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时长的云游戏盒子

1

未来,随着更多高品质IP游戏不断入局云游戏,中国移动5G云游戏将继续发挥技术能力优势,携手行业各方共同推动云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玩家带来更多高品质的云游戏内容。

为了给玩家创造更好的游戏体验,上咪咕快游玩《庆余年》云游戏不仅免除了下载7G游戏包体的烦恼,还能不限时长畅玩。另外,即日起至4月30日期间,每天登陆咪咕快游APP玩30分钟《庆余年》还能抽话费充值卡、电影卡等好礼。更重要的是,咪咕快游推出免费领取30G流量和《庆余年》专属游戏礼包活动,真正让玩家畅玩无忧。

无限时长的云游戏盒子

在中国移动5G云游戏技术的加持下,《庆余年》云游戏在画面表现上,能够做到细节纤毫入微,各种华丽场面一秒呈现,流畅不拖影;在操作上,虚拟按键使响应更加迅速,并有效防止误触,招式释放挥洒自如。更重要的是,云游戏还免去了下载、安装等操作,让玩家不必担心配置不达标而导致的卡顿、掉帧等问题,游戏操控体验得到大幅提升。这些BUFF叠加在一起,让《庆余年》云游戏的高自由度战斗系统、社交式NPC互动、媲美真实场景的建模特效大放异彩,使得MMORPG的精良品质更加凸显网页游戏萌将三国网页游戏,为玩家全方位还原了一个江湖世界。

游戏不仅对庆余年世界进行了细节还原,又创作出许多超越时代背景的想象;在同名电视剧中,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名场面剧情,也以更沉浸和更具交互感的形式呈现在玩家面前;在玩法层面,游戏不拘泥于门派和职业的限定,而是以双武器和多流派的技能系统带给玩家更具自由度的战斗体验;此外,根据原著精心制作的伙伴交互玩法,为IP用户提供了与经典人物深度互动、揭秘更多隐藏剧情的空间。

3月25日,由《庆余年》IP改编、官方正版授权的同名手游正式登陆中国移动5G云游戏平台——咪咕快游。作为《庆余年》手游的官方云游戏合作伙伴,咪咕快游通过《庆余年》云游戏不仅为玩家带来了更加沉浸的操控体验,平台还推出丰富的福利活动助力玩家畅游脑洞江湖。

从单机游戏到联网游戏,已经是游戏行业内的趋势。育碧 CEO 伊维斯·古利莫特(Yves Guillemot)曾表达自己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认为更多玩家能接触到流媒体,在他们家中不一定需要一台庞大的主机。」

此前 MWC 现场,一加手机 CEO 刘作虎称,「5G 网络下,速度、延迟和网络容量方面的显著改善,可以真正实现云游戏服务。」除了需要游戏厂商的支持,更快速的网络和更强的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都是云游戏平台兼顾的基础。

除了以云计算能力切入的科技巨头,以硬件能力见长的英伟达也在发力这个领域。本届 GTC 大会上颇为强调数据中心的英伟达表示,将扩大 GeForce Now 云游戏服务,与全球电信提供商合作。软银和 LG Uplus 将成为第一批部署 RTX 云游戏服务器的合作伙伴。不过,在「GPU 教主」黄仁勋看来,云游戏平台永远不可能取代 PC,PC 仍然是游戏的重要核心。

正如微软游戏业务负责人 Phile Spencer 此前所说,「对很多游戏开发商来说,微软是他们销售和分发游戏的优先合作伙伴之一。电子游戏并不是一个能很快进入的行业。关于制作游戏,这个行业有一个『套路』,也有很多需要建立的平台合作关系。」

在抢夺云游戏这块蛋糕上,微软的优势不可忽略。传言称微软会在今年公测 Project xCloud 游戏串流服务,另外,今年 E3 上微软极有可能爆出更多有关新款 Xbox 的细节。微软在从云计算技术、主机、原生游戏等方面的「全面」布局,对 Google 而言都是迫在眉睫的挑战。

