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棋单机游戏日本

4

这10款经典日式回合制战棋神作,值得每一位玩家收藏

史克威尔旗下的《前线任务》系列,是战棋游戏中为数不多采用贴近现实世界观设计的作品,整个游戏世界以真实地球环境为原型,各方势力设定都可以在当下世界中找到影子,对于战争的残酷性表现,是其它作品所不具备的,也是这个系列标志性特色。《前线任务4》在经过前几作的发展之后,来到全新一代PS2主机,大幅提升的硬件性能使得游戏画面表现有了质的飞跃,男女主角双故事主线新颖设计非常吸引人,系列经典的机体部件组合仍然延续,新增的多种属性武器和无差别地图炮范围攻击都给了玩家更丰富的策略选择,尤其是多人组合攻击的LINK系统,让以弱胜强成为了可能。本作可以说是整个系列的巅峰,全球54万套的销量可谓优秀。

《泪指轮传说》无论画风和玩法都让长期以来火纹粉丝倍感亲切,同时超高难度的硬核风格也劝退了不少新玩家,以平面网格为基础的移动战斗核心规则、人物职业成长和兵种组合、移动路线和攻防数值计算、武器熟练度、道具店、隐藏人物等元素都吸引了大量喜欢挑战的粉丝,39万套的销量表现不俗,在当时游戏普遍追求休闲化、娱乐化的大潮下,加贺昭三坚持传统的傲骨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可以永久回味的佳肴。

这款PS主机生涯末期的作品游戏接入游戏盒子需要什么要求,在一众战棋游戏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既和经典系列一脉相承,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原创作品。制作人加贺昭三凭借《火焰纹章》系列的优秀表现赢得了众多玩家追捧,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最终和任天堂分手,自己组建了全新的团队开发本作,在经历了和老东家多年漫长的官司后,这款被认为是将系列传统集大成的战棋作品终于出现在玩家面前。

三国战棋单机游戏日本

世嘉系主机给人的印象是为移植街机而设计,像RPG、SLG等“文字型”游戏在这里似乎亮点不足,但在32位主机大战曾经的双雄之一SS主机上,也出现了令人难忘的战棋经典,这就是以三部曲形式发售的《光明力量3》(Shining Force 3)。游戏讲述了宏大的故事,三集内容各有一张CD独立发售,分别以帝国剑士、皇家王子、流浪佣兵三个不同阶层人物的视角展开剧情,每一部都可以独立游戏,不过将三部连起来才能真正体验整个世界观,同时还能继承前作的进度。本作的基本玩法采用了3D画面下的回合制战斗,武器熟练度和角色友好度都让玩家有了丰富的成长乐趣,优秀的整体表现使其成为了SS主机为数不多的原创战棋游戏,时至今日也没有推出移植重制版,令广大爱好者颇感遗憾。

这款游戏出现在榜单上可能让人觉得意外,光荣公司除了众多题材的SLG外,1999年末在PS主机推出的回合制战棋玩法《西游记》,根据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古典名著小说改编,游戏玩法采用了45度角可旋转3D场景,配合简单易上手的经典玩法,尽管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魔改,但是多个精心设计的角色对玩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在关卡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将小说中取经之行历经众多磨难,通过多种地形等手段展现出来,再加上五行属性、神兽变身、隐藏宝物等玩法,让玩家有了丰富的策略体验。本作没有移植到其它平台,是PS原创独占精品之一,之后也没有续作,在这份榜单中可以说是名气不大但表现优秀的代表。

最受欢迎的战棋游戏之一!《三国志英杰传》系列为何能成为经典?

这一次故事背景来到了日本战国时期,游戏主角是大名毛利元就和他的三个儿子: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纳闷,三个儿子姓氏咋不一样难道不是亲生的?其实这是当年毛利的政治策略,为了拉拢盟友将老二老三过继给别人家,说白了就是为了利益不要脸还叫事?三箭之誓则源自中国古代寓言,一根筷子可以轻易折断,多根筷子就很难折断,毛利元就用三根箭矢演示并告诫三个儿子,虽然你们三认了不同的爹,但一定不要忘了是同根生的兄弟。

《三国志孔明传》的基本系统和前作差别不大,主要增加了新的兵种和武器道具,另外难度明显下降,还可以利用漏洞反复提升能力至满,甚至在初期关卡可以用赵云一人搞定全部敌人,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最终导致本作口碑不如前作,很多玩家纯粹是冲着三国题材来玩。

