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二合一电脑,可以流畅地运行网页游戏。它的高性能处理器(如Intel i5或i7),加上足够的内存和独立显卡(如Intel HD或NVIDIA独显),能够提供良好的图形处理能力,确保你在玩网页游戏时不会遇到卡顿问题。同时,其高分辨率的触控屏和Surface Pen支持也提供了良好的游戏体验。
不过,网页游戏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网页的优化程度和你的网络状况。如果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游戏服务器负载较高,可能会影响游戏体验。总的来说,Surface Pro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网页游戏的流畅运行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高强度游戏可能会导致电池续航时间减少,所以建议在有电源的情况下使用。同时,为了保护视力,也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做一些眼保健操。
低配surface pro日常办公够用吗?
日常办公都做些什么呢?office、浏览网页、看视频、玩小游戏、便携性、续航时间,低配surface pro都能很好的完成我们赋予它的使命。做文案、轻度修图、演示PPT它都完全没问题,不到3斤的重量携带方便大于8小时的续航保证了工作效率,而且低配surface pro是被动散热还很安静。唯一不适应的是屏幕,12.3英寸2736*1824(267PPI)分辨率的屏幕是优点也是缺点。显示比例3:2感觉很别扭,准3K分辨率看图标有点小有的APP适配没做好字体和UI感觉很模糊。其它还真没什么缺点,就是低配能多个8G内存版本就完美了。但是厂家只给i5机型配了8G内存这就是销售策略吧!办公还是强烈推荐低配surface pro,4G内存也很流畅,128G硬盘小了点但是可以SD卡扩展。所以i5i7 256G 512G都没什么意义,还不是被动散热。办公族选低配就对了,省钱才是最重要的。
btgo手游盒子代理如何轻薄的Surface Pro 7充满惊喜
surface pro玩网页游戏
Surface Pro 7的屏幕比我现在用游戏本好太多了,亮度高、颜色精准,看视频、看图片都很舒服。我还特地买了一支Surface Pen,然后在OneNote中写写画画,延迟低还配备压感,这种表现很自然。
总体而言,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加持,速度大幅提升,屏幕色彩细腻、固态硬盘存取速度突出,三模式办公为商务而生,创作能力强劲,作为一个需要长期出差,又偶尔需要一个平板来做打打游戏,看看电影的轻办公、轻娱乐一族是不错选择。
当然,我们不能把Surface Pro 7当做普通的笔记本电脑来看,从基本的结构上就能看出,完全是不同的设计,Surface 更偏重于多样化的使用体验,而普通的笔记本电脑无论是设计上还是使用上都更加单一,因此在散热方面的处理上,两者是不同的思路。
首先,日常开机后,CPU初始占用率约在10%,主硬盘温度约在29℃,使用超过半小时后,CPU占有率达到20%时,主硬盘以及CPU温度大约35℃,没有发烫的感觉,主屏也不会发出明显呼呼声。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进行拷机测试时,Surface Pro 7的CPU温度最高可达到75℃,GPU最高温度也达到了七十摄氏度左右,总体上是一个比较满意的数值。
除了硬件上对于散热的处理,软件方面,禁用Windows Installer Module与Windows Installer ModuleWorker这两个服务后会电脑的CPU热度会明显下降。
从外观上我们可以看到,Surface Pro 7完全没有预留大量的散热孔,因此散热方面主要依靠机器左侧边的小缝隙,因此使用中会发现机器左部分明显发烫,使用中会出现较明显的呼呼声。
日常使用情况下,电池模式为均衡,办公或者浏览网页的掉电量大约为每5分钟掉电1%左右,这是个比较可观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日常使用情况下,Surface Pro 7的使用时长大约在将近8个小时,已经非常不错了。
从以上图标中我们可以看到,耗电量五分钟掉电大约3%,最高5%。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持续播放视频,并且亮度最高,音量最高的情况下,Surface Pro 7的实际使用时间大约在两个半小时。
Microsoft 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大约是10小时,这个数据是基于实验室得出的,实际使用中肯定会有差异,接下来我们从追剧模式、游戏模式、日常模式三种使用情况下来测定续航效果。
而随着充电的进行,CPU的热度和硬盘的热度也在不变变化,整体上CPU热量维持在50℃以下,而硬盘温度较稳定,基本维持在35℃左右。作为一个重度电脑用户,Surface Pro 7这个充电速度比较满意。
Surface Pro 7的电池容量约为45000mWh,理论供电时间约为10小时,这个时长比起常规笔记本是相当优秀的,那么实际表现如何,我们来从以下的数据表中看答案。
