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著。第二回的标题是“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官”。这一回主要讲述了两个故事:一是张飞因为督邮不公,欺压百姓,一怒之下将其鞭打;二是何进(汉灵帝的岳父)与袁绍等人密谋除去宦官,但最终因计划泄露而未能成功。
三国演义通俗版第二回:张飞怒鞭督邮 袁绍曹操诛十常侍
此时的张飞喝了几杯闷酒正想找人发泄,刚好听到督邮要陷害他大哥,这还得了,怒发冲冠直接冲了进去,扯住督邮的头发就把他揪了出来,然后绑在了马桩上用柳条鞭打,哎呀那个气啊,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估计鲁智深看了都说好。
有声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回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第二章:朝内大乱
再说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领铁甲军马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宫廷,毫无忌惮。校尉鲍信对袁绍说:“我看董卓必有异心,不如早点除掉为宜。”袁绍说:“朝廷刚刚安定,不可轻举妄动。”鲍信又去见王允,也说此事,王允说:“且容商议再定。”
何进毫不在意地往里走。刚刚走到嘉德殿门辽宁网页游戏制作中心在哪,忽然看见张让等几个人,气势汹汹地迎头走来,不觉吃了一惊。众人一下把他围住。张让指着他大骂:“你本是一个杀猪的人,我们把你抬举起来,你才有今日的荣华富贵。现在你不想报答,反要谋害我们,这是什么道理?”
何进回到府中,就命令主簿陈琳向各镇发出檄文,调兵入京。陈琳认为这样做,会闹出乱子来的,就竭力向他劝谏。说话之间,曹操从旁边闪出,拍着手掌哈哈大笑道:“要杀宦官,应该先除首恶,这只要一个狱官就够了,何必调兵呢?”
张让等十常侍见董太后一派人已经失败,就另想办法,用金钱和贵重的古玩去结交何进的弟弟何苗和他的母亲舞阳君。何苗和舞阳君得了贿赂,就在进宫去看望何太后时,替十常侍说好话。因此十常侍又得到何太后的信任,势力又慢慢地大了起来。
何太后便把何进传来,悄悄对他说道:“我和你出身寒微,没有张让他们,怎么会有今天的富贵?现在蹇硕不仁,已经把他杀了、你又何必听信别人的话,要杀尽宦官呢?”何进听罢,出来对众官说道:“谋害我的是蹇硕一个人,可以杀尽他的家族,不必枉杀其他的人。”袁绍还想劝说,他却拂袖走了。
三国第2回:十常侍祸乱汉朝廷,引狼入室董卓进京
何进一歪头,跟陈琳说:“陈主簿,按照本初的意思,你马上发檄传到各地,召四方英雄赴京。”陈琳站起来了:“大将军,这件事可不能做。古人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你捂着眼睛要抓家雀儿,这不是自个儿蒙自个儿吗?
现在他叔叔袁隗仍然是朝中太傅,袁绍的兄弟袁术跟他是同父异母。因为袁绍出身豪门望族所以很得何进的赏识。现在袁绍自作聪明:“大将军,太后不让杀张让,您可以召外边的兵马。外边掌兵权的人率兵来京,太后一害怕,她不能不听您的,您是大将军哪!”“好,好计策。”这就是何进无谋。
何进一落座,袁绍张嘴就问:“大将军,杀宦官的事情到底能不能办?”“本初,太后不答应,我也没有办法。”“大将军,既然太后不让杀宦官,我有一条计策献上。”“计将安出?”“大将军,我这条计策说出来,您准用无疑。”说起袁绍,也不是简单的人物。
等少帝退朝后,董太后和何太后在官中就吵起来了。何太后连夜召大将军何进进宫,兄妹两人当时定下计策。第二天,天子一临朝,文武群臣立刻上本,说董太后原来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妃子,身为藩妃,不能久居宫中,应立刻出宫,回归河间府;而且把董国舅的家抄了,骠骑将军的印绶也要回去了,董国舅自刎。
张让说得非常明白,就是跟董太后要权。你去垂帘听政,把大权给我张让,将来我可以给你帮忙。就这样,只要少帝一临朝,董太后就垂帘听政。在庙堂上,董太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封自己的娘家兄弟董国舅为骠骑将军,命张让这些人参预朝政。
少帝刘辩一即位,董太后不甘心,暗中把张让叫到长寿宫:“张让,何进不过是个屠夫,还不是我抬举他妹妹,做了正宫?现在她儿子做了皇帝,朝中大权全归他们姓何的了,处处都有他们的心腹。我该怎么办?”张让眼珠一转:“太后,您垂帘听政。您可以封皇子协为王,加董国舅的官职,重用臣等,将来可图大事!”
