日且用一半;留下一半,后有别用。”遂令左右取了十辆红油柜车到帐下,留十辆黑油柜车在后。众皆不知其意。孔明将柜打开,皆是木刻彩画巨兽,俱用五色绒线为毛衣,钢铁为牙爪,一个可骑坐十人。孔明选了精壮军士一千余人,领了一百,口内装烟火之物,藏在军中。次日,孔明驱兵大进,布于洞口。蛮兵探知,入洞报与蛮王。木鹿大王自谓无敌,即与孟获引洞兵而出。孔明纶巾羽扇,身衣道袍,端坐于车上。孟获指曰:“车上坐的便是诸葛亮!若擒住此人,大事定矣!”木鹿大王口中念咒,手摇蒂钟。顷刻之间,狂风大作,猛兽突出。孔明将羽扇一摇,其风便回吹彼阵中去了,蜀阵中假兽拥出。蛮洞真兽见蜀阵巨兽口吐火焰,鼻出黑烟,身摇铜铃,张牙舞爪而来,诸恶兽不敢前进,皆奔回蛮洞,反将蛮兵冲倒无数。孔明驱兵大进,鼓角齐鸣,望前追杀。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洞内孟获宗党,皆弃宫阙,扒山越岭而走。孔明大军占了银坑洞。
却说败残兵来见孔明,告知其事。孔明即唤马岱、赵云、魏延三人受计,各自领军前去。次日,蛮兵报入洞中,说赵云搦战。祝融夫人即上马出迎。二人战不数合,云拨马便走。夫人恐有埋伏,勒兵而回。魏延又引军来搦战,夫人纵马相迎。正交锋紧急,延诈败而逃,夫人只不赶。次日,赵云又引军来搦战,夫人领洞兵出迎。二人战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夫人按标不赶。欲收兵回洞时,魏延引军齐声辱骂,夫人急挺标来取魏延。延拨马便走。夫人忿怒赶来,延骤马奔入山僻小路。忽然背后一声响亮,延回头视之,夫人仰鞍落马:原来马岱埋伏在此,用绊马索绊倒。就里擒缚,解投大寨而来。蛮将洞兵皆来救时,赵云一阵杀散。孔明端坐于帐上,马岱解祝融夫人到,孔明急令武士去其缚,请在别帐赐酒压惊,遣使往告孟获,欲送夫人换张嶷、马忠二将。
三国演义之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此时孟获在寨中,终日饮酒取乐,不理军务,谓众酋长日:吾若与诸葛亮对敌,必中奸计。今靠此泸水之险,深沟高垒以待之,蜀人受不过酷热,必然退走。那时吾与汝等随后击之,便可擒诸葛亮也。”言讫,呵呵大笑。忽然班内一酋长曰:“沙口水浅,倘蜀兵透漏过来,深为利害,当分军守把。”获笑曰:“汝是本处土人,如何不知?吾正要蜀兵来渡此水,渡则必死于水中矣。”酋长又曰:“倘有土人说与夜渡之法,当复何如?”获曰:“不必多疑。吾境内之人,安肯助敌人耶?”正言之间,忽报蜀兵不知多少,暗渡泸水,绝断了夹山粮道,打着“平北将军马岱”旗号。获笑曰:“量此小辈,何足道哉!”即遣副将忙牙长,引三千兵投夹山峪来。
马岱欣然去了,领兵前到沙口,驱兵渡水。因见水浅,大半不下筏,只裸衣而过,半渡皆倒,急救傍岸,口鼻出血而死。马岱大惊,连夜回告孔明。孔明随唤向导土人问之,土人曰:“目今炎天,毒聚泸水,日间甚热,毒气正发,有人渡水,必中其毒,或饮此水,其人必死。若要渡时,须待夜静水冷,毒气不起,饱食渡之,方可无事。”孔明遂令土人引路,又选精壮军五六百,随着马岱,来到泸水沙口,扎起木筏,半夜渡水,果然无事。岱领着二千壮军,令土人引路,径取蛮洞运粮总路口夹山峪而来。那夹山峪,两下是山,中间一条路,止容一人一马而过。马岱占了夹山峪,分拨军士,立起寨栅。洞蛮不知,正解粮到,被岱前后截住,夺粮百馀车。蛮人报入孟获大寨中。
忽报蜀中差马岱解暑药并粮米到,孔明令入。岱参拜毕,面将米药分派四寨。孔明问曰:“汝将带多少军来?”马岱曰:“有三千军。”孔明曰:“吾军累战疲困,欲用汝军,未知肯向前否?”岱曰:“皆是朝廷军马,何分彼我?丞相要用,虽死不辞。”孔明曰:“今孟获拒住泸水,无路可渡。吾欲先断其粮道,令彼军自乱。”岱曰:“如何断得?”孔明曰:“离此一百五十里,泸水下流沙口,此处水慢,可以扎筏而渡。汝提本部三千军渡水,直入蛮洞,先断其粮,然后会合董荼那、阿会喃两个洞主,便为内应。不可有误。”
却说孔明提兵大进,前军已至泸水,哨马飞报说:“泸水之内,并无船筏,又兼水势甚急,隔岸一带筑起土城,皆有蛮兵守把。”时值五月,天气炎热,南方之地,分外炎酷,军马衣甲,皆穿不得。孔明自至泸水边观毕,回到本寨,聚诸将至帐中,传令日:“今孟获兵屯泸水之南,深沟高垒,以拒我兵。吾既提兵至此,如何空回?汝等各各引兵,依山傍树,拣林木茂盛之处,与我将息人马。”乃遣吕凯离泸水百里,拣阴凉之地,分作四个寨子,使王平、张嶷、张翼、关索各守一寨,内外皆搭草棚,遮盖马匹,将士乘凉,以避暑气。参军蒋琬看了,入问孔明曰:“某看吕凯所造之寨甚不好,正犯昔日先帝败于东吴时之地势矣。倘蛮兵偷渡泸水,前来劫寨,若用火攻,如何解救?”孔明笑曰:“公勿多疑,吾自有妙算。”蒋琬等皆不晓其意。
专题: 小说续三国演义 猫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小说者上一篇小说三国演义怎么样
下一篇有趣的小说三国演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