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蒋干盗书

0

《三国演义》中的“蒋干盗书”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情节,主要讲述了周瑜如何通过智谋设计蒋干,使曹操中计的故事。

故事背景是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统一全国。东吴方面由周瑜统领军队抵抗。曹操为了分化东吴的力量,派出了与周瑜同窗的蒋干前去劝降。

蒋干到达东吴后,周瑜已经预料到他的来意,并设下计策。他先是热情接待蒋干,然后故意在夜间让蒋干听到一些关于东吴内部不和、将领不满的声音。接着,周瑜又安排了一封假造的信件,内容是某些东吴将领与曹操暗通款曲,准备背叛东吴。蒋干看到这些“证据”,认为这是重要的情报,便偷偷将信件带回给曹操。

曹操见到信件后,果然信以为真,认为这些将领不可靠,于是下令处死了他们。这一举动不仅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还使得东吴上下更加团结。最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而归。

这个故事展现了周瑜的智慧和计谋,同时也反映了战争中信息战的重要性。通过巧妙地利用人际关系和心理战术,周瑜成功地达到了削弱敌方的目的。

周瑜:干,为曹氏作说客乎?蒋干:非也,某特来盗书耳

曹操杀蔡瑁、张允无疑是自断臂膀,但在蒋干看来,他还以为自己立了大功,等着曹操的赏赐,哪想一向赏罚分明的曹操竟然分毫未赏,蒋干有点懵,他有点想不明白,也许这个功劳并不算大吧,他决定再立更大的功劳,欲知蒋干如何再次立功,且看下回分解。

曹操把蔡瑁、张允叫到帐下,吩咐其发兵,答:“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曹操怒斥:“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二人莫名其妙不知该作何回答,正惊慌间已被武士拉出去斩了。二人刚死手机设置一键打开网页游戏,曹操就醒悟过来,知道中了周瑜之计,众将士问为何杀此二人,曹操打碎了牙往肚里咽,说:“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

黎明时分,蒋干带着书信悄悄溜走,回到曹军营地。他将所见所闻以及书信报给曹操,曹操顿时大怒。曹操于蔡瑁、张允二人素有偏见,他们刚投降时,荀攸就曾劝谏不可重用此二人,曹操当时说:“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而怒气之下的曹操恐怕等不到“成事之后”了。

三国演义小说蒋干盗书

所以,历史上的蒋干,其实是替演义小说里面的那个角色背了锅。而且从始至终,他只是替曹操去招揽了一下周瑜,压根也不是什么谋士。

历史上的蒋干,从来就没做过盗书的事情。而投靠曹操的蔡瑁、张允二人,也没有被杀。尤其是蔡瑁,他早年其实和曹操还是老朋友。在投降之后,他还被曹操厚待,后来官至长水校尉。

演义小说当中的蒋干,确实是一个不合格的间谍。他既没有去核实情报的真假,还因为带回来的假情报,让曹操遭遇了巨大损失。这个形象,确实不太好。

再后来,因为蒋干带回来的这个假情报,曹操一怒之下,直接杀了蔡瑁张允二人。因为这两人死后,曹操麾下的其他将领,都不会指挥水战,所以才轻信了铁索连舟之计,输了赤壁之战。

在《三国演义》当中,蒋干是在赤壁之战以前,前去劝降周瑜。虽然劝降不成,但蒋干却利用自己在周瑜身边休息的时候,投了周瑜的信件。然后从信件上得知,蔡瑁、张允投靠了东吴,打算秘密坑曹操一把。

在这次劝降之后,蒋干在史书上就没有了任何记载。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蒋干最后结局如何。不过显然,如果蒋干真的成功劝降了周瑜,那么后来的历史上,可能大概率就不会有那场赤壁之战了。

而接下来,周瑜却没有因为蒋干说客的身份,对蒋干有任何怠慢。相反,周瑜不但请蒋干吃了饭,而且还带蒋干去自己的军营转了一圈。最后,周瑜则是明确表示:孙策对自己是知己之主,基本上就是铁哥们。不管谁来劝自己,自己都不会背叛孙策的托付,不可能另投他人。

至于说蒋干为啥能以私人名义去拜访周瑜,他和周瑜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私人关系,两人之前是不是同学。这一点,裴松之的注引当中,就完全没说了。