不仅 Google 想要打造云游戏服务,云计算实力同样强大的亚马逊和微软也有类似的野心。去年,微软宣布收购两家游戏公司 InXile 娱乐(InXile Entertainment)和黑曜石娱乐(Obsidian Entertainment),进一步扩充自己的游戏资源库。早前,微软收购了云游戏开发初创公司 PlayFab,将后者的工具整合到自己的 Azure 云服务中。

可是,对与游戏开发商来说,Stadia 依然是个全新的平台。Google 想要打造跨平台的云游戏服务,如何吸引育碧等第三方游戏开发商,又如何能让本身就很「封闭」的索尼松口,这些都是发布会没有提及的问题。正如 Axios 评论道,大型游戏开发商,比如 EA 或者 Activision 将游戏授权给微软等云游戏平台,几乎等同于主动放弃一部分收入。

想要打造一个跨平台的云游戏平台。除了要解决游戏串流上的技术挑战,丰富平台上的游戏内容也是赤裸裸的现实问题。不难看出,Google 希望利用这位有着 3A 级游戏开发经验的「前辈」来敲开未来与游戏开发商们合作的大门。

缺乏游戏「基因」的 Google 也请来了 Jade Raymond 领头游戏工作室,Jade Raymond 去年从育碧跳槽到 Google,此前还在 EA 就职,她曾深度参与过《刺客信条》《模拟人生》《细胞分裂》等游戏的开发工作。

除了发布会上所看到的《刺客信条:奥德赛》和《毁灭战士:永恒》(由 id software 制作)等第一批合作游戏。Google 还宣布成立第一方游戏工作室 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据悉,有 100 家工作室和超过 1000 位艺术家和工程师已经在为 Stadia 平台打造内容。

在此前 Project Stream 的内测中,外媒 The Verge 给予了不错的评价,刊文称在浏览器就可以流畅运行《刺客信条》,非常接近本地运行的体验。

外媒 Kotaku 也评论道,「许多公司在云游戏领域做出了尝试,但后来都没有了声音。很大程度上因为网络延迟的问题,而得益于在全世界布局的数据中心,Google 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2018 年,Google 在世界范围里大举投资建造数据中心。就在不久前,CEO Sundar Pichai 通过博客宣布,2019 年将在美国范围内继续投入 130 亿美元建造数据中心和办公室。GDC 上,Pichai 也表示 Satdia 将利用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Google 向游戏开发者提供访问数据中心的权利,而 Google 近来在云计算上的发力更是有目共睹。

不过,在云计算上没有持续发力的索尼,宣布 PlayStation Now 在 2017 年 8 月,停止对 PS3、PS Vita、PS Vita TV 以及所有索尼蓝光播放器、三星智能电视等设备的支持,仅支持 PS4 和 Windows PC。

业界纷纷看好的云游戏概念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 2009 年,云计算游戏公司 OnLive 现身 GDC 大会,通过《孤岛危机》展示了自己的云游戏技术,也成为了那次展会上最大的亮点。之后英伟达、索尼等也相继入局。2015 年,索尼收购 OnLive 多项资产和技术,并用在自己同年发布的串流游戏服务 PlayStation Now 中。

麦格理研究(Macquarie Research)周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云游戏这一品类对游戏行业而言,可能是革命性的存在。「云游戏流媒体有潜力改变视频游戏行业的竞争格局,无论是分销平台还是提供内容的出版商。」该研究公司表示,「将算力从本地硬件转移到云端,让玩家能够在任何设备上玩高保真度的图形游戏,并且不用顾虑设备的处理能力如何。」

调研公司 IHS Markit 估算,2018 年消费者在云游戏订阅上的支出达到 2.34 亿美元。该机构预计,到 2023 年支出将增至 15 亿美元。

Stadia 用户可以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视、平板和手机上玩游戏。在现场的演示中,工作人员演示了 Chromebook 到手机的无缝实时游戏衔接。此外,Stadia 还是一款跨平台的云游戏服务,玩家可以通过 Stadia 玩其他平台的游戏,不受硬件的限制。对于开发者来说,也不用开发适配多个平台的游戏。

