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基本是所有更新之后的bug,但是这些问题只存在部分小米手机用户中,大部分更新之后会有更好的体验。之后的更新版本会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重新修复,12月20日,小米8手机迎来的MIUI 10 8.12.19,已经恢复了隐藏刘海功能。
最近小米8手机更新了MIUI10最新版本后,相比较之前,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bug只存在少数手机上,但是有米粉用户反馈,bug确实比以往升级多了些。
游戏盒子小窗没有QQ了
去年年初我给予 iQOO Neo 855 版的评价是:「卖的不是手机,而是 855」,而如今经过近两年迭代的 Neo 5 显得更成熟了,褪去了「酸涩」,但离真正的「香甜」还有一段距离。
如果你真的对这台机器有购买欲望,还是建议你去实体店把玩一下,看看能不能接受这块儿屏幕,我个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代表所有人。可能有人会觉得「线上品牌哪来的实体店」,实际上我这 18 线的小县城都已经铺了两家了,厂商们抢华为丢下这块儿蛋糕的欲望可比你买手机要强烈......
再看一遍配置三国攻防题材网页游戏,今年的「真旗舰」870 SOC、IMX 598 旗舰级的 CMOS、66W 的高功率闪充、120Hz 高刷 OLED......
对比 Funtouch OS,如今 iQOO 软件上的进步是很明显的,但还称不上成熟,需要优化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并不妨碍它以如此的产品力站在这个价位上。
Origin OS 体验到现在,仍感觉缺点儿什么,直到我翻回游戏模式时发现了「游戏画中画」,里边是在游戏模式时呼出小窗的方式。
当你准备去浏览器下载官服游戏的时候,可得仔细瞅好,我下载酷安的时候就着道了,当我正准备大肆批判一下「吃相难看」的时候,突然发现 MIUI 也成这样了。
有像「抬手亮屏」和「双击亮屏」这两个对一部分用户来说是刚需的功能,第三个则是会根据前置摄像头自动检测你是否正在看着屏幕,进而选择常亮还是熄屏,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显示与亮度」的设置界面还有个「超清画质」功能,我下了一大堆图片,有清晰的有模糊的,一轮对比下来以我的肉眼观察真的没什么感知。
除了常规的扫码支付卡片,右划还有一个相机模式卡片,内容都可以自定义,如果手机在亮屏使用状态下这个功能我可能很少用,因为「上滑回桌面,左滑进负一屏」已经成肌肉记忆了,但在锁屏状态下左滑也可以呼出「超级卡包」,这就让使用频率高了不少(那离谱的控制中心呼出跟这个卡包是一个团队做的吗......)。
右下角的「网络延时」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功能,当你把「扩展 WLAN」开启后,会根据你的网络状况来随时切换连接的 WIFI,而打开「数据加速」后则是又多了一层保障。
让我无力吐槽,就当我以为这些应用就是「小窗模式」时,它又给我开了个玩笑:是直接切换应用...... 好在这个鸡肋的功能可以在「系统导航」的设置页面关掉。
在侧滑返回时,稍微停顿一下就会调出「快速启动应用」,这就有点让人难受了,很多时候返回滑动时还没有准备完全退出这个界面,视觉重心还停留在这个页面的内容上,结果突然跳出来一个这玩意儿,然后我突然发现最下边那个是「控制中心」......
呼出控制中心的交互方式是从右上角下滑,但是它的操作位置却是下半区域,这个位置确实用起来更顺手,但是从右上角滑下来的交互,组件却从下边跳了出来,这给你一种「这是突然冒出来的,而不是我滑下来的」错觉。
还有个让人头大的是桌面下滑调出的是搜索而不是控制中心,而找到桌面设置里发现这个可以自定义,但还是不让你拉控制中心......
