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2017年上半年仍然显示为预付款的文投控股没有在2016年确认《绝地逃亡》的收入。与之类似,2015年年初就已经上映的《天将雄狮》应该在当年实现全部收入,可在2016年,这部电影仍为文投控股贡献了7276万元的收入。对此,文投控股又该如何解释呢?
《绝地逃亡》的主导方是唐德影视(300426.SZ)。根据其年报,《绝地逃亡》2015年已完成后期制作,2016年7月电影上市,大陆票房突破8.8亿元,根据当时的保底协议,唐德影视获得了3.07亿元的收入,这也是唐德影视2016年电影业务收入实现两倍增长的主要原因。
广电总局官网显示,这部电影在2017年1月立项,即在立项前两年,文投控股已经预付了部分投资款,而立项后公司又增加了投资额度。只是直至如今,公司这笔拖了3年的预付款仍没有转化为作品上映的计划。
除了预付电视剧之外三国志孔明传游戏盒子,文投控股2017年的预付对象也包括《黄金72小时》、《王牌特工》、《许愿神龙》和《摸金玦》等电影项目投拍款。公司2017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早在2015年,文投控股就预付了部分《黄金72小时》的投资款。
类似攻城三国的网页游戏
不得不说的是,在文投控股预付的7部电视剧中,有3部作品的投资方中出现了海润影视的名字。2017年9月,文投控股曾公告计划收购海润影视,但两个多月后,文投控股宣布终止并购计划。
除了《陪读妈妈》之外,其余6部电视剧的公开信息中,只有《大明国子监》的投资方中有文投控股的踪迹,其余5部并没有文投控股或其子公司的身影。
该电视剧已经发布的片花显示,上述4家公司确实是《陪读妈妈》的出品方,名单中并没有耀莱影城的身影,而且这4家影视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同样没有耀莱影城。那么,耀莱影城的预付款给了谁呢?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10月,电视剧《陪读妈妈》开机,2018年2月正式杀青,该电视剧由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上海亮眉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霍尔果斯橙子映像影业有限公司、重庆萌梓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除了电影以外,文投控股也开始布局电视剧业务。2016年,公司预付款为7.72亿元,主要是预付电影投资,而2017年预付9.18亿元中除了电影作品外,还包括了《陪读妈妈》等7部电视剧作品。
成龙主演的《功夫瑜伽》、《英伦对决》和冯小刚导演的《芳华》这3部电影主要票房都在2017年实现,因此成为耀莱影城的主要收入并不奇怪。
与票房收入相比,影视制作是耀莱影城的另一大收入来源,由于与成龙有合作的优势,成龙近年拍摄的作品中投资方都有耀莱的身影。但对于影视作品收入贡献,文投控股言之甚少。
无论从规模还是品牌效应上来讲,作为行业龙头的万达影院显然有着更多的话语权,广告效果更佳。可从单银幕回报看,万达尚不如耀莱。与规模更为接近的对手相比,耀莱影城的领先优势更加明显。
可见,同行银幕数的增速并不比耀莱低,多数公司的涨幅都远超耀莱。可奇怪的是,为何同样新增银幕,只有耀莱一家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呢?而且是在公司涨价的前提下实现的,新开影院不但没有促销反而加价吸引客流?
刚上市不久的两家公司中,横店影视2016年银幕数为1727块,较2015年的1404块上涨了23.01%;金逸影视银幕数为907块,较2015年的821块上涨了10.48%。
在上市同行中,2016年,中国电影旗下参控股银幕数11501块,较2015年的6814块上涨了68.78%;万达电影国内银幕数为3127块,较2015年的2133块上涨了46.6%;幸福蓝海银幕数1130块,较2015年的797块上涨了41.78%;上海电影的联合院线银幕约2346块,较2015年的1659块上涨了41.41%。
当然,耀莱影城可以解释说公司银幕数增加了,2016年,公司银幕数比2015年增长了39.85%。然而,2016年,全国可统计银幕总数为41542块,较2015年的31627块上涨了31.35%,票房并没有随着银幕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各家影院公司中,涨幅最为明显的是万达电影(002739.SZ)了。2016年,公司观影收入75.25亿元,同比增长了17.8%,但这是在公司并购了世茂影院和海外院线后的结果。如果没有国内外的收购,万达还能否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呢?
