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书中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故事,其中最著名的章节之一就是“三请诸葛”,即刘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第一次拜访
刘备第一次去隆中时,正值冬季,天寒地冻。他与关羽、张飞一同前往,但到了诸葛亮的草庐,只见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崔州平告诉他们诸葛亮外出访友未归,三人只好无功而返。
第二次拜访
数日后,刘备再次带领关、张二人来到隆中。这次虽然见到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但被告知诸葛亮去了附近的寺庙。刘备等人又错过了见面的机会。张飞对此十分不满,甚至想要放火烧掉草庐逼诸葛亮出来,但被刘备和关羽劝阻了。
第三次拜访
经过前两次的失败,刘备决定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一次,刘备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不顾天气寒冷,在门外等待了很久。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终于同意出山相助。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华和见识极为赞赏,而诸葛亮也被刘备的志向和仁德所吸引,决定加入刘备的阵营,共同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理想。
“三请诸葛”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也体现了诸葛亮择主而事、审时度势的智慧。这一段佳话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象征着明君与贤臣之间的完美结合。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三顾茅庐
诸葛亮睡得很沉,关羽、张飞在外面立了老半天,不见动静,就走了进去。他俩看见刘备恭敬地在一旁站着,张飞不禁发起火来,对关羽说:“这人怎么这样傲慢!我哥哥站在一边,他竟高卧不起,摆起臭架子来了!等我到屋子后面去放一把火,看他起来不起来?”关羽再三劝阻,刘备要他们到门外等候。再望堂上时,只见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睡着了。
刘备拾头望去,看见小桥西面,有一个人骑着头毛驴。后面跟着一个青衣小童,带了一葫芦酒,踏雪走来。转过小桥时,骑驴的人口中吟了一首诗,意境高远。刘备听了,感叹地说:“这才是真卧龙来了!”他连忙下马行礼,说:“先生冒寒回家,刘备在这里恭候多时了!”那人也连忙下驴答礼。
三国演义三请诸葛亮小说
张飞不耐烦了,说:“问他有什么用?外边风雪越来越大了,不如早点回去吧!”刘备向张飞瞪了一眼,责怪他不懂礼貌。诸葛均也说是哥哥既然不在,对客人不敢久留。刘备说是过几天后,一定再来拜访fidder修改网页游戏,当场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
三顾茅庐(飞歌传媒 三国史诗古典文学原著在线欣赏)
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诸葛均在后曰:“此非卧龙家兄,乃家兄岳父黄承彦也。”玄德曰:“适间所吟之句,极其高妙。”承彦曰:“老夫在小婿家观《梁父吟》,记得这一篇;适过小桥,偶见篱落间梅花,故感而诵之。不期为尊客所闻。”玄德曰:“曾见令婿否?”承彦曰:“便是老夫也来看他。”玄德闻言,辞别承彦,上马而归。正值风雪又大,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后人有诗单道玄德风雪访孔明。诗曰:“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玄德待其歌罢,上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昨因徐元直称荐,敬至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那少年慌忙答礼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否?”玄德惊讶曰:“先生又非卧龙耶?”少年曰:“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玄德曰:“卧龙今在家否?”均曰:“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玄德曰:“何处闲游?”均曰:“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玄德曰:“刘备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均曰:“少坐献茶。”张飞曰:“那先生既不在,请哥哥上马。”玄德曰:“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因问诸葛均曰:“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均曰:“不知。”张飞曰:“问他则甚!风雪甚紧,不如早归。”玄德叱止之。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来回礼。”玄德曰:“岂敢望先生枉驾。数日之后,备当再至。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均遂进文房四宝。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写书曰:“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玄德写罢,递与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别。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诗曰:“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玄德闻歌曰:“此真卧龙矣!”滚鞍下马,向前施礼曰:“先生冒寒不易!刘备等候久矣!”那人慌忙下驴答礼。