当时曹操正忙着平定袁绍的地盘,无暇顾及江东。而在江东这边,因为孙策刚刚被刺杀,孙权年少上位。整个东吴集团内部,周瑜几乎是全权负责了军务,直接自己挑了大梁。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曹操才派蒋干去招揽周瑜。只要周瑜接受招揽,整个江东集团,当时基本上就不攻自破了。

不过,对于蒋干去拜访周瑜的时间,后世却存在很大争议。因为在裴松之的注引当中,并没有详细提蒋干拜访周瑜的时间。而后世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蒋干拜访周瑜,应该并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前。而是发生在孙策被刺杀之后,曹操平定北方的那几年里。

这本《江表传》是由西晋时期的虞溥所写,这个人在西晋时期,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对于东吴这边的历史研究,却堪称是一位专家。而后来他所写的《江表传》,则是被东晋朝廷收藏,所以后来才被裴松之看见。

在《三国志》当中,蒋干这个人其实并没有任何记载。真正有关蒋干的记载,其实是出自于裴松之写的《三国志注》。而裴松之给《三国志》写注释,写到蒋干的时候,他引用的是一本叫做《江表传》的书。

因为在正史上,压根就没有蒋干盗书这件事。蒋干这个人,确实是曾经出现过。但是他的出现,仅限于去劝降周瑜,并没有做过什么盗书的事情。

电视剧巜三国演义》中4399游戏盒子上面的好玩游戏,蒋干盗书这一段演译得非常精彩!

蒋干趁夜色离开了周瑜的营帐,把劝降不成的原因胡乱地编了一些,最后拿出那偷来书信交给了曹操,曹操一看,原来是都督蔡瑁写给周瑜的信,称马上会趁曹操不备时里应外合,帮周瑜消灭曹军。看完信,曹操气得肺快要炸了,命令立斩蔡瑁和同党张允。就这样,周瑜借蒋干之手,轻而易举地除掉了心头大患蔡瑁和张允。

此刻,周瑜在梦中叫道:“曹操啊,我周瑜要将你碎尸万段,看你往哪儿跑?”蒋干吓得魂不附体,四肢发抖,心想:劝降怕是没戏了,幸亏有了这封信,总算可以交差了。

曹操见蒋干如此勇敢,欣然答应,蒋干来到周瑜的军营,周瑜心想,黄鼠狼给鸡拜年准没安好心,他和手下们一番商议,然后佯装出老同学相见,热情不同一般的模样招待蒋干,周瑜说:“今日不谈公事,只管喝酒!”喝到高时,周瑜假装酩酊大醉,呼呼而睡,半夜里,蒋干悄悄翻身起床,翻阅周瑜的文书,不一会,发现了蔡冒张允写给周瑜的“机要”信件,蒋干如获至宝,把他揣入内衣口袋。

#历史开讲#【来源】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屯军三江口,以蔡瑁张允为教练,在洪湖一带训练水军。而周瑜也率领东吴大军来到距洪湖六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两军隔岸对峙,战火一触即发。

这就是《三国志》中对于这段历史的真实记载,反间计不是那么容易得逞的事,仔细想想蔡瑁张允怎么可能投奔东吴孙权呢?因为依据当时的双方力量对比,东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连很多东吴老臣比如张昭都劝孙权投降曹操,蔡瑁张允还不明白孰强孰弱,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跟曹操玩谍战片。而且这里面水分极大,怎么可能让蒋干这么容易来去自由,当时双方都剑拔弩张,虎视眈眈马上就要开战。这么个节骨眼,你没事瞎串门,还不把你当成刺探对方军营的探子了。所以,整个蒋干盗书过程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不符合常理,我们也就是看看而已,一笑而过吧!

三国之中,被小说毁贬的8位贤臣名将

正史之中,诸葛瑾是山东沂南人,诸葛亮之兄。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与步骘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与孙权有生死不易之交,袭荆州、守南郡、攻襄阳、屯夏口。官至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二子诸葛格、诸葛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241年去世,享年68岁。

正史之中,吕常是河南方城人,以忠勇显名州司,任章陵太守十三年,为官清俭,深得人心。襄樊之战,执戈秉戎,坚守襄阳城以拒关羽,关羽不能攻克。官至横海将军,封西鄂都乡侯。221年去世,享年61岁。由此可见吕常并非泛泛之辈,其能战善守,足与霍峻、郝昭相提并论。

专题: 三国演义音小说   三国演义小说声   小说家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