回到默认桌面,也是可以添加「原子组件」的,但是下边挂上了组件名字,还不能去掉...... 把「美观」这一优势丢的干干净净。
最后我们来聊聊 Origin OS 这个系统,开机后进入系统还是默认桌面,点击「变形器」图标才能进入新的桌面,这个桌面的颜值非常到位,但刚开始的体验真的有些不太友好,隐藏应用名、采用应用抽屉让操作门槛提高了很多,我们研究研究就会用了,但让更多人拿到手里连找软件都有些麻烦。
直到我打开「游戏魔盒」的设置界面才发现,游戏界面中三指上滑能打开常用小窗列表,或是在下拉状态栏点击「分屏」,既然都做了,老老实实放在游戏模式里不好吗,真就藏起来让用户当彩蛋找。
提升帧率下边还有个稳定帧率,这个功能打开后有非常明显的不跟手感,不建议游戏时开启。而视效增强其实就是提高了一下画面的对比度,视觉效果如下。
真正看上去对游戏有体验提升的还是这几个功能,「游戏插帧」和「视效增强」,游戏插针是支持《原神》的,但实际体验下来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这款游戏跑满 60 帧都费劲,而且帧率检测软件是显示不出来这个算法插帧的,为了体验这个功能是否有感知,我又下了个《和平精英》进行测试,结果打开后它提示要把帧率设置在「极限」以上,而和平精英的设置界面最高也才「超高」,我不信邪,又去下载了个《崩坏 3》,最后折腾半天得到的结论是:感知不强...... 因为现在稍微对动画有些要求的游戏基本都支持高帧率了,而 870 这块芯片基本都能把 90 帧的游戏跑满,在游戏中 90Hz 与 120Hz 对我个人而言,感知确实不强。
而这个「游戏伴侣」起初我没明白是干什么的,为了测这个功能我王者荣耀开了把 1V1 跑去送人头,送了一整局也没见它安慰安慰我,就在我认为它是觉得我内心强大不需要这个功能的时候,我开了一把人机,然后它夸了我一整局...... 可给我尬坏了,这功能还是别开了,寻常人驾驭不住。
「炫酷灯效」顾名思义,就是屏幕周围亮起一圈杀马...... 额不, RGB 灯效,「4D 游戏震感」则是在游戏过程中配合特定的系统语音播报进行震动,至于震感,这个 Z 轴的线性马达调教的还是比较不错的,这个功能还支持《QQ 飞车手游》和《和平精英》之类的几款竞速和 FPS 游戏,而「游戏倒计时」这个功能还是有点意思的,回到桌面后会有王者荣耀的英雄复活时间,或是吃鸡类游戏的开局倒计时。
而熄屏挂机这个功能的体验相当棒,打开后随着屏幕熄灭音量也消失了,但它并非真的锁屏了,你点击屏幕就会发现它跳出来「滑动屏幕以解除挂机」的字样,长按的话则是以一层黑色遮罩的方式显示现在游戏的运行状态。
谈起游戏,感觉可以聊聊 Origin OS 的游戏模式,打开游戏后界面左上角往里划调出界面,常用的功能一应俱全,像屏蔽通知、亮度方向锁定、截屏录屏和熄屏挂机。
半个小时原神耗电 17%,随后测试的半个小时王者荣耀耗电 15%,接下来是一个半小时的明日方舟,全程开启「Monster 模式」和屏幕高亮度,大约不到三个小时的游戏时间,电量从 95% 到 42%,这块 4400mAh 的电池续航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表现更好的则是充电速度了。
平均帧率 42,波动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机身温度在游戏 5 分钟左右开始保持温热,体验的 30 分钟内没有出现像 888 一样烫手的情况,整体体验及格。
性能方面搭载了今年的高通「真旗舰」,骁龙 870,这款 SOC 已经不知道被夸过多少遍了,但不同厂家对它的调教也不尽相同,就让我们体验一下这块芯片在 IQOO 上的表现。
既然谈到相机了,就顺便聊一下系统相册里一些有意思的功能吧,首先是「识图」这个在 Funtouch OS 就在夸的功能,拍一张照片进入相册直就可接进行识别;点开中间的编辑,右侧有一个「AI 抠图」,拿我的帅照试一试。
在开启「AI 场景优化」后,检测不同的拍摄场景它还会有不同的模式推荐,当开启「人像构图」时,它会根据人脸位置提示你移动手机进入最佳的构图方式,进入最佳位置后相机会自动启动快门,因为我老宅男一枚,没妹子拍,具体体验如何就没法给大伙儿测了......
