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古典文学名著,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其中,“檀溪跃马”指的是书中一个著名的情节,涉及到的人物是刘备和其部下黄忠。
故事发生于刘备逃离曹操追兵的场景。刘备在与曹操的军队交战后,不慎陷入曹操大军的包围。在逃亡过程中,刘备的坐骑突然受惊,将刘备摔下马背。此时,刘备的两个儿子刘备和刘阿斗也面临危险。危急时刻,刘备想到其部下黄忠,于是忙喊黄忠前来救援。黄忠闻声赶来,见到刘备受困,便毫不犹豫地跳上刘备的马,带着刘备和两个儿子一起逃离现场。
这个情节展示了黄忠对刘备的忠诚和勇敢,以及刘备在危难时刻的求援和智谋。在《三国演义》中,“檀溪跃马”成为了描述勇气和忠诚的经典场景。
“檀溪”是古代中国的一条河流,此处并不是指实际的地名,而是虚构的场景,用来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马跃檀溪
当天宴会开始时,刘备坐在主座上,赵云带剑侍立在旁边。素用手下武将硬请赵云到外厅喝酒,赵云不肯离开刘备,执意推辞不去。刘备下了命令,赵云才勉强到外厅赴宴。酒至三巡,伊籍起身把盏,走到刘备面前暗示刘备去上厕所,自己跟了出去,在后园内告诉刘备,蔡瑁设下埋伏要取他性命,目前只有西门可走,要刘备赶快逃跑。
第二天,蔡瑁对刘表说起此事,刘表因为自己身体有病,两个儿子年纪小,就派人往新野请刘备到襄阳主持宴会。蔡瑁见刘表中了他的计,心中暗暗欢喜。刘备与赵云带了骑兵、步兵共三百人去襄阳赴会。刘备到襄阳的时候,发瑁出城迎接,恭敬有礼。
三国演义小说檀溪跃马
刘备自知失言招祸,在宾馆中秉烛而坐,三更以后刚想就寝,忽然听得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伊籍。伊籍打听到蔡瑁要带兵来杀害刘备,赶忙来报信。刘备喊醒那些随从,一齐上马,连夜奔回新野县。等到蔡瑁带兵赶到时,刘备早已走得远远的了。
刘表与刘备两人饮酒谈话时,蔡夫人一直躲在屏风后面偷听。她听到刘备反对废长立幼优秀网页游戏推荐电脑主机,还要剥夺蔡家的兵权,不禁恨得牙痒痒的。听到刘备酒后失言,她更是认定这一下可抓到把柄了。至于刘表听了刘备的话,口里不说,心中很有看法。他回到内宅,蔡夫人挑拨说:“刚才我在屏风后面听到刘备的话,太小看人了,可见他有吞并荆州的野心。今天不除掉他,必定会有后患。”
刘备听了以后说:“自古废长立幼,一定会发生变乱。如果担心蔡氏权重,可以慢慢削弱他们的兵权。”刘表听了没有作声。刘备立刻意识到自己不该插手刘表的家务,讲话又太冒失。他为了缓和一下紧张气氛,就起身上厕所,看见自己身上髀肉复生,十分感慨,不觉流下了眼泪。等到他重新入座就席时,刘表见他脸上有泪痕,觉得奇怪,就问他是怎么一回事。刘备说:“我过去经常骑着马行军打仗,身不离鞍,大腿上没有什么肉。现在很长时间不骑马,髀肉复生,大腿上又全是肉了。岁月蹉跎,我都快老了,但事业毫无成就,所以感到悲哀。”
精读《三国演义》34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白话《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却说败军回去见到曹仁,报告说:“二吕被杀,军士大多被捉。”曹仁大惊,和李典商议。李典说:“二将轻敌身亡,我们现在应当按兵不动,抓紧时间申报丞相,让丞相起大兵前来征剿,这是上策。”曹仁说:“你说得不对。现在二将阵亡,死伤了很多军马,此仇不可不报。新野区区弹丸之地,何用劳驾丞相大军?”李典说:“刘备是人中之杰,不能轻视。”曹仁说:“你怎么这么怯战!”李典说:“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我不是怯战,只是预料不能取胜。”曹仁怒道:“你是怀了二心吧?我现在就去生擒刘备!”李典说:“如果将军前去,我负责守卫樊城。”曹仁说:“你如果不跟我一起前去,那就是真怀了二心!”李典没有办法,只好和曹仁点起两万五千军马,渡河杀奔新野而来。
