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Flash网页游戏通常包含大量的动画、特效和复杂的交互元素,这些都需要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器(GPU)进行大量的图形渲染和计算。如果游戏设计复杂,或者你的电脑显卡性能不够强大,就可能会导致显卡负载过高,出现"吃显卡"的现象。
此外,旧版本的Flash Player可能存在优化不足的问题,也可能导致更高的GPU使用率。为改善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更新你的显卡驱动,或者使用性能更好的显卡。同时,如果可能,尽量选择优化较好的游戏,或者尝试使用HTML5等现代技术制作的游戏,它们通常对显卡的要求会低一些。
但是对于纯小白用户来说,这套方案折腾起来还是有点小麻烦。如果只是想要刷网页或者码字,甚至还不如用华为 / 三星手机开启 PC 模式:
到手之后的“显卡”整体比较小巧,长宽只有 23cm * 13cm,跟 iPad mini 6 一个尺寸,宽度比 iPhone 13 的长度还短。
flash网页游戏吃显卡
实际上,就游戏而言CPU和显卡同样重要,只不过多数游戏都是对显卡要求高过CPU一点,所以现在装机才会显卡高CPU一些,但差距也不能太大,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简单来说,越好的显卡可以支持到更多的画面细节选项,帧数也会更高。也可以支持到更大的分辨率,所以哪个更重要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单机游戏 三国龙将传,主要还是根据用途和需求来定。毕竟像很多老玩家,还拿着750Ti玩着3A大作!而一些办公用户,用i9却只是做做表格。
显卡,主要作用就是控制电脑的图像处理与图形输出,因此在某些强调画面效果的游戏中,对显卡的要求比较高。像《赛博朋克》、《地平线》、《看门狗》、《刺客信条》、《古墓丽影》、《荒野大镖客》等。《永劫无间》对CPU要求不是很高,还是比较吃显卡。这类游戏的环境复杂,画面精细,全程需要渲染。
还有就是从BOX、ps等平台移植过来的游戏。有些游戏既吃显卡又吃CPU,比如:《侠盗飞车4》。其实GTA4对CPU的要求更高些。
简单来说CPU就是大脑,主要负责的是逻辑运算和多任务处理等。如果游戏的场景大,物品和角色多,或者需要进行大量的演算,那么游戏对CPU的运算能力就要求比较高了。比如像《LOL》(英雄联盟)、《魔兽世界》、《我的世界》、《战地》、《帝国时代》、等,模拟人生这类的游戏吃CPU,因为大量的AI数据需要CPU处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是依赖显卡的,也有很多游戏更需要CPU的强大,更吃CPU性能。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显卡和CPU在电脑中的作用。
专访史珉:3年开发Flash3D页游《深渊》-I T资讯
史珉:我们当时以为第一年就能开发完,原来是我们两步走,第一个开发引擎,第二个开发游戏,本来我们总投资才200万,其实烧1年也差不多了,但距离我们游戏实际的发布时间还有1年左右的距离,之后跟心动游戏合作,这样才能坚持开发了近3年。
另外,前期主要工作多是在做引擎,现在内容多太多了,所有该有的系统,包括我们的地图翻了3倍。去年的封测的版本,我们只完成了120种怪物模型,公测版怪物模型已经超过1300多个;在副本封测只有64个嘲,最新版本有300多个。
史珉:转化率上我们基本上接近2d页游,比前几年前要高多了,前几年flash player版本更新不是特别快,3D页游要在flashplayer11.1版本以上,前两年这个版本普及不是很高,在XP中普及率不高,近几年有很大的改善。
Stage3D这几年来adobe出了底层汇编的2.0,相当于DX9、DX10新的功能加进去了,但对我们来说意义不是很大,这本质没有影响游戏。工具链这3年依旧是缺失的,做2D动画的工具adobe是成熟的,但是做3d页游统统用不上。
史珉:其实在一开始也有过选择的纠结,但是后来想到我们团队原来最擅长的还是Flash方向,得知adobe开放Flash3D加速以后,没太多考虑我们就选择了前者。Flash3D引擎能更灵活的实现画面的优化和3D功能的展示,最最重要的是Flash Player在浏览器上的普及率远远超过U3D,大部分的用户可以不用再额外安装插件就能快速进入游戏。
机箱的原始作用是固定主板、硬盘等部件,后来又要屏蔽电视辐射,再进一步是方便用户使用(如前置音频接口、USB接口等),最后,一部分人还考虑美观。
游戏用户,特别是动作类游戏,以及高清电影用户,至少选择响应时间5毫秒(ms)的,最好选择2ms的。其他用户,8ms以下就行了。似乎目前绝大多数显示器,响应速度都是5ms。
显示器的选择,可以从面板类型、尺寸、分辨率、响应时间、背光类型、接口类型等方面,根据需要选择。有特殊需要的,比如是否带音箱功能、是否带电视功能、是否可旋转、是否可壁挂,则根据用户需要选择。这个似乎没什么好说的。
单碟容量越大,其它同等条件下,则读写速度越快。转速越快,则其它同等条件下,读写速度越快。缓存容量越大,其它同等条件下读写速度越快。
内存条数,一般建议双数条,以构成双通道,不管是AMD还是Intel的CPU,都是这样。这个很好理解,打个比方,双车道与四车道,在车辆稀少时不觉得有什么区别,但在交通繁忙时,显然四车道通过率高得多。尤其是APU,其内部的内存控制单元的效率本来就比Intel的效率低,如果单通道内存,又要供应CPU的数据要求,又要供应集成显卡的数据要求,整台电脑的性能,个人估计只有双通道内存电脑的40%。
内存频率的选择,在使用AMD APU时要特别注意这点。因为APU的显示核心,是使用内存作为显存的,内存频率越高,则显示核心的性能越强,所以搭配APU的内存频率,最少从1600开始,1866是官方要求,2133则更好。请阅读这篇文章:《高频:再探内存频率对Trinity APU影响》。大致内存频率每上升一档,显示核心性能就上升近20%。
