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戏和网页游戏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网页游戏(Web Game)是通过浏览器直接在互联网上运行的游戏,玩家不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只需要在浏览器中打开游戏网站就能玩。网页游戏通常依赖于HTML5、JavaScript等技术,游戏的性能和体验取决于用户的设备性能和网络状况。
云游戏(Cloud Gaming)是一种通过云计算技术,将游戏的计算和图形处理工作放在云端服务器上,然后将渲染后的视频流传输到用户的设备(如电脑、手机、游戏机等)上,用户通过网络直接观看和控制游戏,就像在本地设备上玩游戏一样。云游戏的特点是可以提供更高画质和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因为它不需要用户的设备有强大的硬件性能。
所以,云游戏并不是网页游戏的同义词,但它们都是通过互联网提供游戏的方式,只是云游戏更依赖于云端的处理能力,而网页游戏则主要依赖于用户的设备。
关于云游戏的体验和一些感想
腾讯和网易的产品还在内测中。腾讯的云游戏是基于wegame平台,目前只有几个游戏在做云游戏内测,我体验了一下,速度是目前最爽了,平均延迟在10ms以下,跟本地玩是一样的体验。网易的云游戏是网页的形式,可以玩很多手机和PC游戏,包括了自家的和别家的,可选清晰度,我体验的是超清模式,虽然显示的延迟7ms,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有点觉得延迟很明显,目前已经开始收费模式了,但是可以体验30分钟,毕竟这个成本是很高的。
一文读懂“云游戏”
2018年10月,谷歌宣布推出Project Steam(流媒体计划,今年3月更名为Stadia)。用户甚至不需要下载云游戏的平台,也不受终端限制,只需要通过Chrome浏览器就可以畅玩各类3A级游戏大作。即便更换电脑,游戏体验和存档也可以顺畅继承,宛如将大型主机游戏“页游化”了。
云游戏就是网页游戏嘛知乎
2015年,NVIDIA推出了基于云服务器的游戏流媒体服务GeForce NOW,在发布之初就支持60余款游戏。基于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GeForce NOW的游戏画面可以达到1080P的分辨率与每秒60帧,相比PlayStation Now的720p和30帧有了巨大的提升,但对网络条件的要求仍极为苛刻——至少需要50Mbps带宽。此外,GeForce NOW仍然受到终端的限制儿时单机小游戏三国战纪,只支持自家的SHIELD系列产品(包括台式、平板掌机3个型号)。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的 PlayStation 玩家要想玩游戏,需要把 PlayStation 游戏机接上电视,然后端坐在电视机前用手柄玩游戏。而PlayStation Now则允许玩家躺在床上,用自己的手机作为现实和控制设备与自己的PlayStation游戏机连接进行游戏。这与 PlayStation Now、Google 和腾讯发布的云游戏在技术上有共通点,但应用方式上并不相同,是云游戏技术在网络环境不好时代的一种主要应用模式。
由于即使到了 2014 年,世界各地的互联网接入速度也不那么乐观,因此索尼除了推出可以远程(玩家本地不需要 PlayStation 游戏机)的 PlayStation Now 之外,索尼还推出了主打本地进行串流的 Playstation Remote Play 功能——即显示、控制设备与远程运算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内。
索尼在先后收购了Gaikai和OnLive两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之后,于2014年发布了云游戏服务PlayStation Now。但当时的PlayStation Now服务仅供PS4用户使用,并且平台只提供在该主机上不兼容的PS3游戏。