光荣的尝试取得了玩家不俗反响,续作也就顺理成章地到来了,1997年初光荣推出了《三国志孔明传》,先后在PC、PS、SS等平台推出,本作的故事主角变成了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开始,玩家可以体验赤壁之战、平定南中、北伐中原等还原改编内容,如果在先前关卡中满足条件,还会在五丈原战役后进入隐藏真结局,孔明归来最终攻占曹魏洛阳复兴汉室,共计50个关卡。

《三国志英杰传》以策略战斗和人物养成为核心,没有过多复杂的系统,加上三国题材深受用户喜爱,当年是很多玩家战棋游戏启蒙老师,我当时最早是在世嘉SS主机上玩的,本作还是为数不多几个官方中文游戏之一,主机版战场变成了倾斜视角有一定立体感,同时增加了3D过场动画,Q版造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游戏的整体难度不高,即使没有接触过此类玩法的小伙伴也能顺利通关,不过很多高手都喜欢尝试多种武将和兵种组合,当年在缺少攻略的环境下,需要反复尝试才能找到最优组合,并尽可能地榨干所有关卡中每一滴经验值,最终让更多的武将升至99满级,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宝物可供收集,这些耐玩性很强的元素,都是是众多爱好者反复通关的最大动力。

本作继承了传统战棋游戏简单易上手的规则,最大的乐趣就是培养自己喜爱的武将组建部队,本作有几十位武将供玩家选择使用,包括了五虎上将、诸葛亮、庞统、姜维、魏延等先后跟随刘备的知名人物,也有虚构的原创角色。每个武将除了武力、智力、统率基本属性外,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兵种进行升级,除了基本的步兵、骑兵、弓兵相生相克外,还有军乐队、妖术师、猛兽团等特殊兵种。

1995年发售的《三国志5》是整个系列里程碑作品,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回合制战斗系统大幅改良,基本模式采用了俯视角方格地图,与经典的《火焰纹章》系列很像,武将根据自身能力可带领数量不等的部队,并可学会多种不同特点的阵型,在战场上根据地形环境自由切换,部分阵型还可以研究科技获得能力提升,每个武将都拥有自己的被动主动技能,其中主动技能需要消耗体力相当于MP。这样的玩法就和我们熟悉的战棋游戏很像了,玩家除了国家级别策略体验外,开始追求人物的培养,上了战场也有更丰富的技巧,不再像以往那样枯燥。

尽管光荣公司是靠历史模拟游戏起家,但对于回合制策略战棋玩法并不陌生,从第一款游戏《川中岛合战》,到后来的《信长之野望》、《三国志》,早期作品中战斗部分都是采用了回合制战棋形式,像我们熟悉的《三国志》前四部作品,六边形战棋战斗简单易上手,是游戏体验的重要组成。不过这些内容和独立的战棋游戏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最明显的不足就是几乎没有人物养成元素,每个部队就像带有数字属性的方块,可以使用的特殊技能极少,导致战斗部分节奏缓慢且枯燥,当年也劝退了不少玩家。

经久不衰的战棋游戏-三国志曹操传!

准确的说,游戏一共有三种结局。结局一:红鸟。在马超迎击战之后,曹操的野心值在85以上(包括85),则进入红色模式,从第31关(定军山之战)开始,游戏中的剧情将成为光荣虚构的幻想历史结局支线。此时的剧情流程虽与《三国》里基本相同,但游戏的结局却是曹操接受献帝禅让并称帝。游戏通关后,重新开始时,主界面将出现一只红色的铜雀。

光荣的这款曹操传依靠简单的台词和简陋的画面就展现出了三国时代特有的英雄气概,比如在第11关的张绣讨伐战中,为曹操断后的典韦面对如潮水一般的敌军前面逐渐的体力不支,以及第25关柳城平定战中拖着病体的郭嘉,一边咳嗽一边劝玩家不要撤兵。

三国志曹操传跟传统的战棋游戏不同,因为随着角色等级能力的提升,敌人的能力也随之提升。角色的等级属性在升级后,敌军的等级也会随着曹军阵营出场武将的平均值上升。你以为开了修改器,操控的角色出场50级(最高等级上限)就牛逼了?进入游戏后发现出场的敌军部队也是50级。个顶个的近卫兵,连弩兵和亲卫队,后面还有一大堆让你闻风丧胆的军师,妖术士和仙术士。

