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回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撰。第八回的标题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这一回主要讲述了王允利用貂蝉实施连环计,以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从而为除掉董卓做准备的故事。

故事梗概

王允设计:王允看到董卓专权,祸国殃民,决心除去这个奸贼。但他势单力薄,难以直接对抗董卓。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计策,利用自己的养女貂蝉来实施连环计。连环计的实施:王允先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后又以貂蝉为礼物献给董卓。貂蝉在两人之间周旋,使得吕布对董卓产生了猜忌之心,而董卓也因为占有貂蝉而更加疏远了吕布。

凤仪亭事件:在一次宴会上,吕布偶然发现董卓与貂蝉在凤仪亭中私会,心中怒火中烧,认为董卓夺走了他的所爱。这一事件加剧了吕布对董卓的不满,也为后来王允联合吕布刺杀董卓埋下了伏笔。

人物分析

王允:忠于汉室的老臣,智谋过人,敢于与权倾一时的董卓作斗争,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勇气。貂蝉:王允的养女,美丽聪慧,为了国家大义甘愿牺牲个人幸福,成为连环计的关键人物。吕布:勇猛善战,但性格冲动,容易被美色所惑,最终因嫉妒和愤怒而背叛了董卓。董卓:残暴无道,贪恋女色,最终因自己的贪婪和猜疑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这一回不仅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还通过具体的事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三国演义》中的许多经典桥段和人物形象都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三国演义》第八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董卓自纳貂蝉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卓心愈喜。吕布入内问安,正值卓睡。貂蝉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挥泪不止。布心如碎。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回身一看,见貂蝉立于床后。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唤左右逐出:“今后不许入堂!”吕布怒恨而归,路遇李儒,告知其故。儒急入见卓曰:“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卓曰:“奈何?”儒曰:“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卓依言。次日,使人唤布入堂,慰之曰:“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随赐金十斤,锦二十匹。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蝉。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回

次日,吕布在府中打听,绝不闻音耗。径入堂中,寻问诸侍妾。侍妾对曰:“夜来太师与新人共寝,至今未起。”布大怒,潜入卓卧房后窥探。时貂蝉起于窗下梳头,忽见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极长大,头戴束发冠;偷眼视之,正是吕布。貂蝉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吕布窥视良久日本开发的三国单机游戏,乃出;少顷,又入。卓已坐于中堂,见布来,问曰:“外面无乎?”布曰:“无事。”侍立卓侧。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布知是貂蝉,神魂飘荡。卓见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曰:“奉先无事且退。”布怏怏而出。

乘马而行,不到半路,只见两行红灯照道,吕布骑马执戟而来,正与王允撞见,便勒住马,一把揪住衣襟,厉声问曰:“司徒既以貂蝉许我,今又送与太师,何相戏耶?”允急止之曰:“此非说话处,且请到草舍去。”布同允到家,下马入后堂。叙礼毕,允曰:“将军何故怪老夫?”布曰:“有人报我,说你把毡车送貂蝉入相府,是何意故?”允曰:“将军原来不知!昨日太师在朝堂中,对老夫说:‘我有一事,明日要到你家。’允因此准备小宴等候。太师饮酒中间,说:“我闻你有一女,名唤貂蝉,已许吾儿奉先。我恐你言未准,特来相求,并请一见。’老夫不敢有违,随引貂蝉出拜公公。太师曰:'今日良辰,吾即当取此女回去,配与奉先。’将军试思: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布曰:“司徒少罪。布一时错见,来日自当负荆。”允曰:“小女颇有妆奁,待过将军府下,便当送至。”布谢去。

卓称赏不已。允命貂蝉把盏。卓擎杯问曰:“青春几何?”貂蝉曰:“贱妾年方二八。”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允起曰:“允欲将此女献上太师,未审肯容纳否?”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允曰:“此女得侍太师,其福不浅。”卓再三称谢。允即命备毡车,先将貂蝉送到相府。卓亦起身告辞。允亲送董卓直到相府,然后辞回。