却说曹操怕刘备势为日益增强,随派兵杀向新野,诸葛亮挟刘备剑印升帐点兵,诸葛亮著名的两把火,“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为自己树立了威信,诸葛亮收兵时,关羽、张飞都道:诸葛亮真了不起,从此他们对诸葛亮心服口服
刘备听罢拱手谢拜:闻听先生之言,茅塞顿开,如拨开云雾见青天,诸葛亮只几百个字,就能把天下大势分析得透透彻彻,明明白白,诸葛亮未出茅庐,就已知三分天下。关羽、张飞见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心中不满,就对刘备说道:诸葛亮年纪轻轻有什么才学,哥哥太相信他了吧。刘备说道:我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刘备拜道,我是汉室宗亲,现在汉室衰落,由奸臣把持朝政,刘备自不量力,想伸张正义,可是智慧短浅,希望先生能鼎力相助。诸葛亮分析了当前形势,对刘备道:将军是皇族,又有威信,天下归心,就能成大业兴汉室,说完,诸葛亮命童子取出一张图,挂在中堂,对刘备道:这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将军想为霸业,应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则占人和。先占领荆州为家,再占领西川建成基业,以成三足鼎立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出来说道:今日先生在家,但此时正在草堂上午睡。刘备不敢打扰,一直规规矩矩在草堂等卧龙先生醒来,立候多时,才见卧龙先生从后堂整衣冠出现,刘备见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果真飘飘然有神仙的气概。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到了春天,刘备选了吉日,又要去茅庐拜访诸葛亮,关羽道:兄长两次亲自拜访,这礼节太重了,张飞道:一介村夫,怎称得上大贤,他若不来,我就用一条麻绳将他绑来。三人乘马来到隆中,离茅庐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正碰到诸葛均。
此时正值隆冬,天气寒冷,阴云密布。走了几里,忽然北风凛冽,大雪纷纷,山如重玉簇,林似银装。张飞又发牢骚,说天寒地冻地来见无益之人。刘备道:我正想让诸葛亮知道我的诚意。刘备三人到达卧龙岗,叩门问童子,先生在家吗?童子道在堂上读书,刘备大喜,跟着童子入内,看到中门上大书一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正思考这两句话的含义,忽然听到有吟咏之声,以为是卧龙先生,交谈之后才知是卧龙的三弟诸葛均。刘备问:卧龙今日可在家中?诸葛均道:昨天和崔州平一起出外闲游去了。刘备问:去何处闲游?诸葛均道: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他便向诸葛均讨来文房四宝,给诸葛亮留了一封信,这才离去。
三人回到新野,过些日子刘备派人打听到诸葛亮已经回来了,便令备马前住。张飞道: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村夫,哥哥何必亲自去,派人唤来就是了。刘备对张飞说道:难道你不知孟子云,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诸葛亮是当世大贤,怎么能由人家来呢?他就上马再去访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只好相随。
次日刘备与关羽、张飞来到隆中寻访诸葛亮,听见田间农夫唱歌:“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禄禄。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此歌正是卧龙先生所作,刘备与关羽、张飞策马而行,一会儿便看见卧龙岗,果然情景异常,下马敲门,说明来意,童子说先生今早上出去了,踪迹不定,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童子道:归期不定,也许是三五天,也许是十来天。刘备感到很不高兴,张飞道:既然见不着,咱们就回去吧!刘备兄弟上马,回头看隆中景色,只见山清水秀,地平林茂,猿鹤相亲,松篁交翠,心中赞叹不已
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谁知诸葛亮出山第一战,就栽了个大跟头
史书上暗示说,这是因为诸葛亮来了之后,刘备天天和他腻在一起,引发了关羽、张飞老大不高兴。以前,刘备天天晚上都是和关羽、张飞睡在一起。可自打诸葛亮来了,刘备不再睡他们俩,只睡诸葛亮。所以关羽、张飞就闹事,这么一闹,诸葛亮没法子,只好去刘表身边做卧底。
派谁去好呢?派谁也不合适,刘备这边能打的人多,玩心眼的却有点少,只有一个诸葛亮。可让诸葛亮去,却是最最不合适,因为他是荆州人,是在刘表的治理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如今他成才了,不说快点去刘表那里递求职简历,却跟了刘备,这多少有点对不起刘表。无论如何,诸葛亮是个最不合适的人选。
事情明摆着,此时在刘表的阵营中,刘备是最优秀的核心人物,倘若刘表一死,能够把政权平稳的交接到刘备手中,一如刘备在徐州之时,陶谦就是主动提出让刘备接班的,这个法子又有名又有利,是最完美的。所以,一定要派人打入到刘表的身边,借以影响刘表。
小说:曹操三顾茅庐,诸葛亮会同意出山吗?