2016年,耀莱影城票房收入增长了13.16%,虽然并不明显但已经是上市同行中表现最好的一家了。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仅有457.12亿元,同比微增3.73%。反映在各家院线公司上就是收入全部止步不前,A股上市院线大部分收入停滞,有的甚至出现下降。
显然,如果不是提高票价,在观影人数几乎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耀莱影城如何能够增加近亿元的票房收入呢?但在上市影院几乎都在降价之时,耀莱影城涨价是如何做到的呢?
文投控股为人所熟知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其影视业务,公司依托耀莱影城开展电影放映业务,“锁定”成龙布局影视拍摄,影视板块贡献了利润的大头。
如果这两款游戏是2017年下半年才上线的话就不奇怪了。在文投控股2017年半年报中,公司表示,在发行端都玩网络发行了页游“《三国群雄传》”等游戏产品,可见,《三国群雄传》并不是2017年下半年才上线运营的,那么在文投控股募资说明书中,几十款游戏都有列示,为何遗漏热销的代表作呢?
截至2017年6月,都玩网络研发和代理的数十款游戏在募集书中都有一一列示,而《三国群雄传》、《奇迹归来》这样为公司带来不菲流水的游戏,在文投控股的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中根本就没有被提及。
在文投控股2017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中,公司仅仅介绍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其移动版已经上线,网页版仍处于研发中。不过与《攻城三国》类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华为应用下载33万余次已经是天量了,其余应用商店同样下载寥寥。
此外,文投控股发行的包括《三国群雄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奇迹归来》在内的多款各类型游戏,在报告期内的境内流水累计已达到3.7亿元。其中,2017年7月上线的网页游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影游互动产品,在报告期内的境内流水累计已达到7000万元。
不仅如此,在华为、小米等主流品牌商中《攻城三国》同样下载寥寥,而在魅族、金立等二、三线品牌应用商店中,则根本没有该款游戏的介绍。主流渠道和小众市场都难见大规模下载的迹象,《攻城三国》这款游戏是如何实现单月上亿的流水呢?
高端苹果手机没有市场,那么安卓系统呢?截至4月15日,在安卓第三方应用市场前三名中,《攻城三国》在百度应用市场下载次数最高但也仅有16万次,在腾讯应用宝和360手机助手中下载次数不过5万上下。
然而,在文投控股2017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中,《攻城三国》在2016年12月就已经在安卓、IOS等渠道上线。为何在年报中上线的日期推迟了数月呢?并且在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中,并没有《攻城三国》这款游戏的身影。
根据文投控股年报,2017年3月上线的《攻城三国》是都玩网络较为成功的一款手游。在报告期内(2017年)全球总流水累计已达到1.87亿元,并在2018年3月实现进一步突破,当月流水超过1亿元。
可以说,靠着都玩网络、自由星河和侠聚网络三方的努力,都玩网络才勉强完成了承诺业绩。那么,都玩网络是依靠什么游戏完成的业绩承诺呢?文投控股年报中宣称的单月流水过亿的游戏为何难觅踪迹呢?
2017年,都玩网络完成了1.99亿元的扣非净利润,而其收购的自由星河和侠聚网络合计扣非净利润就在8427万元以上。如果没有这两家收购而来的公司“助力”,都玩网络还能精准完成业绩承诺吗?