Surface Pro7区别于普通笔记本的设计理念,在非常有限的机身中留出足够空间给理论续航长达十小时的电池这件事有点难度。
Surface Pro7配置从酷睿i3 4G+128G到i7 16G+512G,为各个需求段提供了选择,笔者手上这款配置为酷睿i7 16G+256G,即16G运行内存加上256G SSD固态硬盘。
Surface Pro 7 拥有高达97%的sRGB色域,32位的颜色深位。光栅显示技术,在视觉效果上,Surface Pro 7都毫无疑问属于中高端行列。
Surface Pro 7配备的是12.3英寸的PixelSense显示屏,和前代Surface Pro 6相比,从观感上似乎没有非常大的改变,但其2736×1824的超高清分辨率令人惊喜,目前的主流笔记本依然以最高1920×1080的分辨率为主。不仅如此,颜色配置的可选增强模式对色彩的鲜艳度提升也非常明显。
使用手感上,不接触屏幕也能实现如同鼠标移动的效果,轻触屏幕可以实现绘图、阴影等,笔盖还带有橡皮功能,整个操作下来,几乎没有延迟,很适合做笔记或者绘图。
键盘可以360°翻转,无需拆下键盘,Surface Pro 7也可以变身平板电脑,平板模式完全是一台平板电脑,此时尽可以上网冲浪、玩游戏,尽享娱乐、休闲时光。工作室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平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将平板的后置支架翻开至165°或者其他任意角度,使用配套的Surface Pro7触控笔进行创作和绘画等。去掉键盘等冗杂配件,支架可以自由撑开,的确是一个简单、舒适的工作状态。
从感官上来看,Surface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但使用中会发现,因为有支架的支撑,这样的结构并不影响笔记本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配套键盘虽然轻薄,但1.3mm的键程意外地舒适,虽然不能和机械键盘相比,但打字时的按压感和回弹速度都相当不错。键盘还拥有夜光模式,灯效是简单的纯白色,只有在打字时才会亮起,节能。
那么未来的生产力笔记本什么样,笔记本增加了平板模式,手机向大屏平板进化,平板会是未来的主宰?今天给大家带来微软Surface Pro 7的测评。
当下的三大趋势,互联网加速改造实体产业,人工智能加速互联网迭代更替,大数据加速人工智能创造再生产。毋庸置疑,跨地域、跨空间、跨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成为流行。
surface Pro7内存升级后因为BIOS问题出现发热量大、启动慢、CPU降频和不识别等奇奇怪怪的问题,最近一个月,我就帮客户和同行擦了二十多次屁股。
拆拆装装就能修电脑时代已经结束,不懂软件编写的电脑维修商最多只能是个忽悠,千万别说自己是个维修工程师,连个程序都是不会编,太丢了人!
Surface Pro7这款机器是采用的英特尔第10CPU,CPU及集成到CPU上的南北桥都必须通过微软的UEFI(BIOS是UEFI的一部分)程序来激活启动运行,内存、硬盘及每个配件都通过BIOS内存储的唯一硬件ID身份号来通迅及协调工作,Pro7这款机器如果我们只是把内存颗粒从小容量换成大容量,那它一定是会识别的,甚至不会开机,必须完美的修改BIOS程序,将新硬件ID识别身份写入进去才能工作。
长期以来对于电脑,大家都有一个固化罗辑思维,换个内存,加个硬盘,换上更好CPU,就是对电脑升级,对于过年或台式电脑,你这个样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度的集成化的电路设计出来的产品,就不是这样了,英特尔系的6代CPU起就大变样了,桌面移动版(也就笔记本用的)以前熟悉的南桥北桥在主板上就找不到身影了,原来他集成到CPU上了,除了集成还内置了程序代码,统管了整个电脑的的硬件,每个硬件会有一个属于自己ID号的钥匙,Surface和苹果MAC这类高端电脑就连你换个电源芯片都很重新刷写程序,否则就是摆工不开机。
内存和硬盘都是电子储存产品,其寿命均是由使用程度决定的,简单直接地讲就是和读写量及通电时间直接关联的,据固态硬盘的厂方规格书说明,TLC颗粒的固态硬盘寿命值标定的是:1TB为400WTB,512GB为300GB,256GB为2000TB,128GB为100TB;所以请大家谨慎对待所谓的原装折机件,原则上买新不买旧。
高端电子产品都价值不菲,很多伙伴包括我自己在内在购买配件或维修时都特别关心是速是原装配件?总是担心配件非原装不兼容的问题或对机器造成二次损伤。原装固然好,但二手配件问题就颇多,特别是电子产品。
一台CPU及其它配置相同的surface Pro7机器,3733频率16GB内存搭配海力331A型号的512GB硬盘和4266频率16GB内存搭配海力X002型号的512GB硬盘在相同的环境下使用鲁大师跑分测试,结果分值差距可达5万之多!
比如10年前你买的电脑CPU主频就是3.2GHZ,而如今的一些新上市的性能电脑CPU主频才1.6GHZ甚至还有更低1.1GHZ呢?主频更低而评测性能是10年前CPU的10倍不至,这其中有频率和新技术的睿频的加入。内存 从DDR1至DDR4,频率从1333提升到4266,其性能评价这是不能只用几个G的容量来标定的。硬盘从机械盘100M/S的速度到SATA固态500M/S再到如今的3000M/S或5000M/S以上,还能只用大小来核量一块硬盘性能和价值吗?
