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游戏吃内存还是cpu

0

网页游戏的性能消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内存和CPU,而不是单独的内存或CPU。这是因为网页游戏是通过浏览器运行的,它需要在用户的设备上加载和运行游戏的脚本、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以及渲染画面,这些都涉及到内存的使用。同时,游戏逻辑的计算和执行,如角色移动、碰撞检测等,都需要CPU的处理能力。

内存主要负责存储游戏的数据和资源,如果游戏的内存占用过大,可能会导致浏览器性能下降,甚至卡顿或者崩溃。CPU则负责处理这些数据和执行游戏逻辑,如果CPU负担过重,同样会影响游戏的流畅度。

所以,优化网页游戏时,需要同时考虑内存和CPU的使用,以确保游戏的顺畅运行。

搬砖四年谈一谈模拟器或者各种游戏吃什么配置,显卡还是CPU

那重点来了,究竟是选什么才是对我们最有利,最方便的,最节约的,我这几天大概想了想,无非就是几种选择,看个人情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开的越多,其实你节约的辅助和模拟器的成本就越低,综合你配电脑加的钱来说,减少了电脑数量,就相应地少了电费和辅助模拟器的成本,看起来就没那么多东西,节约空间,节约各种成本,只是在第一次投入的时候会比较痛,时间越久你就越划算。这也就是我从一开始想从AMD3800X换成AMD5950X的最大原因。

咱们来聊一聊E5这个东西,铺天盖地的都是多开神器,模拟器玩家的福音大型三国单机游戏 ios策略,低成本高收益的代表,投入少回报高,这些说得对不对,真的对,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就在于,踩不踩雷,出点小问题你会不会修(基本都是二手三手,小损坏很正常)如果你自己能解决部分问题,那么这东西就是好东西,可如果你不能呢,我当时的做法就是选贵一点的常规的东西,比如AMD3800X,最起码在我玩的游戏来看,开的数量和E5的没差,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贵,就看你接受的了接受不了

网页游戏吃内存还是cpu

经历了这些,我去潜心研究了一下,虽然现在看来成绩还是很差的,但是当时我竟然觉得不错,我去看了很多帖子,文章,等等吧,都推荐志强E5这个东西,你说好不好,这东西也好,是真的可以开20个没太大问题,你说他不好,这东西太容易踩雷,东西都是二手老化的,随便出点问题,基本就废了,你还得换CPU,除非你接受再多买一台,我一共弄了三个前前后后,大概是这样的东西

为了测试13cm电源的装机效果,用比较昂贵的电源,其实使用14cm长度额定550w/650W电源就好了。这样整机预算会降低到8k左右。C28体积小带把手,提着就能走,挺适合大学生假期拎回家,开学拎回来。

对于cpu和内存选择,如果预算充足,当然是高端CPU+高频DDR5内存最好。如果预算不足,那也只能选性价比高的CPU+普通DDR4了。如果纠结优先升级哪一个,个人认为使用RTX4070这种中端显卡的话,还是优先内存。毕竟各档CPU的差价是较大,13400(F)即使和13600k(F)比也有600块左右的差价了。而同容量的DDR4和DDR5差价一般是200~300块(当然D5主板会稍贵点),因此优先升级内存的代价也会小一点。至于这样升级的作用,我在对比测试中也有分析。当然以上只是针对游戏党,如果是对生产力有迫切的刚需,肯定是咬碎了牙也要优先CPU的。

▼风扇之间用带金属片的卡扣来连接触点,而且这种卡扣还支持间距可调,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可以选择一端的金属触点连接5V3针和4pin风扇接口,其它的触点和空位可以塞入类似堵头的塑料片,起到美化的作用。这样三个风扇最少可以只保留一条供电线和ARGB线,减轻了最后的理线工作。

▼KL120采用了动态液压轴承,扇叶为仿生鱼鳍设计(9叶),两面四角都有橡胶缓冲垫。风扇转速200~1950PRM,最大风量68CFM,最大风压2.1mmH2O,最大噪音为29dB(A)。