要不是曹操这一句话,何进能够压住阵脚,立少帝登基?掌了大权,何进可要杀蹇硕了。没想到他还没下手,中常侍郭胜先下手把蹇硕杀了。宦官反而死在宦官手里。张让、赵忠他们吓坏了,恐怕都死在何进手里立刻跑到何太后面前,求太后怜悯。太后说话,何进可不能不听,因为何家的富贵也是十常侍帮的忙。
这回何进听了曹操的话,立刻传令,命司隶校尉袁绍点齐五千御林军。袁绍立刻顶盔贯甲,罩袍束带,全身披挂整齐,率领五千大兵,保着何进,带着三十几位大臣冲人宫中,在汉灵帝的棺前立太子刘辩即位。这就是少帝。刘辩一登基,文武百官叩见新君,何皇后当然被尊为皇太后,大权全都掌握在何进手里。
“大将军,万岁驾崩,当今之计,您得先立新君,然后图贼!”您别看曹操年轻,这句话非常关键。老皇上既然死了,你得先立皇上。你把刘辩立为天子,你是天子的舅舅,你的妹妹是天子的母亲,必然被尊为太后,有什么事还不好办吗?你把传旨的人杀了,又管什么事?曹操确实是高。
刚说到这儿网页游戏flash崩溃白屏,外边有人高声臧嚷:“万岁有旨,请大将军何进进宫议事!”何进气得脸色苍白,攥宝剑把,按绷簧,宝剑出匣。“给我杀了宣诏之人,再杀进宫去!”“慢!”何进一看,又是曹操。“孟德,你为何阻拦?皇上已然去世了!”
灭黄巾曹操又立了功,然后升到济南相。汉朝的官制有点特别,各地方诸侯各郡都有相,也称为相国,也称为宰相,只是地方上的相跟地名就连在一块儿。何进掌权时,曹操又升做典军校尉,今天曹操当着何进说出这番话,其实他的见解非常对,要比何进胜强百倍,可何进却说曹操:“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曹操把脸往下一沉:“打!”就把蹇硕的叔叔活活用五色棒打死了。没想到曹操因为这件事反倒成了名。宦官拿曹操没有办法,就把他调走了,让他去做顿丘令。你赶紧离开洛阳,我们不惹你还不行吗?后来曹操又做了议郎。黄巾起义时曹操做了骑都尉。
阎鹤祥老师2019评书专场三国演义赤壁鏖兵,第二回
2、说道苦肉计,阎老师评说,在赤壁鏖兵中,最动人之处便是周瑜打黄盖。魏蜀吴三国,实力最弱的是东吴。曹军八十万,东吴才几万,实力相差如此悬殊,为什么能打败曹操?谋略固然重要,但计策再好也要靠人去实现啊。如果不是老将黄盖怀着必死的决心受刑,如果没有阚泽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送诈降信,这环环相扣的火烧赤壁都无法实现。东吴主将同心,精诚团结方能众志成城,以弱胜强。再反观诸葛亮,个人能力与周瑜不相上下,但奈何团队不齐心。最后,说书人感叹,对团体而言,团结比什么都重要。
《三国演义》第二话,三英战吕布
吕伯奢见家中没有好酒,远行沽酒。半夜曹操听闻磨刀声,又见老伯迟迟不归,心中起疑,以为老伯要出卖自己,于是狠下心来杀起全家,杀完后却发现,他们磨刀只是为了杀猪招待二人。二人知道杀错了人,速速逃离,见到老伯沽酒归来,曹操恐其祸患无穷,当场将他刺死。陈公见曹操明知故杀,十分愤怒,曹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公深感自己难于与其共事,二人就此作别。
曹操过城门的时候,被县衙擒获,他拒不承认自己是曹操,自称黄埔,乃是一介客商。县令陈恭若有所思,将其收入大牢。待到深夜,陈恭便把他放了出来。原来陈恭早就认得曹操,问他:“丞相待你不薄,为何自取其祸?”曹操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祖上世事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谁知谋事不成,前功尽弃。”陈公问其此去将欲何往,曹操曰:“我将归故里,发矫诏号令天下诸侯兴兵共讨董卓,匡扶汉室。”陈公见其胸怀大志,欲弃此县令随曹操共图大势,二人逃难时,借宿故人吕伯奢之家。
曹操携刀来到董卓厅前,见吕布在外巡视,恐其坏事。曹操说自己的马匹羸弱,董卓听闻后,让吕布去选一匹好马给曹操,吕布只好暂且离开。曹操知道董卓力大如牛,不敢轻举妄动。他给董卓斟酒,董卓饮酒后略显困意,准备小睡一会,但其入睡后,曹操才拔出了宝刀。多余的董卓立马醒了过来,正好吕布也回来了。曹操眼看行刺失败,故作献刀之势,将七星宝刀赠予董卓,自己则骑马出城,逃避追捕。董卓下令张贴布告,赏千金封万户侯,捉拿曹操。
专题: 三国演义小说女 小说新三国演义 小说老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