不过还是有少数玩家,苦练战术,顽强的学习着战棋游戏里面肉盾,后排,法师,辅助的组合方式,也能够获得胜利,熟练地使用道具和宝物的搭配,以及正确的走位。当然还有最猥琐的一招,SL大法,反正这招我用过。只要这一回合打不出暴击,或是干不掉某一个我想要干掉的角色,就用这个方法,当年用过的小伙伴应该也不在少数。

玩家真正的进入到游戏之中,也会需要一些问题。三国志曹操传是战棋回合制游戏,俗称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比拼的就是谁能耗到最后。游戏的前几关都还比较简单,但是到了第六关徐州复仇战的时候,难度开始真正体现出来。

10款怀旧向战棋神作!无论新老玩家都值得收藏

假如一定要选一款代表旧时代战旗类游戏的巅峰之作,那么请一定不要错过皇家骑士团。本作从登陆SFC平台的初版,到后来推出在PSP平台的重制版,再到最近推出的名为“重生”的重制版的重制版,每一次都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做出了即保留了原版的风味,但又一定程度上做出些迎合了新一代玩家的新调整。像是更加省时省心的练级机制,全新的AI,以及UI调整等等。

梦幻模拟战同样曾经是多平台游戏,从16位的MD和SFC,再到32位的PS和SS,甚至到近几年推出的手游版本都深受欢迎,国内还曾经引进过PC简体中文版。如果你是喜欢单机体验的怀旧派玩家,我建议你可以从SWITCH版本的初代和二代重制版开始入坑。但是如果你希望有更好的画面,并且随时随地能够带在手边享受战棋的乐趣,那么手游版的《梦幻模拟战》会是你值得考虑的选择。

虽然MD主机当年在国内受众不多,但是起始于1991年的《梦幻模拟战》系列依然在中国玩家里面拥有大量粉丝,可见其经典程度。本作除了经典的兵种相克规则以外,指挥官和佣兵强化系统也是一大设计亮点,并且相比很多同类游戏,剧情和人设都是它的突出强项,原画师漆原智志设计的人物形象,比如主角艾尔文、王国公主雪莉、光之巫女莉亚娜等等,即便在机能羸弱分辨率不高的16位主机,也能给玩家留下深刻印象。

樱花大战系列以细致的人物刻画和欢乐的日常剧情著称,在战棋部分难度并不大,也没有多少养成升级要素。除去外传类型作品在内,樱花大战的正传作品共有五部,对于现在入坑的玩家,推荐先用PS2模拟器来玩《樱花大战:炽热之血》,这部作品是初代樱花大战的完全重制版,无论剧情、画面、系统都是系列最圆满的水平,适合让新手从中快速领略樱战的魅力。

游戏虽然好玩,没有可爱女孩的点缀也会失去色彩。论美少女主题的战棋游戏鼻祖,那就非世嘉1996年开始推出的《樱花大战》莫属,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男主大神一郎,带领旗下华击团的真宫寺樱、神琦堇、爱丽丝等美女队员,跟破坏和平的各路反派势力进行殊死战斗。游戏人设由著名漫画家藤岛康介负责,他笔下的女孩们漂亮而不媚俗,美丽又接地气,堪称恋爱养成游戏领域的女主模板范本。

不包括外传和前传在内,风色幻想系列一共推出了六部PC单机作品,前四部可以算做完整故事的菲利斯多篇,适合注重剧情的新玩家从这里入坑,从五代开始则另外独立成篇,此外也曾经推出网游版本。如今该系列已经上架STEAM平台,喜欢重温经典的玩家绝对不容错过。

超时空英雄传说系列一共有五部作品,其中正统作一共三部,另外还有二代外传以及番外篇《古文明霸王传》,有趣的是,很多系列粉丝认为采用正邪对立双主角双剧情线的《古文明霸王传》,才是这个系列里最值得推荐和最适合新手入坑的一部。虽然年代略微有些久远,但是如此有特色的一款战棋游戏,推荐大家不妨找来试试。

国内著名厂商宇峻奥汀,从1996年开始推出了《超时空英雄传说》这个战棋系列作品。游戏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孟祁的少年,因为无意之中进入时空裂缝。而被穿越到了异世界的科隆多大陆,孟祁在众多志同道合的战友支持下,与入侵的黑暗生物军团展开战斗,成功维护了大陆的和平。曲折的奇幻剧情,丰富的人物和角色,完善的转职系统是这部作品的特色,也在当年一度成为国内的热门游戏。

