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户想重新感受这些老派游戏,或是弥补一下童年看不懂日语剧情对话的缺憾[绝大多数旧主机的剧情类游戏在05年后才开始广泛传播],树莓派确实已经足够用,如果不考虑复古外壳情怀,用户也可以选择更便宜的国产的OrangePi等迷你电脑,性能上不会有什么区别。另外由于性能不足,许多针对老游戏的画质改善处理滤镜无法使用[游戏帧率会大幅度降低到个位数],1080p分辨率下满屏的马赛克还是要忍受一下的。
由于版权原因,Lakka并没有类似应用市场的功能可用,游戏rom文件需要用户自行上传至rom/downloaded目录下,使用主菜单中的载入游戏内容功能来启动[部分游戏需要选择模拟器加载]。Lakka支持的主机游戏有8位雅达利;任天堂FC、SFC、N64、GB、GBA、NDS;世嘉Gensis、MD、土星、Dreamcast等;当然还有索尼PlayStation,以及少量街机基板[如ATLUS]。不过,树莓派的性能足够支持PS、N64等主机的3D游戏、但基本是慢动作或声音不全,这也和模拟器本身的代码性能效率有关。另外,街霸或拳皇类游戏的模拟器没有集成在系统中。
lakka游戏盒子怎么操作
NESPi Case+并不是树莓派游戏专用配件,也不会有RGB灯那样对性能有玄学加成。内部通过引线方式把USB和有线网口连接,放进了,做工方面中规中矩,整个外观颜色也确实像是用了好几年外壳发黄的NES[任天堂FC的美版]。另外,国内网购渠道中仍以老板的NESPi Case为主,NESPi Case+的主要改进是主机左下方的电源、复位按键和电源指示灯成为有效功能,而老版则只是个装饰。
但说实话,除非是硬核的复古游戏玩家网页三国游戏 兵临城下,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是单纯的心血来潮般的重温,最后都会玩腻而面临吃灰。不管当年的游戏再好玩,质量再好,它们已经是属于上世纪的产物了。在大家都为了自己的工作或学业而忙碌的时候,便很可能无法真正静下心来投入游戏。我们真正怀念的并不是当年的游戏,而是当年在玩游戏的我们。
使用树莓派自制主机。在制作出来之后的成就感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能够玩的游戏平台也不仅限于FC。USB接口和可自由扩展的开源系统提高了整机的可玩性。
使用这样的成品迷你主机来玩。这种的确能够满足只想偶尔玩玩的需求,但大量质量差的未授权自制游戏容易使人失去玩下去的欲望。而且,机器的可扩展性并不明确。
购买原版的游戏主机和游戏卡带。虽然你既可以选择山寨版(包括现在生产的)来重温和童年时一模一样的游戏体验,也可以选择购买原版任天堂主机获得原汁原味的运行速度和画面,但它们的共同缺点都是卡带本身触点的可靠性,以及不支持HDMI输出。现在的液晶电视很少还有搭载A/V复合视频接口了。
而且,它可以兼容各种常见的USB手柄,包括Xbox手柄、PS4手柄或者你购买的各类兼容手柄等。以Lakka为例,它的操作界面和PS3十分相似,同时允许你在多种平台的游戏之中选择。数千款各大经典优秀平台的游戏可以保证你玩不完。不过,下载商业游戏的ROM属于盗版行为,如果你居住在对版权保护意识很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一点必须要注意。游戏主机的开发商不反对民间开发老旧游戏主机的模拟器,但反对传播盗版游戏ROM的行为。
考虑到一般人买了树莓派之后很难摆脱吃灰的命运,这的确是不错的方案。RetroPie、Lakka都是适合将这类树莓派转变成游戏机的操作系统。Retroflag更是推出了适用于这些树莓派的仿老旧游戏主机的外壳(因为这些老旧主机的各类专利到期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款游戏机。我个人就很喜欢这种仿美版NES主机造型的外壳NESPi Case。
实际上,确实是可以在电脑或手机等常见的终端上使用模拟器的,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如何打造一台能玩这类游戏的电视游戏机。既然都要用模拟器了,如果你并不是一名对老旧游戏版权问题过于敏感的玩家,其实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就是使用树莓派自己做一个这样的游戏机。
我已经怀疑这个机器其实是在跑模拟器了。将机器拆开,里面的小主板上面有一块被打磨过的芯片,这个应该就是主控芯片了。其它的大多数山寨红白机普遍使用了高度集成的牛屎芯片设计,而这个不是,所以我猜测它是使用了某种ARM芯片(例如全志的某芯片)跑模拟器。确实也能理解,因为Wii手柄的接口定义是走I2C总线协议,而通过现代ARM芯片来运行这种模拟器就能够有效节约成本。使用模拟器这一点并不奇怪,毕竟包括任天堂在内的各大厂商推出的迷你主机都被人逆向分析确定是跑模拟器的。
以这款手柄来讲,AB键是真的AB键,XY键成为了Turbo AB键。游戏机内内置的比较知名的游戏占比较少,大多数都是同款游戏的HACK版滥竽充数,或者是自制的未授权简单游戏。且因为是山寨厂商生产,内置游戏中的商业游戏均为未授权的盗版游戏。
由于主机本体外形是模仿SFC主机,自然手柄也是模仿SFC手柄。而SFC手柄的按键布局和FC手柄差距很大,不同山寨主机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会导致握持手柄的手法很别扭。
通电,接上显示器,我就注意到它将游戏分成了六个分类可供选择。对山寨厂来讲,这游戏选择界面设计做的已经很精美了。因为是专供海外的机器,所以游戏选单全部都是英文,也完全没有供中国玩家参考的中英文对比游戏列表。包装盒上写的内置621款游戏,以及相比任天堂FC mini低廉很多的价格确实很吸引人。但里面内置的游戏真的吸引人吗?