云游戏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首先,云游戏不必再依赖于本地硬件(尤其是CPU和显卡),只需具备基础的视频解压能力,以及输入设备(键鼠或者手柄等)和输出设备(显示器)即可;其次,开发平台也不用担心玩家侧硬件性能, 可以开发出更高质量的内容;此外,云游戏还能节省本地游戏版本更新时间,长远来看也能节省硬件迭代升级成本等。
而云游戏客户端的作用仅限于数据的发送、接受以及游戏画面的呈现,游戏的储存与运行都是在云端服务器上完成的。在进行游戏时,玩家操作客户端向云端发送数据,云服务器根据操作运行游戏,将游戏画面编码压缩,通过网络返回客户端,最后客户端进行解码并输出游戏画面。
由于本地设备上不需要安装游戏,所以各终端设备都可以运行各类游戏,不再需要游戏对软硬件的适配、终端的性能要求等以往困扰游戏玩家的问题。因此,云游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打破各种终端限制的壁垒,在手机上可以玩到电脑、主机游戏,在电脑上也可以玩到主机、手机游戏。
手机就能玩3A大作?现在,我们都是“云玩家”了
云游戏真的要来了,网页上玩手游!这下真的成云玩家了
游戏概念研究:“你必须尽力不停地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01
如前(【手游是否具备云端体验优势是未来决胜点之一】)所述,云游戏泛化不仅能帮助游戏商降低获取用户的成本,降低不同设备、不同平台的适配成本,云端化本身也【降低】了游戏初期遭遇黑客攻击勒索的可能、技术玩家通过修改本地包体作弊的可能;当然,游戏的【测试】也可能实现【实时发现问题、实时解决问题】——即在线修bug,游戏体验提升明显。
古利莫特甚至提出,主机游戏将会消失,能在各个平台上(包括主机、手机和电脑、电视)上运行的云端游戏才是游戏行业的未来—— “最多再经历一个10十年的主机时代,所有的游戏都会成为云游戏,是所有的游戏”。
厂商们看起来对云游戏技术充满信心。去年8月,育碧CEO伊维斯·古利莫特就在采访中解释了育碧和谷歌就云游戏展开合作的缘由:“目前,有很多公司在做流媒体……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趋势,它将继续发展。这项技术最终将得到显著的改进,让我们有流畅的游戏体验。”
同样是几天前,美国最大的无线通讯服务商(相当于中国的联通、移动)威讯无线(Verizon)开始邀请玩家来测试他们自己的云游戏服务“Verizon Gaming”。参加者可以获赠一台英伟达的云游戏设备NVIDIA Shield TV和150美元的亚马逊礼物卡。
有人在亚马逊官网的招聘名单中,发现了“云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这一岗位。这一岗位的描述透露了他们的野心:“我们相信有突破性的游戏可以重新定义玩家体验的界限,并改变世界看待数字娱乐的方式……加入我们,您将拥有Twitch、AWS和整个亚马逊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以塑造游戏的未来。”
去年10月,谷歌也宣布进入云游戏领域,推出了自己的“Project Stream”。谷歌直接与育碧合作,让用户用Chrome浏览器就可以玩到刺客信条的最新作品《刺客信条:奥德赛》。据实际测评的结果来看,画面几乎没有妥协,可以达到4K和60帧的高标准。
2013年,英伟达推出了云端渲染技术NVIDIA GRID(后更名为GeForce Now),后来还推出了云游戏的机顶盒Shield TV;索尼的PlayStation Now凭借着索尼平台的优势覆盖了主机、掌机、电视在内的多个平台。据统计,仅这两个平台上的“云玩家”,就接近2亿了。
到了2010年前后,游戏和硬件厂商们似乎觉得云游戏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开始相关的业务了。从2009年OnLive现身GDC(游戏开发者大会)开始,英伟达、索尼相继入局,展开自己的云游戏服务。