过了数日,允在朝堂,见了董卓,趁吕布不在侧,伏地拜请曰:“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舍赴宴,未审钧意若何?”卓曰:“司徒见招,即当趋赴。”允拜谢归家,水陆毕陈,于前厅正中设座,锦绣铺地,内外各设帏幔。次日晌午,董卓来到。允具朝服出迎,再拜起居。卓下车,左右持戟甲士百余,簇拥入堂,分列两傍。允于堂下再拜,卓命扶上,赐坐于侧。允曰:“太师盛德巍巍,伊、周不能及也。”卓大喜。进酒作乐,允极其致敬。天晚酒酣,允请卓入后堂。卓叱退甲士。允捧觞称贺曰:“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汉家气数已尽。太师功德振于天下,若舜之受尧,禹之继舜,正合天心人意。”卓曰:“安敢望此!”允曰:“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卓笑曰:“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允拜谢。堂中点上画烛,止留女使进酒供食。允曰:“教坊之乐,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应。”卓曰:“甚妙。”允教放下帘栊,笙簧缭绕,簇捧貂蝉舞于帘外。有词赞之曰:

三国演义目录

《三国演义》第八回:曹操迁都

李傕、郭汜见曹操远道而来,很想一鼓作气,速战速决,将曹操的军队打垮。他们派李傕的侄子李暹、李别到曹操阵前去挑战。曹操部下猛将许褚飞马过去,一刀先斩死李暹。李被吓得马失前蹄,也被许褚斩了。许褚拎了两个人头回阵,曹操拍拍他的背说:“你真是我的樊哙呵!”

李傕、郭汜果然向洛阳杀来。汉献帝吓得胆战心惊,传令起驾,向山东逃跑。百官都没有马骑,只能随驾步行。出了洛阳,走了没有多远,遇到曹操派出的先锋夏侯惇率骑兵来到,接着是曹洪带领大队步兵赶到。这时,李、郭大军正好尾随杀来。夏侯惇和曹洪分为两翼,马军先出,步兵在后,尽力攻击。李、郭部队大败,四散溃逃,被斩首一万余人。

郭汜与李傕害怕入子和百官回到洛阳后,会召集诸侯来讨伐他们。目前张济兵据长安,不能轻易离开,他俩决定一起合兵去追杀汉献帝。幸亏汉献帝在路上遇到杨奉、董承两支军队,在他们的拼死奋战下,车驾总算平安到达洛阳。

李傕十分迷信,平时经常请女巫在军队内击鼓降神。贾诩在暗地里对汉献帝说:“李傕这个人贪而无谋,目前兵散心虚,可以加封他官爵去安他的心,使他不至于对皇上为难。”于是,汉献帝下诏,封李傕为大司马。李傕高兴极了,认为这是女巫求神祈祷的功劳,重赏女巫,却不赏兵将。他部下的骑都尉杨奉很不满意,大怒说:“我们出生入死,替他卖命,功劳反倒比不上一个女巫!”他就带领人马投奔西安去了。

李傕的军队中大多是西凉人,还有不少是羌人。皇甫郦是西凉人,在西凉兵中很有威信。皇甫郦见李傕不肯讲和,就对西凉兵说:“李傕不肯讲和,想杀了天子造反,谁跟从他,就成了反贼,后患无穷。”西凉兵听了皇甫郦的话,议论纷纷,军心开始动摇起来。李傕的心腹贾诩很同情汉献帝的遭遇,对李傕的做法很看不惯。他暗中告诉羌人将领说:“天子知道你们是忠义之人,下诏命你们回家乡去,将来自然会有重赏。”羌人将领听了贾诩的话,就带领部下回西羌去了。

10分钟快速读名著:《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1-40回)

三国演义 第八回孙仲谋坐领江东 曹孟德鏖兵官渡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作者在描写这场战役时,没有以战场上的正面冲突为主,而是通过双方阵营中谋士之间针锋相对的计谋推动着战争的发展与走势,并由此刻画出袁绍与曹操的人物形象。在作者眼中,战争的胜负不在兵力的多少,而在如何使用人才。袁绍、曹操麾下都有许多机变百出的谋士,然而袁绍缺乏驾驭人才的能力,又性格多疑,用人疑人,先后将谋士田丰、沮授禁于军中,导致谋士无法齐心协力,最终一败涂地。

本回中,作者隐隐然已将三国之中吴、魏两国的雏形勾勒了出来。在本回的前半部分,作者集中描述了东吴的情况。孙策因“轻而无备,性急少谋”英年早逝,自此东吴进入了孙权时代。而在北方的角逐中,曹操凭借官渡一战,以少胜多,打败了自己最主要的敌人袁绍,从而具备了独霸一方的实力。

荀攸又向曹操献上一计:“现在可散布谣言,扬言我军将兵分两路: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听知,必然惊惶,分兵拒我。我军乘其调兵之际攻之,定能获胜。”曹操听从荀攸的计策,派人四处扬言。袁绍得知消息,大惊失色,急忙遣长子袁谭引兵五万救邺郡,命辛明引兵五万救黎阳,连夜起行,

