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安卓游戏玩家来说,Odin 目前采用的骁龙845和天玑 D900,对于主流游戏问题都不大。并且由于主动散热的特性,长时间游戏也不用担心过热降频之类的问题,6600mAh 的超大电池续航也相当给力。遗憾的地方,就是骁龙845或者天玑 D900 性能有限,高画质高刷游戏(例如原神)还是无法应付,期望二代或者后续能升级成诸如 G3x 之类的旗舰级 SOC。另外目前安卓游戏手柄生态也还需完善,有待系统和游戏开发商进一步适配(系统级的手柄支持,游戏原生适配手柄)。
回到 Odin 是否值得买的问题,作为一个初创团队的众筹机器,Odin 的设计和做工远超我的预期。如果你先前接触过例如 RGXXX、miyoo 之类比较便宜的所谓「开源」掌机,Odin 的做工和设计与它们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上,性能方面搭上新发布以太模拟器(AetherSX,PS2模拟器)的东风,可以流畅运行 PSP、PS2(部分)之类的游戏。如果你是一个模拟器玩家,或者一个串流/云游戏玩家,Odin 还是很值的入手的一款产品。
吾爱游戏盒子3ds竖屏lr
相比售价动辄5000以上的 Win 掌机而言,安卓掌机的门槛低了很多,续航、重量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虽然可玩的游戏(这里指模拟器、PC 游戏)方面可能略少于 Win 掌机,但随着串流、云游戏的普及,更轻续航更好的安卓掌机相信比 Win 掌机的应用更广阔一些。
对于够用党来说,手机+手柄性价比性价比方面是必然远胜掌机的打不开三国杀网页游戏下载,毕竟入门级的骁龙870直屏机售价也就在2000左右(Redmi K40 好价1749),安卓平板(小新Pad Pro 2021好价大约1799)加上一个 Xbox/PS4/Razor 之类的手柄,性能方面必然是比 Odin 更强的。
另外 Odin 还有款配套的底座,可以扩展 SATA 存储、USB、HDMI、千兆网口、N64手柄、GC 手柄等功能,不过我没有入手,这部分的评测只能参考网络上其他作者/UP 了。
音质方面,双扬声器表现尚可,日常打游戏看剧问题不大,我认为是强于入门手机,但是略弱于高端双扬声器机型。视频解码方面测试局域网1080P 和 4K 视频播放都比较流畅,毕竟骁龙845也是旗舰级 SOC,虽然和现在的870/888/8gen1有差距,但是肯定强于机顶盒里那些 A15 甚至 A7 核心的 SOC。
而在原神当中,即使降低特效也只能维持40~50帧左右的画面,骁龙845性能还是无法搞定原神。使用专业的性能分析工具 Perfdog,分别抓取狂野飙车9和原神的 FPS 数据,可以看到在狂野飙车9中,除了跑圈结束载入部分帧率有变化外,游戏中基本可以稳定的保持在55~60帧之间。而在30分钟的原神压力测试当中,虽然主动散热让骁龙845可以全力释放,但是 CPU 和 GPU 的性能还是限制了游戏表现,想要完美驾驭原神,骁龙870/888级别的 SOC+主动散热可能才能实现。(从 Perfdog 中也可以看出,CPU 占用率并不是很高,中间几次瞬间降频可能和 Odin 的调度优化有关,GPU 的性能可能才是骁龙845主要的瓶颈)
噪声测试部分,关闭风扇时环境噪音约38.5分贝,跑分模式下风扇最大噪音在50.6分贝左右,不过需要提的一点是这颗小尺寸风扇虽然噪声不大,但是听感上高频噪音部分比较多,满负载运行时这个噪音还是有些吵的。目前风扇的设定只提供了,关闭/安静/智能/运动四个选项,如果可以自定义对应模式的转速,相信可以让用户更好的找到噪音与性能的平衡点。
开启性能模式+风扇智能转速后,20轮 3D Mark 压力测试最高分2136最低分2127,稳定性来到了99.6%。多轮次循环跑分基本是一条直线,可见虽然 ARM 设备功耗相对比较低,但是想要释放全部潜力主动散热依旧是必须的。未来如果有搭载骁龙888、8gen1、g3x,并配备主动散热的设备,性能释放一定会有惊喜。
我这台配置为 4GB+64GB 版本,实测内置的 UFS2.1 ROM 顺序读取700.1MB/s,顺序写入170.62MB/s,随机读取 134.53MB/s,随机写入 25.02MB/s。
模拟器方面我个人是实用为主,想要玩什么游戏就去下载对应的模拟器/模拟器前端,这里推荐几种常见的组合给大家,具体资源部分请大家自行搜索。
比较值得称赞的是这个模式下还集成了 FPS 显示,可以方便的在任何 APP 内查看当前 FPS,同时也可以在侧面栏查看 SOC 温度、CPU 占用、MEM 占用等信息。
除了 Launch 之外,系统内置了触屏映射/游戏功能,在 APP 内右侧边缘向内滑动即可呼出。可以针对不同的 APP 设定触屏按键预设方案,同时也可以快速的呼出诸如清理内存、录制、直播等功能。
