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这部小说以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众多英雄豪杰的故事。其中,张飞和关羽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两位人物,他们的故事和性格深受读者喜爱。
张飞
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是刘备的部下,以其勇猛、豪爽、粗犷的性格著称。他与关羽并称为“关张”,是刘备五虎上将中的两位。张飞以其力大无穷、武艺高强而闻名,尤其擅长使用丈八蛇矛。张飞在小说中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
- 温酒斩华雄:在汜水关,张飞单人独马杀入敌阵,斩落华雄首级,震惊全场。 - 长坂坡救主:在长坂坡之战中,张飞仅凭一己之力,与曹操大军对峙,大吼三声,吓退曹操数万大军,为刘备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最终救出刘备和小儿子刘禅。 - 醉酒骂曹:在宴请曹操的宴会上,张飞醉酒后大骂曹操,展现了其直率的性格和对朋友的忠诚。
关羽
关羽同样是刘备的重要部下,以其忠义、勇猛、智慧而著称。关羽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极具传奇色彩,被誉为“义绝”,他的故事和形象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民间故事。
- 温酒斩华雄:关羽参与了这项传奇任务,展现了其勇武的一面。 - 过五关斩六将:在逃离曹操的追兵时,关羽仅凭自己的勇力,接连通过五座关卡,斩杀六个追兵,彰显了其无人可敌的武艺。 - 三顾茅庐:虽然这个故事更多地关联于诸葛亮,但也展示了刘备对关羽的信任和尊重。 - 刮骨疗毒:在受伤后,关羽亲自要求名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展现了其坚毅不屈的精神。
张飞和关羽都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人物,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武勇的体现,也蕴含了忠诚、勇敢、智慧和对友情的重视等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样一看,张飞和关羽,乃至刘备都会武艺也就不例外了,张飞和关羽从小就身强力壮,习武应该是日常活动,而刘备是皇室之后,依照汉朝的制度,自然也就学习了一些功夫,都是很正常的。
首先是跟汉朝传下来的制度有关,跟秦朝一样,汉朝也注重武学。秦汉时期,习武之风盛行,家里只要有男丁的,从小必须习武,这点上,像光武帝刘秀,曹操,袁绍等等,家里都不是武官,但都是从小就系统的学习一些武艺,并且他们都很注重学习军事理论。
但他的两个结义兄弟的武功的确甚是了得三国类型的免费单机游戏,也最终成了”刘皇叔“建功立业的好帮手。这里有一个疑问,就是二弟关羽贩枣,三弟张飞卖肉,这两人的盖世武功是从哪里学得呢?
小说三国演义张飞和关羽
要说刘备是什么皇室后裔,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两汉的皇帝都姓刘,刘备曾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也不是不可信,皇室学点武功,也不是不可以。刘备的雌雄双剑估计就是在落魄前学得,也肯定得到了高人传授一二。要不然,在之后的疆场上,他那两下子怎么拿得出手呢?
故事中三个人最初登场的角色都不相同,“大哥”刘备以贩卖草鞋为生,“二弟”关羽则是市场上的一个卖枣的小贩,“三弟”张飞则是个屠户。但就是这三个社会底层角色,在东汉末年纷争的乱世中做出了大事业,最终建立了蜀国,和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时张飞手里有武器,而关羽没有武器。而且,为了自证清白,如果没有蔡阳的话,就算张飞步步紧逼,关羽也不会从周仓手里拿回武器,不然就更加解释不清了。
因为不管是一直跟随关羽的两位刘备的夫人,还是一直忠心于刘备的孙乾,都劝不动张飞。如果没有蔡阳出现,张飞肯定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关公望见张飞到来,喜不自胜,付刀与周仓接了,拍马来迎。只见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搠。关公大惊,连忙闪过……
也就是说,张飞在见到关羽之后,是真打,是真的想杀死“背叛”刘备的关羽,而关羽在见到张飞之后,是真不想打,是真的想和张飞来个大大的拥抱。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关羽和张飞之间由于是结义兄弟,除了现在出现的误会之外,好像就没一起动手过,所以还真不好说,谁能打过谁。
可是,当得知关羽在战场上帮助曹操斩颜良、诛文丑的时候,张飞的心里就算不情愿,也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所以,张飞的心里,憋着很大的火。
大家都知道,张飞是个急性子,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在得知关羽投降曹操之后,或许一开始还不会相信,毕竟在张飞的心里,桃园三结义的事情,是谁都无法取代的。
关于这个画面,相信还是有不少人是很熟悉的,张飞因为怀疑关羽投靠了曹操,从而对关羽大打出手。后来,要不是及时出现了一个叫蔡阳的人,还真不知他俩之间会是什么结局。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个著名的桥段,那就是刘备、关羽和张飞在古城相会的画面。可是,在这个温馨的画面之前,尤其是当关羽在古城找到张飞都是时候,画面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虽然是顺带的话题,但是却也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答案一,张飞一击不中说明他武功不如关羽;答案二,张飞只是真情流露而没下杀手,所以这一矛,根本就不能说明张飞武功不及关羽。
古城相会,丈八蛇矛并没有与青龙偃月刀发生碰撞,所以我们真正能感受到的,是张飞与关羽的深情厚谊,讨论他们的武功高下,只是顺带的话题。
不管蔡阳是不是夏侯惇因为怕见面不好意思而送到关羽刀下,张飞能如此“轻信”关羽,就足以证明他在内心深处,还是把关羽当哥哥的,所以那一矛没刺中,也不能证明张飞的武功就不如关羽:张飞刺晚一矛之后,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勒马停手在那里狂喷吐槽发牢骚,只说狠话不动手,读者诸君还不明白他是啥意思吗?
