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游戏盒子电脑版下载

0

此后,2015年也就是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从PC端到移动端的迁移基本告一段落的情况下,应用商店本质上已经成为了流量生意的一种,豌豆荚乃至其他盛极一时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既没有百度和腾讯深厚的基础,又不似手机厂商那样处于上游可以掌握主动,出现节节败退的情况也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了。而用户数量的萎缩,又直接影响到了渠道方面对开发者时的议价权,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豌豆荚方面就只能收缩业务以降低成本。

然而一切没有如果,从2012年开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当手机厂商的高利润时代结束之后,在面对硬件本身利润逐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软件方面获得利润,也使得各大厂商纷纷开始部署属于自己的应用商店。但在这之后,豌豆荚与握有系统级权限的厂商自有应用商店自然就无法在同一层面上竞争了。比如说,自家的应用商店不能卸载,但豌豆荚却能卸载,或者用户在浏览器上搜索某个APP,直接唤醒自带的应用商店而不是豌豆荚,这些方式无疑都将让用户逐渐远离豌豆荚。

在手机厂商“自顾不暇”的时候,基本都选择将预装APP“外包”出去的做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期vivo与华为等品牌的机型中,预装的是UC浏览器、搜狗输入法、墨迹天气和百度地图等。如果在这个时候,豌豆荚能够和其中一家或者几家厂商达成合作,无疑其所能够触达的用户将成倍提升。并且当时一旦豌豆荚能够成为预装应用商店,在厂商和用户习惯了这个存在之后,显然手机厂商想要自行运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当时手机厂商正处于从功能机到智能机转换的时期中,但在早期的Android阵营手机厂商中,除了小米之外,华为、OPPO、vivo等厂商都还没有意识到要做自己的应用商店。毕竟当时在这片蓝海中加大出货量抢市占率才是硬道理,因此至于应用商店这个细节还没有顾得上。

豌豆荚游戏盒子电脑版下载

而作为曾经国内市场最大的应用商店5款古老经典网页小游戏分享,豌豆荚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呢?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其实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其一是在2011年左右Android开始爆发的时间点,面对背靠社交帝国的腾讯应用宝,以及背靠装机量庞大的360手机助手的挑战,豌豆荚当时却并没有抓住这一难得的窗口期,联合了彼时尚未将目光放在这一领域的手机厂商。

在那个时候,只需在电脑上安装完豌豆荚,并用手机连上电脑,就可以在线下载海量的APP,还能同步手机上的文件、照片,以及一些其他小工具,甚至是帮助了玩家轻松的进行刷机或越狱。这些功能也使得其几乎在早年间,成为了Android用户买到手机后的一个必装应用。

诞生于2009年的豌豆荚,可谓是遇到了Android和iOS席卷全球的大潮,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最大的变化则莫过于花样繁多并且功能各异的APP了。当时豌豆荚凭借着专注于“移动内容搜索”的口号,和应用内搜索技术拿到了创新工场的10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也最终连接了用户和成千上万的应用、游戏、视频、电子书等等内容。

豌豆荚PC版停运的直接原因,其实是因为随着Android阵营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如今为手机安装APP早已不再需要通过PC来进行操作,移动端的应用商店已经足够强大。同时依赖高度PC的刷机行为,如今也随着Android功能的完善逐渐走向消亡,由此也使得其PC端成为了鸡肋。不过在豌豆荚关闭PC端的背后,其实是整个第三方应用商店迎来了黄昏。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可以说是已经高度的成熟化了,如今在智能手机上我们几乎可以实现关于“衣食住行”的一切,而APP甚至都演化出了小程序这种全新的形态。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作为早期移动互联网行业中的代表,大名鼎鼎的豌豆荚却面临着江河日下的局面。

手机厂商 “由硬到软”,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硬件的利润率并不高;另一方面,中国智能手机增速下滑,只有向应用软件业扩张,才能快速简单变现。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应用分发很难产生大的变量,用户使用的App数量有限,新增App也有手机自带搜索引擎、手机搜索等分流,第三方手机厂商能发挥的空间极小。

无论是豌豆荚还是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对于它们来说,最大的危机是,它们的主体功能被替代,除非它们能重拾产品价值,否则,手机厂商会愈发蚕食它们的生存空间。

第三方应用商店此前曾尝试过做应用内搜索,整合其他App,让用户能够搜索到其他应用的内容,但在各大互联网巨头们越来越分裂的情况下,大的开发者们 并不愿意将内容贡献给第三方应用商店,应用内搜索的故事也就无疾而终。

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OPPO应用商店、vivo应用商店,让只能当“运动员”的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豌豆荚们很难有大的发挥。

