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著。这部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位英雄人物及其后继者争夺天下的故事。全书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下面是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文言文原文及其中文现代译文,供您参考:
原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译文说来也怪,天下的形势,分裂久了必定会合并,合并久了又必定会分裂。周末时七个国家互相争斗,最后被秦国统一了。等到秦国灭亡后,楚国与汉国又开始争斗,最终又被汉国统一了。汉朝从高祖刘邦斩杀白蛇起兵反秦开始,统一了天下;后来到了光武帝刘秀时期中兴,一直传到了汉献帝这里,天下再次分裂为三个国家。
这段文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即从周朝末期的七国纷争到秦朝统一,再到汉朝建立与分裂,直至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如果您对《三国演义》或其文言文版本有更多兴趣,欢迎继续提问!
世界名著《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卓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三国演义小说五文言文
“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将来奉候,就请兄长入城歇马。”瓒指关、张而问曰:“此何人也?”玄德曰:“此关羽、张飞,备结义兄弟也。”瓒曰:“乃同破黄巾者乎?”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瓒曰:“今居何职?”玄德答曰:“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瓒叹曰:“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玄德曰:“愿往。”张飞曰:“当时若容我杀了此贼,免有今日之事。”云长曰:“事已至此,即当收拾前去。”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来,曹操接着。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冰雪之城单职业手游盒子,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以达诸郡。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却说陈宫临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操觉,不见陈宫,寻思:“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急行,不可久留。”遂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三国演义》第五回:三英战吕布
华雄在月光下远远望见红头帻,带兵四面包围,下令向红头帻射箭。射了半天,不见有什么动静,方知中计。华雄拍马上前,取下了红头帻。这时,祖茂从树林中冲出,挥舞双刀向华雄背后砍去。华雄猛转身,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下马来。华雄乘胜追杀,一直杀到天亮时,才收兵回关。
孙坚眼见情势不妙,只得狼狈逃走,华雄在背后紧追不放。孙坚连射两箭,被华雄一一躲过,射第三支箭时,用力太猛,竟将弓弦拉断了,只得丢下断弓,拍马而逃,孙坚戴着红头帻,十分醒目。华雄指挥人马,望着红头帻紧紧追去。孙坚部下爱将祖茂很着急,叫道:“主公,快脱下红头帻,与我对换,戴上我的头盔,再冲出去吧!”于是,两人对换以后,再分头向外冲。华雄只知道望红头帻追,孙坚趁机从小路脱身。祖茂估计孙坚已经走远了,便脱下红头帻,挂在没有烧尽的树桩上,自己俏悄躲进树林里。
袁术认为这话很有道理,就故意不给孙坚送去粮食,存心要拖垮孙坚的队伍。孙坚军队缺少粮食,后方又不肯接济,军心大乱。华雄得到这一情报,兵分两路,连夜偷袭。孙坚没有防备,慌慌张张地上马应战,正好遇上华雄,两人交战没有几个回合,华雄的副手李肃带了另一路军队从孙坚背后杀来,放起一把把火,孙坚的营寨火光冲天,一片混乱。
第5回 三国演义:敢于走出去舒适圈,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1、如果你的原生家庭一般,智力平平,但是又想在有生之年想做一番事业,最好的选择就是创业。在和平年代,到处都是机遇,只要你不投机取巧,中国有14亿人口,随便抓住一点深耕下去,哪怕只服务那万分之一的消费群体,也完全够你改变家族命运。东汉末期,民不聊生,刘备都敢豁出命,提着脑袋搞事业而不是甘于务农或务工过稳定的生活,你我还有啥顾虑的呢?
原因很简单,早年邹靖被调往东北战场,担任破虏校尉一职,协助公孙瓒平定当地的外族之乱。在一次追击胡虏过程中,邹靖被敌方所围困,公孙瓒帮其解围。于是公孙瓒将老同学介绍给老同事,而邹靖也因为公孙瓒之前曾救过他一命,愿意带着刘备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一起上战场。
三国第五回-刘备得徐州,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吕布要和刘备辞别,吕布说:“刘将军待我为上宾,我记在心里,但张飞等人很不欢迎我,我还是领兵走吧免得让刘将军为难。”刘备赶忙拦住吕布说:“吕将军这话就说得不对了。我三弟张飞很鲁莽你不要放在心上,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吕布又说:“我还是走吧!”刘备苦苦相劝,最后说:“吕将军如果不嫌弃小沛是一个小地方的话,那就请吕将军把军队驻守到那里去吧!”吕布大声叫好。于是吕布带领他的部队驻扎到小沛去了.