倒霉的蔡阳也不知道从哪来的自信,居然敢挑战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连占据古城的是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张飞也不知道,所以他此行必然有去无回。
正史中的蔡阳也叫蔡杨(《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略有出入),是被刘备干掉的。小说中的蔡阳主动送人头,而张飞居然很轻易地相信了:张飞未必认识蔡杨,关羽斩了一个身份不明的“敌将”,张飞就相信他没有变心而不怀疑这里面有苦肉计,说明张飞原本就不认为关羽会背叛大哥刘备,他之所以向关羽刺出那一矛,也只是想发泄一下思念之苦,杀意是半点都没有的。
在《三国演义》中,蔡阳风尘仆仆赶来送命,恰好让关羽在张飞面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同时也可以证明张飞那一矛并没有使出全力,而是故意刺偏了。
在经典版电视剧中,张飞的丈八蛇矛被关羽用胳膊夹住,二人的战马转着圈圈分不开,张飞也未能夺回长矛,这倒有点后来许褚童贯渭水战马超的意思了:如果关羽撅断了张飞的长矛,那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按照常理推断,张飞那饱含悲愤的一矛,肯定是动了杀机,因为那时候张飞已经不拿关羽当二哥,而是把他当成了叛徒:“你既无义,有何面目来与我相见!你背了兄长,降了曹操,封侯赐爵。今又来赚我,我今与你拼个死活!嫂嫂住着。且看我杀了负义的人,然后请嫂嫂入城。嫂嫂休要被他瞒过了。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结合过往战绩,我们已经得出了“关羽武功高于张飞”和“张飞武功高于关羽”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在古城之战中,张飞张飞挥矛搠向手中无刀的关羽,一击不中之下,似乎能证明还是关羽更胜一筹:张飞伤心愤怒之余,倾尽全力的一矛也没能碰到关羽的衣角,如果关羽没有把青龙偃月刀交给周仓,而是同样愤怒地挥刀杀向张飞,张飞又能支撑多少回合?
徐晃曾与许褚打成平手,徐晃和许褚联手,在下邳土山之战中被关羽一把青龙偃月刀砍得拔马就跑,徐晃与张辽联手迎战文丑,又输得差点丢掉性命,要不是关羽出手四刀取了文丑性命,徐晃那一劫,肯定逃不过。
许褚能跟马超大战二百多回合,马超能跟张飞大战二百多回合,这说明许褚的武功即使不如张飞,但是二人交手,没有一百回合也分不出胜负。
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曹魏名将中与张飞交手次数最多的就是张郃张儁乂,二张在汉中两次单挑unity网页游戏怎么做,三五十回合根本就分不出胜负。
吕布活着的时候,只有张飞敢跟他单挑,并且是有事没事都想跟吕布打一架,每一次与吕布单挑,张飞的武功好像都大有长进:从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到一百回合难分高下,在三国名将中仅张飞一人而已。
在关羽刀下支撑了三十回合而侥幸逃命的纪灵,遇到张飞却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玄德知袁术将至,乃引关、张、朱灵、路昭五万军出,正迎着先锋纪灵至。张飞更不打话,直取纪灵。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
关羽这番话还真不是故意夸大张飞的武功,在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前,曾与袁术手下头号战将、手使五十斤大刀的纪灵大战三十回合,虽然占据了上风,但是并没有把纪灵斩于马下。
一个暴跳如雷痛下杀手,一个满心欢喜毫无防备,但是张飞那出人意料的突刺,却被关羽轻松躲过,这能否说明张飞的武功远远不及关羽?笔者细看《三国演义》原著,居然能得出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至于哪个答案更准确,那就只能有请读者诸君来下最后的结论了。
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搠”,这等于是突然袭击,反观关羽,则是一点防备都没有:“关公望见张飞到来,喜不自胜,付刀与周仓接了,拍马来迎。”
专题: 说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1小说 小说老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