▼机械大师推出了自家的风扇:卡卡洛克风扇KL120,120mm规格,有黑色和白色可选。扇叶没光效,周围一圈乳白色材质是ARGB灯带(两面都有),内部配备了40颗灯珠 。

▼显卡限长为335mm;底部少放一个风扇,可以放一块3.5寸的硬盘,另外还有4个位置可以放置2.5寸硬盘。另外背面基本是没有背线空间的。

▼机箱左侧为玻璃侧板,右侧为带散热孔钢板+防尘网。AIR版的顶部,前面和顶部都是带有大面积散热口钢板+防尘网的设计,保证体积如此小巧的机箱也能拥有很好散热性能。

▼机械大师的C28,纯黑色的,虽然是MATX机箱,但体积只有18L,堪比一些ITX机箱了。附件有SFX to ATX的电源转接板,装有各类螺丝的盒子,螺丝刀,提手,以及一本彩色的说明书。之前机箱大师的说明书都是黑白色的线条图,不太好看懂,现在换成了彩色的真实图片,清晰明了!

▼这款电源最大特色是只有13cm的长度!与标准ATX电源长度14cm相比,拥有更好的安装兼容性,在一些mini机箱中尤其明显,我也为了体验下这一点才使用了这么大功率的电源(该系列没小瓦数的)。

▼散热本体的尺寸为154mm x 120mm x 41mm,共有55层的铝制散热鳍片,鳍片的固定方式为穿Fin,侧面鳍片边缘仅采用折Fin工艺。热管是歪脖子设计的,安装时不拆风扇也不会和内存发生冲突。顶盖是塑料材质,但表面做了仿碳纤维修饰来提升质感,中间的图像 LOGO和两端的仿散热口装饰都是具有ARGB灯效的。

▼耕升RTX4070 追风,保修方面为三年,并支持个人送保。显卡主体为黑色的配色,加了一点红色和白色作为点缀。虽然外框部分的材质是白色ABS塑料的,但经过喷漆涂装,质感还是不错的。散热配置为三枚风扇,但显卡的长度控制在315mm(含挡板:327mm),终于不再是之前RTX40非公的超长尺寸了,和主流RTX30显卡的长度差不多。

▼导光条顶部也印有FURY的字样,表面有柔光的效果,灯效控制支持主流主板品牌的灯控软件,也有FURY CTRL RGB 的灯效控制软件。

▼HYPERX品牌出售后,金士顿就全面推进FURY品牌,带灯的叛逆者RENEGADE算是高端产品。散热马甲为黑色+银色,采用了轻量化金属材质打造而成,质感不错。

▼技嘉魔鹰WIFI B760M GAMING AC主板,尺寸为24.4cm x 22.5cm,只有两条内存插槽,官方宣传最高支持7600MHz,并且支持DDR5低延迟、高带宽技术。CPU辅助供电插口为单8Pin设计,供电方面为6+2+1结构,搭配普通的mosfet,毕竟是定位入门,也是御三家中性价比不错的DDR5主板。

▼《全面战争:特洛伊》对内存最为敏感,但从结果来看,只有1080p下的帧数有小幅度提高,更高分辨率下的帧数变化都是误差级别的了。

▼技嘉BIOS在一个菜单下放了太多的东西,有时感觉略凌乱。但在内存超频方面,其实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如果使用XMP直接选择就好了,但如果想超频直接选择DDR5 XMP(这两项的名称有点相似),然后选择内存对应的颗粒,我这就直接选海力士6400了,不用再调节各项电压了,直接选择超频想要达到的频率和时序就好了,超简单。

▼使用鲁大师测试了下两种状态的跑分,开启黑科技后,内存跑分提升的非常微弱,到是CPU性能提升的大一些(~2%),反正这是白给的功能,不用白不用!