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对一台电脑的真正性能和硬件参数很难理解和分析透彻,基本上还是老一套思路和评价观,只关心硬盘是多大容量、内存是几个G、CPU的主频是多少?电池能用几个小时?正因为这样,就给很多不良商家有个乘虚而入的机会。
如果给你升级商家用的不是最好X002的海力士硬盘,那你的机器的这次硬盘扩容升级,最多只能叫扩容而不升级了,在此划个重点,硬盘一定要新是全新,因为固态硬盘的寿命就是用读写量来计算的。
该怎么选?看表对照吧,影响硬性能的核心参数是顺序读写和随机读写能力,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功耗和发热量,在些我推荐海力士的第三代单颗粒SSD硬盘X002编号的,读写速度绝对是目前可用于Pro7上的地给最快硬盘了,关于功耗和发热量海力士也最佳的,核心0.92V的电压绝对比1.2V电压的东芝低。
Pro7是10代CPU只持NVME1.3/PCIE3.0协议,所以还可支持海力士最新第三代单颗BGA封装的SSD硬盘X002硬盘芯片,这块硬盘才是速度王者。
硬盘这也是电脑性的关键部件,硬盘的读写性能直接影响开机速度、软件打开得快慢、游戏的加载时长及开机的快慢;Pro7原机出厂有三星、海力士和东芝三个品牌,均是291针脚的单颗粒BGA封装的SSD固态硬盘,型号规格如下图:
建议:升内存一定要选用4266的,品牌方面镁光、三星、海力士都是微软原厂所选用配件供应商,建议选用海力士,个人感觉要稳定些。
目前可用于安装在Pro7主板上并且支持10代CPU的BGA200(即200针脚)内存颗粒有两种规格,分别是LPDDR4/3733和LPDDR4/4266,内存和频率即是代表内存的读写速度,3733和4266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升级时商家给用的3733的内存颗粒而原机是4266的频率,不仅速度没有跟上还会有兼容性问题发生,那么就会出现内存性能不升反降,容量虽然扩大,但没有升级带来的性能提长体验。
Surface Pro7 使用是低电压(1.2V)DDR4内存,板载BGA2000/LPDDR4/4266内存颗粒,主板上焊接4颗组成双通道8GB或16GB,低配i3处理器的版原机4GB内存出厂只装了两颗(1\3位置)是单通道内存。
通过内存升级16GB和硬盘扩容升级512GB或1TB来提升机型的性能,也许是为了拆腾,也许是为了捉襟见肘的荷包暂缓换机计划,但总之一个目的,提升电脑性能,跟上主流配置用游戏盒子玩网页游戏太卡,咱们再战三年。
一般新机上市主力销售期是1年至1年半时间,距发布时间近三年了,按微软的官方质保政策,大部分机主享受的保修期已经到了,因此不少爱拆腾的小伙伴就无所顾忌了,同时也有不少的维修商家推出了针对surface Pro7改造升级服务。
Surface Pro7是微软2019年10月发布上市的一款Pro系统旗舰机型,10代CP心脏性能很是强大,续航高达10小时,妥妥的便携式生产力工具。
配套键盘虽然轻薄,但1.3mm的键程意外地舒适,虽然不能和机械键盘相比,但打字时的按压感和回弹速度都相当不错。键盘Surface Pro7优势之一是可以随意进行三种模式的切换,这也是Surface多年以来能够立足的原因之一。平板、笔记本以及工作室三键盘可以360°翻转,无需拆下键盘,Surface Pro 7也可以变身平板电脑,平板模式完全是一台平板电脑,此时尽可以上网冲浪、玩游戏,尽享娱乐、休闲时光种模式定制,为多需求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笔记本模式下配合配套键盘以及鼠标,使用方面和普通笔记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轻便小巧,还增加使用触控笔或者手指操控的方式,智慧性和快捷性陡增。还拥有夜光模式,灯效是简单的纯白色,只有在打字时才会亮起,节能。
从感官上来看,Surface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但使用中会发现,因为有支架的支撑,这样的结构并不影响笔记本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和常规的笔记本电脑略有不同,Surface Pro7的键盘轻薄,硬件设备基本集中在A、B面,而常规笔记本的主要设备都集中在C、D面。
我们先来看看基本的外观情况,12.3英寸的屏幕尺寸似乎有些尴尬,作为平板略大,作为笔记本略小,但在使用过程中,这个尺寸还是比较适合,不会觉得太大或太小,因为毕竟需要兼顾平板和笔记本的双重功能。
外接鼠标、外接音箱以及显示器等操作将变得更方便,虽然说很多设备早已实现了无线连接,通过WiFi或者蓝牙等连接,但有线的USB连接仍旧有不可取代的稳定、高效意义。
想象一下在人潮拥挤的机场大厅、闲适慵懒的午后咖啡馆、要处理紧急工作要求的交通工具上,或者是预想到会有工作安排的出行,我们对轻薄设备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专题: 三国单机游戏杀 三国游戏单机版 三国志单机游戏上一篇ipad 如何玩网页游戏
下一篇网页游戏 nba征程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