第二天,吕布请刘备喝酒。关羽、张飞也跟着来了。在喝酒的时候,刘备又提出让吕布当徐州牧。吕布又假装说道:“刘贤弟不要再让我为难了。”张飞听了吕布这话,忍不住大怒:“你竟敢欺负我家哥哥!你是不是想挨打.我不怕你,我们到门外去大战三百个回合,看谁打败谁!”刘备连忙大声喝住张飞,关羽让张飞回去不要在这里捣乱。吕布很不高兴。散了席后,张飞骑着高头大马,拿着他的蛇矛来到吕布门前叫阵。又被刘备叫住了。
关羽、张飞站在刘备后面怒视着吕布,吕布慌忙假笑着对刘备说:“其实我吕布也不能统领徐州的,刘将军大仁大义、德高望重,为徐州的老百姓钦佩敬仰,可见是徐州牧的最好人选。我还是听刘将军的吧!”刘备又要把官位让给吕布。吕布的谋士陈宫说:“我们是宾客,刘将军才是主人,不要乱了秩序。刘将军不要再谦逊了。”刘备只好不再强求。
刘备出城迎接吕布进城,刘备拿出徐州大印放在手上,然后对吕布说:“陶公去世的时候,叫我代他统领徐州我刘备无德无能,经常担心管理不好徐州,怕辜负了陶公的期望,也害怕徐州老百姓因为我而受苦。现在吕将军来了,我准备辞去这个徐州牧,让吕将军统领徐州,你认为怎么样呢?”吕布忍不住接口说:“好啊! 既然刘将军有困难,不愿当这个徐州牧,我很愿意为刘将军分忧!”说完他站起身来要去接刘备送过来的徐州大印。
吕布来投奔刘备。张飞不同意,他说:“吕布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小人,他来到这里一定会谋害哥哥你的,还是不要理他。”刘备却说:“吕布在曹操进犯徐州的时候,他攻打了充州,牵制住了曹操,才使曹操放弃攻打徐州。徐州之围解除,吕布是有功劳的。现在吕布被曹操打败,走投无路,我们应该收留他,不然天下所有的人都会讥笑我们不仁不义。”
三国演义 第五回曹孟德移驾许都 孙伯符平定江东
却说孙坚死后,其长子孙策(字伯符)寻思自己势单力薄,便把家眷搬到曲阿,托舅父丹阳太守吴景照顾,自己则带着属下投靠了袁术,但孙策不甘心父亲打下来的基业就此毁掉。一天,孙策来见袁术,道:“舅父吴景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如果刘繇占据曲阿,我的一家老小必受迫害。所以想向明公借几千雄兵,渡江救难。我愿把父亲留下的玉玺放在这里,作为抵押。”袁术一听说有玉玺,大喜过望,马上点了三千军士、五百匹马给孙策。
曹豹被打,痛恨张飞,连夜写信给吕布,约他当夜趁着张飞大醉,引兵来袭徐州。吕布本来就对徐州窥伺已久,当即披挂上马,杀奔徐州。吕布来到城门边叫道:“刘使君有机密事,派我前来。”城上军十报告曹豹,曹豹立刻下令开门。吕布一声暗号,众军齐人,喊声震天。张飞慌忙披挂,才要上马,吕布已经带人赶到。张飞此时酒还没醒,没打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十八骑燕将,保护着张飞,杀出东门,顾不上刘备的家眷(从侧面烘托出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张飞溃败时的狼狈),便逃奔淮南去找刘备了。
再说刘备走后不久,张飞宴请手下将领,说是今天大醉一场后,明天就开始戒酒。张飞一连喝了几十杯,又起身为众人把盏,最后来到曹豹面前。曹豹不胜酒力,请求张飞看在他女婿吕布的面子上,不要让他再喝了。张飞一听吕布的名字,不由得大怒,让人拖出曹豹,打了五十鞭。(通过具体事例,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张飞喝酒后爱打人闹事的毛病,并表现出张飞对吕布的痛恨之情。)众人苦苦相劝,张飞才罢休。
刘备接到诏书,知道又是曹操的计策,但是皇命不能违抗,只好点齐兵马,准备去攻打南郡。临行前,大家商量由谁来担任守城之将,张飞毛遂自荐。刘备担心他做事莽撞,喝酒后打人闹事。张飞态度很坚决,保证从那天起,不喝酒,不打人。刘备仍不放心,便派陈登监督张飞。(派人监督,说明张飞喝酒打人闹事的毛病根深蒂固,也为后文张飞遇害预设了伏笔。)
吕布再曹操见一计不成,又使出“驱虎吞狼”之计(计策以虎狼命名,实三拜谢。则是暗指曹操为虎狼之人,心地叵测,令人生惧):先让人暗中通报袁术,说是刘备偷偷上表,要攻打南郡;然后,再假借天子之名,让刘备去讨伐袁术。如此一来,袁、刘相攻,吕布一定会另做打算。