正败退间,路旁一支军马杀出,为首大将正是关羽,冲杀一阵后吕翔折兵大半,夺路逃脱。行了不到十里,又有一支军马拦住去路,为首大将挺矛大叫:“张翼德在此!”直取吕翔。吕翔措手不及,被张飞一矛刺中,翻身落马而死,其余众军士四散奔逃。刘备兵合一处紧紧追赶,曹军大半军兵都被擒获。刘备班师回县里,重待单福,犒赏三军。
探马飞报给刘备,刘备请来单福商议。单福说:“既然有敌兵而来,不能放他们入境。可派关羽带领一支军马从左路杀出,以敌住来军中路,张飞带领另一支军马从右路杀出,以敌住来军后路。使君亲自率领赵云出兵前路相迎击,敌军可破。”刘备听从单福之计,立即派关羽、张飞两人前去埋伏,然后和单福、赵云等众将,共带领两千人马出关迎敌。
却说曹操从冀州回师许昌后,常有取荆州的意图,特地派曹仁、李典带降将吕旷、吕翔等率军兵三万,屯驻樊城,虎视荆襄,不时探看虚实。这时吕旷、吕翔禀报曹仁说:“现在刘备屯兵新野后招军买马,积草储粮,其志向不小,不能不早早图谋。我们两人自从投降丞相之后,没有立下寸功,愿意请求拨付五千精兵,前去取来刘备之头献给丞相。”曹仁大喜,给二吕五千名军兵,前往新野厮杀。
刘备也收起怒容起身说:“我哪里像外界所说的那么有仁德,只希望先生教我。”单福说:“我从颍上来到这里,听到新野的人们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的确仁德宽厚。”刘备于是拜单福为军师,负责训练指挥本部人马。
刘备听到歌后暗自寻思:“这人难道是水镜先生所说的伏龙、凤雏吗?”于是下马相见,邀请进入县衙。问那人其姓名,那人答道:“我是颍上人氏,姓单名福。久闻使君招贤纳士,想来投奔,却又不敢造次。所以在街市上行歌,以引您来倾听。”刘备大喜,待为上宾。
刘琦奉命赶赴新野,刘备接着后设宴相待。酒到半酣,刘琦忽然流泪,刘备问其中缘故。刘琦说:“我的继母蔡氏常有谋害我之心。侄儿没有什么计谋免祸,特地向叔父指教。”刘备劝他只要小心尽孝,自然无祸。第二天,刘琦流泪而别。刘备乘马送刘琦出郭,指着坐骑对刘琦说:“如果不是这匹马,我早死在九泉之下。”刘琦说:“这并不是马力,而是叔父自有洪福。”说罢相别,刘琦流泪而去。
刘表召唤孙乾进入问:“我专门请刘备到襄阳主持宴会,他为什么不辞而别逃席而去?”孙乾呈上书信,说明蔡瑁设计加害,全靠跃马檀溪得以逃脱。刘表大怒,急忙召唤蔡瑁进来责骂道:“你胆敢加害我的兄弟!”命令左右武士推出斩首。蔡夫人出来哭求免死,刘表余怒未息。孙乾禀告说:“如果杀了蔡瑁,恐怕皇叔再也不能安居在这里了。”刘表于是训斥蔡瑁一顿就释放了,派长子刘琦随同孙乾前去赔罪。
三国演义之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紧。玄德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弄回,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头看时,追兵已近。玄德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从水中忽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后来苏学士有古风一篇,单咏跃马檀溪事。诗曰:
刘表见诗大怒,拔剑言曰:“誓杀此无义之徒!”行数步,猛省曰:“吾与玄德相处许多时,不曾见他作诗,此必外人离间之计也。”遂回步入馆舍,用剑尖削去此诗,弃剑上马。蔡瑁请曰:“军士已点齐,可就往新野擒刘备。”表曰:“未可造次,容徐图之。”蔡瑁见表持疑不决,乃暗与蔡夫人商议即日大会众官于襄阳,就彼处谋之。次日,瑁禀表曰:“近年丰熟,合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劝之意。请主公一行。”表曰:“吾近日气疾作,实不能行,可令二子为主待客。”瑁曰:“公子年幼,恐失于礼节。”表日:“可往新野请玄德待客。”瑁暗喜正中其计,便差人请玄德赴襄阳。
却说玄德在馆舍中秉烛而坐,三更以后,方欲就寝。忽一人叩门而入,视之乃伊籍也。原来伊籍探知蔡瑁欲害玄德,特夤夜来报。当下伊籍将蔡瑁之谋,报知玄德,催促玄德速速起身。玄德曰:“未辞景升,如何便去?”籍曰:“公若辞,必遭蔡瑁之害矣。”玄德乃谢别伊籍,急唤从者,一齐上马,不待天明,星夜奔回新野。比及蔡瑁领军到馆舍时,玄德已去远矣。瑁悔恨无及。乃写诗一首于壁间,径入见表曰:“刘备有反叛之意,题反诗于壁上,不辞而去矣。”表不信,亲诣馆舍观之,果有诗四句。诗曰:
