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游戏和云游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在某些方面有所重叠。
网页游戏(Web Game)是指一类无需下载安装,直接在网页浏览器中运行的游戏。玩家通过互联网访问游戏服务器,进行游戏。这类游戏通常对硬件配置要求较低,易于上手,便于推广。
云游戏(Cloud Gaming)是一种新兴的游戏模式,它将游戏的运行和渲染工作放在远程的服务器上,玩家通过高速网络连接以流媒体的方式进行游戏,不需要在本地设备上安装游戏,只需要一个支持流媒体的设备和网络连接。这种模式对硬件配置的要求较低,尤其是图形处理能力,因为大部分计算工作都是在云端进行的。
所以,虽然都是在线游戏,但网页游戏并不等同于云游戏,云游戏是网页游戏的一种高级形式。
“云游戏”是什么鬼?能让股市如此疯狂
看了一下最新高端酒的价格,昨天,飞天茅台某款53度500ml从3099元提高到3266元一瓶,五粮液某款52度500ml从1238元提高到1299元一瓶,泸州老窖某款52度500ml从318元提高到358元一瓶。
网页游戏就是云游戏嘛对吗
一文读懂WebGPU:除了让浏览器3D性能大爆发外霸龙三国网页游戏下载,它还有啥用
但问题在于,这种提升到底能够有多明显?要知道目前的绝大多数常规网页中,都不包含太多需要用到显卡算力的内容。所以换句话来说,往往大家觉得浏览器开始“卡”的时候,大概率并不是GPU性能不够用,而是单纯因为开了太多页面、内存被“撑满”了。
首先,WebGPU能不能让浏览器在显示网页时速度更快?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它的底层技术从OpenGL升级到了DX12、Vulkan等新的图形API。这些新API不仅仅是在时间层面上比OpenGL足足领先了三五年之多,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能更好地利用当前的多核CPU、也能更高效率地使用显卡算力。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当浏览器底层从WebGL升级到WebGPU后,哪怕不做其他的任何改动,也能提高浏览器的网页渲染效率。
游戏概念研究:“你必须尽力不停地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01
游戏云化的未来,就是在【基础服务端】,有一套如epic、unity这样的专用于云游戏开发的【新】引擎以及各种适配成熟引擎的组件(插件),有(至少)一家专用于发行的平台和渠道——换言之,就是现在手游世界研发、运作方式的“云升级版”。
巨头布阵,云游戏时代真的要来了?
云游戏的到来首先会对硬件制造商带来比较大的冲击,由于云游戏对设备的配置要求很低,可能会延长用户的换机周期,to C的业务会有影响,特别是像索尼(PS系列)、任天堂(Wii、Switch)、微软(Xbox系列)等主机生产商,以及英伟达和AMD等显卡生产商。
云游戏有“人走茶凉”的可能。云服务的游戏所有权属于服务供应商,玩家仅仅是租借游戏。本身玩家就需要支付网络费用,还需要支付订阅服务费,最终游戏还不能为玩家所有。这就使很多主机玩家没办法进行二手交易了,主机游戏一直存在实体的游戏光碟或游戏卡,存在二手交易市场,有些玩家喜欢买二手游戏,玩腻了再卖掉,更实惠,不过云游戏的到来意味着这样的市场将消失。
玩家在设备上进行指令的输入,比如游戏中走一步这个动作,这个指令发出去要经过光纤,到服务器计算后然后再返回,路径的长远会导致你游戏的延迟,而这个延迟时间完全无法人为改变。云游戏不像视频能够缓冲,如果你正在“吃鸡”,延迟100毫秒,都会对你产生影响。因而,要达到良好的即时体验,服务器机房要离用户越近越好,延迟时间才可控。
云游戏在若干年内发展缓慢最大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网络带宽的限制,带宽限制了画面传输,无法满足即时游戏的需求。如谷歌Project Stream要求用户的网速要达到25Mbps,目前,这对于许多国家、地区而言还是比较高的标准。不过,这一点,随着5G技术应用的成熟,应该会慢慢好起来。
三、通过云游戏,玩家可以多平台无缝切换。云游戏推出后,玩家彻底摆脱了不同平台和终端的束缚,无论是电脑、手机、游戏机、电视,还是安卓、IOS系统都可以无缝切换。比如,你在通勤路上用手机继续玩一款游戏,回到家后在智能电视上可以继续刚才的进度。
二、云游戏对游戏玩家的硬件要求也大大降低。因为游戏画面的渲染、背后的运算工作都搬到了云端的服务器上,因此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以当下比较火的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来为例,要想流畅运行,电脑配置至少得6核CPU、16GB内存、GTX1070以上的显卡,这样下来硬件花费至少七八千。而在云游戏平台上玩则没有多高要求,低端配置的电脑或者普通工作用笔记本就可以了。
对于收费模式,谷歌并未透露太多。不少专家认为云游戏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会员制包月随便玩,二是时长制,按小时付费,像网吧一样,三是买断某个游戏,某个游戏随便玩,这三种模式是可能出现交叉重叠的,比如先买断、再按时长收费的组合。
在游戏体验方面,谷歌直接与育碧合作,让用户用Chrome浏览器就可以玩到刺客信条的最新作品《刺客信条:奥德赛》。老版Stadia,也就是去年谷歌发布的云游戏平台Project Stream,有很多拿到内测资格的玩家都在社交网站上晒了用Chrome玩《刺客信条:奥德赛》的体验:试玩过程相当惊艳,基本无卡顿,运行流畅,但画质有所降低,在720p~1080p,达不到60fps,基本在30~40fps,偶尔有马赛克现象,与主机画质比较画面明显泛白(排除显示器原因)。
手机就能玩3A大作?现在,我们都是“云玩家”了
腾讯跟随谷歌入局,云游戏会是下一个大风口吗?