话说刘备接到密信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连夜召来众人商议。张飞道:“吕布本来就是个无义之人,杀他何妨?”但刘备认为这样做不次日,吕布前来祝贺刘备升官。刘备将曹操的密信拿给吕布。(刻义,便没有同意。画出刘备仁厚的王者风范。)吕布看了,道:“这是曹操的奸计,故意让我们不合。”刘备劝他不要担心,并发誓不会做出不义之事。
一日,曹操聚集手下谋士,道:“刘备屯兵徐州,吕布安身小沛如果二人联合起来,对我来说,可是心腹之患呀。”荀彧便献上一计,名为“二虎竞食”,即假意封刘备为徐州牧,暗地里再写一封信,让刘备杀了吕布。如果刘备杀了吕布,刘备就没了辅佐;如果事情不能成功,吕布一定会去杀刘备。二人相争,曹操便可以坐收渔利。曹操听后称妙,马上依计行事。
曹操见洛阳远离自己的根据地兖州,又怕大臣们不服从自己,就与部下商议迁都,谋士们一致同意。于是,曹操进宫来见献帝,道:“许昌临近山东,粮食供应便利,臣请求迁都许昌。”献帝和大臣们都惧怕曹操,不敢不从,于是起驾迁往许昌。自此,曹操大权在握,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句话写尽曹操的“奸雄”形象)的历史。
三国第5回: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祖茂戴上赤帻,这回不追孙坚了,全都追祖茂。两个人一东一西,孙坚是跑了,祖茂够戗啊。祖茂催马往前跑,华雄指挥大队人马紧追不舍。祖茂心说:照这么追,我还活得了吗?他突然看见前面有烧了的房子,有一根大立柱,跟人形差不多。
孙坚拐弯儿往东,华雄的兵将往东追;孙坚往西,华雄的兵将就往西追。“拿啊,那戴红头巾的就是孙坚啊!”孙坚旁边正是祖茂网页游戏暗影出击在哪下载,祖茂抬头一看,主公的头上戴着赤帻,就是红色的头巾。“主公,您赶紧把赤帻摘下来给我,我把头盔给您,不然您目标太大。”孙坚就跟祖茂拿头盔换了头巾。
孙坚和众将马上起来,披挂整齐,各持兵刃,指挥迎敌。晚了,整个营寨被华雄冲散了,残兵败将往下败。华雄的兵将打着灯球、火把、亮子、油松,借着月光追杀孙坚的兵将。孙坚奇怪:怎么我往哪儿跑,他们都瞧得见我?灯再亮也不如白天啊。
到了夜间,华雄身披软铠,指挥众将蔫溜溜地出了汜水关人是口衔枚,就是一根筷子在嘴里叼着,两边拿绳儿一拴,拴到耳朵这儿,人不许说话;马是带上嚼环,蹄子都用毡子包上,不出声音。华雄指挥人马杀到孙坚的大营。本来孙坚的兵将就没吃饭,躺那儿睡觉,好容易忍着了,华雄就杀进来了,这可给孙坚来个措手不及。
这就是袁术的私心,袁术的想法跟鲍信一样:孙坚可了不得,是只老虎,如果让他抢了头功。将来天下可就不是我们袁家哥们儿的了。所以他根本没给孙坚发粮。这下孙坚可着急了。人家汜水关有暗探在城下,李肃就得报了。李肃立刻来找华雄:“华将军,今夜马上去攻打孙坚的营寨,他们没粮食。”
李肃吩咐吊桥扯起,关门紧闭,关上扔下灰瓶、炮子、滚木、礌石,孙坚几次冲杀,杀不进汜水关。孙坚没有办法,只好指挥人马撤了下来,安营扎寨。孙坚指挥人马出来了,应该有袁术派人送来粮草。没想到营寨扎好,粮草不到,孙坚着急啊。
要不说十八路诸侯人心不齐呢,孙坚的人马还没动,鲍信暗中把兄弟鲍忠叫来:“兄弟,你快走,指挥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孙坚如同猛虎,如果他到汜水打了胜仗,头功可就是他的了。”这样鲍忠指挥人马先绕小道杀到汜水,他可不知道华雄武艺高强,天下无敌。
李肃往对面一看,阵中高挑一面大旗,三丈标杆,葫芦金顶,大旗上斗大的一个字,鲍。李肃心说:袁绍派的先锋官是孙坚,怎么大旗上一个鲍字?李肃不知道,袁绍也不知道,领兵大将姓鲍名忠,这是一镇诸侯济北相鲍信的兄弟。
专题: 新三国演义小说 梦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小说吴上一篇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