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的标题是“困司马懿于上方谷,诸葛亮赚曹真取街亭”。这一回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的一系列智谋与战斗。
1.上方谷之计:诸葛亮设计将司马懿及其子司马昭诱入上方谷,意图利用火攻消灭他们。然而,由于天降大雨,火势被扑灭,司马懿父子得以逃脱。这次行动虽然未能成功,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对敌人的深刻了解。
2.赚曹真取街亭:诸葛亮又设下一计,假意要进攻陈仓,实际上却派遣魏延等人攻打街亭。曹真中计,分兵前往陈仓防御,结果街亭被蜀军占领,进一步扩大了蜀军在北伐中的优势。
这一回通过具体的战役描写,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战争中的各种变数和不确定性。同时,司马懿的形象也得到了丰富,他虽多次被诸葛亮所算计,但仍能化险为夷,展现了一位杰出将领的冷静与智慧。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九回
司马师于是派使者前往元城宣召高贵乡公,请太后升太极殿,召来曹芳责备道:“你荒淫无度,亵近娼优,不能再承袭天下,要立即献出玺绶,复归齐王的爵位,马上起程,不经宣召不许入朝。”曹芳哭拜太后后交纳了国宝,乘王车大哭而去,只有数名忠义之臣含泪而送。后人有诗曰:
司马师从袖中取出汗衫,扔到地上说:“这又是谁人所写!”曹芳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两腿战栗答道:“这都是他们逼我所写,朕我怎敢有这个想法?”司马师问:“诬陷大臣造反,这是什么罪过?”曹芳跪在地上求告说:“朕我有罪,望大将军饶恕!”司马师说:“陛下请起,国法不能废除。”又用手指着张皇后说:“你是张缉的女儿,理应铲除!”曹芳大哭求免,司马师不从热血三国网页单机版游戏,喝令左右将张皇后捉出,到东华门中用白练绞死。后人有诗曰:
司马师直入后宫。魏主曹芳正在和张皇后商议此事。皇后说:“内廷中司马氏的耳目很多,倘若事情泄露,必定连累我们!”正说话间,忽然看到司马师闯入,皇后大惊。司马师按剑对曹芳说:“臣我的父亲拥立陛下为君主,功德不在周公之下。臣事陛下,和那伊尹有差别吗?你现在反过来恩将仇报,将功为过,想和这二三个小臣谋害我们兄弟,这是为什么?”曹芳说:“朕没有这个想法。”
三国演义小说第一百九回
夏侯玄知道事情败露,就厉声大骂道:“我们所哭的,正是你威震其主,将要谋朝篡逆!”司马师大怒,喝令武士捉拿夏侯玄。夏侯玄挽起袖子伸出拳头,直扑司马师,却被武士擒住。司马师命令将三人搜身检查,在张缉身上搜出一龙凤汗衫,上面有斑斑血字。左右呈给司马师,司马师观看,正是密诏,诏曰:
三人辞别而出,来到东华门左侧,正看到司马师带剑前来,随从数百人,都手持兵器,三人都站立在道旁。司马师问:“你们三人退朝为什么这么晚?”李丰说:“圣上在内廷中看书,我们三人侍读。”司马师说:“所看的是什么书?”李丰说:“夏、商、周三代之书。”司马师说:“皇上看到这些书,问了什么故事?”李丰说:“天子所问伊尹扶商、周公摄政之事,我们都奏报说:‘现在的司马大将军,就是那伊尹、周公’。”司马师冷笑道:“你们三人虽然嘴上把我比作伊尹、周公,其实心中骂我为王莽、董卓!”三人都说:“我们都是将军门下之人,打死也不敢这样想。”司马师大怒道:“你们都是嘴上阿谀奉承之人!刚才你们和天子在密室中为什么事情痛哭?”三人说:“绝对没有这回事。”司马师喝斥道:“你们三人眼圈现在还发红,怎么还敢抵赖!”
