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由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是一部以三国时期(公元220年至280年)为背景的历史小说。这部作品以宏大的历史背景、深邃的人物刻画、紧张的情节发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版本和解读,它们不仅展现了原著的魅力,还提供了不同的阅读角度和深度理解:
1. 罗贯中原著版本:初次接触《三国演义》,建议直接阅读原著,虽然语言较为古朴,但能够直接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故事氛围和文字之美。
2. 李长之《读三国演义》:李长之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解读深入浅出,对人物性格、情节结构、历史背景等都有独到的见解,适合已经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读者。
3. 冯其庸《三国演义新论》:冯其庸是当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学者,他对《三国演义》的解读既有宏观的历史视角,也包含了对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探讨,适合想要更深入理解《三国演义》文化的读者。
4. 《三国演义》电视剧或电影:如果更偏好视觉媒介,可以观看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如陈浩民主演的《三国演义》、连奕名主演的《三国演义》等,这些版本通过现代演绎和视觉效果,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可观赏性。
5. 《三国演义》主题音乐与艺术作品:聆听由《三国演义》改编的音乐作品,或是欣赏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艺术作品,如书法、国画等,可以提供不同的艺术感受和文化体验。
通过上述不同形式的接触,《三国演义》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将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来。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文学迷还是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读者,《三国演义》都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学者,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武侠文化、戏剧艺术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传统文化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和文化社会评论。曾在韩国梨花女大和日本东京大学等校任教。主要著作有《超越雅俗》《47楼207》《空山疯语》《正说鲁迅》《国文国史三十年》等。人称“北大醉侠”。
诸葛亮的对头是谁?很多人第一个就会想到周瑜。我们前面讲了,周瑜周公谨,时人号称“一时瑜亮”,就是同时代有两个人最聪明,一个周瑜一个诸葛亮。但是在此之前,智慧等级跟诸葛亮差不多的还有,我们不容易注意,诸葛亮是谁推荐给刘备的呢?诸葛亮是有朋友圈的——人才不能光等着人家到处打听,得自己把信息散布出去,一个叫司马徽,一个叫庞统,一个叫徐庶。走马荐诸葛,所以刘备才知道有诸葛亮这么一个大能人。只不过徐庶被曹操骗去了,虽然骗去了,他不给曹操出主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在曹操手下要是发几句言,恐怕就会给诸葛亮造成一定的麻烦。在诸葛亮之前,还有一个庞统,俩人一龙一凤,卧龙凤雏,但可惜庞统中箭身亡,所以振兴蜀汉一方的重任就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未完待续)
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刘备一方平白无故地获得了大片土地,原来被人追着,没有立锥之地,结果获得了大片土地。然后刚把曹操打跑,回身又跟东吴闹矛盾,竟然兵不血刃,把周瑜给气死了。还是空手套白狼,不发一兵一卒,就靠智慧把周瑜气死。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一般人以为他俩差不多,可是周瑜活活被他气死,那说明他比诸葛亮差一个等级。
赤壁之战前后为什么这么精彩,就是圈儿套圈儿的关系,一个计谋套着一个计谋,而大事小情无不被诸葛亮算到。草船借箭,借东风,诸葛亮什么都是借的,就说明刘备他们这一方很穷,什么都没有,武器也不够,天气也不行,就靠智谋。这个借东风,其实诸葛亮是当时的气象学家,他判断三天之后东南风起。他不说三国3D单机博斗游戏,装神弄鬼,假装是他借来的,这就是化无为有,化精神为物质。所以智谋可以帮助人在物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逆转,反败为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的形象光彩照人,联合东吴打败曹操几十万大军。