PC端DOS游戏《三国英杰传》

这个游戏的好玩之处在于,几乎每一个战役开始时,你的兵力、实力都比较弱,必须要开动脑筋,通过走位或抢占有利地势、排兵布阵、兵种之间的相生相克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尤其是,在游戏中设计的武将单挑环节,基本是以演义的历史背景来驱动,比如关羽挑华雄、张飞挑吕布等,如果你坚持不作弊,用好单挑几乎成为游戏通关的唯一可能(单挑后,相应的游戏角色能升一级)。我那时和小伙伴经常挑灯看三国,一起不断刷关卡,急切想要一份武将的单挑列表。

有点跑题了,重新拉回来。进入高中,我打着学习的旗号,买了一台网吧淘汰下来的二手电脑,从此迈入以PC游戏为主的生活。所有游戏中,我研究得最深、玩得最彻底的,当属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英杰传》,杂说呢?是我们接触的第一款战棋类游戏,灰常灰常的经典,可玩性很高,当然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画质那叫一个粗糙,音效那叫一个渣,和现在流行的“开放世界”游戏更是背道而驰。

三国题材游戏日本最强?这次日本人主动联系网易,似乎受益匪浅

像《三国志》、《真三国无双》等知名的三国题材游戏,都是由日本游戏开发商进行开发的,而其中最青睐三国文化的日本游戏开发商,无疑就是光荣特库摩了,《三国志》系列、《三国志英杰传》等等游戏都是由其开发,而且涉及了SLG、战棋、动作等多种游戏类型,每一项都被玩家们称为经典。

三国文化,一直都是中国特色的极致代表,有关于它的历史和魅力,相信每个网民都能够了解一二,甚至不止局限于国内,在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都颇受欢迎,也因为其魅力而受到了不少游戏开发商的喜爱,其中日本游戏开发商对其偏爱程度仿佛更高。

《三国志11》,经典的战棋类游戏

《三国志11》是一款经典的战棋类单机游戏,是由日本光荣公司研发销售的三国类游戏。记得刚开始玩311的时候还是四五年前,那时候觉得这款游戏,在玩的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因为在抓到或者登庸人才的时候通常会显示武将的资料,除了人才的属性以外,还会介绍人才在演义和三国志中的介绍。

日本3大经典三国游戏,每一款都不错,可惜还记得的人不多了

很多国内玩家选择《吞食天地2:诸葛孔明传》的原因,第一是出于对《三国演义》的喜爱,第二则是被封面所欺骗——这熟悉的画风,谁看到第一时间都会以为是街机版《三国志2》移植到红白机上了吧!兴冲冲买回家插进机器里一打开,结果傻眼了,这都是啥玩意啊?大胡子关羽呢?独眼张飞呢?刀脚魏延呢?

90年代,有一种叫“智力卡”的红白机卡带,和一般红白机卡带相比,智力卡游戏容量更大,并自带电池,能够储存游戏进度,一般里面都是SLG和RPG,而《吞食天地2:诸葛孔明传》,可能是国内老玩家们玩得最多的红白机RPG游戏之一。

当然,不管玩家作出怎么样的选择,必然会对游戏整个战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玩家在这片由225万沙盘格子构筑的乱世中产生何种邂逅,有何感悟,得到何种乐趣,如果你对这盘史诗级的博弈感到跃跃欲试,不妨在《率土之滨》新版本更新之际,亲自到游戏中体验最真实的古代战争吧!

比如吕布和徐荣虽然同是董卓的精锐部队,但是吕布因为性格比较刚烈勇猛,所以他的部队在战斗是会更加拼劲全力,而且还会越战越勇,每次战斗后都会提升部分战斗力。而徐荣在历史上则相对稳重,更讲究战术,因此游戏中他会更偏向于以多打少,擅长逐个击破。

当然玩家也可以不选择成为流浪军,尝试与其他的玩家争夺天下,毕竟在董卓讨伐战中与董卓麾下的部队斗智斗勇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带领这些军团的将领都是历史上的名将,比如像是吕布、徐荣等等,而且他们的性格也会依照真实的历史描述在游戏中还原,并且因为性格不同还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流浪军的优势就体现出来,由于具有不被正规军侦查的特性,大大提升了流浪军的策略上限——在明,可以与其他玩家结盟,协助正规军征伐董卓,赢得名声;在暗,可以窃取情报,狙击目标玩家,制造更大的混乱,从中获益。