▼技嘉主板bios中有一个黑科技选项:High Bandwidth(高带宽) 和 Low Latency(低延迟),开启后可以自动优化小参,不用费时费力去一个个调节了。

2)CPU和内存对游戏帧数都是有影响的,4k分辨率影响较小;2k尤其是1080p下影响较大。貌似CPU对小低帧的提升更大一点。

▼《赛博朋克2077》使用最新的路径追踪模式,比上面测试中普通光追模式更加考验硬件的性能。可以看到即使打开DLSS3(帧生成+DLSS2+ Reflex )也只能满足2k分辨率下流畅60fps运行。这时应该是更加依赖显卡本身的性能,此情况下,反而是DDR5平台要稍有一点微弱的优势。

三代大力水手暂时还是RTX40独享的技术,能够借助 AI 生成中间帧。同时运用 NVIDIA Reflex 来同步 GPU 和 CPU,从而优化响应速度并降低系统延迟。

▼打开后DLSS(平衡),2k和1080p分辨率(没做1080p测试),两个平台差距更加微弱。特例只有《地平线》,在2k分辨率下,13700k平台表明显要好。

▼特例:《全面战争:特洛伊》对内存更敏感,在3种分辨率下,不管是平均帧还是最小帧,DDR5平台表现都要好于DDR4平台。而《孤岛危机5》则是更吃CPU的游戏,在2k和1080p分辨率下,13700k平台表现明显要好于13400F平台。

▼平均帧,4k和2k分辨率,3700k+DDR4居然小输13400F+DDR5,在1080分辨率实现了反超,当然差距非常小。最小帧,13700k+DDR4在三种分辨率下表现的都更好,尤其是低分辨率下领先的幅度还是非常明显的!

3)RTX4070的主要战场在2k分辨率,但在DLSS的加持下4k也不是不能玩;1080p分辨率下,一些游戏不能完全发挥显卡性能,但相对的要比更高型号显卡好的多。

2)除了对比游戏benchmark的平均帧数,还有最小帧数,但bench不同,有的最低FPS,有的是1%低FPS,有的是0.1%低FPS。本次的目的是对比,所以保持对比项目一致就可以了。另外强调下平均帧数测试比较稳定;而最小帧数则容易受到干扰,波动较大,所以前者更有参考价值。

③13400F+DDR4;④13400F+DDR5,但我现在只有2组数据(①和④)。毕竟是业余玩家,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最后的结论肯定有我的推论和猜测,待以后有机会进行更多的测试,会继续跟进这个话题。

俗话说好刀要用在刀刃上,对于游戏来说,最重要的肯定是显卡。但接下来是该选择好的CPU还是好的内存呢?尤其是在这个D4和D5并存的时代,多种组合方案让人纠结。

▼再强调下C28机箱的背面不能容纳太粗的线材(ARGB线,风扇供电线勉强可以),多余的线材只能放在顶部和前面,建议使用定制线材比较好。

攒这套主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对比之前的测试数据,来分析下对于游戏来说,是该优先选择好的CPU呢,还是优先选择好的内存呢?

玩游戏的电脑配置怎么选配件?游戏主机cpu、显卡、内存如何搭配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装机预算都是有限的,电脑配件里价格占比最高的是cpu和显卡,在硬件搭配的时候肯定要先给这两个配件留够预算,然后别的配件高一点、低一点影响都不太大。要是算来算去预算都不够的话,那要么就降低对游戏画质的追求,比如本来你想要高特效玩一款游戏,但是自己的预算根本不够,那就降低对画质的追求,低特效又不是不能玩,只要游戏能保证流畅就行了;要么就只能攒够了银子再说,或者考虑二手配件了。

不过现在固态硬盘都已经普及了,现在新装的电脑基本上都标配固态硬盘,只是不同的固态硬盘性能有所不同,目前最好的固态硬盘是PCIe 4.0,其次是NVME(也就是PCIe 3.0),最后是SATA固态硬盘。对于游戏来说这三种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区别不大,这里推荐大家用NVME固态硬盘,之前受奇亚币的影响,NVME固态硬盘现在的价格比SATA贵不了多少。