三国演义散文小说推荐
你看诸葛亮装傻充愣,他假装不知道这俩人是谁。大乔小乔是谁呢?大乔是孙策的媳妇,小乔是周瑜的媳妇,他让他俩把自己媳妇献出去。那他们还能投降吗?当然这是作者的杜撰。以周瑜的聪明,他也能够理性地想一想,知道这是诸葛亮在挑拨离间。但是他即使知道这是挑拨离间,也会情绪激动,这口气他咽不下去,坚定了周瑜支持孙权联蜀抗曹之决心。
下面我们再谈谈跟诸葛亮有关的智慧话题。诸葛亮出场之后不久,他就去联吴抗曹。他知道东吴多数大臣主张投降,曹操号称八十三万人马,滚滚而来,虽然实际上只有二十多万,那也不是东吴能够抵抗得了的,所以东吴的人审时度势,要投降。按理说诸葛亮应该去鼓励大家不投降,咱们团结起来作战,这是正常的思维。但是诸葛亮一去,看这不对,诸葛亮就去鼓励大家投降。孙权很失望,心说你应该来帮助我啊。结果诸葛亮说,不行,打不过曹操,咱们投降吧,还是和平为上啊。诸葛亮说,你要和平也好,我有个办法,咱们把两个人献给曹操,他就不打了,江东就平安了。有人问,献谁呀,把谁献给曹操呀?诸葛亮说这两个人是姐俩,一个叫大乔,一个叫小乔,我听说曹操很喜欢这两个人,把她俩献出去,咱们就没事儿了。
一般的人要用计谋,皇帝要不要用呢?皇帝也要用计谋。我们知道汉献帝成了傀儡,他要把消息送出去,他用鲜血写了一个诏书,藏在玉带里,偷偷地送出去了。在乱世啊,为什么人们都不愿意活在乱世呢,乱世连皇上的命都不保,当个皇上都要动这么大心眼,冒这么大风险。所以说,智慧有时候是血淋淋的智慧,汉献帝都要用计谋,所以曹操怎么能够不感叹民不聊生呢。没有智慧皇帝都坐不稳。换一个角度说,人人都要斗智,天天活在斗智的乐趣和痛苦之中。
诸葛亮的智慧之高,他是水涨船高,那个时代的聪明人太多,所以才有他这么一座高山。比如诸葛亮用过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就诸葛亮用过吗?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前,还有谁用过草船借箭?有啊,孙策就用过。只不过那一段写得不太精彩,被我们忽略过去,被后来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给遮盖了。
想一想《三国演义》里有点被我们贬低的、忽视的人,我们要重新去思考他的段位。蒋干是一个,还有一个失街亭的马谡,那其实也都是人才。不要以为马谡失了街亭是笨,他是遇见了高手。人人遇见比自己更高的人的时候,是对自己智商的一个考验。放在今天他们可能都会建功立业,可能都是国家的智囊。
《三国演义》最成功之处是写出几个不朽的人物,特别是诸葛亮这个人物,就成了中国智慧的宝库。除了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太高大了,我们就会误以为别人很笨。不,《三国演义》里都是英雄,都是聪明人,只不过是被诸葛亮等人比下去了。《三国演义》里有一回叫群英会蒋干中计,我们先讲讲群英会。《三国演义》里是群英荟萃,《三国演义》写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智慧对决。
《三国演义》说到智慧,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人应该没有别的选择,大家共同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这一点我想没什么争议,而且留下千古的佳话,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三顾茅庐,以至于三顾茅庐成为一个成语。为什么一顾不行呢?人才往往是有脾气的,本事跟着脾气涨,他怕你不诚心,所以第一次一定不答应,一般都要请三次。第一次不答应,第二次找个理由还不答应,第三次,看你确实诚心诚意才答应。
我们平时也耍一下小聪明,到什么程度为好,什么程度适可而止?像张飞这样的人用点小计谋,都被突出地描写,这后边有一个大的原因,刘备这一方,后来的蜀国这一方,从整体实力上讲,它是最弱的。魏蜀吴三国,蜀是最弱的,它不但不如魏,也不如吴。前人说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只占个人和,他实力不行。具体地说叫兵微将寡,兵也少,将也少,只能多动心眼儿,主要依靠计谋。手下有几个虎将能打仗,光靠几个虎将不行啊,还得成天想着能不能有个有大智谋的人来帮忙。有一出京剧叫《甘露寺》,里边乔玄有一句唱,就是叙述刘备这一方的实力,讲了他二弟如何厉害,三弟如何厉害,四弟如何厉害,“这一班武将哪个有,还有诸葛用计谋。”这一段唱得非常棒,表示他有几个虎将,后边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诸葛在那儿用计谋。
但是《三国演义》写得非常棒,分寸拿捏得特别好。张飞会用计谋,但不是特别会。怎么体现他又会又不是特别会呢?他用疑兵吓唬住了曹军,然后曹操就退了,他一看曹操退了,咱们也赶快退吧,咱们本来就没多少人,要真打过来咱们打不过呀。退的时候他命令士兵把当阳桥拆了,怕他们过来追击。他回去向诸葛亮汇报,诸葛亮一听坏了,你把桥拆了,这不等于告诉人家我们没兵吗?把桥拆了是错的。如果是诸葛亮可能就不拆这桥,不拆桥曹操可能还会犹豫一会儿,曹操反过来一看桥拆了,哦,刚才是吓唬我。这个分寸拿捏得非常好。张飞是有勇有谋,但谋略不太深,遇见高手就把他识破了。这里边不是蕴藏着很有趣味的智慧吗?