内存的选择,一要考虑符合主板的要求,在内存规格更新换代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二是内存频率的选择,三是内存的条数确定,四是内存容量的选择。
供电接口数量也要考虑。比如你有几块硬盘同时接在电脑上,则SATA供电接口的数量要足够。一般用户两个就够了(一个接硬盘,一个接光驱)。还有,为主板供电的接口,是否满足主板的要求。
功率足够,是考虑电脑可能满负荷工作时的实际功耗,不得高于电源的额定功率。我的建议的是,满负荷功率只占电源额定功率的80%以下。如果是高档显卡用户,或是多显卡用户,不仅要考虑电源总的额定功率是否足够,还要考虑显卡供电输出功率能否满足显卡的供电要求。
质量可靠自不必说。如果使用的是劣质电源,一是使用的时候不够稳定,电压稍有波动就重启,二是供电电压达不到标准(过高或过低),容易引起其它部件的损坏,比如烧坏主板、硬盘等,严重的会将一整套部件全烧坏。
电源的选择,第一要质量可靠,第二要功率足够并留有一定余量,第三要考虑供电接口数量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电压不稳的地区,最好使用宽幅电源。
比如,如果上高清显示器(1920X1080分辨率),并且使用的是CPU集成的显卡,那么主板就必须至少提供DVI、HDMI两种接口中的一种,如果主板只有VGA接口,就不能很好地支持1920X1080分辨率的显示器。DVI、HDMI是数字信号接口,VGA模拟信号,如果通过VGA接口来接高清显示器,则主板上要进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转换,显示器上又要进行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转换,这样,细节、色彩等会有损失。喜欢看高清电脑的用户,尤其要考虑这一点。
比如,内存插槽的数量,如果有大内存需求的用户,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一般用户,也有可能以后需要增加内存的,则也需要考虑内存插槽的数量。
比如,如果经常用USB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交换数据,则需要考虑主板是否具备USB3.0接口,哪怕你目前的USB存储设备仍只支持USB2.0标准,但以后移动存储都是支持USB3.0,如果主板只有USB2.0接口,那会非常郁闷的。但如果你以前、现在从不用USB存储设备,那就不必考虑了,未来一般也用不上。
比如,想买固态硬盘SSD,就主板就必须有SATA 3.0的接口,否则就会达不到SSD的最大读写速度,在大量读写数据时达不到应达到的速度。
芯片组是主板的总管家,芯片组决定了主板的功能与扩展性,比如,硬盘接口的类型与数量,USB接口的类型与数量,显卡接口的类型与数量等。随着CPU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目前芯片组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不可忽视。
对于要使用独立显卡的用户,可以从显卡的显示核心的架构、显卡接口版本、显存位宽、显存数量、显卡功耗、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等方面考虑了。对于初级用户,就不细说了——实际上是本人从未使用、选购过高档显卡,经验不足,就不献丑了。
对于网游用户,A10系列的集成显卡性能也够了,暂不需要考虑显卡。即使目前性能稍有不足,也可以通过降低游戏设置的方法来过渡。未来性能不够了,再考虑加显卡。由于显卡仍处于高速发展期,未来的显卡绝对强于现在的显卡,所以目前加独立显卡不是个好主意。
对于单机游戏用户,虽然AMD有四核或更多核心的CPU,但考虑到这类用户必定有升级要求,以及Intel的CPU在同核数同频情况下性能强得多的情况,再结合CPU、GPU的发展趋势(CPU性能提高趋缓,GPU性能提高继续保持速度),一般建议选择中、高档的Intel CPU,即i5、i7系列。
玩网游的用户,要结合网游的发展趋势来考虑CPU的选择。对于中国的网游,考虑到必须让大部分的电脑流畅运行,而中国的电脑性能的平均水平,肯定要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以及中国的平均电脑性能水平,不可能快速提升的现状,可以选择AMD的A8、A10系列的CPU(APU)。这些APU,基本上是四核的,只不过是集成显卡的性能有区别,所以预算足够的话,选A10系列(目前只有两款,那就选5800K吧),预算稍紧,就选A8系列吧。
为什么这类用途,我不选Intel的CPU?因为不管是Intel还是AMD的主流CPU,都集成了显卡,而AMD的集成显卡,比Intel的集成显卡强很多。
选电脑部件的步骤,则是第一选CPU,第二选显卡新手村杀史莱姆的网页游戏,第三选主板,第四选电源,然后就是内存、硬盘、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的等等的选择了。
如果主要用户是小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业原因、见识原因,通常也可以不考虑升级性,最多是升级显卡。这种用户,CPU可以适当超前点,主板要有显卡插槽。其它的就不需要多考虑了。
如果主要用户是三十大几、四十以上的成年人(包括老人),通常兴趣已经固定下来,以后的变化不会太大,就基本不需要考虑升级性了。
如果以前不准备往投入资金,那么可一步到位。如果有可能再往电脑里投入资金,加强电脑某方面的性能,则配电脑时,要适当考试电脑的可升级性。
从人的本性来说,当然是电脑越强越好了,但这跟资金的投入是成正比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如果资金紧,就要结合升级性来确定电脑部件,如果资金不紧,就可以适度超前一点。
除了玩最新的单机游戏外,上网、聊Q、看高清电影,玩玩网游,对电脑的要求都不算高,就不需要太强的电脑,免得花了钱却用不上,浪费。
专题: 大三国单机游戏 梦三国游戏单机 假三国单机游戏下一篇xbox游戏怎么网页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