但世嘉频道在运行5年后关闭了,Satellaview也从未真正普及过。其中缘由显而易见——利用卫星或者有限电视网络,意味着高昂的价格和糟糕的连接质量,这些问题在基于互联网的云端技术兴起前几乎是不可解决的。与这些问题比起来,什么“设备安装复杂”都算是细枝末节了。
1995年,任天堂以“游戏从天而降”为口号,推出了SFC(超任)的外设:Satellaview。这是一款卫星接收周边,用户除了可以用它从任天堂的卫星网络中下载游戏(当时互联网技术还不发达),还可以玩一些“广播游戏”。这些广播游戏只在固定的广播时间提供,玩家可以通过卫星网络直接游玩这些游戏,不用预先下载。
1993年,世嘉为其MD游戏机推行了名为“世嘉频道”的在线游戏服务。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玩家付费之后无需购买卡带就可以通过电视天线连接网络畅玩相应的MD游戏。
事实上,云游戏技术出现非常早——20世纪90年代,任天堂和世嘉都进行过云游戏相关的尝试,只不过利用的都不是现在我们熟悉的互联网之“云”。
云游戏技术,简单来讲,这是把这些大型游戏“页游化”。让网速代替昂贵的显卡、处理器等设备,使玩家只用一台基本配置的电脑就能玩上最新的游戏。
一般来说,在国内游戏相关的讨论中,提到“云”,多半是指玩家没有玩过某游戏却对其大加评论的行为。“云玩家”一词是彻头彻尾的贬义词,“云游戏”也随之被“污名”化,用来指某些玩家不去实际玩游戏,而是通关视频或直播间接体验游戏,还自称了解该游戏的现象。
云游戏会成5G时代下的网页游戏的新风口吗?
支持多段无缝切换,上一秒在电脑上玩,下一秒即可在手机上玩,游戏进程不会中断。之所以能实现不断档畅玩,是因为云游戏存在在云端,相当于一个不关机的高配电脑,永远在线,而你使用终端的切换则像是传统意义上切换键鼠一般。
这就是5G时代:网页也可以玩英雄联盟、使命召唤等大型游戏
云游戏说白了就是把我们要玩的游戏运行在远程的服务器上,然后将服务器中该游戏的画面通过网络传输到我们的电脑上,然后再把我们电脑上的鼠标、键盘输入发动到远端服务器上,远端服务器控制游戏的行为,这样就好像我们在自己的 电脑上玩游戏一样。
那么这和5G又有什么联系呢,本着好奇心,我查询了“云游戏”这个关键词,发现可以玩云游戏的平台不只是虎牙平台,斗鱼平台也可,当然还有很多云游戏平台,只是每个平台支持的游戏种类可能不同罢了。要想知道为什么在5G之后才开始兴起云游戏三国攻城3d单机游戏攻略,就不得不说云游戏的运行原理了:
云游戏平台是云计算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云游戏采用云计算技术,把各类游戏统一在服务器端执行,所有的游戏的下载、更新、执行、渲染都可交由服务器自动完成。用户端设备只需接收视频流,并将用户的键盘、鼠标和控制器的输入动作通过网络发送到云游戏服务器。
云游戏摆脱了对硬件的依赖。对服务器来说,仅仅需要提高服务器性能而不需要研发新主机;对用户来说,可以得到更高的画质而不用购买高性能的计算机。
云游戏也叫有需求的游戏,是基于云计算的新技术。在云游戏模型中,所有的游戏逻辑和渲染都在服务器端运行,然后再从服务器把压缩的视频传给用户,这样玩家就不需要一台CPU和GPU相当好的计算机了,唯一的要求就是一个基本的视频解压软件和可靠的网络。
5G为云游戏插上翅膀,网络游戏变革时刻已到
Google凭借其Stadia游戏流媒体服务进入市场。Stadia作为一项跨平台式的流媒体游戏服务,玩家可以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视、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通过该平台游玩游戏,而无需考虑硬件配置,游戏无下载过程、无需更新,即点即玩。
在客户端,用户的游戏设备不再需要高端处理器和显卡,只需要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就可以了。这样一种共享硬件资源的模式大大减轻了玩家的投入成本,这种“开箱即玩”的体验降低了玩家的门槛,既提升了便捷性,又优化了使用体验。
专题: 萌三国单机游戏 三国k单机游戏 三国单机老游戏上一篇网页小游戏不能玩手机游戏
下一篇网页游戏怎么连手柄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