用户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进行App更新的时候也会遇到限制,用户需要手动点击每个更新App的确认、安装等多个步骤,很费时间。提供默认更新安装的只有手机自带应用商店能够有这类权限。

同时,它还能对第三方应用商店进行限制。用户在第三方应用商店中下载的应用需要再过一道手机的安全关卡,一旦不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系统会提示该App有安全风险,而这款App在第三方应用商店中提示是安全的。

与视频、游戏、音乐、文学这些互联网业务相比,手机厂商最简单操作的业务就是应用商店,它既不会涉及到版权纠纷,同时也不需要过多的成本投入,只需要将它作为内置应用预装即可。

互联网业务的利润也让华米OV们羡慕不已。雷军曾发布公开信称,“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小米2019年Q3财报显示,该季度小米公司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53亿元,占小米总营收的9.7%。

但是,手机厂商并没有放任应用分发的价值被第三方应用商店给夺走。华为、小米、vivo、OPPO等手机厂商的主要对标对象就是苹果,苹果在App Store上获得的营收每年都创新高,App Store带来的诱惑让华米OV坐不住。

如今,第三方应用商店已在关停非核心业务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三方应用商店做出这种决定呢?第三方应用商店又遭遇了什么导致的断崖式下滑?幕后黑手又是谁?

2016年7月5日,阿里巴巴仅以2亿美元左右的价格就将豌豆荚买了下来。豌豆荚估值夭折背后,也反映出第三方应用商店价值下降,属于它们的辉煌不再。

2013年,91无线被百度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创下了第三方应用商店价值的巅峰,豌豆荚也由此水涨船高,2014年初,豌豆荚便获得了软银中国、DCM中国和创新工场的1.2亿美元B轮融资,豌豆荚估值一度超过10亿美元。各大互联网巨头都认识到了第三方应用商店的价值,百度、360、腾讯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PC版手机端管理软件以及iOS版应用助手对于用户的价值都在降低,豌豆荚PC版和PP助手iOS版的关停下线只是开始,郭静的互联网圈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类似应用下线,当用户和趋势不再,只有关停下线一条路。

2月17日,百度手机开发者账号也发布了“将不再支持91和安卓市场渠道的渠道包上传和管理功能”相关消息。此举,意味着91助手和安卓市场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对于工具型产品来说用盒子做贪吃蛇游戏机很好看,一旦用户不再需要它,关停下线是必然的。PP助手iOS版下线后,PP助手能够将精力聚焦于Android版。

苹果的iOS系统已经更新到13.3.1版,用户早期对iOS系统的诟病逐渐消失,App Store的用户体验让第三方助手很难找到突出的竞争优势。

App Store用户体验提升后,iOS用户对越狱的需求逐渐下降,对通过第三方软件来下载应用、游戏、壁纸、铃声资源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下降。PP助手iOS版的存在价值也由此下降。

2014年9月18日,iOS 8首次支持第三方输入法,搜狐为了庆祝搜狗输入法登顶App Store免费总榜的榜首,甚至宣布给全体16000名员工放假一天。

与豌豆荚类似,PP助手iOS版曾经也是一款非常知名的iOS版应用助手。苹果早期并未开放第三方应用的权限,比如第三方输入法、铃声设置等,而且很多软件、游戏也无法通过App Store进行下载,用户想要让iPhone使用起来更方便,就必须进行越狱或使用第三方应用助手,91助手和PP助手曾经都是排名靠前的iOS类应用助手。截止到2013年,PP助手iOS版用户量超2000万。

不同于网盘、博客、论坛这类有“数字资产”类内容留存,豌豆荚PC版是典型的工具型应用,这类应用的关停并不会对用户造成较大影响,用户的替代工具有很多,就像网络计算器、图片美化、桌面助手等软件一样,它们并不唯一,用户对它们关停的埋怨不会很高。

移动互联网早期,流量资费相对偏高,4G以及WiFi都未大规模普及,通过PC版软件,用户能够节约流量下载各种安卓软件,此类软件深受用户青睐。但随着流量资费的降低、WiFi大量普及,豌豆荚PC版类似软件的价值大大降低,用户直接通过手机即可完成软件的下载更新,豌豆荚PC版也就渐渐失去生存空间。

因为没有官方的应用程序商店,早期国内的安卓用户往往会依赖各类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豌豆荚就是其中红极一时的成员。不过后来,由于各手机品牌都在系统中集成了可用度很高的自有品牌应用商店,第三方应用程序商店的用户群体逐步缩小2014三国类网页游戏,今天,豌豆荚官方就宣布,将会停止PC版在线业务的运营。

专题: 手游趣盒子   骑士游戏盒子   魔方游戏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