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电脑什么游戏盒子

1

这个可能是用了老版本的游戏盒子,可以试试用新版本。毕竟老版本的游戏盒子,开2个号也卡,但是用到新版本开4个没压力,大家赶紧点击右上角查看下自己盒子的版本号吧!

建议大家使用最新的版本1.0.0.1008。目前使用这个版本还是很少出现掉线奔溃的问题。如果还是有问题,建议打算长时间挂机的时候不要隐藏游戏和最小化。可以选择游戏窗口放到屏幕上,将窗口拉小不要全屏,关闭显示器就去睡觉吧。

这个可能还是多开的时候地面掉落的元宝太多,导致游戏卡顿,引发的盒子奔溃问题,这点还要等官方优化性能。这里我给出的建议是试试用小盒子窗口挂朱雀地图,可能也有效果。

手提电脑什么游戏盒子

作为10元党的我电脑配置没那么好,只有2核8G,用游戏微端开2个号就卡的不行,但是用51游戏盒子多开可以开到4个号左右,不过电脑配置好的人可以无视,直接随意选择微端和游戏盒子。

那么怎么管理这些小号呢?首先登录自己的小号账号,把设置允许添加为小号的开关打开,然后在游戏盒子里面登录大号,选择记住密码登录,然后在小号里面添加另外的小号。

其他品牌方面,戴尔的外星人在普通玩家群体中知名度极高。惠普也正加大旗下游戏产品线的推广,比如在最近开赛的《守望先锋》联赛上,旗下游戏品牌暗影精灵出现频率不低。

同为台湾厂商的华硕和宏碁,旗下有电竞子品牌玩家国度和Predator,品牌宣传上更加积极,华硕成立的英雄联盟俱乐部ROG,成为玩家国度品牌宣传的最佳渠道。宏碁此前积极赞助英雄联盟国际邀请赛等大赛,也获得了不小的曝光。

不过,考虑到PC游戏硬件产品竞争激烈,“有自己的主张”可以为技嘉打造出差异化,但宣传上的短板并无助于销量增加,在强调电竞的当下,各大品牌都愿意与电竞赛事、明星选手捆绑。甚至亲自下场投资,运营电竞战队。

林英宇对此是有一定感受的,他提到技嘉在产品材料、设计上“很少妥协”,这让他们在宣传和产品推荐上“很吃亏”,但他认为技嘉在产品上“有自己的主张”,更希望从玩家角度能够接受和喜欢。

技嘉在产品的低调曾在粉丝中引起讨论,得到的结论是这家公司在宣传上可能“并不太上心”,而且,技嘉在主板和显卡的定位有些过于根深蒂固了。

从现场来看,技嘉对旗下游戏产品主打高端、极限风格,希望营造技术领先的印象。不过,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如何让自身的游戏品牌和技术优势更高效准确地传递到消费者,可能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此次活动中,技嘉还发布了AORUS AD27QD显示器,技嘉称之为“战术”显示器,除了RGB灯、HDR、2K分辨率等硬件参数外。在软件上技嘉也做出一定增强,比如游戏准星辅助,主动降噪,增强实际游戏的体验。

随着超极本上ThunderBolt 3高速接口得到普及,外置显卡方案成为一部分游戏玩家的选择。技嘉的Gaming Box外置显卡盒在游戏玩家中口碑颇佳,随着英伟达RTX系列显卡发布,技嘉为Gaming Box也推出新品。

从现场展示的游戏运行效果来看。在运行《战地5》时,当配套软件开启AI模式时,游戏的运行效果从每秒90的运行帧数提高到了100多,性能上有一定提升。技嘉工作人员解释因为运行游戏时,显卡的功耗较大,当电脑检测到游戏运行时,可优先将显卡供电效能提高,同时增大风扇转速等设置,优化游戏运行效率。

人工智能成为热潮,结合AI的硬件产品也有了新卖点。技嘉称AORUS 15采用了微软Azure AI云端运算服务,这是一个软件解决方案,针对用户所执行应用程序、游戏与操作模式进行分析学喜,动态调整CPU、GPU、内存等硬件配置。当用户运行游戏时,自动从云端自动调用硬件设置,让笔电运算效能提升。

现场展示的AORUS 15配置了一块15.6英寸/144Hz屏幕,机身内置i7 8750H处理器和RTX2070显卡。比较有趣的是,由于CPU、主板、SSD、网卡均为英特尔元件,被称为“ALL Intel Inside”。技嘉解释这样可以保证硬件的兼容性与可靠性。