▼右侧副板有3处排线,分别和主板、右摇杆、右侧 LED 灯带相连,副板上圆形按键为后盖 M键。L1、L2按键可以单独拆下,摇杆也都采用了独立排线与螺丝固定,后续维修方面便利性和成本应该都还不错。
Odin 的拆机还是比较简单的,拧下后壳上的螺丝,使用翘片沿着边框缝隙轻轻撬开四种的卡扣,即可拆下后盖。左右两块副板都采用了黑色 PCB,主板则为一块淡蓝色 PCB,主板上使用了一整块黑色散热片进行覆盖。由于这块散热片上有防拆标签,为了保修这里就没有继续进行拆解。
另外 Odin 的摇杆和侧面分别放置了灯带,可以独立开启/关闭摇杆灯带和侧边环形灯带,对于喜欢灯效的用户是一个有趣味的设计。不过遗憾的是灯带仅支持单色显示,同时也没有诸如呼吸、循环等灯效,可玩性方面略有欠缺。
重量部分 PSV1000(含正面全膜) 265g,PSV2000(含屏幕贴膜)则为 232g,Odin(不含贴膜) 368g,NS(含屏幕贴膜)403g。掌机的握持感和手感方面,个人认为 PSV1000 > Odin > NS/ PSV2000,PSV1000的重量刚好质感也不错,PSV2000则充满廉价感,Odin 质感不错但是重量略微偏重,NS 的跑马边框和重量则是其减分项。
由于我的老小3(3DS)放在公司未带回来,这次就用 PSV、NS、拉伸手柄+手机和 Odin 简单对比一下。 尺寸方面 NS>Odin>PSV,和拉伸手柄(雷蛇 Kishi)+手机(Redmi K40)相比,Odin 的宽度更宽,但是长度更短一些。毕竟掌机的屏幕还是16:9,现在手机动辄21:9的拉长设计,加上上拉伸手柄宽度自然是超长。
整体外壳都采用了亲肤设计,握持和触感都还不错,屏幕方面采用了一块5.98英寸的全贴合触控屏。实测亮度和光学素质也还不错,详细数据请参考下文测试部分。
机身顶部左右分别是 L1、L2、R1、R2 等按键,中间则分布着 MicroHDMI 输出、TF 卡槽、散热出风口、音量加减键、充电指示灯以及电源键。
摇杆方面手感还算不错,摇杆帽尺寸上相比 NS Pro 手柄要小一些,十字键部分有些类似 PSV1000的感觉,比较容易活动也比较好。右侧 ABXY 键的键程相比 NS Pro 手柄要长,反馈力度也比较硬,个人感觉手感不如 PSV1000和 NS Pro,Home、Select、Start 键手感则相对比较不错。
真机部分质感我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正面是一块5.98英寸 FHD(1920X1080)分辨率 IPS 屏幕,屏幕左侧自上而下依次是麦克风、左摇杆(含 L3)、十字键以及 Odin LOGO。右边自上而下,依次是 Home 键、ABXY、右摇杆(含 R3)、Select 以及 Start 键。
由于我这台属于提前批(预购/众筹),不确定量产版本包装是否还会有变更。外包装方面 ayn Odin 采用了黑色外包装,正面只放置了一个 Odin 头像 Logo,背面还是选项式的型号表(内有两处印刷错误),不确定正式出货是否会修改为更正规的型号表+序列号贴纸。
Odin 国内第一批预购开放了亮白、冷灰、静谧蓝、典雅黑四个标准配色,以及白透、黑透以及紫色三个限量款透明珍藏版,不过由于物料数量的原因静谧蓝色在试产阶段前被砍掉。我开箱的这台 Odin Base 是典雅黑配色的 4GB+64GB Base 版(乞丐版),希望后期量起来后,先前被干掉的红色、蓝色等配色能够复出。
摇杆和按键方面采用了类 Switch 布局,左摇杆在上而右摇杆在下,掌机背面增加了 M1/M2 两颗自定义按键。ABXY 按键排列也和 NS 相同,系统内置了 Xinput 和 Odin input 两种按键模式,同时也支持屏幕按键映射,无论是模拟器、安卓原生游戏、串流都有方案可以应对(考虑兼容性建议优先选用 Xbox/Xinput)。
作为参加了国内预购(其实和众筹同批次发货)的用户,这次第一批拿到了 Base 款,在开箱与测评之前惯例先介绍下配置。配置方面最早 Odin 分为两款机型,分别是采用高通骁龙845的 Odin Base/Pro,以及后续新增,采用联发科天玑 D900 的 Odin Lite。众筹中部分配置方面也进行了调整,系列内产品主要区别如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款 IGG 上众筹的安卓掌机——AYN Odin,这台2020年立项的掌机原计划2021年9~10月量产。不过由于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经过几次延期,总算在农历新年前发货。
因此,虽然安卓掌机和 Win 掌机一样是相对小众的市场,但是越来越多的厂商(高通今年还专门推出了掌机专用 SOC)/团队也开始进入,探索掌机形式的可能性与空间。
