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戏是不是就是网页游戏

0

云游戏和网页游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云游戏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将游戏的计算和图形处理任务在云端完成,然后将渲染后的视频流传输到用户的设备(如手机、电脑或游戏机)上,用户通过这些设备的屏幕来体验游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玩家无需安装和维护游戏,只需要一个网络连接和适合的设备就可以游玩各种游戏,尤其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用户不需要拥有高端硬件也能流畅体验。

网页游戏,又称在线游戏或网页版游戏,是由网页直接运行的游戏,玩家通过浏览器即可直接进行游戏,无需下载客户端。网页游戏通常对硬件配置要求较低,易于访问。

所以,云游戏并不是网页游戏的同义词,云游戏是一种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游戏形式,而网页游戏是运行在网页上的游戏形式。

“云游戏”是什么鬼?能让股市如此疯狂

看了一下最新高端酒的价格,昨天,飞天茅台某款53度500ml从3099元提高到3266元一瓶,五粮液某款52度500ml从1238元提高到1299元一瓶,泸州老窖某款52度500ml从318元提高到358元一瓶。

云游戏是不是就是网页游戏

巨头布阵,云游戏时代真的要来了?

玩家在设备上进行指令的输入,比如游戏中走一步这个动作,这个指令发出去要经过光纤,到服务器计算后然后再返回,路径的长远会导致你游戏的延迟,而这个延迟时间完全无法人为改变。云游戏不像视频能够缓冲,如果你正在“吃鸡”,延迟100毫秒,都会对你产生影响。因而,要达到良好的即时体验,服务器机房要离用户越近越好,延迟时间才可控。

云游戏在若干年内发展缓慢最大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网络带宽的限制,带宽限制了画面传输游戏盒子玩绝地求生国际服,无法满足即时游戏的需求。如谷歌Project Stream要求用户的网速要达到25Mbps,目前,这对于许多国家、地区而言还是比较高的标准。不过,这一点,随着5G技术应用的成熟,应该会慢慢好起来。

三、通过云游戏,玩家可以多平台无缝切换。云游戏推出后,玩家彻底摆脱了不同平台和终端的束缚,无论是电脑、手机、游戏机、电视,还是安卓、IOS系统都可以无缝切换。比如,你在通勤路上用手机继续玩一款游戏,回到家后在智能电视上可以继续刚才的进度。

二、云游戏对游戏玩家的硬件要求也大大降低。因为游戏画面的渲染、背后的运算工作都搬到了云端的服务器上,因此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以当下比较火的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来为例,要想流畅运行,电脑配置至少得6核CPU、16GB内存、GTX1070以上的显卡,这样下来硬件花费至少七八千。而在云游戏平台上玩则没有多高要求,低端配置的电脑或者普通工作用笔记本就可以了。

对于收费模式,谷歌并未透露太多。不少专家认为云游戏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会员制包月随便玩,二是时长制,按小时付费,像网吧一样,三是买断某个游戏,某个游戏随便玩,这三种模式是可能出现交叉重叠的,比如先买断、再按时长收费的组合。

在游戏体验方面,谷歌直接与育碧合作,让用户用Chrome浏览器就可以玩到刺客信条的最新作品《刺客信条:奥德赛》。老版Stadia,也就是去年谷歌发布的云游戏平台Project Stream,有很多拿到内测资格的玩家都在社交网站上晒了用Chrome玩《刺客信条:奥德赛》的体验:试玩过程相当惊艳,基本无卡顿,运行流畅,但画质有所降低,在720p~1080p,达不到60fps,基本在30~40fps,偶尔有马赛克现象,与主机画质比较画面明显泛白(排除显示器原因)。

谷歌的Stadia将云游戏的概念更进了一步,你甚至不需要下载云游戏的平台,只需要打开Chrome浏览器,登陆平台就能开始游戏,就好比将大型主机游戏“页游化”了,任意平台任意设备都可以直接开玩,实时跟随游戏进度。

去年,微软展示了其云游戏项目xCloud,并表示将在2019年开启试运营。同时,谷歌推出了云游戏平台Project Stream,并于今年3月将Project Stream升级为Stadia,惊艳了很多人。而亚马逊今年1月份也传出正在构建云游戏服务,并已经在招聘相关的人员。

云游戏真的要来了,网页上玩手游!这下真的成云玩家了

一文读懂“云游戏”

如果你对计算机行业少有了解,一定注意到了在上文提到各类云游戏服务中,只有NVIDIA英伟达的“画风最为奇特”。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NVIDIA不是一家游戏公司,也不是一个游戏平台,它最被广为人知的是它的显卡业务。

2019 年 3月,游戏开发者大会 GDC 上,在 Google 宣布其云游戏平台 Stadia 的同时。腾讯也开启了云游戏平台 Start 的内测邀请,向上海和广东的资深玩家开放预约体验。以“让好玩触手可及”为愿景,借助腾讯云的海量基础资源,目标给庞大的国内玩家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游戏体验。面向B端用户,腾讯还推出了CMatrix云游戏方案,针对Android云游戏提供专业性技术解决方案,为第三方游戏企业提供云游戏平台技术,快速云游戏应用场景落地。