尤其是在《率土之滨》全新版本"董卓讨伐战"中,原本是一个属于玩家与玩家以及董卓势力的三方对局,但是作为流浪军的玩家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搅局者加入到战场中。要知道董卓势力的一方前期是拥有资源以及领地上的优势的,董卓不仅拥有强大的九大军团,而且还会扩张自己的领土,也会主动向玩家发起进攻,前期大部分玩家面对董卓都很难有优势可言。

听起来好像很吃亏,但流浪军也有正规军不能比拟的优势,比如征兵不要钱,还能掠夺伤兵,击败守军即可一次性豪夺海量资源,当然,最重要的是流浪军没有领土负担,不需要为了迁城而烦恼,四海为家的你,还能够成为乱世中的搅局者,引发混乱坐收渔翁之利。

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三国志 曹操传》依旧被人津津乐道,各类玩家自制MOD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高质量的《姜维传》、《岳飞传》等等,立意深刻,制作精良,不输原版,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一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回忆。

不同于传统三国游戏尊刘贬曹的基调,《曹操传》使玩家第一次从曹操的视角观察这段历史。玩家会目睹典韦断后时倒在如潮的兵堆中,郭嘉拖着病体救主公于水火,加深了玩家们对于曹营一方的好感。光荣仅仅依靠简陋的像素动画和精心设计的台词,就体现了三国时期特有的英雄气概。玩家玩家可以通过选择踏上不同的故事线,诸葛亮化身怪物,将三国拉入深渊,在曹操统一三国后也可以选择称帝或者不称帝。

除了游戏本身的缺陷,这款回合制战棋类游戏的玩法也让玩家叫苦不迭。在当时的年代,大部分人玩的都是沙丘、红警这类即时战略游戏,大家你一波兵我一波兵,不莽到最后根本不知道谁是赢家。而回合制的《曹操传》可就不一样了,前期的教学关卡还能随便过,可到了后面就不是提刀互砍,看谁撑到最后这么简单,不同的兵种、武将互相克制,合理布置阵型、再搭配不同法术才能顺利过关,早期强迫症玩家甚至会将敌我双方数据结合起来,知道找出最合理的走法。

《三国志 曹操传》于1998年上市,日文版和繁体中文版同期发售,后者也是大部分中国玩家接触到的版本。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盗版),大家玩到的《曹操传》不仅没有游戏CG和CD音轨,还缺少很多地图,一些战斗场景甚至会出现黑屏。这还不是最让玩家头疼的,由于当年不同语言操作系统的文字编码不能兼容,游戏中的文字大部分都是乱码,作为刚刚学会冲浪的菜鸟,我们也只能照着杂志攻略,硬着头皮往下玩。

说起这款游戏,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光荣。当年PC上的三国游戏,光荣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造就了玩家们最早的三国回忆。《三国志 曹操传》是光荣三国志英杰传系列第五部,在初代《三国群英传》取得成功后,光荣相继推出了《孔明传》、《毛利元就三箭之誓》、《织田信长传》,以及这部被公认为巅峰之作的《曹操传》。

说起"三国",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赵云七进七出、关羽千里走单骑,我们听过太多耳熟能详的故事,虽然这些大部分都是虚构的,正史中并没有这些事,甚至一些人物都是不存在的(U妹说的当然不是上将潘凤),但这部作品构筑出的恢弘庞大的时代令人神往。时至今日,三国题材的各类游戏层出不穷,今天U妹就给大家推荐一部经典的三国战棋类游戏《三国志 曹操传》。

多年来,游戏圈主流作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一年胜比一年,新世代游戏无论画面、音乐、特效都远胜当年,但对于部分80后90后玩家来说,4K画质,3A质量的大作,可能也比不过当年电脑房里的任何一款冷门小品,或许人们无法想象1995年玩家的快乐到底从何而来,但也许感动我们的,正是那些永世难忘的细节,以及那份刚接触游戏时的青涩吧?