游戏玩家可能更容易被游戏笔记本AORUS 15所吸引。实际上,技嘉对自身的游戏笔记本产品颇为得意。技嘉全球副总经理林英宇表示,即使在英伟达的RTX显卡发布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也拿出了技嘉的游戏本向全球媒体展示。

台湾厂商技嘉以主板、显卡产品见长,旗下电竞产品线AORUS被戏称为“雕牌”,主打高端游戏市场,在资深电脑DIY玩家中颇有口碑。不过,相比华硕玩家国度、戴尔外星人等竞争对手,技嘉显得有些低调了。

台式机基本用不上,还不如直接换显卡。主要是针对既对便携性要求高,有时候又对显卡性能高要求的人。但是目前带雷电接口大都是高端笔记本,显卡坞再加上显卡的价格也不低,除非工作需要,不然就是个有钱人的玩具。

目前我使用的方案是 MacBook Pro 15 2016 + Razer Core X + RX Vega 64,后面我会发文讲讲这个方案的实际使用及设置方法。

完全无意义啊 我本身本子就是mxm接口的 我直接换显卡不就完了 现在10系显卡基本都是完整核心架构的卡 为什么非要用雷电接扩展坞 雷电的带宽速率 1060都跑不满 我要它干嘛

对于普通大众,越来越多的人只有一个笔记本而没有台式机,这时候一个显卡盒子就能让你享受过去台式机才能拥有的极致显卡性能。出门在外你用的还是轻便的笔记本,到家了一根线就给了你电源,显卡,硬盘,接口等等的扩充。外接显卡盒子,是个能满足当代人电脑使用需求的解决方案。

第一,显卡坞多少钱告我一下。第二,效率是多少?第三,就你那破本1366*768分辨率的还接什么显卡坞。第四,你可知显卡坞多大体积,有那空间不如直接组一台小钢炮了。

外接显卡盒子,是个挺奇妙的东西。它的出现解决了几个痛点,比如台式机太大不适合搬迁,笔记本散热不佳显卡性能孱弱等等。而且还给现有机器提供了几乎无限的扩展可能,以 iMac Pro 为例,机载 18 核处理器,挂 4 个外接 GPU 本身就变成了强力工作站。

想出这个东西的人,真的佩服啊,直接一个雷电三,定位出来一波人傻钱多笔记本系列,那么贵的笔记本都买了,还差这几千块。不得不说这个产品的定位实在是太准了。

MacBook Pro 本身只有在内置 CPU 或 GPU 重度使用时才会风扇急转,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声音的。当应用程序使用外接显卡盒子时,内置 GPU 会停用,因此通常情况下很难听到 Mac 风扇起飞;外接显卡盒子由于散热良好,正常运行时声音很小,几乎不可听见。当外接显卡满载运行时,显卡风扇起飞的声音也并不大,当然具体情况和你购买的显卡有关。

来个8700k,2080ti你会卡??问问题之前先看看是不是自己钱没花到位。

以下图为例,同样一块显卡 GTX 1060 跑测试,装在散热良好的主机里跑分为 1661 分,装在笔记本中跑分为 1477 分,使用外接显卡盒子且链接外接显示器跑分为 1332 分,使用外接显卡盒子并使用笔记本内置显示器跑分为 1304 分。

我为了能用这个盒子还要先配台带雷电接口的电脑?我为何不直接配台性能好的?

65W 一般适用于 13 寸笔记本:Akitio Node Pro,惠普 HP Omen,联想 Lenovo TB3,雷蛇 RazerCore V2,PowerColor Devil Box

只能还原百分之七八十的显卡性能,相当于花一个1080的钱用一个1070

87W 一般适用于 15 寸笔记本:BlackMagic eGPU,Sonnet 550 / 650,Mantiz Venus

雷电三接口的带宽只有显卡接口的三分之一,显卡坞只是勉强能用。

Vega 64 同级显卡:650W 供电,推荐盒子如 Sonnet Breakaway Box 650W,Razer Core X

垃圾,贵的要死,至少四千不含显卡,性能损失百分之二十左右

Vega 56 同级显卡:550W 供电,推荐盒子如 Sonnet Breakaway Box 550W,PowerColor Devil Box

鸡肋产品,就凭笔记本那点显示面积用再好的显卡都没意思。

RX 580 同级显卡: 350W 供电,推荐盒子如 Sonnet Breakaway Box 350W,Sapphire Gear Box

某宝上有这货,说是不需要雷电三接口就能外接显卡。

接着我们来看看显卡上面写的推荐 PSU 为 750W,这里指的是推荐整机电源为 750W,什么意思呢?一台电脑中,除了显卡外往往还有其它用电配件,比如 CPU,硬盘等,所以显卡官网上写的推荐 750W,这些富余的电量是留给电脑中的其它配件使用的。

