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还存着群英1,心血来潮的时候都会想起来弄一把。可能唯一的的难度就是选三国鼎立剧本的徹里吉,和孟获了。孟获将不少,可是被成都堵着,成都里的将领不分散的话,很难打得过。需要一些诱敌计策。徹里吉只有自己和轲比能,搜到徐质。出门到天水遇到姜维和张郃,先把他俩收了,再下去收了魏延然后才能扫荡天下。
差不多就是这几点吧,主要还是把群英1和群英2搞混乱了,如果你的记忆还非常清晰,要么就是当年玩了比较长时间,要么就是偶尔会重温,所以才不会记错。那么,你是否还能清晰地记起当初玩群英1的场景呢?
1最好用的bug是把人打跑后立即出城点驻扎在城上,派其他部队把逃跑的部队赶回城中,立即用驻扎的部队点回城,就有概率直接收编敌方部队,不用招降
三国群英传网页文字游戏
比较容易记错的就是选择君主这方面了,以前写到群英1中君主的强弱时,总有玩家说选孔岫和金旋什么的,在群英1中,如果没有打补丁的话,是不能选这两位的,当年的电脑房中,也很少有打了全君主补丁的。而孔岫金旋之所以出名,那也是在群英2中。
找个会冲车的垃圾武将带两个兵摆雁翅阵,对方上来必定全军突击,然后放两次的冲车,能撞死好多人,是不是这个游戏?
游戏中的武将升迁也有玩家记错,这算是群英1最大的特色了,上次居然有朋友问小编,这个游戏居然还可以封官?这问题竟然让我无言以对。如果说后来玩群英1喜欢速通,可能武将升不到10级,但是初次玩群英1的话,很少有玩家武将不到10级就能统一的。
我们五个人,在宁夏,一直在玩三国群英传1全君主版 用孔柚4个小时通关,每个周末都在网吧玩两把!然后就是游戏中的女将,随着群英系列一代接着一代出世,女将也是越来越多,甚至说很多原创的女将(就是那种实际上不存在的)。所以就会出现混乱,把之后作品中的女将当成是群英1中的女将,实际上群英1只有4位女将,分别是:貂蝉、关凤、孙尚香、祝融夫人。这4位女将也是需要通关一次才会出现,很多玩家当初是没有见过的,毕竟在电脑房玩群英1,能真正通关一次就不错了,很少有人通关后还继续在电脑房玩这个游戏的,主要是还有其他游戏吸引着玩家。可能最容易记错的就是大小乔了,这两位是在群英2中出现的。
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敌人来路上的大部队一月又一月地拖下去,不停派人减少他的兵,直到全部拿下。比如对于游戏中开始的剧本,大多数玩家玩的群英1一开始是没有剧本选择的,直接就是选择君主界面,进入游戏后剧本实际上是讨伐董卓的剧本,所以讨伐董卓这个剧本才能在群英系列中那么受欢迎,一些玩家完全就是因为群英1的影响。当群英1一开始可以选择剧本时,那证明这个游戏已经被通关一次了,这就给当初在电脑房的玩家造成了一些误会,以为游戏本来是可以选择剧本的,后来和其他朋友交流时,还会为此争论一番。多年过后,可能当初知道剧本问题的玩家也会记错成游戏一开始就能选剧本。
全部三国题材游戏里 有女将少之又少 第一个能用女的应该是三国志3吧 貂蝉 特殊条件触发对于第一时间玩到群英1的玩家来说,时间已经过去了23年,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是经常重温游戏的话,那还好,如果只是当年玩过这个游戏,后来就没玩过,那么无论这个游戏多么经典,记忆总会发生一些混乱。
没有混乱啊,我前段时间都还玩,不过这段时间主要是玩三国群英传2三国群英传1诞生于1998年,是奥汀科技发行的,看游戏中的繁体字,基本上都能猜到这个公司是台湾省的,游戏发行之初,那时正是电脑游戏开始兴起的时候,如果说那时电脑开始普及的话,那肯定是吹牛的,但电脑房却是那个时间段之前一点兴起的,正是因为有电脑房的存在,许多老玩家才能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玩上电脑游戏。(可能有人会说,正是当初的游戏什么的害了自己,但这时再来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一些什么的,如果现在还在怪当初的选择,那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了)