曹芳脱下龙凤汗衫,咬破指尖后写了血诏,交给张缉,嘱咐道:“朕的祖上武皇帝曾经诛杀过董承,就是因为他们做事不够机密,卿家必须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泄露出去。”李丰说:“陛下怎么说出这样不利的话来?臣等不是那董承之辈,司马师怎么能够比拟武祖?陛下不要生疑。”
李丰奏报说:“陛下不要担忧。臣我们虽然才干不济,愿意凭借陛下明诏,聚集起四方英杰,来剿除这个乱贼。”夏侯玄也奏报道说:“臣我的叔叔夏侯霸已经降蜀,也是因为惧怕司马兄弟谋害。现在如果能够剿除这个乱贼,我的叔叔必定回来。臣我是国家外戚,怎敢坐视奸贼乱国,愿一起奉诏讨贼。”曹芳说:“只怕我们力量不够。”三人哭着奏报:“臣我们发誓同心灭贼,以报效陛下!”
曹芳退到后殿,看到左右只有三人: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张缉是张皇后的父亲,曹芳的皇丈。曹芳喝退近身侍从,和三人到密室中商议。曹芳拉着张缉的手哭道:“司马师视朕就象小儿,看百官如同草芥,江山社稷早晚必定归于此人!”说完后大哭。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
卫瓘说:“众军兵各自归还驻地营所,等待王命。”邓艾部下的人看到钟会、姜维已死,于是连夜去追抢邓艾。早有人报告给卫瓘。卫瓘说:“是我下手捉拿的邓艾。现在如果留下他的性命,我死无葬身之地。”护军田续说:“当年邓艾攻取江油时就想杀我,因为众将求情才免死,今天我要前去报仇!”卫瓘大喜,派遣田续领五百兵赶到绵竹,正遇到邓艾父子刚刚被放出槛车,要回兵成都。邓艾只认为是本部军兵来到,也没作准备,张口想要问时,早被田续一刀斩杀,邓忠也死在乱军之中。后人有诗叹邓艾曰:
姜维领命后想要行动,忽然间一阵心口绞痛,昏倒在地上。左右扶起,半晌后才苏醒。忽然有人报告宫外人声鼎沸。钟会派人打探,喊杀声大震,四面八方有无数军兵杀到。姜维说:“这肯定是众将勾串作恶,可以先斩杀他们。”忽然报告军兵已经冲入宫中。钟会下令闭上殿门,派军士上殿用砖瓦攻击,互斗杀死了数十人。宫外四面火起,外面军兵砍开殿门杀入。钟会掣剑斩杀数人,却被一阵乱箭射倒,众将枭其首级。姜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却是心中剧痛,他仰天大叫道:“我计不成,这是天命!”于是自刎而死,这年五十八岁,宫中战死的数百人。
却说钟会请来姜维问:“我昨夜梦到数千条大蛇来咬我,主什么吉凶?”姜维说:“梦到龙蛇的,都是吉庆兆头。”钟会大喜,就对姜维说:“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我们现在就把众将叫出来询问怎么样?”姜维说:“这些人都有不服之心,久后必定为害,不如乘机全部杀掉。”钟会听从,立即命令姜维率领武士前往斩杀众魏将。
丘建报告钟会说:“主公软禁众将在宫内,饮水和食物输送都很不方便,要派一人往来传递才行。”钟会平时很听丘建的话,就命令丘建负责办理,并且吩咐丘建说:“我把这么重的事情托付给你,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丘建说:“主公放心,我自然有办法保密。”丘建暗中派胡烈亲信进入,胡烈写密信交给这人,这人持书信火速赶到胡渊营内,呈上密信后细说了这些事情。胡渊大惊,于是报告各营众将知道。众将听说后大怒,都到胡渊营中商议道:“我们父母妻子都在中原,就是死了也不能造反啊!”胡渊说:“正月十八日中午,我们可以突然杀入,大家如此如行动。”监军卫瓘知道胡渊很有谋略,立即整顿人马,命令丘建传话给胡烈,胡烈通报给宫中众将。
这时有心腹将领丘建在旁边。丘建是护军胡烈部下旧将,胡烈也被监禁在宫中,丘建于是秘密把钟会所说报告给胡烈。胡烈大惊,哭着求告道:“我儿胡渊领兵在外,哪里会想到钟会怀有反心?你如果念及咱们往日旧情,就去透露一下消息,我虽死也无恨。”丘建说:“主公不要担忧,容我慢慢想办法。”
第二天,钟会、姜维两人请众将饮宴。酒过数巡后,钟会举杯大哭,众将惊问其中缘故。钟会说:“郭太后临崩前有遗诏在我这里,说是司马昭南阙弑君,大逆无道,早晚将要篡魏,命令我起兵讨伐。大家都要签名举兵,我们共成大事。”众将全都大惊,面面相觑。钟会拔剑出鞘说道:“有违令的立斩!”众将全都恐惧,只得服从。签字画押完毕,钟会将众将软禁在宫中,派兵严加把守。姜维说:“我看到众将都心中不服,建议将军把他们坑杀。”钟会说:“我已经令人在宫中掘下一个大坑,设置大棒数百根,如果有不听的,打死后立即坑杀。”