关键是我那破本本屏幕是1366*768的分辨率

在购买显卡时,你可能会为电源供电感到困惑。以 Vega 64 为例,你会看到显卡本身要求 295W,峰值要求 400W。又会在显卡网站上看到推荐整机电源 750W,但是在显卡盒子上看到显卡盒子只配备了 650W 的电源。那么这几个数据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到底这个 650W 的显卡盒子够不够用呢?

关键是你垃圾电脑有这功夫来个显卡坞还不如换一个

之前我们说过雷电三接口的问题,现在回到数据线本身。想要使用雷电三外接设备,必须使用雷电三数据线。以下图为例,上面白色的线缆为标准 MacBook Pro 充电线,并不支持雷电三,下面黑色线缆为雷电三数据线。其中最好判断的方式就是看一下针脚数目,雷电三数据线一般是满针脚的。

这么麻烦,这么想玩游戏为什么不直接买台ps4呢

关于 BOOT CAMP,Mac 英伟达显卡,及老雷电接口支持现状,这几件事情可能是部分购买显卡盒子的人比较操心的事,简单说一下。目前这几个点都可以做到,但是都没有官方支持,需要大量的手动调整。绝对不建议懒得折腾的人考虑。

都整个外接显卡了,我直接把显卡插上就得了呗。

显卡盒子值得讨论的东西很多,我将在这里选择讨论几个有必要了解,很多人可能有些困惑的话题。比如雷电数据线,显卡盒子电源选择,PD 供电方案,显卡性能折损等。

你知不知道显卡坞带来的的显卡性能缩减有多少

我个人的话,比较推荐单独购买显卡盒子并额外购买显卡。这样给自身的选择更加灵活。但如果你追求设计,或者对显示器串联有强需求,那 BlackMagic 无疑是最优选择;若你预算有限且需要强劲性能,可以考虑盒子捆绑套装;若你希望自由灵活的搭配,那么可以考虑单独购买显卡盒子。下面我会讲讲购买过程前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有钱的话,配个机箱如何。。。何必折腾。。。

第三种是单独的显卡盒子,比如 雷蛇 Core X。其特点是只有一个盒子本身,需要自行购买显卡安装。但是显卡上更加灵活,且用料做工往往更扎实。缺点是单买盒子价格会比较高。

说得好,我选择外接显卡,电脑没雷电三接口

第二种是显卡盒子捆绑套装,比如 技嘉游戏盒子 。其特点是显卡盒子和显卡捆绑销售,价格会在单买的基础上更实惠一点,且后期可以自行更换显卡升级。目前这款盒子可以选配的捆绑显卡为 RX580,GTX1070,GTX1080。

游戏流畅并不是只靠显卡,典型的木桶原理

第一种是一体机,比如 BlackMagic Design 和苹果联合出品的 BlackMagic eGPU。其特点就是显卡已经被高度集成在盒子本身,买来即插即用,不需要自行购买显卡,运行极度安静且支持显示器雷电串联。缺点是不可以后期升级,一体机中配备的显卡型号为 RX 580。

4000多块钱我不如自己组装个电脑了

下图是 eGPU.io 总结的市售显卡盒子明晰,若你对不同品牌的显卡盒子感兴趣可以去查看一下,这里就不详细展开每个盒子优缺点了。

是雷电三接口也得要是满血的雷电三才行

专业动画制作,视频渲染,深度计算,实时模拟等:当目前的性能不足时,可以考虑为显卡盒子搭配 Quadro 或 Radeon Pro 同级显卡。若性能依旧不足时,可以考虑搭配数台外接显卡盒子。

不买就惦记,买了就嫌弃,退了又叹气。

Mac:目前 Mac 尚未对 Nvidia 显卡提供官方支持。因此只推荐 Radeon 系列显卡,如 RX 580,Vega 64 等。具体的显卡支持列表连接如下:Use an external graphics processor with your Mac。

来来来 你告诉我一个显卡坞多少钱

4K 游戏,视频渲染:若你的设备中已经采用了 GTX 1080 或以上级别显卡,则无需购买外置显卡。其它情况下,可以考虑为显卡盒子搭配 RTX 2080 或 Vega 64 同级显卡。

我差的显卡坞嘛?我差的是显卡!