还有一个著名的战役,这个战役中闪光的人物很多,人们容易忽略张飞也用过计,这就是当阳桥长坂坡一战。那个战役,我们光去看赵子龙了,赵子龙太英雄了,杀了七进七出,但是接应他的是张飞。我们看张飞这一段主要注意张飞喝断当阳桥,张飞大喝一声,吓得夏侯杰倒栽下马。但是此前张飞带着少数士兵来到当阳桥的时候,他观察了一下地形,让士兵马尾巴后边拖着树枝在树林里来回跑,荡起烟尘,远远一看似有伏兵。曹操带着大军来了,远处一看,后边有埋伏啊,前边张飞吓唬他,虚张声势,这不都是用的计嘛,张飞会用计谋。
张飞当着一个庞大集团的董事长,不挺好吗?他看不下去这个社会,看不顺眼,要改变这个社会。正好遇见两个哥们儿志同道合,好,就在他们家桃园,三个人结义了。第二天就把这个集团变卖了,去干一件他们认为符合侠义之道的事情。
《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桃园是谁家的?你可能想不到这个桃园是张飞家的。刘备出身高贵,此时混得不好,织席贩履,可能他的经济情况最糟,但还能够织席贩履,是个小商贩。关公生意做得大一点,跨省贩运,关公可能是属于当地要驱赶的人口,不上税,逃税漏税的人,但是他俩的经济状况都不好。好的是张飞,很多人没想到,觉得张飞这么一个粗鲁汉子,其实张飞是当地的大财主。
下面我们就用这条线索来读三国。什么叫会读历史呢?会读历史的意思,不是找几本历史教科书来看。而是真正地把握历史,要从无数的细节中去把握。
汉朝是非常强盛的一个时代,最强盛的时候,人口超过五千万,最多的时候据说达七千万。如此多的人口,到了汉末,经过汉末群雄混战,再经过三国,折损大半,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没了。
作为后人,我们自己不会明确说是儒家或是道家,可能会在这个方面比古人超越了一点,我们可以超越不同的家。综合起来想一想,他们是不是说的都有道理?为什么说的都有道理呢?把人放到社会中可能就看得更明白了。人之所以用那么多的心思去想着如何搞人际关系,关键是社会有问题。比如说三国,三国里的智慧为什么那么多?咱们想想三国是个什么社会。我们都很喜欢读《三国演义》,但我问你一句,你喜欢活在三国时代吗?大多数人不喜欢吧,那不是个好时候,那是乱世。
但是我们中国文化是很丰富的,除了儒家,还有别的家,比如说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在他们看来,有智慧未必是好事。老子就认为有智慧不好,老子的主张叫绝圣弃智,不要圣人,不要聪明人,有智慧抛弃掉,那东西是坏东西。道家站在一个很高的道德高度,他们看社会有很多乱象,在道家看来,这都跟人太聪明有关系,聪明就想占便宜,看见别人不如他就想欺负别人。他从治理社会的角度看,这社会怎么才好呢?大家都很淳朴才好,不要动心眼儿,不要推崇有什么智慧。你看老子说的话,庄子说的话,道家的主张,是不是也有道理。
今天谈智慧问题,我们先把智慧这个概念讲一下。我们一般不假思索地说,人有智慧当然是好事,人越聪明越好。人到底是不是越有智慧越好?是不是越聪明越好?这个问题是有不同看法的。我的老祖宗孔仲尼先生,他就认为人有智慧好。他认为智,智慧的智,是人生的正面要素之一。所以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有五大奠基石,仁义礼智信。这大家都熟,仁义礼智信第四个字叫智,智是个正能量,有智慧好啊。孔子本人就很有智慧,孔子教学生,每个学生来问问题,他都给出不同的答案,不是简单地给一个标准答案,他是启发学生的智慧。孔子自己有智慧,又传给学生传给后人这么多的智慧。在儒家看来,有智慧是好事,人先要仁义,光有仁义还不行,还得有智慧。不然你光有好心,做不了好事。把好心转化成好事,需要智慧,这是孔孟之道,这是儒家之道。