发布会上,Google 宣布与芯片厂商 AMD 合作,为自家数据中心开发一款定制的 GPU。Google 称这种芯片能够提供 10.7 tera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算力,远远高于 Xbox One X 的 6.0 teraflops 和 PS4 Pro 的 4.2 teraflops。有了算力的保证,Stadia 在标准 25mbps 网络连接下可以支持 4K 分辨率(未来有望支持 8K),60fps 的 HDR 游戏画面显示和环绕立体声音效。对比去年 Project Stream 的 1080p,Stadia 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

借助较好的网络环境,游戏可以在云端的数据中心运行,然后 Google 将游戏画面以尽可能低的延迟传输给玩家。传统 3A 游戏体量巨大,对玩家硬件有较高的要求。Stadia 的出现瞄准了主机游戏的「痛点」,让玩家摆脱硬件的束缚,只用一款基本配置的电脑就能玩大型游戏,把计算交给背后支持的云端。玩家也不需要付出一款大型 3A 游戏的购买成本,甚至花费几个小时来下载。

在游戏开发者大会(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GDC)上,Google 发布云游戏服务 Stadia。其实早在去年 10 月,Google 就向美国玩家推出了游戏串流项目 Project Stream,与育碧合作提供最新版《刺客信条》,让玩家通过 Chrome 浏览器直接玩 3A 游戏。让下一代游戏抛弃专业主机,依靠云的算力提供随时随地的游戏体验,是 Google 推出 Project Stream 的赌注。

「不要下载,没有补丁,不要安装,不要专业硬件(No download, no patch, no install, no custom hardware),只要五秒钟,你就可以开始游戏。」Google 副总裁菲尔·哈里森(Phil Harrison)说道,他在台上演示着 Google 即将在今年推出的 Stadia 云游戏服务。YouTube 的用户在看游戏直播时,如果看得手痒,直接可以点击按钮,「开始游戏」。

至于坐拥庞大游戏库的腾讯、网易,也在不断升级云游戏服务体验。参战云游戏这一全新赛道,各家资源禀赋不同,招数自然不一。相同点在于,它们都在努力提升产品体验。

无论是具有流量优势的三大运营商,亦或是场景支持的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还是菜鸡游戏这类创业型云游戏厂商。它们旗下云游戏平台都需要游戏内容。

前不久,腾讯START云游戏携手TCL、海信、长虹、康佳、苏宁小Biu等电视厂商,推出START云游戏TV版。腾讯表示,未来START将继续深耕于TV云游戏市场,推动「游戏行业+TV产业」的合作生态建设。

笔者认为,随着移动终端硬件迭代升级,中低端手机足以运行大部分手游,云化手游或不是云游戏玩家刚需。目前,腾讯先游/即玩更似手游试玩、内测渠道,玩家游玩平台上的云化手游有时长限制,平台设有游戏下载功能。

如果是菜鸡BVIP(99元/月),不仅可以享受无限游戏时长、秒进游戏、蓝光画面等,还拥有专属机器、专属高帧率等特权服务。哪怕是菜鸡VIP(9.9元/月)、VVIP(29.9月/月)进入游戏和游戏时长等仍有一定限制。

玩家可通过领取新注册用户1小时免费时长去游玩(或通过充值购买时长,100菜币/小时,基础充值比例1:100),但非会员玩家的游戏画质限制在【蓝光】模式以下,此外玩家可能还要排队1小时以上。

例如菜鸡云游戏平台近期上架了热门3A大作《赛博朋克2077》,如果玩家想要“白嫖”云游戏,领取试玩时间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忍受长时间排队和低画质等。

原本基于云游戏“即点即玩”的特性,游戏分发方式将不再仅仅局限在手机渠道,而云游戏+直播模式,或将进一步降低手机渠道分发的重要性。

例如咪咕快游、腾讯先游、腾讯即玩、网易云游戏、菜鸡云游戏等,在云游戏内嵌入直播模式,且观众可接力游戏控制权。此外,虎牙直播嵌入YOWA云游戏,推出“一起玩”直播+云游戏功能。

其中腾讯START云游戏的游戏延时在10ms内(有线网络)。不过目前该云游戏平台仍在技术测试阶段,玩家需要通过Wegame启动的《NBA2KOL2》云游戏版。

若以此划分,图中11款云游戏产品处在T1梯队的1款,T2梯队2款,T3梯队6款,T4梯队2款。从体验上来讲,延时处在T3梯队内,基本可保证游戏高画质和玩家操作的流畅度。