2K 游戏,动画制作:若你的设备中已经采用了 GTX 1070 或以上级别显卡,则无需购买外置显卡。其它情况下,可以考虑为显卡盒子搭配 RTX 2070 或 Vega 56 同级显卡。

说的半天,还不如就说这个神器

1080P 游戏:若你的设备中已经采用了 GTX 1060 或以上级别显卡,则无需购买外置显卡。其它情况下,可以考虑为显卡盒子搭配 RTX 2060 或 RX 580 同级显卡。

好东西,可惜cpu跟不上了

任何需要使用显卡的地方,理论上来说都可以受益于显卡盒子。相较于传统的内置显卡,外接显卡盒子给予了你一个灵活的可扩展的方案。以 iMac Pro 为例,机身的四个雷电三接口及内置显卡允许你同时使用 5 块 Vega 64 同级显卡来对你的工作流进行加速。

又不是不同档次的能接一起。

以下为 9to5Mac 测试 LuxMark 跨平台 OPENCL 测试的显卡跑分情况。其测试设备为 2018 款顶配 MacBook Pro 13 配备两块外接显卡 WX9100。可以看到,外接一块显卡跑分提升约 7 倍,两块显卡跑分提升约 14 倍,符合预期。备注:Radeon Pro WX9100 为 GTX Titan X / Vega 64 同级显卡。

只要有钱,什么游戏都带得动

目前已知能充分利用外接显卡的软件有 Blender,Unity,达芬奇等,其中达芬奇已经可以完美支持数个外接显卡的配置。当然具体某个的软件支持情况,需要你去查询官方给出的最新动态。

嗯,我选择外接一台主机!

Windows 和 Mac 平台各个软件对显卡盒子支持程度不一,但是基本可以确定,绝大部分游戏和软件都将在未来陆续提供外接显卡盒子支持。目前而言,Windows 10 和 Mac 方面已经支持部分游戏使用显卡盒子加速;Mac 方面,专业软件的支持预计在 Mojave 正式发布后陆续跟进。

为了能够顺利使用外接显卡,需要你的系统支持。索性 Windows 和 Mac 最近的系统更新都在为外接显卡提供即插即用的支持。

外接显卡盒子是雷电三接口出现后才得以充分利用的新兴事物。你的机器需要满足接口,系统及软件这三方面的需求才可以顺利使用。一般来说,这个要求将支持的设备限制在了最近三年生产的台式机及笔记本中,且需要升级到最新版本的软件及操作系统。

外接显卡盒子一般由一个小机箱和给显卡供电的电源组成。你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额外购买一张显卡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外接 GPU,这个组合叫做 eGPU。如下图所示,这是一台没有安装显卡的外接显卡盒子。

那么问题来了,外接显卡盒子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外接显卡盒子为你提供了一个插 GPU 的地方。它能让你自由选择市面上有的几乎所有显卡,大幅提升笔记本,一体机或台式机的图形性能。

太好了,侧边出风口用鼠标冬天时再也不用担心冻手了。

小米初次涉足游戏本市场,就能拿出完成度如此之高的产品,这一点着实令我们感到吃惊。我们认为,它的确符合小米一贯的产品定位,也的确够得上一款实用好用的“年轻人的第一台游戏本”的称号。

最起码等个八代U吧,宏建看着难受,背光键盘没啥用…

在结束测试之后,我们承认,小米游戏本的性能、游戏能力确实符合它的市场定位。它不仅在用料、功能上追平了市面一线游戏本所应有的水准,还拥有了自身在散热、造型上的一些特色。

第一,cpu马上过时。第二,没有小键盘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小米游戏本的散热潜力,或者说风扇部分的散热能力其实真的很强很强,但是其出厂默认的风扇策略比较保守,如果用户在游戏或高负载工作中希望笔记本有更好的温度表现,建议手动开启风扇强制冷却模式。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见识到一个真正“冷酷”的小米游戏本了。

玩扫雷能30帧吗能的话我买两台

最终的结果令人吃惊:在同样强行满载的前提下,开启风扇强冷直接使得CPU稳定降低了超过一成,仅有77摄氏度。这个温度在游戏本中就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拷机成绩了。

第7代CPU,49年进入国军!