侠聚网络以经营移动垂直游戏平台与游戏社区为主,其主打产品是《葫芦侠》系列APP。年报虽然没有明确介绍利润多寡,但文投控股表示,2016年,自由星河完成了业绩承诺,2017年,自由星河和侠聚网络都完成了承诺业绩。
2017年9月,都玩网络以8143万元收购了自由星河剩余30%的股份,自由星河曾成功发行《花千骨》、《蜀山战纪》、《幻城》等多款影游联动产品,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游戏将由其打造并于2017年上线。
2015年时宣称的战略级网游《传奇之路》这时已经不见了痕迹。不仅如此,在2016年和2017年年报中,文投控股都没有再次介绍这款当初的战略级产品了。在2015年时与之一起研发的产品中,仅有《傲视沙城》这款游戏出现在2016年的年报中,剩余的《屠龙杀》、《烈火之刃》、《大明龙权》和《武林浩荡》等悉数隐身。
这半年也是《热血战歌》仅有的光辉了,文投控股2017年10月20日发布的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该游戏自2016年4月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玩家数量超过900万,玩家累计充值金额超过1.08亿元,基本与文投控股2016年年报所述相一致。
根据2016年年报,《龙城传奇之路》、《热血战歌》、《傲视沙城》、《天门传奇》和《英雄霸业》等游戏是表现较为理想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卖座的游戏鲜有在2015年年报中提及。这其中,最为成功的《热血战歌》实现6个月流水过1000万元,连续3个月流水过2000万元的好成绩。
2015年,《传奇之路》是都玩网络推出的战略级页游产品,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山海经》和《鬼吹灯》等游戏也在研发中。不过到了2016年,都玩网络2015年储备的众多游戏项目全都不见了身影。
在收购之时,都玩网络以网页游戏开发及平台推广为主,《武尊》、《烈火屠龙》和《傲视遮天》等3款游戏是都玩网络推出的较为成功的网页游戏。而到了2015年年报中,文投控股只是介绍了都玩网络正在研发的新品,并没有介绍其目前的主打游戏。
都玩网络是文投控股旗下的游戏运营主体,看似四年都踩点完成业绩承诺,可实际上,若不是公司接连收购带来利润增加,都玩网络还能完成承诺业绩吗?而公司年报中所说的流水上亿的《攻城三国》手游,在各大平台难觅踪影。
既然如此,文投控股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与耀莱影城、都玩网络的合计扣非净利润不应该有天壤之别,可实际上却是文投控股的扣非净利润比两家子公司合计的数字少了1.21亿元,那这超过1亿元的净利润去哪儿了?
文投控股2017年年报显示,年内耀莱影城实现18.41亿元的收入,都玩网络的收入为4.37亿元,合计收入为22.78亿元,文投控股的总收入为22.77亿元,即耀莱影城和都玩网络已经贡献了文投控股的全部收入了。
耀莱影城主要从事电影制作和放映及影视相关业务,都玩网络以游戏为主,两家子公司公开的交集是都曾出资拍摄《绝地逃亡》这部电影。根据年报,两家子公司并没有影游互动项目,因此业务上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收入。
与耀莱影城最后两年略有波动相比,都玩网络的业绩更加稳定。除了2016年扣非净利润多出承诺业绩千万元之外,其余三年时间误差不超过千万元,这样精准的吻合不禁让市场为之侧目。
一年后的2015年8月,收购完成,上市公司从汽车主业变身影视和游戏产业。作为高溢价收购的回应,耀莱影城和都玩网络各自给出了不菲的业绩承诺。而这四年,两家公司几乎踩点完成承诺利润。
日前,文投控股发布2017年年报,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2.77亿元,同比微增1.13%;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4亿元,同比下降了27.81%。虽然利润下降明显,可对于一直承担业绩压力的文投控股众多股东来说,他们终于可以放心了。