却说刘表闻玄德语,口虽不言,心怀不足,别了玄德,退入内宅。蔡夫人曰:“适间我于屏后听得刘备之言,甚轻觑人,足见其有吞并荆州之意。今若不除,必为后患。”表不答,但摇头而已。蔡氏乃密召蔡瑁入,商议此事。瑁曰:“请先就馆舍杀之,然后告知主公。”蔡氏然其言。瑁出,便连夜点军。
原来蔡夫人素疑玄德,凡遇玄德与表叙论,必来窃听。是时正在屏风后,闻玄德此言,心甚恨之。玄德自知语失,遂起身如厕,因见已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泪。少顷复入席,表见玄德有泪容,怪问之。玄德长叹曰:“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表曰:“吾闻贤弟在许昌,与曹操青梅煮酒,共论英雄;贤弟尽举当世名士,操皆不许,而独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以曹操之权力,犹不敢居吾弟之先,何虑功业不建乎?"玄德乘着酒兴,失口答曰:“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表闻言默然。玄德自知失语,托醉而起,归馆舍安歇。后人有诗赞玄德曰:
姜东舒(1922一2008年),山东省乳山市人。1962年,西冷印社第三任社长、著名书法大师张宗祥收姜东舒为弟子。1979入西冷印社,成为社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钱江书法研究会会长,文澜书画社社长,浙江省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顾问,山东《羲之书画报》名誉社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咨询。
刘备到荆州,刘表待之甚厚。表欲废长立幼,备劝止之,建议其徐徐削蔡氏之权。刘表后妻蔡夫人疑刘备,是时正在屏风后窃听,闻备此言便忌恨备,命弟蔡瑁在襄阳设宴,欲藉机杀备。至期,刘备借更衣之故,至后院,伊籍暗告备,备得知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守把后,急飞身上“的卢”马撞出襄阳城。至城西檀溪,人马俱陷入水中,备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妨吾!”言毕,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蔡瑁引军追至溪边,备见蔡瑁拈弓取箭,乃急勒马往西南而去,乃至南漳访司马徽,得闻卧龙,凤雏之名。
《三国演义》第34回
三国演义之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到县中,与孙乾等商议。乾曰:“可先致书于景升,诉告此事。”玄德从其言,即令孙乾赍书至荆州。刘表唤人问曰:“吾请玄德襄阳赴会,缘何逃席而去?”孙乾呈上书札,具言蔡瑁设谋相害,赖跃马檀溪得脱。表大怒,急唤蔡瑁责骂曰:“汝焉敢害吾弟!”命推出斩之。蔡夫人出,哭求免死,表怒犹未息。孙乾告曰:“若杀蔡瑁,恐皇叔不能安居于此矣。”表乃责而释之,使长子刘琦同孙乾至玄德处请罪。琦奉命赴新野,玄德接着,设宴相待。酒酣,琦忽然堕泪。玄德问其故,琦曰:“继母蔡氏,常怀谋害之心。侄无计免祸,幸叔父指教。玄德劝以“小心尽孝,自然无祸”。次日,琦泣别。玄德乘马送琦出郭,因指马谓琦曰:“若非此马,吾已为泉下之人矣。”琦曰:“此非马之力,乃叔父之洪福也。”说罢,相别。刘琦涕泣而去。