2018年10月,谷歌宣布推出Project Steam(流媒体计划,今年3月更名为Stadia)。用户甚至不需要下载云游戏的平台,也不受终端限制,只需要通过Chrome浏览器就可以畅玩各类3A级游戏大作。即便更换电脑,游戏体验和存档也可以顺畅继承,宛如将大型主机游戏“页游化”了。

2015年,NVIDIA推出了基于云服务器的游戏流媒体服务GeForce NOW,在发布之初就支持60余款游戏。基于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GeForce NOW的游戏画面可以达到1080P的分辨率与每秒60帧,相比PlayStation Now的720p和30帧有了巨大的提升,但对网络条件的要求仍极为苛刻——至少需要50Mbps带宽。此外,GeForce NOW仍然受到终端的限制,只支持自家的SHIELD系列产品(包括台式、平板掌机3个型号)。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的 PlayStation 玩家要想玩游戏,需要把 PlayStation 游戏机接上电视,然后端坐在电视机前用手柄玩游戏。而PlayStation Now则允许玩家躺在床上,用自己的手机作为现实和控制设备与自己的PlayStation游戏机连接进行游戏。这与 PlayStation Now、Google 和腾讯发布的云游戏在技术上有共通点,但应用方式上并不相同,是云游戏技术在网络环境不好时代的一种主要应用模式。

由于即使到了 2014 年,世界各地的互联网接入速度也不那么乐观,因此索尼除了推出可以远程(玩家本地不需要 PlayStation 游戏机)的 PlayStation Now 之外,索尼还推出了主打本地进行串流的 Playstation Remote Play 功能——即显示、控制设备与远程运算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内。

索尼在先后收购了Gaikai和OnLive两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之后,于2014年发布了云游戏服务PlayStation Now。但当时的PlayStation Now服务仅供PS4用户使用,并且平台只提供在该主机上不兼容的PS3游戏。

云游戏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首先,云游戏不必再依赖于本地硬件(尤其是CPU和显卡),只需具备基础的视频解压能力,以及输入设备(键鼠或者手柄等)和输出设备(显示器)即可;其次,开发平台也不用担心玩家侧硬件性能, 可以开发出更高质量的内容;此外,云游戏还能节省本地游戏版本更新时间,长远来看也能节省硬件迭代升级成本等。

手机就能玩3A大作?现在,我们都是“云玩家”了

云游戏会成5G时代下的网页游戏的新风口吗?

云游戏时代下,玩家可在不同设备上任意切换,“比如你在家中玩电脑游戏,出门后可以掏出手机接着玩,游戏剧情不会被打断”。云游戏和网页游戏一样,可实现真正的点击即玩,而且突破单机计算的渲染技术,实现“千人同屏幕”的大战场景;最后还可拥有海量内容和动态无限更新,这也给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从5G网络的铺设速度来看,云游戏真正到来的时间将会在2023年以后。彼时,运营商能够给玩家提供足够大的流量,云计算GPU和云传输能力也都已足够优化。云游戏平台的体验有望接近本地客户端,到那时,云游戏的便捷将真正体现,用户付费订阅的习惯也将会养成。

不过,云游戏也有望促进国内游戏内容IP的改观。硬件商和渠道商的弱化带来的是游戏内容的强化,游戏研发商话语权的提升将会进一步打开高品质游戏成长空间,具备高品质游戏研发能力的游戏内容提供商将持续受益。

另外,从内容本身的IP来说,国内游戏厂商目前现象级IP颇为少见。真正具备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大制作水平的团队,全球不超过200家,而中国团队占比不到1%,超过一半的团队分布在日本、美国和法国。

而从内容上看,目前,多数厂商依旧是在原有游戏基础上推出云游戏版本,研发周期短至数月,仍处于实验阶段,多数并未真正从头开始研发基于平台的全新云游戏。

除了网络坏境以外,服务器容量也在影响游戏体验。网易云游戏平台内的游戏虽不需要下载,但大型游戏都需要排队,且排队的时间多在5分钟以上。同时,多数云游戏平台还未真正实现完全的跨平台、跨终端运行,数据的打通还需要时间推进。

从技术上来看,云计算技术虽相对成熟,但5G商业化进程刚刚开启,5G网络目前只在一线城市有较好覆盖,多数地区的4G网络还无法满足云游戏的网络要求。拿网易的云游戏来说,休闲类小游戏运行不在话下,但多数动作剧烈的游戏如《王者荣耀》虽能正常运行,却仍然会出现卡顿现象。腾讯的云游戏平台仍处于测试阶段也说明了技术上的不成熟。

在9月17日刚刚举行的2020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云游戏平台PaaS1.0正式亮相。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庄卓然表示,云游戏将成为5G时代个⼈消费的主要场景。PaaS 1.0平台是面向游戏开发者、发行渠道、游戏引擎、终端、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打造的PaaS平台,旨在帮助伙伴更快、更低成本地开展云游戏业务。厂商无需自行购买服务器,灵活的计费方式将极大降低创新门槛。