可在业绩承诺达标背后,文投控股的游戏子公司接连并购带来的净利润助推了承诺利润的完成,公司宣称流水过亿的游戏却难见踪影。影视子公司的净利润同样迷雾重重,预收和预付款的乱账同样等待文投控股来回答。
连续四年,当初并购的两家子公司全都完成了各自的业绩承诺,而且几乎都是踩点完成,四年前预测的净利润如今全部精准达标:即使是影视行业波云诡谲,哪怕游戏产业变化多样。
《魔龙世界》的自由飞行系统作为一款致敬《魔兽世界》的手游,《魔龙世界》对于《魔兽世界》各系统还是照顾的非常到位,美术上也很不错,但作为一款MMO手游,玩法上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当然发展了十多年的MMO也很难再有创新之处了。当然,如果能够把细节做到令人满意,仍不失为一款优秀的作品。
除了丰富的PVE,对作为一款无缝大世界地图,并分为两大对抗阵营的《魔龙世界》来说,游戏里的PVP也较为不错,但由于笔者等级还不是太高,这方面就需要玩家细细去体会了。
为了不同程度的玩家,游戏中为每一个副本都设置了普通、困难、噩梦三个等级的难度,休闲玩家可以选择普通级,基本挂机就能通过,而困难级、噩梦级就需要一定的战斗技巧。
当然,《魔龙世界》中刻画最好的莫过于各式各样的龙,除了巨大的身躯、超强的力量,连龙骨子里的高傲也展现的一览无遗,即使玩家伤害再高,它依然会呈现出一脸的藐视。
《魔龙世界》把人物设定的很小,而BOSS的身躯又十分庞大,玩家甚至没有怪物的一个器官大。这样所营造出的战斗气氛着实不错,副本开荒也特别有感觉。虽然上面也有不少副本的动图,接下来不防多看几张,领略下《魔龙世界》副本的战斗乐趣。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普攻的技能后,有一个跳跃性技能。在最早的一个组队副本中,有这样一幕:BOSS受伤瘫痪,需要玩家到BOSS身上攻击弱点,这本身就给游戏玩法增加了一点深度与趣味性,笔者几次跳跃无果,虽然最终上去了,但与跳跃无关,这也是《魔龙世界》的一个小槽点。不过,据悉《魔龙世界》后面会围绕跳跃做出更多有意思的玩法。
如上图,当黑龙吐息的时候,一定要躲到其背后去,要不然两三次就被烧死了,虽然这类BOSS技能没有范围提示,但释放技能前有一定的后仰动作,只不过难度系数更高了一些。
另外,虽然在大世界中你可以自动寻路、战斗,但在副本中选择挂机的效果不是太好,要么角色待着不动(因为目标还不出现),要么角色会把全副本的怪都打一遍,效率很低。不知道是官方故意为之还是什么。
此外,游戏中还存在着空战系统,从11级体会的内容来看,该副本应该还是一个预热的状态,难度系数还不是很高,但已经体现出其独特的玩法,非常有趣。
然后便是驽战,由于驽是固定的,而目标又呈不规则移动,左边操作轮盘,右手的射击又有冷却时间,以及带有一定的延迟,难度系数很高,常常把自己转晕了,也射不中目标一箭。
说实话《魔龙世界》一进场便是自动寻路、战斗,让很多玩家认为这是一款挂机手游,无非整天就是刷刷刷。一进游戏便是自动寻路、战斗,几乎是蜗牛出品游戏的喜惯,但笔者认为一进场便开启了自动战斗,玩家没有亲自去战斗、体会技能,很容易造成某种代入感的缺失,一般的游戏都会给游戏一个适当的过渡期,然后再开启自动战斗。就这一点而言,可以看出蜗牛游戏是非常想兼顾新玩家上手MMO,只不过对于“原教旨”的老玩家而言,自动战斗实在太过于“无脑”……
《魔龙世界》是由蜗牛游戏出品发行,一款魔幻题材的MMO手游。游戏中分为两大阵营,每个阵营都有三大职业。从游戏开场的CG、历史背景、人物模型,许多端游时代的朋友很快就能找到熟悉的感觉。
第五款是《光明大陆》,《光明大陆》是网易游戏出品的魔幻题材MMO,制作颇为精良,能实现40VS40大副本,由于手游那点事曾详细对《光明大陆》进行过分析,所以本文暂不仔细讲解,点击回顾。
第四款是《仙剑奇侠传OL》,《仙剑奇侠传OL》由腾讯游戏魔方工作室出品,不是一款卡牌游戏,而是一款正宗的MMORPG。对《仙剑》还原度很高,配音、人物过场动画都非常精细,但有一种挂机手游般的感觉。