英伟达CEO黄仁勋此前接受采访表示,“如果你要问云游戏还需要多久才能和PC一样优秀,那么我现在就可以回答你,‘永远也不会’,延迟是主要原因,当你正在享受电竞游戏时,延迟必须在几毫秒,而不是几百毫秒,很无奈,这是物理法则”。
技术时代的每次变革都带来行业洗牌,5G和云计算推动的变革效应更加突出,从推出云游戏平台的厂商来看,既有游戏内容厂商,如腾讯,也有云计算厂商,如谷歌,硬件厂商如英伟达,创业企业如动视云科技,但是各家投入云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却很不一致。
在国内手游发展如此泛滥的今天,动视云科技的游戏平台基本上是以PC平台为主,“移动平台手游这一块还是我们一个实验业务,在营收上几乎没有占比,我们现在仅仅做到把PC平台可以用更低端的PC以及手机和盒子能玩,这件事我们已经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阶段”,解锐表示。对于数十人的创业企业来说,动视云科技目前还处于努力满足PC端需求的阶段,资本或将成为巨大助力。
在国内,动视云科技的发展颇具代表性,其背后逻辑就反映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变化,两者呈现强线性相关性,2014年大部分地区有线都是ADSL接入,无线都是3G网络,宽带发展联盟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固定宽带用户网络下载的忙闲时加权平均可用下载速率为4.25Mbit/s(即544.00kByte/s)。
云计算资源的具体载体就是数据中心,根据Cisco预测,到2021年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将从2016年的338个增长到628个,其中北美地区占比为35%,亚太地区占比为39%,欧洲占比为20%,云计算资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随处可得,距离数据中心越近,云游戏体验越好,所以目前我们看到云游戏的数据中心一般在省内,最多跨省。
我们经常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云游戏就是一个摆在眼前的例子。OnLive的服务不受用户欢迎的原因在于它只能提供每秒30帧720p游戏,并且因为网速和延迟的原因,游戏卡顿,体验很差,而现在云游戏的主要掣肘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可以解决。
clark表示,从奥德赛的表现来看,大部分游戏延迟在100ms以内,可实现较好的体验,比较理想的条件下,云游戏如果可以做到70ms(30ms游戏延迟+40ms网络视频编解码延迟)就非常理想了。如果是动作类游戏,对延迟的要求则会更高。
对此雷锋网的理解是,5G拉平了云游戏在有线条件和无线条件下的体验,以往4G条件下云游戏很难达到光纤宽带的体验,但是5G不管带宽还是延迟都有改善,起码让云游戏可以在移动端得以实现光纤宽带近似体验,而手游是比端游刚需性更强的市场。
云游戏会成5G时代下的网页游戏的新风口吗?
一旦终端不再受限制,主机游戏、PC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等将会同台竞技,游戏企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通过腾讯云,玩家可以在WeGame上游玩PC游戏,而不需要下载任何东西。ChinaJoy现场,腾讯云展示了《天涯明月刀》《中国式家长》《三国杀》和《铁甲雄兵》等游戏的云游戏模式的试玩。
一文读懂“云游戏”
与过去游戏带动消费者更换新设备不同,云游戏的主要运算放在云服务商的机房里,因此更易于对新芯片的批量换代升级。硬件在性能上的一点提升与成本的一点下降,对于批量更新的云服务运营商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运营成本节省。
后续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在整个PC时代的晚期,“能玩游戏”是对一台电脑很重要的指标,而“能流畅玩游戏大作”则是对一台个人电脑最好的赞誉。这种衡量标准甚至延续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公司在 iPhone 前几代的发布会时,每次都会请出一款名为《无尽之剑》的3D游戏为其最新的产品性能背书。
引用NVIDIA官方的一段有些自夸的描述,NVIDIA在1999年在业界倡导 GPU 概念,重新定义了现代计算机显卡,并将计算机与家用游戏联系起来,于 2000 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为家用计算机市场找到了全新的成长空间。
如果你对计算机行业少有了解,一定注意到了在上文提到各类云游戏服务中,只有NVIDIA英伟达的“画风最为奇特”。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NVIDIA不是一家游戏公司,也不是一个游戏平台,它最被广为人知的是它的显卡业务。