刘备恳求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说:“我他乐于耕种,不能奉命”。刘备说圣斗士游戏网页版百科全书,先生难道不可怜天下百姓吗?说着泪流满面。诸葛亮深受感动地说,愿效犬马之劳。四人回到新野,刘备把诸葛亮当老师对待,吃饭在同一张桌子,睡觉也在同一张床。而且刘备还对别人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水一样!”
小说:刘备三访孔明,诸葛亮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踏雪至庄前,再叩柴扉,童子出。玄德问曰:“先生在否?”童子曰:“正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随童子而入。至中门,见一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辞意清雅,笔锋飘逸。忽闻吟咏之声,移目处,见草堂上一少年傍炉抱膝而吟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玄德闻赋,神清气爽。待其吟罢,入草堂施礼曰:“备,久慕先生,无缘拜会,昨造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少年忙起身答礼曰:“将军莫非刘豫州欲见家兄乎?”玄德惊讶曰:“先生非卧龙也?”少年曰:“我乃卧龙之弟诸葛均,我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今在江东孙权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也。”玄德曰:“孔明在家否?”诸葛均曰:“昨日,崔州平来邀,出外云游去矣。”玄德曰:“何处仙游?”诸葛均曰:“或访道友于山林,或乐琴棋于洞府,往来莫测不知所向。”玄德叹曰:“备福薄命浅,两访不遇大贤。”诸葛均曰:“稍坐献茶。”张飞曰:“天寒地冻,先生既不在,请大哥上马速回。”玄德曰:“我等迎风冒雪而来,如何不留一言即去?”乃顾诸葛均曰:“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能告知一二否?”诸葛均曰:“不知也。”张飞不满曰:“问他何益?大雪又起,不如早归。”玄德叱退张飞。诸葛均曰:“家兄不在,不敢久留将军,容家兄改日回拜。”玄德曰:“岂敢劳先生尊驾,数日后,备当再来拜谒。乞借纸笔,留一书呈达令兄。”诸葛均唤小童进上笔墨纸砚。
见二人凭桌对饮,一人白面长须,一人古貌清奇。玄德施礼问曰:“卧龙先生在此否?”长须者曰:“公何人?寻卧龙何干?”玄德曰:“某乃刘备,欲访卧龙先生,求教济世之策。”长须者曰:“我二人非卧龙,皆其友也,吾乃颍川石广元,对坐者乃汝南孟公威。”玄德喜曰:“备久闻二公大名,今幸得见,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冈一叙,如何?”石广元曰:“我等乃山野懒散之人,不晓治国安邦之术,不劳下问,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玄德拜辞,出店上马。
时正冬月,彤云密厚,行不十里,忽朔风瑟瑟,大雪霏霏,不一时,山如玉簇,林似银裹。三人冒雪前行,张飞牢骚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用之人乎?不如且回新野。”玄德曰:“我正欲使孔明知我诚意,若三弟怕冷,可独自先回。”张飞曰:“死都不怕岂怕冷也?但恐大哥空劳耳。”玄德曰:“勿再多言,相随同去。”三人顶风冒雪,一路北进。马行百余里,前至隆中,风雪虽停堆积甚厚,篁竹弯腰,松抖玉屑,见一小店静卧道旁,炊烟袅袅。忽闻歌赋之声自酒店飘出,一人抚案歌曰:“壮士功名尚未成,哀哉久不遇阳春。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芒砀隆准公。三尺青锋平天下,至今谁当论英雄?”此歌方罢,又一人抚案歌曰:“高皇创基四百载,桓、灵二帝火德衰。青蛇忽下御座旁,奸雄群寇皆鹰扬。我辈长啸步云走,闲来野店饮黄酒。独善己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歌罢,二人开怀大笑。玄德喜曰:“此歌意境高雅,卧龙先生必在此处。”遂下马入店。
刘、关、张上马而行,张飞不乐曰:“未见孔明却遇腐儒,空费口舌,白耗时光。”玄德曰:“先生所言,亦是隐贤之见,三弟不可无礼。”刘备回到新野,差人打探,不觉一月有余。忽报:“卧龙先生已回。”玄德大喜,即令人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大哥何必亲往?使人唤来可也。”玄德叱曰:“休得胡言,孔明乃当今大贤,岂可使人招之?”于是,三人策马再访孔明。
专题: 编小说三国演义 反三国演义小说 小说讲三国演义上一篇女博主看三国演义小说
下一篇小说三国演义出版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