第三款是《末日之刃》,《末日之刃》是一款横版出兵塔防,但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融入了CCG元素三国群英传类似的网页游戏,但从前期的体验来看,CCG的元素还不是特别的浓烈,不知道后期如何。
第二款是《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款由央视授权,金刚游戏研发的经营模拟类美食题材游戏,对于《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剧情都有着不错有还原度,游戏中还有“战斗”,直接看图:
按照时间顺序,第一款为《攻城三国》。《攻城三国》是一款偏向于战斗型微操作的SLG游戏,其中战斗的玩法也比以往深了许多,游戏中你可以控制单位的走位,攻击的目标以及技能的释放,颇有一定的深度。
付费榜上《永不言弃》登顶,《不思议迷宫》下降2位。榜单内产品上下浮动一至两名。《永不言弃》作为节奏过关音游,这周登顶,看出音游市场需要一个多样化的产品,《永不言弃》近三个月来看,基本可以稳定在top10上,也有部分时间浮动较大,甚至一度下降到40名开外,这次成功登顶,加上最近音游市场有复苏的迹象,《永不言弃》此次登顶也可以说透露一种信息,音游应该改变打法,在玩法上推陈出新。增加更多的趣味性,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放眼top30,休闲类产品类达到三分之一,休闲类可以达到如此程度的份额,一个来自玩家自身需求,休闲类适合在碎片时间进行游玩,二来轻度的游戏体验更适应市场的发展方向,更好发挥移动端随开随玩的特点。笔者认为,休闲类的趋势明显,各类休闲类产品需要趁着这股东风,进行微创新,在同类品中展现不同点,以此可作为突破口。
另外新进榜的《仙剑奇侠传幻璃镜》采用二次元风格重新进入人们视野,自4月27日app store上线以来,一路高歌猛进,顺利进入畅销榜top10。目前排在第8位置,综合top10,二次元游戏品类和上周不相上下,而放眼至TOP50,二次元品类也不少。如上周所说,二次元的风口没有缩窄,以经典动漫IP,或是原创优质IP均有在榜单上。《仙剑奇侠传幻璃镜》此次的打法,以动漫剧情推动游戏发展,在游戏玩法上做减法,增强玩家沉浸于游戏剧情,从而推动整体玩法,精良的游戏过场动画,确实是一大卖点。从《阴阳师》在剧情方面的成功,加上本次《仙剑奇侠传幻璃镜》同样在剧情推动获得认可,相信未来二次元风格产品在完善玩法的同时,同时对剧情方面会下更多的精力。
综合来看,策略性的游戏产品相比其他RPG,回合制英雄联盟手游国际服皮肤盒子,卡牌类,玩法上比较硬核,时间花费相对较长,翻看这款产品近30天的榜单排行,相当时间内稳于top30内,虽然硬核,而本周上升到top20,玩家对于硬核的作品不排斥,对于此类优质策略性玩法游戏,未来或许有市场的前景。
笔者认为《王国纪元》能有此畅销榜成绩,IGG本地化做的完善,切合了国内玩家的使用喜惯,提供全中文文本,实现安卓和苹果双平台数据互通手段,全球同服,另一层面上让玩家省去平台的考虑,降低玩家进入游戏门槛。优质游戏内容+优秀的平台的服务,《王国纪元》目前冲上top20,策略性类游戏来说,已获得玩家肯定。就如玩家评论,作为策略性产品值得期待,但还需加强各部分玩法的融合。
异军突起的《我的萌将时代》从上周第十,到本周第六,从游戏本质来看,《我的萌将时代》以Q版三国人物为主,策略性的玩法确实在长久以MMORPG,动作类,卡牌为主的畅销榜上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就目前top20上,存在了三款策略性玩法的产品,分别是《我的萌将时代》,《王国纪元》和《攻城三国》,《我的萌将时代》上周已经进入前十,本周进入第五,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纪元》,作为IGG出品以全局实时国战为主。
专题: 游戏盒子三国战纪 三国志2游戏盒子 盒子手游版上一篇桃园三国网页版游戏下载
下一篇三国群英传网页单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