其它配件和游戏性能相关的就是硬盘了,硬盘实际上不会直接影响游戏的性能,但它会影响到游戏加载、场景切换的速度。比如在玩LOL的时候,当进入到匹配界面的时候,如果你用的还是机械硬盘的话,那么人家都已经进入游戏了,你还一个人在匹配界面读条呢。

这里再回到之前我们说的那个问题“那万一以后我又想玩更大型的游戏了怎么办?“1、在你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显卡配的高一些。2、预算不允许的话就紧着你目前要玩的游戏去选择显卡,等将来想玩更高阶游戏的时候再更换显卡即可。这里基本不用担心cpu和内存的问题,只要cpu配到6核12线程的规格,内存有16G就可以了。再就是把电源功率留的稍微高一点,比如本来配的是500W的电源,如果你想以后升级显卡不再更换电源的话,就直接上到600W或者更大的,也花不了太多预算。

steam上的游戏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是打算长期玩steam游戏的话,建议最低也要配一张GTX1050Ti或者GTX1650 SUPER,不追求画质分辨率的话,大多数游戏都能玩;如果是要玩赛博朋克之类的3A游戏,那显卡建议最低RTX2060起步。

虽然使用固态硬盘能让你更快的进入游戏,但是它对你的游戏帧数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你用机械硬盘的帧数是多少,现在你用固态硬盘依旧会是多少。

固态硬盘对于游戏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一般来说它只能减少你的游戏读取时间,例如在运行一些大型游戏时,如果你使用的是机械硬盘,那你可能进游戏就需要一分钟,而如果你使用的固态硬盘,那么你可能连十秒都用不到就进游戏了。

内存对于游戏的影响主要由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计算核心的数据临时仓库,辅助CPU进行一系列运算,提升它的性能也就相当于提升了CPU的计算速度。二则是容量大小三国塔防单机游戏收费吗,现在的很多游戏都是比较吃内存的,比如之前的《绝地求生》就非常吃内存,你要是用个8G的内存你就得落地等刷出来房子等五分钟。

CPU对于游戏的影响也是不小的,在3D游戏中,它主要负责进行三维场景的设计,显卡生成的每一个点都是由CPU所规定的。另外CPU还需要负责处理游戏数据,但是现在许多显卡依旧能够模拟CPU进行数据处理,这进一步的降低了CPU对于游戏的影响程度。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游戏只需要主流级别的CPU就能流畅运行了,但是如果你需要开直播玩游戏的话,那么你就需要更好的多线程处理器了。

那么显卡是怎么计算游戏画面的呢?在3D游戏中,每一个场景的构筑都需要显卡参与,它会根据图形透视原理,通过多个三角形的组合形成屏幕上的不同景物,一般来说显卡的性能越强,它每秒所能生成的三角形就越多,游戏的帧数也就会越高。

显卡对于游戏的影响毋庸置疑是最大的,它主要负责把电脑向显示器发出的显示信号转化为一般电器信号,使得显示器能明白电脑给它下达的指令,简而言之就是显卡会负责游戏画面的处理。在显卡内部拥有一颗主要芯片,叫做GPU或者VPU,它相当于显卡的大脑,类似于CPU对于电脑的作用。

说到游戏的配置需求,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都是显卡,而对于其他诸如CPU,内存SSD对于游戏的影响丝毫没有概念,今天小i就带着大家来看看不同的硬件对于游戏的影响,以及他们的影响程度吧。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选择内存条时更应秉持“只选对的,不选贵的”理念,综合自己的预算和实际需求,从内存各项参数(速度、容量、延迟等)中,取一个均衡的配置。

专题: 单机三国传游戏   三国斩单机游戏   三国游戏单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