三国1才是经典,三国二不能俘虏玩起来不能凑牛逼武将玩的很闹心 这款群英传选三国鼎立,用金山游侠把年代调成零,所有武将全复活 群1是原创!突破认知的那种!对于我们这种三国控,是一种信仰 这个从99年玩到现在,现在电脑里群1还有5个不同版本。 我喜欢玩一,玩二就老想打密码。后来玩三就喜欢搞强迫单挑 三国一里最闹心的是没有武将自治,到后期点好长时间!! 我电脑现在都有群1 不玩群二,群二画面太美不敢看 我也是看了你的文章才知道不同官职对应不同武将技 群英1的武将能力没有2的强,不过可玩性比2更好 三群一有秘籍,无限武将技,当年晚上包机的最爱 我想玩群英传1,请问您怎么下载链接? 群英2是保留项目,每过段时间就通一次 群英2只有3个,大小乔加祝融 请问三国群英传1有手游版么? 孔伷。这游戏有挺多的错误人名 三国1最好玩,越城防守堵人 群英2好玩一些,一直在玩 三国群英传的人口有啥用 只要出合体技,卡bug就无敌了啊[狗头]那么最安全的开局就是一开始什么都不干,等猛将加入或者自己手下的猛将自动升级升功勋,然后封官学武将技,只要学会一些比较强力的武将技就可以出山了,如果觉得还不够,那就等学会噬血后再出山,那想败都比较困难。
能告诉我群英3手机版本在哪里下载吗群英5有很多强大的武将技,喜欢这款作品的玩家一定能记得不少,如果一定要说一个记忆最深的,对于我来说就是噬血。这武将技对于武将来说,比任何加血的武将技都有用,血量严重不足时,使用噬血,那么一个必杀可能就把血回满了,这也是回血最快的方式。普通砍的话,一刀回10点,比较慢,所以噬血还是非常依赖必杀的,值得一说的就是,即使砍城防,也会回血。
我喜欢玩全面胜绩,一个都不败武将技放在群英5中,那就更重要了,可以说再强的武将不依靠武将技,都是走不远的。我们常说的将领在后期有能力裸奔,那都是建立在有强大的武将技基础上,不然在群英5中,不依靠武将技让再猛的武将去裸奔都会被小兵乱刀砍死。
武将技在整个系列游戏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前面的作品中更是凭武将技决定将领强弱。群英7的武将技相对不是那么重要,但那也是针对于游戏后期,在游戏前中期还是很重要的。
群英5开始,很多将领会自动加入,一般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势力来加入,比如选刘备,那么黄忠、诸葛亮、徐庶、赵云等都会先后投奔刘备,即使什么都不干,也不用担心将领不够用,那种手下没猛将的,就要悲催一些了。
但有个方法却非常简单,适用于群英5、群英6、群英7,那就是选择一个稍微强一点的君主,《三国演义》中手下有猛将的,开局后在城里什么都不用干,就是彻底躺平。
因为城防关系,群英5开始开局想进攻不是那么容易,想赢没有绝对的把握,没武将技必杀技之前,将领的差距不会太大。并且我自己玩群英系列还有一个喜惯,那就是喜欢的将领都要保持全胜,或者就是被我方俘虏后的那一败,自己进攻喜欢的将领被打败了那是不能接受的,有点强迫症吧。
到了群英5后,开局就相对容易了,但也是从群英5开始,攻城时会面临城防,这对我方非常不利,开局兵少,如果敌方利用城防,还是不好进攻的。
《三国群英传》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作品,只要不选那些非常非常弱的君主,开局都是很容易的,到了群英3中,就变样了,即使手下有猛将,如果只有一座孤城,开局又是被围的场面,那么破局还是需要废一番功夫的,并且长时间不进攻,会发现敌方的等级比我方还要高出几级,这样就更难打了,想一直进攻又需要考虑一个东西,那就是金钱,孤城面临的局面就是金钱不足,所以群英3的开局应该是最难整的。
如果把要求放低一点,武力90以上的话,那么好用的将领就很多了,比如张辽、孙策等文武双全的,甚至说比黄忠甘宁这些更好用,至于吕布,到了后期那就只剩武力可观了,其他方面都不如这些武将技好智力高的将领,甚至说吕布中后期就是板凳队员!最后就是问题了,大家当年玩这游戏时,都用什么将领呢?欢迎实事求是的分享一下当年的游戏历程!