顶部的卡带接口也因为体积的缩小变成了摆设,只有电源开关和复位键才有实质意义。隐藏在下方的手柄接口实际上就是Wii手柄以及任天堂NES Classic手柄使用的专用接口,不是USB接口这一点比较遗憾。
笔者随便挑选了一款模仿日版SFC外形的迷你主机,就可以注意到它相比原版主机的一些优势了。首先它的电源不再是外正内负的9V DC,而是micro USB接口。从这里我们已经能够看出来三十多年来的技术进步。再加上现在的液晶电视普遍具有HDMI接口,它也很好地迎合了这一变化。
任天堂自己的FC mini价格太贵、游戏阵容明显不足也使很多不是任天堂狂热粉丝的玩家望而却步,于是这类山寨版的FC得到了很多玩家的注意。
日本原版的任天堂主机是为60Hz的NTSC制式设计,而当年中国的电视和山寨机普遍仅支持50Hz的PAL制式,这也就导致了用原版游戏主机玩游戏节奏比小时候记忆中的要快,虽然那实际上才是符合游戏开发者本意的速度。
先不谈这些游戏卡带还好不好买,当时山寨厂商制作的卡带质量参差不齐,不同机器对不同山寨卡带的兼容表现也完全不同,有时候甚至还不能正常游玩日本原版的卡带。虽然,通过现代技术来制作这样的卡带确实比当年好很多了。
初版FC使用的是和当时模拟电视一样的RF射频信号,而93版的FC则使用了画质相对好很多的A/V复合视频信号。国标的电视虽然仍然搭载RF输入接口,但画质很不理想;现在的液晶电视又很少搭载A/V复合视频输入接口,必须额外转接才能用。
lakka国内很多人玩,教程也好找。而batocera才开始在国内流行,而且是法国大神凭着爱好自己搞的,没有说明,没有教程,一切都靠自己摸索学习。我也是边找资源,边整理,边学习,边分享。希望对大家玩batocera能有所帮助。如有错误和遗漏请大家见谅。互相交流学习。
额的神呐,终于写完了。batocera写了三篇,从batocera介绍,到安装,到使用教程,我尽量简单,就是怕太长了看得人头大。这是最后一篇了。终于搞定了。
系统默认的是键盘控制坦克多玩盒子进游戏按哪个键,用键盘照样可以玩游戏。如果有手柄,我们也可以在控制器设置里面配置手柄。最新的batocera PC 5.24,手柄的兼容性得到了更好的优化,不仅仅只支持牌子货手柄了,不过这样也看运气啦。
左边是技能区,在游戏里W,A,S,是技能,Z相当于手柄上的X,S相当于O。右边是方向区,上下左右,空格是菜单。不同的游戏略有不同,或者参考键盘和游戏手柄键位对照,自行摸索。
如果你的U盘过小,而且没有设置外部存储。那么可能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删除一些游戏。想要删除ROMS里的游戏可直接右键将其移入回收站。但是移入回收站并不代表我们SHARE存储区已经删除了该数据。如果你SHARE存储区不够用了。那么可以找到trash文件,删除里面的数据即可清空回收站。
主菜单进入KODI中心,点击设置图标,找到INTERFACE,点它进入设置,点Skin,找到Fonts把它改为Arial based。
另外一种增大ROMS的空间的方法是,指定硬盘上的一个分区为存储空间,这个分区需要和我们系统盘上的share分区一模一样,格式和里面的文件都要改成一样的。比较麻烦。
在系统设置里,可以把存储设备改为ANYEXTENAL任何外部设备。(有几率失败,失败系统会重新变成英文界面,有可能和电脑上的硬盘个数或容量有关)
首先必须记住在batocera系列里,键盘空格键是回到菜单,Esc是保存并退出,Enter是选定,系统设置需要重启系统方可生效。
在前面我们介绍了batocera这个支持上玩款游戏,和KODI中心的开源的影音游戏主机系统,和它在PC上的安装方法。现在360游戏盒子三国杀,我们来说说batocera系统在使用中必须掌握的一些技巧。
专题: 三国战纪盒子游戏 bt游戏的盒子 bt游戏盒子吧上一篇LOL游戏盒子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