候至天晓,玄德求见水镜,问曰:“昨夜来者是谁?”水镜曰: “此吾友也。”玄德求与相见,水镜曰:“此人欲往投明主,已到他处去了。”玄德请问其姓名,水镜笑曰:“好!好!”玄德再问:“伏龙、凤雏三国志11单机游戏完整版,果系何人?”水镜亦只笑言:“好!好!”玄德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水镜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正谈论间,忽闻庄外人喊马嘶,小童来报:“有一将军,引数百人到庄来也。”玄德大惊,急出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下马入见曰:“某夜来回县,寻不见主公,连夜跟问到此。主公可作速回县,只恐有人来县中厮杀。”玄德辞了水镜,与赵云上马投新野来。行不数里,一彪人马来到,视之乃云长、翼德也,相见大喜。玄德诉说跃马檀溪之事,共相嗟讶。
白话《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
却说刘备撞出西门,行了不到数里,前面有条大溪拦住去路。这大溪叫做檀溪,水宽数丈,直通襄江,波浪翻滚。刘备赶到溪边后看到根本不能通过,只好勒马退回,遥望见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要来到。刘备自言自语道:“我这回算是彻底完了!”于是回马再到溪边。回头看时,追兵已近。
伊籍把盏完毕后快步进入后园中接着刘备,附耳低声说:“蔡瑁设计要杀害你,城外东、南、北三处都有军马守把,只有西门可以走脱。使君快跑!”刘备大惊,急忙解开的卢马缰绳,打开后园门牵出,飞身上马,也来不及顾及随从,匹马朝西门而逃。门吏询问,刘备也不答话,加鞭而出。门吏拦挡不住,飞马报告蔡瑁。蔡瑁立即上马,率领五百名军士随后追赶。
蔡瑁把外面安排得如铁桶一样,把刘备带来的三百名军士都打发回到馆舍中,只等酒至半酣,听号令一起动手。酒至三巡,伊籍起身把盏,走到刘备面前时,用目光示意刘备,低声说道:“请到厕所方便一下。”刘备会意后立即起身去厕所。
却说刘备奔回新野后,自知说走了嘴招致祸来,也不好意思对手下众人说起。忽然刘表使者来到,请刘备赴襄阳主持大会。孙乾说:“昨天见到主公匆匆而回,一直高兴不起来。我私下里猜测,主公在荆州中间必定发生了变故。现在刘表忽然请去赴会,不能轻易前往。”刘备这才把前面发生的事情告诉众人。关羽说:“兄长您是自已疑心失言,刘荆州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外人的话不要轻易相信。再说襄阳离这里不算太远,如果不去,刘荆州反而会生出疑心。”刘备说:“二弟说的话很有道理。”张飞说:“酒无好酒,宴无好宴,会无好会,不如不去。”赵云说:“我愿意带领马步军三百人同往,可保主公无事。”刘备说:“有子龙相伴,我就放心了。”
却说刘备在馆舍中秉烛而坐,三更以后十分困倦就要休息。忽然有一人叩门而入,刘备一看正是伊籍。原来伊籍探听到蔡瑁想要加害刘备,特地连夜赶来报告,催促刘备速速起身。刘备说:“我还没有辞别景升,怎么就这样匆匆逃掉?”伊籍说:“你如果前去辞行,必定会遭到蔡瑁杀害。”刘备谢过伊籍后,急忙唤醒随从后一起上马,不等到天明时奔回了新野。等到蔡瑁领兵赶到馆舍时,刘备早已去远。
却说刘表听了刘备所说,嘴上不说,心里也是老大的不痛快,辞别了刘备后退到内宅。蔡夫人说:“刚才我在屏风后听见刘备说话,很是张狂,足见他有吞并荆州的意图。现在如果不赶紧除掉,将来必成后患。”刘表酒醉,也不说话,只是摇头。
再次回到席间后,刘表看到刘备好像刚刚哭过,就很奇怪地询问。刘备长叹道:“我原来常年身不离鞍,身上没有一点肥肉。现在好长时间不骑马了,生出一身懒肉。岁月磋跎,年龄不饶人,我已经老去,但却没有建立什么功业。所以悲从中来。”刘表问:“我听说贤弟在许昌时和曹操青梅煮酒,共论天下英雄。贤弟列举了当世名士,曹操都不同意,却唯独说天下英雄只有使君和曹操两人。凭借曹操的势力和能力,都不敢排在我弟之前,你还有什么担心不能建功立业的?”刘备乘着酒兴,失口答道:“刘备我如果有了立足之地,那么天下人都是碌碌之辈,真是不足为虑。”刘表听完这句话也不搭言,刘备知道又是失言,装做大醉起身,回到馆舍中安歇。
专题: 三国演义微小说 品小说三国演义 小说之三国演义上一篇讲三国演义人物的小说
下一篇小说三国演义吴宫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