钟会和姜维商议。姜维说:“君主如果怀疑臣下,那么臣下必定会死,钟将军难道没有到邓艾的下场吗?”钟会说:“我意已决!事成能得天下,不成最多退守西蜀,也做一做那当年的刘备。”姜维说:“我现在听说郭太后刚刚去世,我们可以对外诈称太后有遗诏,命令将军征讨司马昭,以正弑君之罪。凭借将军的才能,中原之地可以席卷而定。”钟会说:“伯约要作我的先锋,事成之后同享富贵。”姜维说:“我愿效犬马微劳,只是担心众将不服。”钟会说:“明天就是元宵佳节,我们就在旧宫中大张灯火,请众将前来饮宴,如果有不从的马上杀掉。”姜维心中暗自高兴。
却说钟会正在和姜维密谋,忽然有人报告司马昭有书信来到,钟会接书信观看,信中说:“我担心钟司徒不能收押邓艾,所以亲自屯兵到长安,马上就能相见,先写信通报情况。”钟会大惊道:“我的军兵多出邓艾数倍,只凭我的力量就能擒拿邓艾,晋公明明知道我能够办到。现在他领兵前来,肯定是开始怀疑我了!”
却说司马懿料苟安行计停当,只待蜀兵退时,一齐掩杀。正踌躇间,忽报蜀寨空虚,人马皆去。懿因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曰:“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次后,川口土人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遂引大军还洛阳。正是: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未知孔明退回成都,竟是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使命径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诏已毕,仰天叹曰:“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姜维问曰:“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曰:“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滑,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
两军恰才相会,忽然阵后鼓角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从西南上杀来,乃关兴也。懿分后军当之,复催军向前厮杀。忽然魏兵大乱:原来姜维引一彪军悄地杀来,蜀兵三路夹攻。懿大惊,急忙退军。蜀兵周围杀到,懿引三军望南死命冲击。魏兵十伤六七。司马懿退在渭滨南岸下寨,坚守不出。
孔明坐于帐中,左右将张虎、戴陵、乐綝并九十个军,皆缚在帐下。孔明笑曰:“吾纵然捉得汝等,何足为奇!吾放汝等回见司马懿,教他再读兵书,重观战策,那时来决雌雄,未为迟也。汝等性命既饶,当留下军器战马。”遂将众人衣服脱了,以墨涂面,步行出阵。司马懿见之大怒,回顾诸将曰:“如此挫败锐气,有何面目回见中原大臣耶!”即指挥三军,奋死掠阵,懿自拔剑在手,引百余骁将,催督冲杀。
于是戴陵在中,张虎在前,乐綝在后,各引三十骑卡通三国电脑单机游戏推荐,从生门打入。两军呐喊相助。三人杀入蜀阵,只见阵如连城,冲突不出。三人慌引骑转过阵脚,往西南冲去,却被蜀兵射住,冲突不出。阵中重重叠叠,都有门户,那里分东西南北?三将不能相顾,只管乱撞,但见愁云漠漠,惨雾蒙蒙。喊声起处,魏军一个个皆被缚了,送到中军。
孔明曰:“汝欲斗将?斗兵?斗阵法?”懿曰:“先斗阵法?”孔明曰:“先布阵我看。懿入中军帐下,手执黄旗招飐,左右军动,排成一阵。复上马出阵,问曰:“汝识吾阵否?”孔明笑曰:“吾军中末将,亦能布之。此乃混元一气阵也。”懿曰:“汝布阵我看。”孔明入阵,把羽扇一摇,复出阵前,问曰:“汝识我阵否?”懿曰:“量此八卦阵,如何不识!”孔明曰:“识便识了,敢打我阵否?”懿曰:“既识之,如何不敢打!”孔明曰:“汝只管打来。”司马懿回到本阵中,唤戴陵、张虎、乐綝三将,分付曰:“今孔明所布之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汝三人可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汝等小心在意!”