相比腾讯的云平台服务商+游戏厂商的双重身份以及网易以游戏厂商为主的身份,阿里目前则专注云服务,以云计算厂商的身份切入游戏赛道。

2019年6月,网易雷火就已经宣布了和华为达成合作,成立5G云游戏实验室,同年9月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展出了相关的云游戏试玩项目。随后11月份,网易正式推出云游戏平台,目前支持的云游戏已达到41款,包括《阴阳师》《王者荣耀》《明日方舟》等多款热门游戏。

作为国内游戏行业的头部玩家,腾讯通过腾讯云为国内70%以上的游戏公司提供了游戏云服务。2019年3月,腾讯START云游戏平台宣布开始测试,并从2019年10月开始,不断整合START for Windows组件,支持云游戏与本地游戏账号互通。首批游戏包括堡垒之夜、剑灵、流放之路等数款游戏。

国外巨头布局的还有谷歌,谷歌在2019年11月19日正式推出旗下云游戏平台Stadia,随后登陆美国、加拿大等14个国家和地区。其云游戏服务“Stadia Pro”每月订阅费用为10美元,谷歌云游戏平台的游戏也多为其他游戏厂商研发。

索尼是软硬件捆绑的代表,通过索尼PS系列游戏掌机和强大的游戏研发能力,向玩家提供高质量的游戏体验,其云服务平台则是与微软合作。而微软自身推出的Xbox也与索尼有竞争关系,但微软云平台的游戏多数不是自己研发,而是由专门的游戏厂商提供。

其中,索尼2015年正式发布PS Now云游戏服务平台,是最早正式推出云游戏平台的企业,至今已面向日本、美国、英国等19国玩家开放服务,提供超过750款游戏。玩家只需每月交纳9.99美元,即可享受服务。

在云游戏的国际赛道上,除了微软的XGPU外,索尼云游戏服务PS Now、谷歌云游戏平台Stadia也早已在市场上形成了你追我赶之势。根据自身优势基因不同,各家企业在技术、内容领域有不同侧重,也有较为综合的企业。

云游戏也将改变游戏的消费模式。目前,小型、休闲类游戏多以嵌入广告来变现,大型游戏则多以购买游戏内道具来引导玩家付费,主机类游戏则用游戏+硬件(游戏机)的捆绑方式实现盈利。云游戏则多为订阅模式,以月、季、年的付费订阅实现收费,也有以时长模式来收费,比如X元/小时体验游戏的形式。

云游戏也将改变游戏产业格局。在传统的游戏产业中,渠道商与平台商掌握着游戏入口,游戏开发商的话语权与利润受到挤压。在云游戏时代,由于万物皆入口,这一格局将被改变,游戏开发者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自主性,同时云计算厂商参与进来,成为产业链的核心上游。

云游戏带来的改变也不仅仅是对于游戏用户本身,因为省去了对于各种硬件的适配和兼容工作,游戏开发者也能够收获更大潜在用户群体,同时因为云游戏不再考虑设备性能为什么电视盒子不支持当前游戏,开发者可以最大程度的来提升游戏的画面以及品质,提高低端机用户的游戏体验。

5G通信技术助力了云游戏的快速发展,5G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正是云游戏所迫切需求的,大带宽代表了更高的网速,能保证游戏不出现卡顿,低时延则使游戏能及时对玩家的操作指令做出即时的反馈。

云游戏不需要用户再去下载、安装游戏,而是通过企业的云游戏平台,直接在浏览器端、电视端以及各种设备内打开游戏。同时,由于游戏运行在云端服务器而非以往的用户本地端,玩家也不用再考虑主机、显卡的配置性能高低,只需有网络连接和视频解压能力,中低端配置的设备一样可以玩大型游戏。

云游戏本质上来说是云计算在游戏领域的场景落地。利用云计算技术,游戏数据的运算、渲染、存储都在云端服务器进行,并通过网络将即时游戏画面传送到用户端,实现游戏数据处理、运算和画面显示的分离。

从2019年开始,借助云计算的成熟和5G的商业化,多家企业的云游戏平台开始测试落地,云游戏被更多人所熟知。不用单独下载安装,无需高端硬件配置,打开大型游戏就像打开网页游戏一样方便,手机、电视、电脑、游戏机皆可打通,似乎全新的游戏时代来了。

玩家只需一台支持手柄连接的安卓手机或平板,下载 Xbox Game Pass 应用并成为 XGPU会员即可开始云游戏。Xbox云游戏的存档与主机和 PC 端互联互通,玩家可随时继续自己先前的进度。联机功能不会因为云游戏而单独划分开,依然与主机处于同一个联机环境。

9月15日,微软正式上线了云游戏服务“Xbox Game Pass Ultimate”,月费14.99美元(约合人民币102元),首月体验价1美元,在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推出。

云游戏的本意已经被大家忘了

专题: 三国3单机游戏   三国单机游戏版   单机游戏真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