玩家从一开始只有RPG和历史类游戏可以玩,到即时战略、冒险AVG、赛车竞速、运动体育、第一人称射击选择多不胜数,这个排行榜,清晰地道出了从1995到2000这5年间电脑游戏的喜好变化,而知事儿在这份榜单里,隐约间还看到了一些2020年玩家日后热衷于MOBA和吃鸡游戏的迹象。

最后是《大众软件》在2000年创刊5周年时做的一个总排行榜,《仙剑奇侠传》以93354票登顶,其后依次为《命令与征服》《星际争霸》《大航海时代2》《暗黑破坏神》。

1996年10月号,《仙剑奇侠传》依然稳居榜首,与《命令与征服》和《三国志英杰传》三分天下,从本期可以明显看到,玩家的游戏喜好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海外派】游戏获得了玩家青睐。

然后到了1996年5月号,《仙剑奇侠传》以857票位列榜首,《轩辕剑外传:枫之舞》则以536票排在第六名,虽然在两款游戏已经在电脑房比较少见到人玩了,没想到人气如此之高,还是比较意外的。而《三国志英杰传》则冲到了第五名。

在《大众软件》1995年10月号中,游戏排行榜大宇的游戏占了4个,光荣则占了3个,那时《仙剑奇侠传》才问世3个月,榜上还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可见那时玩家喜欢的主要是RPG游戏以及历史模拟经营题材游戏。

以上,就是知事儿家附近电脑房的游戏喜好。当然,这只是一小撮人群样本,不能完全代表全国玩家的喜好倾向。为此,我在几本颇有岁月痕迹的《大众软件》里,找到了一些相关数据,结果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在第一次遇到虚竹时,看这傻小子嘀嘀咕咕不知道念着咒,过去一问,才知道他念的是饮水咒,说每碗水有84000条小虫,出家人不能杀生,需得念了咒才敢喝水,实在蠢得可以!

《金庸群侠传》讨喜的不仅仅是玩法,对于很多熟读金庸小说的人而言,徐小侠这个现代穿越者对武侠世界的干涉,加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搞怪台词,逗得玩家哄堂大笑。

知事儿当年在玩《金庸群侠传》的时候,跑去找虚竹学无相神功,结果他硬是不教我,无奈之下,只好将轻功练高,然后去摩天崖找石破天拿十八泥偶,才终于练到了降龙十八掌,真算是体味到了练武之人想要学尽天下神功的渴望。

除了能够与金庸世界所有大侠打交道这点很有趣以外,《金庸群侠传》还开创了一套别开生面的武功修炼体系,比如有些武功是有阴阳属性的,主角无法直接修炼,还得先练几招能够阴阳调和的招式,比如小无相功,但也并非总能如愿以偿。

武林江湖有好人,也有恶人,根据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其道德值也会产生变化,比如你杀了一灯大师、抢了倚天剑、在客栈偷银两、跟田伯光做朋友等行为,都会让你的道德值大大降低;反之,如果你救了杨过、打败东方不败、撮合周伯通和瑛姑、击杀丁春秋,道德值就会大大提升。而道德值的高低,则会影响到最终结局。

可以说,《金庸群侠传》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剧情,在很长的一段游戏流程中,他都是漫无目的地到处乱逛,跟众多金庸小说中的大侠交朋友,组团打架,期间也会替他们跑跑腿完成任务。

比如故事——主角徐小侠(可改名)是一名游戏玩家,某天正在玩《金庸群侠传》的时候,突然被吸进了游戏世界中,只有收集全金庸老爷子的14本小说后,他才能回到现实世界,就这样,徐小侠怀揣着一招【野球拳】绝学,开始混迹江湖。

能在众多【海外派】游戏的重重围剿中,坚守国产游戏骄傲的《金庸群侠传》,自然不是什么软脚虾角色,作为国产游戏史上第一款具有沙盒元素的RPG,和《仙剑奇侠传》《轩辕剑》《倚天屠龙记》这些正儿八经的RPG游戏有着极为显著的区别。

随着1997年到来,《暗黑破坏神》《古墓丽影》《红色警戒》等国外大作汹涌而至,电脑房已成【海外派】主场,那些忠实的《仙剑奇侠传》拥趸,虽然依旧喜欢仙剑,却不会再花钱去电脑房玩了,店内唯一存在的【国产派】,就只剩智冠的《金庸群侠传》了。

除了《三国志英杰传》以外,另一款大受欢迎的游戏就是即时战略游戏《命令与征服》,当时知事儿硬是不明白这游戏一直造建筑物,造车子是要干嘛,而且界面全英文,加上震耳欲聋的电子音乐,对它并没有什么好感,倒是1997年的《帝国时代》有了中文汉化,加上题材比较接地气,虽然不会亲自去玩,但坐在旁边看别人玩,时不时吼两句“你的百夫长死掉啦!”,也另有一番趣味。