提到安卓掌机,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手机+手柄的组合,只需要几十到数百元,手上的手机就可以很好的运行游戏。从成本和门槛来说,这确实是非常不错的方案,但是从体验上来说这其实是相对而言比较「凑合」的方案。
作为 NSL 和 Win 掌机之外的选择,基于 ARM+Android 架构的掌机很自然也出现在市面上,甚至今年高通还推出了掌机专用的 G3x 平台,并和雷蛇一起发布了基于该平台的开发机。相比 Win 掌机,虽然目前 Arm 架构的性能偏弱,但是功耗方面相比 x86 架构的 Win 掌机优势明显,除了续航更好外也带来了更轻的整机重量。另外高通和微软的 Win on ARM 合作也越来越多,只要有驱动方面的支持,很多 ARM+Android 的掌机也有机会秒变 Win 掌机。
不过从售价、手感和性能上来说,这类「开源」掌机其实都有上位/更好替代,以相似售价为例二手 NDS、PSP、3DS 其实是更好的选择。毕竟这类机器因为性能和屏幕大小限制,无法很好的模拟 PSP 和 3DS 游戏,尤其是采用双屏设计的 NDS、3DS,小屏机器即使可以模拟也没有可玩性。而抛开售价考虑模拟老游戏,PSV、NS、NSL 也是很好的选择,诸如 GPD、AYA 这些 Win 掌机因为性能的提升,甚至可以运行 PS2、PS3 等模拟器。
这类机器虽然配置较低,但售价一般在300~500左右,入手门槛相对不高。尤其是去年抖音上大火的 GKD mini,小巧的机身可爱的造型,兼具礼物属性一时间甚至供不应求。
提到所谓的「开源」掌机,国内电商平台除了X9.9包邮的500合一掌机外,前几年流行的大都是采用 X1830、RK3326 等老旧方案的所谓「开源」掌机。这类机器虽然生产商不少,但硬件方案其实往往雷同(例如大量基于 Odroid Go RK3326方案衍生的机器),换皮(外壳,各种横版竖版)产品非常多,小厂/寨厂硬件设计水平与做工也是层次不齐。同时受限于处理器的性能,大部分也仅能够运行一些老旧平台,流畅模拟 PSP 都是无法达成的。
《勇者斗恶龙8天空、碧海、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作为一款移植游戏,素质还算不错,游戏原作就是《勇者斗恶龙》系列的佼佼者,优秀的剧情和音乐保留了过来。而3DS版也加入了照片编辑模式这有趣的模式,可玩性大大增加,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画面一般,然而综合下来游戏还是很棒的,如果还在犹豫的少年们可以买起来了!虽然本作并没有中文OTZ。
2.游戏音乐很棒。首先,场景和BGM的契合度很高。其次,音乐本身也很棒。每个BGM特别是场景BGM,单独拿出来也能听上很久。
1.有追加要素。包括游戏剧情,比如原版没有讲到的大反派“多鲁马格斯”的过去、以及主人公的幼年期故事。还有两名新的角色:女盗贼“盖尔达(ゲルダ)”、怪物战斗之路(モンスターバトルロード)主办者“莫里(モリー)”。就算玩过原作的玩家再玩本作也不仅仅是怀旧。
除此之外,拍摄完之后玩家还可以从菜单中打开相应页面对照片进行编辑。这才是相机模式下的精髓!该模式下主要可以添加各种符号、设置边框以及修改图片滤镜效果,一张简单的图片可以编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小编自己试做的过程:
对于本身不能截图的3DS来说,这个相机模式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虽然在剧情中无法使用),玩家可以在自由行动时进行拍摄,而且视角调节范围相对宽裕,还能选择角度,或是摆出别的角色来合影,也可以让主角摆POSE,光是照相这一点上玩法花样就很多。
本来我以为“相机模式”仅仅是3DS的一个附带品,但它的好玩程度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而且游戏中还有该功能的专属任务,内容相当丰富。小编我就在这个模式下折腾了很久……
3DS版中追加了一些新的剧情,比如主人公小时候的剧情,或是Boss多鲁马格斯变坏之前的一段往事。其中一些剧情在通关之前才能看到,比如Boss的往事则需要在打他之前回到占卜处进行占卜。这段剧情也算是小小的洗白一下他吧,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此外,(以下剧情包含剧透,想看请全选)玩家还可以跟杰西卡结婚哦!也算是补全了许多玩家的遗憾吧。
3DS版中地图上会有一种青色的宝箱,在打开之后会过一段时间能恢复(大概放置Play两天左右?),越是游戏后期的宝箱,越能得到好的道具。刚发现这“复活宝箱”的时候真是喜出望外啊,就是复活周期有点长了,不然可以刷刷刷。