在光线偏暗的状态下三台机器的差距就被彻底拉开了,只能说 Redmi 作为千元机已经尽力了,iQOO 虽然画面亮度提上来了,但纯净度和观感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对比米 10U 也有优势,就是成像速度要快,米 10U 的相机暗光成像速度奇慢,还容易糊......
进入第一组夜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三台机器差距并不大,Redmi 的清晰度比 iQOO 差一截,而 iQOO 清晰度打不过米 10U ,但米 10U 在这组里高光压制的表现连 Redmi 都不如......
进入超广角,告别主摄的差距就凸显出来了,Redmi 和 iQOO 还是老样子,一台暗部细节缺失严重,一台略有过曝,而从下边的杂草丛可以看出,这两台机器的广角素质其实是半斤八两的,iQOO 比 Redmi 强的有限。而米 10U 作为旗舰,画面直接就跳出来了。
这一组大逆光 Redmi 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了,对比其他两台明显感觉楼层处噪点有些多,而 iQOO 这次的表象相当出色,虽然纯净度不如米 10U,但是高饱和调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整体观感是最好的,有意思的是这个场景两台米系手机的 AI 都识别成了云朵,而 iQOO 的则是建筑。
这一组 Redmi 的高光算是压下来了一些,虽然 iQOO 的天空略微有些过曝了,但暗部细节保留得不错,米 10U 的表现仍是最好,三台手机在这组样张了 AI 识别均为植物。
Redmi 的白平衡有点问题,整体偏色有些严重,天空的高光也没压下来;iQOO 的相机的颜色偏鲜艳一些,整体上没什么问题,而米 10U 的发挥是最稳定的,这一组三台手机的 AI 识别都是建筑。
样张对比方面,由于没有同期同价位的机器,我就用手里现有的两台手机凑一下吧,一台红米 Note 9 Pro,1/1.52" 一亿像素的大底放在今年的千元机市场也是横着走,小米 10 Ultra,小米上代超大杯,代表着旗舰级的影像,这三台机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市场上三个价位段的影像质量。
下边聊聊影像,Neo 5 的主摄采用了与本家旗舰同款 48MP 像素的 IMX 598 图像传感器,支持 OIS 光学防抖,同价位可谓是相当出众了,副摄配有一颗 13MP 的超广角,以及「薛定谔」的黑白镜头。
整体来说,在日常正常使用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晚上钻被窝里咱们就老老实实睡觉吧,再好的屏幕经常这样玩该伤眼还是伤眼(在被窝里的我正在码这段文案)......
这块屏幕的可视角度表现也算不上良好,稍微倾斜一点就会出现彩虹纹,而且在户外这个屏幕亮度就有硬伤了,顶着大太阳瞅起来确实有些费劲。
这台机器还支持「低亮度防屏闪」,也就是「DC 调光」,但是开启后会发现这调光是个「青春版」...... 不光频闪没下去,上边提到的「抹布效应」更大了......
正面采用了一块 E3 材质的 1080P 分辨率 + 120Hz 刷新率 OLED 屏幕,颜色显示方面没什么大问题,就是第一眼看上去感觉有些太艳了,进入屏幕色彩管理发现默认的模式是标准,这个模式感觉跟「艳丽」模式差距都不大了,而「专业」模式又显得有些泛黄,于是我调回默认模式,把底部色温调节的拖条向右拉了些,感觉就舒服多了。
边框与后盖衔接的位置做了一个稍稍打磨过的棱角的处理,拿在手里多了些硬朗的感觉,但不会硌手。与前面板衔接的塑料支架就有些高了,这一点也是很多中端机跟旗舰机拉开差距的地方,虽然手感上没有影响,但屏幕点亮后边框就显得有些宽了。
中框顶部是一条凹槽样式的设计,边缘处是一颗麦克风,顶部扬声器是听筒发声,所以「双扬声器」的效果就别太指望了,右侧的电源键则是做了一个纹理的设计,看上去非常精致,摸上去感知不强......