这个秘技确实很方便,但同时也会大大降低游戏乐趣,相信我,《三国志英杰传》是一款值得从等级1开始玩起的好游戏,如果有机会,千万要玩一下。

此外,《三国志英杰传》也是知事儿有史以来第一款使用秘技的游戏,只要在刘备的头像里一直点鼠标左键,直到弹出秘技解锁窗口后选YES,然后再点一下游戏左上角的珠子,就会发现刘备的初始等级已经变成99级,而且金钱也直接涨到了10000。

而说起《三国志英杰传》,知事儿对这款游戏印象可是相当深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当年有一段时期曾经寄宿在亲戚家,她家里上高中的大儿子有一台486电脑,用的还是DOS系统,只见他每次啪啪啪输入几行字符,就能运行《仙剑奇侠传》和《三国志英杰传》,但他从来不肯让我自个儿玩游戏,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坐在旁边看他玩。

这波操作,不禁让我对魏国将领的智商产生了怀疑。不过有一说一,那时候还是被这段剧情小小震撼了一下,后来光荣的《三国志孔明传》和《三国志曹操传》也继承了这种魔改剧情的优良传统,比如经典的孔明魔化剧情,相信玩家们都记忆深刻吧?

整体来说,《三国志英杰传》还算是蛮尊重原著的,不过为了演出效果,某些剧情上还是进行了一点魔改,比如刘备攻入邺城,眼见就要一刀毙了司马懿,没想到原本已经挂掉的曹操竟突然活了过来,还表示一切都是为了让蜀国和吴国松懈的计谋,连他三个儿子和司马懿都被蒙在鼓里……

据我所知,这应该是日本光荣发行的第一款三国题材战棋类游戏,《三国志英杰传》故事以董卓之乱作为开端,第一场战斗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汜水关之战,更有亲切感的是,游戏还重现了原著里的单挑剧情,比如关羽斩华雄骁将三国手游单将平民攻略,1级的关羽轻松秒杀5级的华雄,干掉华雄后直接涨1级,非常爽。

《轩辕剑外传:枫之舞》也是普及度比较高的国产游戏,游戏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把故事设定在真实的历史朝代,其中炼妖壶将敌人收进壶内,可以炼化出各种物品的设定,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创新的玩法。不过知事儿觉得它在画面表现上,还是略逊《仙剑奇侠传》一筹。

1995年是【国产派】的巅峰时期,《仙剑奇侠传》成了电脑房的绝对主流游戏,经常能够看到相邻的两名玩家互相讨论游戏内容,时不时提醒对方一句:不要把我的存档覆盖掉,你用存档五吧,那个不是我的。

当然,我们一家三口在电脑房玩《大富翁3》其实属于极个别特例,更多是一人一机,自个儿玩着单机游戏,而在这些玩家中,也分为了【国产派】和【海外派】

当时知事儿和老爸,还有妹妹,经常三个人挤在一台电脑,玩上2个小时《大富翁2》,后来又改成了《大富翁3》,我爸最喜欢选阿拉伯人沙隆巴斯,我喜欢选美国小屁孩小丹尼,而我妹则喜欢孙小美。每次刚开始都是很正常地各自积累实力,等玩到中期,我爸就会联合妹妹一起来对付我,飞弹永远会在我头上落下,现在想来,还有点莫名想哭。

相比之下,1995年前后的中国玩家没有太多选择,甚至很多人家中连电脑都没有哪个游戏盒子可以下载三国志11,只能花6块钱一小时跑到电脑房(当时还不叫网吧,上网的概念还停留在Email收发信息层面)过过瘾,不过这样的游戏环境,也别有一番乐趣。

诚然,新世代中国玩家是幸福的——PS4、Nintendo Switch、PC、甚至手机,优质好玩的游戏只要有钱,就可以顺手拈来,而且种类众多,即便每天换一款不带重样,估计花个3年都玩不过来。

时至2020年,假如问你2019年最喜欢哪一款游戏,也许你会头很大,毕竟每个平台各自玩过好几十款,非要挑一款最喜欢,还真有千百个困难。

专题: 三国志单机游戏   三国群游戏单机   单机三国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