14位武将中,最猛的就是关羽和赵云了,其次是庞德、黄忠、甘宁,然后是夏侯惇。剩余的武将,或许单对单的时候很猛,但想让他对付两个甚至对付三个,前面几级可能做得到,但越到后面越困难。
虽然武力高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智力,注意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武力高才不要忽略智力,如果武力低,那智力再高对于玩家都是没用的。可以说武力和智力是相辅相成的,但武力作用高于智力。
或许群英1中的智力高低不像群英2中那样重要,但不能说智力没用,至少对于高武力将领来说,智力还是非常重要的,智力影响到技力,就拿吕布和赵云来对比,吕布智力很低,那么在一场战斗中,一个武将技之后,人就彻底萎了,遇上敌方小兵多,那么即使吕布武力高,依然打不过敌方一群小兵的。而赵云不同,一个武将技之后,技力还可以再放一次,这就比较保险了。
之前曾说武将技大于一切,这说法应该没有问题,武将技好可以实现快速清兵,让高武力将领能更快的实现单挑,低武力将领有小兵优势磨敌将。但决定武将技的除了升迁封官,还有一大要素,那就是智力。
判定猛将是真猛还是假猛,升迁后的武将技是一大关键因素,像10级的炬石轰、驷冲车都是很好的,还有八面火转也可以,其他的就是一般的和比较差的。而20级的就是炬石炼狱等,一般游戏统一也到不了20级,所以就不说20级的了。
14位将领中,有部分都是特定君主的死忠,想俘虏招降只能先灭掉他的君主,君主投降后,这些死忠就跟着投降了,搜索也是同理。对于这些死忠分子,前期是不用想他入队的,至少也要等几年才可以。
对于游戏中的顶尖猛将,在我这里只有武力达到96及以上才能算得上,这样的话游戏中能达标的总共只有14位,分别是: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马超、赵云、太史慈、庞德、黄忠、文丑、甘宁、颜良、夏侯惇。
最初玩《三国群英传1》时,认为武力大过一切,比如吕布马超等猛男,明明不是那么好用,却因为武力奇高受到重视,曾经是我的主力阵容,直到通关都是,那时对游戏研究得少,只知道总攻后拼武力,如果敌方城池将领多,一队打不下来就派两队,两队还是不行就三队,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多欺负人少来取胜。补充一点,那时在电脑房玩的这游戏,因为时间宝贵,总想抓紧时间多攻下两个城池,所以时间都用在这方面了,从而忽略了将领本身强弱的问题,
终于,孔伷在222年统一了全国。总结一下,这个挑战玩法前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既考验运气又考验战略眼光和对战术的安排,后期灭曹灭刘之后就简单多了(其实前期能收2/3个陶谦的将领再转战江东基本上就能通关了)。
当然,后期还是有些小挑战的地方。比如对付后期的大势力东吴,一座城里往往有7/8员将领,千万不要托大,5人队不够就多派一只5人队,好汉难敌四手嘛。
这一路上,常用的武将是乐进、张闿(杀了曹操老爸的)、陈武(刘繇部将)、严白虎。王朗也成了孔伷军第一个能搜索的武将了(智力>85)。203年,趁着北方兵力空虚,孔伷军占领寿春、讨伐董卓宛城、进攻袁术洛阳,挥师老根据地曹操谯城,于206年成为拥有11城19将的三国第一势力(虽然手下武将最强的还是乐进)
收降陶谦军3将之后,北方局势也差不多定下来了,曹操、袁绍、刘备、董卓、袁术,各拥十余将领,征伐不休。考虑再三,孔伷军决定战略转移,过江东一统扬州。先后讨伐合并的势力有陶谦、刘繇、严白虎、王朗。
193年,陶谦手下糜竺伐谯(qiáo),孔伷乐进带兵击退来敌(没能俘虏1代不是打败敌人就自动俘虏的)。夏侯恩(这人身上有青釭剑啊)调陈留,马上去围堵,结果乐进血不够,被打败(也幸亏没被俘虏),孔伷犹豫了一下,没敢冲上去,掉头撤回谯城,手里那3个曹营的俘虏被夏侯恩救走了。
群英1有个特点,就是没有斩杀降将这个选择,也没有忠诚度这个数值。所有俘虏的将领都能带着关押起来,内政界面里面再招降。有血缘关系的一些将领除非主公先投降,否则是死活都不降的。有些人则不然,比如乐进,关了两年就投降了。乐进是游戏前期相当好用的人物,远程兵加冲车,给把好兵器就是单挑吕布都不怕的好武将。
开局首年(190年),孔伷大人赶上了一次运气爆棚的大事件:曹营4将从陈留出兵讨伐陶谦的徐州(3将),陶谦赶忙从下邳调来2将。4vs5,曹军大败。事先探得消息的孔伷守在曹军退路,一锅端了曹军,俘虏4人。
选择孔伷基本上就是讨伐董卓剧本里的最高难度。因为出场就他自己,群英1里又没有内政自治,孔伷是不能自己搜索武将的。再加上孔伷的武力极低,在群英1武力至上的设定下,他想不死都难。
1代里面经常选择的势力是讨伐董卓剧本里的曹操,打起来很爽。不过有的时候选择一个更有挑战性的势力也是很考验实力和运气的,比如讨伐董卓剧本里的孔伷。
第一次接触《三国群英传》还是在98年学校对面的电脑房里,经常和同学一玩就是一个下午,因为存盘是在固定的电脑上,所以每次去了还得让老板协调和人家换电脑玩当然,后来这个游戏系列里面更好玩的是2代,不过1代也是很经典,时不时还是可以拿出来回味一番,打上两三天。
三国群英传系列是由台湾宇峻奥汀公司出品的一款以三国为背景的对战游戏。现已推出8部单机游戏作品和2部网络游戏作品。于1998年发行第一部《三国群英传》。
专题: 盒子的游戏 游戏主题盒子 狂斩三国游戏盒子上一篇网页游戏三国时代游戏地图
下一篇网页游戏三国荣耀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