机身边框采用的塑料材质,经过磨砂处理后无论是观感还是手感全部在线,丝毫没有塑料那种肉肉的廉价感,而牺牲金属的硬度换来的则是更轻的重量,裸机重 196g。
机身背部的相机模组采用了与当代旗舰类似的设计语言,带有 LOGO 的亮面玻璃托起来长方形的相机矩阵,垂直排列的摄像头莫名地感觉要比「大哥」更精致......
上次体验 iQOO 时,还是去年年初,一台在当时把「性价比」玩到极致的 iQOO Neo 855 版,当时我给予那台手机的评价是比较一般,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年的 iQOO Monster UI(实际上就是 Funtouch OS )体验不佳,现如今,iQOO Neo 系列已经过数次迭代,「性价比」依旧,系统上也大刀阔斧地更改为 Origin OS,补足软件短板的它在使用体验上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吗?
同样的,在文本操作, Aicy 识屏和 Aicy 建议上也可以使用小窗轻量打开。另外小窗模式 3.0 还和分屏进行了融合,它用一套符合直觉的「小窗全手势」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分屏使用场景。
3.0 的小窗模式,完美的诠释了用户的极致体验网页游戏三国演义概括作文,它可以轻量打开所有应用,尤其是应用间跳转的功能让魅友们赞不绝口,而且可以避免出现横屏竖屏来回切换的不适感,
同时,针对多条通知的回复,魅族开创性地将聊天头像集成在小窗下方,用户无需返回消息列表即可在不同聊天中切换,方便操作。之后的一年,小窗模式不断提高自己,从小窗模式 2.0 到小窗模式 2.1 增强了自己,能够任意界面的主动呼出,轻松应对各种任务,随时处理各种消息,相差 0.1 的更新,让用户体验达到了极致,不知多少魅友高呼「用了,就回不去了」!
Flyme 8 小窗的逻辑核心是 可以主动召唤 app 并且呼出方式非常顺手,同时配合线性马达,效果很魔性。友商的智能侧边栏,目前还是停留在这一水平。
在针对多人发来消息的时候,能够把消息以通知气泡排列在小窗底部,快速来回切换对话;看文章/刷朋友圈/小程序/小游戏等场景,小窗模式 2.0 可以在同一应用内打开小窗回复消息,保证体验不被打断。魅族称其为「平行小窗」。
491 天后的次年,小窗模式在 Flyme 8 发布会上,迎来了一次巨大的更新!此时的小窗模式,并不是仅仅支持回消息跳转的小窗,新的小窗模式 2.0 可以在任意界面主动呼出,还可以从小窗切换到全屏模式;
它的诞生,可能只是为了减少用户们因为需要进行后台的反复频繁跳转而带来的心理负担。这个功能从亮相到介绍完毕可能仅仅用了不到 1 分钟时间,但是却为魅族未来的小窗模式的开拓,埋下了更多的期待。
魅族与小窗早有渊源。魅族 m8 音乐小窗,得益于 wince 系统,按 Home 键呼出音乐,就能弹出小窗控制精美盒子的游戏机开箱,这比打开 app 调节音乐更加自然舒适,这也符合了魅族后来做小窗的基本逻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即将到来的魅族有点东西秋季新品发布会,小窗模式又有新突破。小窗模式 3.5 ,一步一步,又领先一步。带着期待和好奇,让我们先把时光放回到从前。
专题: 神魔三国游戏盒子 bt服游戏盒子 bt手游戏盒子上一篇用盒子做游戏机怎么做啊
下一篇sex游戏apk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