2019 年 3月,游戏开发者大会 GDC 上,在 Google 宣布其云游戏平台 Stadia 的同时。腾讯也开启了云游戏平台 Start 的内测邀请,向上海和广东的资深玩家开放预约体验。以“让好玩触手可及”为愿景,借助腾讯云的海量基础资源,目标给庞大的国内玩家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游戏体验。面向B端用户,腾讯还推出了CMatrix云游戏方案,针对Android云游戏提供专业性技术解决方案,为第三方游戏企业提供云游戏平台技术,快速云游戏应用场景落地。
2018年10月,谷歌宣布推出Project Steam(流媒体计划,今年3月更名为Stadia)。用户甚至不需要下载云游戏的平台,也不受终端限制,只需要通过Chrome浏览器就可以畅玩各类3A级游戏大作。即便更换电脑,游戏体验和存档也可以顺畅继承,宛如将大型主机游戏“页游化”了。
2015年,NVIDIA推出了基于云服务器的游戏流媒体服务GeForce NOW,在发布之初就支持60余款游戏。基于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GeForce NOW的游戏画面可以达到1080P的分辨率与每秒60帧,相比PlayStation Now的720p和30帧有了巨大的提升,但对网络条件的要求仍极为苛刻——至少需要50Mbps带宽。此外,GeForce NOW仍然受到终端的限制,只支持自家的SHIELD系列产品(包括台式、平板掌机3个型号)。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的 PlayStation 玩家要想玩游戏,需要把 PlayStation 游戏机接上电视,然后端坐在电视机前用手柄玩游戏。而PlayStation Now则允许玩家躺在床上,用自己的手机作为现实和控制设备与自己的PlayStation游戏机连接进行游戏。这与 PlayStation Now、Google 和腾讯发布的云游戏在技术上有共通点,但应用方式上并不相同,是云游戏技术在网络环境不好时代的一种主要应用模式。
专注于原创的企业级内容行家——科技云报道。成立于2015年,是前沿企业级IT领域Top10媒体。获工信部权威认可,可信云、全球云计算大会官方指定传播媒体之一。深入原创报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
2019年6月华为云在全球游戏大会正式发布了云游戏管理服务平台。在安卓云游戏方面,华为云则提供了指令流技术,即手机从云端获取游戏的OpenGL ES渲染指令,再用手机终端的GPU把这些指令渲染出来。
腾讯的目标在于打造全周期云游戏行业解决方案,并为用户提供全链路云游戏平台与生态。2019年,腾讯公司推出与英特尔合作的云游戏平台“腾讯即玩”,将适用于PC和智能手机,同时腾讯开启“START”云游戏平台的预约内测。
2018年,阿里云就推出全新的游戏云3.0,以及覆盖游戏生态链的GameMaster智能服务。阿里云对用户非常在意的成本问题采取了边缘计算、虚拟化GPU、流媒体压缩等技术,充分利用GPU资源,平衡了客户成本和游戏玩家体验。
索尼拥有一项名为PlayStation Now的游戏订阅服务类似翼三国的网页游戏,该服务使玩家可以在PlayStation 4和PC上访问多个PlayStation游戏,付费用户在今年已经增加到了220万。
Google凭借其Stadia游戏流媒体服务进入市场。Stadia作为一项跨平台式的流媒体游戏服务,玩家可以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视、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通过该平台游玩游戏,而无需考虑硬件配置,游戏无下载过程、无需更新,即点即玩。
微软于今年9月公开推出其游戏流服务Project xCloud,标志着该公司进一步推动云游戏发展,允许游戏玩家在远程服务器上运行游戏时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接入游戏。
云游戏平台成为这场大战的中心,市场可能会出现三大类型平台:大厂自建的云游戏平台,如腾讯、微软、谷歌;初创公司搭建的云游戏平台;流量平台演化成的云游戏平台,比如快手、抖音、B站等。
对用户来说,云游戏通过云平台的形式丰富了游戏的品类,体验提升的同时,不再需要以较高的成本替换硬件设备,只需购买云服务的形式订阅游戏即可。
对游戏开发者来说,云游戏可提高开发效率,提升呈现质量,同时降低开发成本。如当运营平台统一后,不同机型之间的适配优化工作量也将随之降低,开发者可集中精力,更加专注于产品本身的创新。
云游戏的产业链核心环节主要有云计算提供商、云游戏服务商、网络运营商、游戏研发商和传统主机设备商等。随着5G应用等推进,主机设备优势被削弱,游戏平台化趋势倒逼内容方转变收费模式。
再次,云游戏同时也会带来营收模式的多样化,不仅仅是订阅、道具、广告三方面的营收方式,直播、电竞、电商等方面是否可以激活更多的营收新玩法也都值得业界期待。
首先,云游戏的发展会带来用户与产品交互方式的改变、内容产生和分发的改变、用户群体的多元化等多种新的改变,有助于游戏产业多元化。
专题: 最三国单机游戏 三国游戏单机操 三国游戏单机类下一篇耐玩的网页游戏有哪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