次日,孔明尽起祁山之兵前到谓滨:一边是河,一边是山,中央平川旷野,好片战场!两军相迎,以弓箭射住阵角。三通鼓罢,魏阵中门旗开处,司马懿出马,众将随后而出。只见孔明端坐于四轮车上,手摇羽扇。懿曰:“吾主上法尧禅舜,相传二帝,坐镇中原,容汝蜀、吴二国者,乃吾主宽慈仁厚,恐伤百姓也。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孔明笑曰:“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安肯不倾心竭力以讨贼乎!汝曹氏不久为汉所灭。汝祖父皆为汉臣,世食汉禄,不思报效,反助篡逆,岂不自耻?”懿羞惭满面曰:“吾与汝决一雌雄!汝若能胜,吾誓不为大将!汝若败时,早归故里,吾并不加害。”
魏主闻知曹真已死,即下诏催司马懿出战。懿提大军来与孔明交锋,隔日先下战书。孔明谓诸将曰:“曹真必死矣。”遂批回“来日交锋”,使者去了。孔明当夜教姜维受了密计:如此而行;又唤关兴分付:如此如此。
却说孔明大驱士马,复出祁山。劳军已毕,魏延、陈式、杜琼、张嶷入帐拜伏请罪。孔明曰:“是谁失陷了军来?”延曰:“陈式不听号令,潜入谷口,以此大败。”式曰:“此事魏延教我行来。”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将令已违,不必巧说!”即叱武士推出陈式斩之。须臾,悬首于帐前,以示诸将。此时孔明不杀魏延,欲留之以为后用也。
曹真正奔走,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杀到。真胆战心惊,视之,乃司马懿也。懿大战一场,蜀兵方退。真得脱,羞惭无地。懿曰:“诸葛亮夺了祁山地势,吾等不可久居此处;宜去渭滨安营,再作良图。”真曰:“仲达何以知吾遭此大败也?”懿曰:“见来人报称子丹说并无一个蜀兵,吾料孔明暗来劫寨,因此知之,故相接应。今果中计。切莫言赌赛之事,只同心报国。”曹真甚是惶恐,气成疾病,卧床不起。兵屯渭滨,懿恐军心有乱,不敢教真引兵。
孔明把降兵拘于后军,却将魏兵衣甲与蜀兵五千人穿了,扮作魏兵,令关兴、廖化、吴班、吴懿四将引着,径奔曹真寨来;先令报马入寨说:“只有些小蜀兵,尽赶去了。”真大喜。忽报司马都督差心腹人至。真唤入问之。其人告曰:“今都督用埋伏计,杀蜀兵四千余人。司马都督致意将军,教休将赌赛为念,务要用心提备。”真曰:“吾这里并无一个蜀兵。”遂打发来人回去。忽又报秦良引兵回来了。真自出帐迎之。比及到寨,人报前后两把火起。真急回寨后看时,关兴、廖化、吴班、吴懿四将,指麾蜀军,就营前杀将进来;马岱、王平从后面杀来;马忠、张翼亦引兵杀到。魏军措手不及,各自逃生。众将保曹真望东而走,背后蜀兵赶来。
却说曹真心中不信蜀兵来,以此怠慢,纵令军士歇息;只等十日无事,要羞司马懿,不觉守了七日,忽有人报谷中有些小蜀兵出来。真令副将秦良引五千兵哨探,不许纵令蜀兵近界。秦良领命,引兵刚到谷口,哨见蜀兵退去。良急引兵赶来,行到五六十里,不见蜀兵,心下疑惑,教军士下马歇息。忽哨马报说:“前面有蜀兵埋伏。”良上马看时,只见山中尘土大起,急令军士提防。不一时,四壁厢喊声大震:前面吴班、吴懿引兵杀出,背后关兴、廖化引兵杀来。左右是山,皆无走路。山上蜀兵大叫:“下马投降者免死!”魏兵大半多降。秦良死战,被廖化一刀斩于马下。
专题: 老三国演义小说 搜三国演义小说 求三国演义小说上一篇小说三国演义之定军山
下一篇三国演义小说的写成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