有一说一,在不借助外设的场景下,手机这类移动设备想要还原PC/主机游戏操作体验,仍存在较高壁垒。想要在移动端完美还原端游体验,仍需各方协力探索优化。

例如虎牙YOWA云游戏推出的【面部操控】功能。玩家可将张嘴、左转头、右转头、闭左眼、闭右眼等面部动作,设定为触发键盘、鼠标中任一按键操作。

简单点来说,这与拳头游戏《英雄联盟手游》的一键操作异曲同工。当然,玩家们也能通过手机玩《英雄联盟》端游云化版。区别在于,前者是手游,后者是端游。

此外,越来越多的云游戏厂商试图在手机端还原PC游戏体验。它们会为热门游戏提供定制操控组件,比如按键宏、按键组、视角转移键等。

在竞核抽样测试的云游戏产品中,腾讯先游/即玩专注于手游云化,平台上的云手游可用原游戏自有操控方式;腾讯START专注于PC/主机游戏云化,目前Windows版可通过Wegame启动《NBA2KOL 2》《堡垒之夜》等游戏云化版,操控方式为键鼠。据悉START针对移动端也推出了定制版。

从竞核实测体验来看,超清模式下,云游戏与原作之间的画质差别较小,可保障玩家的视觉需求。但在延时和操控层面,各厂商旗下云游戏产品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异。

据抽样测试的云游戏产品设置描述来看,最高画质最低标准为【超清】,此外咪咕云游戏设有5G专享【原画】模式,网易云游戏和菜鸡云游戏设有【蓝光】模式。

游戏打开时间(不包含启动云游戏组件时间)在10s以下的云游戏产品有:腾讯先游/即玩、中国联通沃畅游。有所不同的是,前者测试游戏为《原神》(手游版)《王者荣耀》等热门手游,后者测试游戏为《拳皇14》等PC/主机游戏。

为尽可能了解各家各云游戏平台间的差异,竞核将属性类似的厂商划分到一起,选择相同的云游戏测试终端。例如,在测试游戏厂商(不含腾讯START)、三大运营商云游戏产品时4399斗三国网页游戏,测试终端为手机;测试虎牙YOWA、斗鱼云游戏,测试终端为PC网页端。

游戏类型上,手游成为大多数云游戏厂商首选的云化对象。不过,市面上亦有专注于做PC/主机游戏云化内容的云游戏平台,例如格来云游戏、菜鸡云游戏。

鉴于云游戏跨端属性,设备保有量足够大,家庭场景拥有率先爆发的潜力。眼下,移动端、TV端多路并进似乎已成为厂商们探索云游戏的共识。

从终端覆盖范围来看,各厂商均已推出手机端云游版本。此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腾讯、网易5家厂商还推出了TV端云游戏版本。

首先评测基本配置。抽样产品包括运营商旗下云游戏平台:中国移动咪咕快游、中国电信天翼云游戏、中国联通沃畅游;游戏厂商旗下云游戏平台:腾讯先游/腾讯START/即玩云游戏、网易云游戏;直播平台云游戏产品:虎牙YOWA云游戏、斗鱼云游戏。

体验侧:云游戏游玩体验不稳定;内容侧:云游戏产品受内容版权掣肘,缺少精品云游戏内容;商业模式测:成本居高不下,仍未找到自循环的商业模式。

其中包括,中国移动咪咕云游戏、腾讯先游、网易云游戏等内容平台;虎牙YOWA云游戏、斗鱼云游戏等探索“直播+云游戏”模式的创新平台;达龙云、菜鸡游戏等主打“低价高配”特色的云游戏产品。

从2019年云游戏“元年”至今,中国云游戏市场已风风火火走过两年。与起初市场野蛮生长有所不同,当下云游戏各方势力依据自身传统优势领域三国网页srpg游戏,逐渐探寻出不同的发展方向。

专题: 盒子的游戏   三国战纪游戏盒子   盒子手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