CPU、FPU(浮点处理器)、内存、显卡……全满载的情况下,CPU的最高温度最终稳定在了86摄氏度,这个成绩在笔记本中算是中规中矩。但是,我们注意到此时小米游戏本的风扇甚至还没有达到最大转速……

小米本发布一周后第八代才上市吧

但是,单纯的游戏场景还不足以将这台机器的散热能力逼到极限——于是我们用上了“拷机”软件。当然,这种操作对电脑的寿命必然有不良影响,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模仿:

调音效的界面怎么弄出来的?

小米游戏本一共有左右对称的四个风扇出风口,其中侧面和后面各有两个,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一般的游戏场景下,开启风扇强制冷却功能之后,由于出风量增大、散热能力增强,笔记本出风口的温度都会有显著的下降。

总的来说,可以看出小米游戏本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实战中,其性能确实能够保证体验的流畅,而且15.6吋的大屏、杜比全景声的扬声器也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为一个“游戏本”来说,它的游戏体验首先是合格的,这就已经很足够了。

最后,是FPS类型的《绝地求生》——这个游戏就不用我多做解释了吧!不过,对于FPS来说,要想保证游玩体验的流畅,光帧率高是不行的,还得要帧率稳定。所幸,小米游戏本能够保证游戏全程在57~78fps之间,且没有太多的波动,实际在最高画质下游戏体验也相当出色。

测过了RPG,接下来自然得试试时下流行的MOBA类游戏。《LOL》的画面等级和性能压力实在不太够看,所以这种时候还是得靠《Dota2》来说明问题。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的FPS测试全部都是从游戏程序启动即开始测量,因此也包括加载、设置画面这些部分的FPS统计。而从中端游戏过程中的曲线来看,基本上维持在60~90fps之间。

首先担纲测试的,就是有名的“泰坦陨落网游”——《剑网3重制版》,不得不说剑网3的优化水平是真的emmmm……………特别是测试刚开始,我们就发现这游戏的加载画面只有30帧多一点……不过GTX1060怎么说也算是本世代主流电竞显卡了,实际上玩起来还是能够保证流畅体验的。尤其是在特效绚丽的技能释放过程中,依然能够维持在50帧以上,算是相当不错了。

我们测试的这台小米游戏本配备的是GTX1060 6GB 显卡,这其实也是当前非常靠谱的一款甜点级GPU了,其理论性能介于桌面GTX970与GTX980之间。当然,实际上的感受如何,还是要靠真正的游戏来说话。

而另一件事,则是小米游戏本配备了性能相当不错的三星SM961 NVME SSD,它的理论性能与零售版的960EVO相差不大。但是,要发挥出这样的性能,用户需要自行安装三星NVME的专用驱动才行。小米没有给预装,而且这并非它们一家的问题,事实上许多使用三星SSD的品牌电脑都未正确安装专用驱动,这其中的原因实在是不得而知。

综合跑分数据来看,小米游戏本的性能已经达到了当前主流游戏笔记本应有的水准。不过,在跑分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两件事,一是小米笔记本在整个理论性能测试的过程中,风扇都并没达到最大转速,换句话说就是它的散热设计留有“冗余”,通过手动开启风扇强冷模式可以换来更好的散热效果。

作为游戏笔记本,游戏音效、网络加速(QoS)等功能,只要是一线品牌基本上都必需要具备。小米游戏本虽然只是小米品牌在这个领域的处女作,但很欣慰的是,它也没有在这些游戏辅助功能上疏忽。值得一提的是,专为游戏优化的“杜比全景声”在小米游戏本上是全球首发~

在这方面来说,最典型的就是每一个合格的品牌游戏电脑都必需要具备的“性能控制中心”。在小米笔记本上,它被命名为“小米游戏盒子”——名字其实有点容易让人误会,不过功能上却没什么毛病:性能监测、按键自定义、Win键屏蔽,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

在“跑分”之前,我们首先要考察一下小米游戏本系统自带的那些软件:为什么?一方面,大部分电脑用户并不欢迎自己的爱机被预装太多无用的软件,但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游戏PC,有些功能不仅必须要有,而且还能看出厂商的诚意是否足够~

之前,我们已经给大家带来了小米旗下首款游戏笔记本(最高配款)的外观、设计和内部拆解评测。说实在的,相信大家都已经和我一样震惊于这款笔记本的用料之实在、做工之专业了——特别是各种机身内部的小细节,与其说是游戏本,不如说更像是一台工作站。

专题: 三国游戏盒子推荐   qq三国游戏盒子   游戏盒子三国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