所以这个话的意思并不在于让人干什么不干什么,它是用这种表达方式,曲折地表达对作品达到绝境的一种赞美。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有太多的智慧,既然都智慧到一个绝境了,我想我们读《三国演义》可以读到很多营养,可以吸收很多东西。首当其冲的,我们应该琢磨琢磨,《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智慧可以被我们看出来,可以被我们模仿一点点。
有了绝境之后,人们才肃然起敬,说这个书不是随便读的。那么这个书在哪个向度上绝呢?《三国演义》最绝的是什么?《三国演义》充满了计谋,《三国演义》太老谋深算了。而《西游记》呢,《西游记》太浪漫、太好玩了。
这俗语其实跟老与少没有关系,它是一种赞誉,是说不论老年人还是少年人,读这样的经典都要小心,这不是随便可以读的书,它等于是老百姓口口相传对这个书的赞誉。早在我们现代文人把它命名为四大名著之前,老百姓都知道这本书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才能被后人总结为四大名著呢?它一定是达到一个绝境。
一般谈《三国》harry+potter网页游戏,多是打仗、计谋、胆识、忠奸,孔庆东先生则独具慧眼,看出《三国》的智慧新境,观点迥然,让人眼界大开。比如,他的高论“智慧本身就是弱点”……
十本顶级优质三国文,不无脑不降智,十五年老书虫鼎力推荐
简介: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方便刀山火海,亦将铁蹄踏平之!我是刘闯,这是我的故事!+++++++++++++++++++++++++三国三部曲最后一部《悍戚》,2013年隆重登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沸腾年代。
简介: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帝可以,但决不认命。要做,就做天古第一帝!没有金手指,没有超高的武力,也没有神鬼的智谋。但是我有超前的见识,先进的知识,照样玩转三国。名将我要,谋士我收,美女也不错过,为天下百姓谋太平盛世,为大汉创立不朽帝国。任你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谋臣如雨,围困万千种,我亦岿然不动。最终击败所有强敌,一统天下,成就天古一帝,然后将目光看向更高,更远!
简介:陈轩一觉醒来,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乱世中为了混口饭吃,开了家小酒馆勉强度日。只是没想到随便招了个伙计,竟然是恶来典韦。他更不知道的是,每天被他骂的狗血淋头的,乃是魏王曹操。跟在他屁股后面,问一些白痴问题的,是大谋士荀彧。直到有一天,陈轩喜欢的甄宓被迫要嫁给袁绍的儿子,陈轩一怒之下曝光了自己的身份。整个天下都轰动了,曹操,刘备,孙策,公孙瓒……闻风而动。十八路诸侯会师,讨伐袁绍。
推荐理由: 目前本人所知最为正统三国的争霸文,作为东汉最后太子,不努力就要家破人亡,不加油就要沦为傀儡亡国之犬,单再次为人怎会甘心,阴谋诡计,阳谋手段,揽谋士,招强兵猛将,农村包围城市,四面开花,勇斗天下枭雄,不强则亡,最终天下必将属于他。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很搞笑,很热血的爽文,虽然是爽文,但是却不降智,反派也是可以有智商的,猪脚是一个很怂但却是很有担当的人,虽然老爹宠妻无数,但是自己却只爱一人,为爱出海,为父努力奋斗,多次落于敌方,但总是能机智的化解危机,不争权,但却不给小弟们留机会,领兵征战,管理后勤,发展后方,科技崛起称霸全球的热血故事,值得你的期待。
好书推荐之《三国演义》读书分享
今天读了《三国演义》就顺手推荐一波
专题: 着小说三国演义 小说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续小说上一篇三国演义小说全部章节
下一篇全民写小说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