一般玩家很久没有玩一个游戏,特别是JRPG的话,很可能再次打开的时候已经忘了自己玩到哪,想干什么了。3DS版这样的剧情回顾功能相当不错,这样一来就算是没空一口气玩到底的上班族们周末再开游戏也毫无压力啦~
在自由行动的时候,下屏的小地图还是相当有用的。在城镇中可以看到所有设施的所在地(进入房中后会显示★标志),不必担心迷路了还绕来绕去,在野外如果不想练级的时候,跟随小地图就能以最短距离避过小怪,直奔主线。
原本在PS2版《勇者斗恶龙8 天空、碧海、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中,地图并不是最初就有的,需要拿到宝箱之后才有。而3DS版中玩家一开始就有地图。
3DS版的音乐使用了“东京都交响乐团”的演奏音源,使得玩游戏时更有临场感。如果你玩的累了,开着机器躺下来听着场景BGM,效果也会相当不错。
虽说本作的画面精细度上肯定比不上PS2版,但剧情的表现上不但没有逊色,反而更加精彩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本作的主要剧情全语音。光看画面再精彩的剧情也只是动画+文字,游戏就该语音+动画+文字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所以本作的剧情非常赞有没有!此外,游戏的声优阵容也算不错,比如给大反派多鲁马格斯(ドルマゲス)配音的便是子安武人。不得不说,他还是挺适合配深井冰的……特别是听着他那句经典台词“我好伤心啊,我好伤心啊”,非常有魔性……
除此之外,本作在3DS上的画面表现还算可以,贴图材质虽然一般般,但场景的效果都在,比如水面的流动,或是教会中火焰燃烧的效果。主要人物的建模也做的相对精细一些,平时看上去并无违和感。
还有就是游戏战斗可以加速,这一点非常好。本来战斗的动画效果多看了就会厌倦,之后就会觉得打只杂兵都非常慢,加速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一点。至于加速的倍率,个人感觉大概是1.5倍。当然,如果能够在战斗中设定快捷键,随时关闭/打开战斗效果的话就好了(下屏战斗中全黑三国网页游戏手机测评博主,有点浪费双屏优势)。
纠结片刻之后我还是开始起名了,原本我的名字已经想好,就叫“そんちょう(村长)”吧,然而只能输入四个假名……恩,那就叫“アラガミ(荒神)”好了。
《勇者斗恶龙8 天空、碧海、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是Square Enix旗下著名RPG游戏《勇者斗恶龙》系列第八作,鸟山明(日本漫画《龙珠》作者)式的画风是游戏的一大特色。本作最初于2004年11月27日在PS2平台发售,2013年12月12日登陆智能手机平台。
3DS版《勇者斗恶龙8 天空、碧海、大地与被诅咒的公主》于2015年8月27日发售,秉承任天堂理念,下载版与实体版价格均为5980日元+税。
综合来看,New 3DS 系列绝对是老任的良心升级,对它那一大堆改进半信半疑的同学可以安心了。新机将分为大屏和小屏两款,于 10 月 11 日发售。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被不少人各种嘲讽的 New 3DS“换壳”却得到了许多玩家的大赞,他们表示这下就可以自由为爱机更换各种主题,还不需要买什么限定版机器了。
New 3DS LL 多了两个肩部按键,分别位于原有 LR 键的内侧。玩家表示这个设计看着别扭,其实用起来感觉还行。有趣的是,几乎所有人对新机手感的看法都高度一致,看来老任确实有一套。至于那个其实不是摇杆的“右摇杆”,手感如何那就见仁见智了。
New 3DS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果然还是它的“裸眼 3D 倾斜防止功能”。从玩家们在社交网络上的现场反馈来看,这个功能虽然没有一些外媒形容得那么神奇,但如果只是小幅度的晃动,裸眼 3D 都能完美显示。尽管激烈的大幅度晃动还是会让掌机的脸部识别系统难以应付,但谁会那么玩游戏呢?所以这个缺点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
虽然任天堂不会在东京电玩展上现身三国打斗网页游戏大全,但它的新品 New 3DS 还是出现在了卡普空《怪物猎人 4G》的展台上。它的游玩感觉究竟好不好?
专题: 玩游戏盒子 游戏盒子三国无双 逍遥三国游戏盒子上一篇炉石盒子登录不上去游戏
下一篇7344游戏盒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