粮草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而许攸来自袁绍阵营,曹操自然不会明言粮草储备的真实情况。当许攸表明心迹,并道出曹操“奸雄”本相时,按常理推论,曹操接下来所说的必然该是真话了。可是通过许攸之言,我们知道曹操所说的“只有一个月”仍是谎言。这出人意料之处,顿时将曹操“奸雄”的形象写活了。

曹操在其乐府诗《短歌行》中曾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在接待来访者时多次吐掉口中之饭,表达了自己广纳贤才之心。文中此处描写,可以说和“周公吐哺”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一连串动作、神态的描述,将曹操听闻许攸前来时高兴、激动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刻画出曹操爱才惜才的一面。(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话说曹操杀散淳于琼的部卒后,又扮作淳于琼的队伍,假装败回,路上正遇蒋奇的人马。蒋奇听说是乌巢的败军,便不做防备。冷不防张辽、许褚飞马而来,张辽一刀将蒋奇斩于马下。张辽、许褚杀散蒋奇的部下,又让扮作蒋奇的军士,回报袁绍,谎称蒋奇已经散前去乌巢的曹军。袁绍于是不再派人接应乌巢,只往官渡添兵。张郃、高览刚来到曹军营前,左边夏侯惇,右边曹仁,中路曹洪,一齐冲出,三下攻击,袁军大败。张郃、高览夺路而逃。

袁绍在帐中,闻报正北方向火光满天,知道乌巢有失,急召文武百官,商议遣兵去救郭图道:“不可。曹军劫粮,曹操必定亲去曹操既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官渡。曹操一旦知道,必定马上撤军回营。”于是袁绍遣张郃、高览领军五千,去官渡击曹营;遣蒋奇引兵一万,去救乌巢。

曹操此时已经睡下,听说许攸来见,大喜过望,来不及穿上鞋子,光着脚就迎了出去,远远看到许攸,便拍掌笑了起来,之后拉着许攸的手一同进人帐中。]二人坐下后,曹操向许攸请教破袁之计,许攸问曹操现在还有多少军粮。[曹操道:“可用一年。”许攸拂袖而起,走出帐外,道:“我以诚相投,丞相却这样骗我。”曹操挽留道:"子远不要生气,我说实话:军中粮草可用三个月。”许攸笑道:“世人皆言孟德奸雄,果然如此。”曹操也大笑,道:“兵不厌诈!现在军中只有一个月的粮草了。

《三国演义》第八回 王司徒巧用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三国演义》第八回 王允出妙计 吕布戏貂蝉

第二天,王允摆宴款待吕布,并让貂蝉作陪。吕布一见貂蝉就非常着迷。 这时,王允对吕布说:“我把貂蝉送给你当妾,怎么样?”吕布高兴得急忙答谢说:“如果真能如愿,我愿为您效劳!”王允允诺选一良辰把貂蝉送入吕布家中。

这天夜里情侣网页游戏名字霸气英文,王允在后园散心,正好遇见养女貂蝉。貂蝉能歌善舞,容貌更是国色天香。于是,王允心生一计,对貂蝉说:“现在只有你能救大汉天下了。董卓和他的义子吕布都是好色之徒,我想用连环计先将你嫁给吕布,然后献给董卓,你伺机行事,离间她们父子俩。”貂蝉说:“义父待我恩重如山,我一定万死不辞,把事情办好。”

三国演义第八回 煮酒论英雄

连环计,三国演义第八回全武将鉴赏

《三国演义》之谜/第八回/刘备马跃檀溪的传说(一)

拿定主意的蔡瑁,一大早就调兵遣将,做好了杀掉刘备的打算。然后假意的请刘备到他府中吃饭。吃饭时蔡瑁冷不丁的问道:“刘皇叔是正人君子,为什么要背后使坏,纵马踩我的庄稼。刘备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蔡瑁紧接着又问道:“你每天早上那么早把马牵出去事为什么?”刘备答道:“到河边遛马。”

蔡瑁听到马厩的嘶叫声,急忙跑到马厩里,只见刘备出去遛马,那匹白马却没有影了。他断定这白马是刘备放跑的,当时怒火中烧,可碍于刘备的身份又不敢上前质问,只能暗地里对着刘备的背影咬牙切齿。心想:刘备是我们蔡氏满门的对头,不除掉你我寝食难安,今日就叫你去见阎王。

专题: 小说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小说谁   三国演义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