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撰。这部作品不仅以其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著称,还因其穿插了大量的诗词而增添了文学魅力。这些诗词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表达了对战争、英雄、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一首《三国演义》中的著名诗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是杨慎所作,但在《三国演义》的开篇被用作引子,非常有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通过描绘长江的奔流不息,表达了英雄豪杰虽经岁月洗礼,但其事迹终将随时间流逝而被人遗忘的主题。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如果您有兴趣深入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其他诗歌或想了解更多关于《三国演义》的信息,请随时提问!
盘点那些《三国演义》里的经典诗歌,哪一首是你喜欢的?
我觉得写的很好的诗有:卧龙岗农民的诗,诸葛均吟的诗,黄承彦吟的诗,诸葛亮哭祭周瑜的祭文,咏叹曹操的诗。其中诸葛亮哭祭周瑜的祭文排第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黄承彦的‘一夜北风寒’第二,诸葛均吟诵的诗第三。
《三国演义》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三国演义小说中诗歌朗诵
曹兵船只都连上了梦幻三国网页游戏视频,人马走上十分平稳,程昱提醒防东吴火攻,曹操说冬天都是西北风,火攻是烧他自己。焦触、张南要去打东吴,带二十只小船,曹操又派文聘带三十只巡船接应。结果被东吴韩当、周泰杀死。周瑜见曹营寨中黄旗刮折,说不祥,大笑后倒地吐血,不省人事。
《三国演义》1-2回重排以及三国相关的古诗词、散文选
历史上关于三国古诗词、散文等其他文章也有不少。一些就是三国时期人物所写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一些则是后世文人借古抒情之作。选了几篇将其用InDesign排版,虽是古文,大部分还是能看懂,并没有特别的难。诗词需要一定的理解,考虑作者当时写作背景、生平遭遇等。
从整体诗境上来说,司马懿不失为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贯穿整个诗中。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雄心壮志、展翅高飞、匡扶天下、一统河山的英雄形象。其诗亦彰显了“汉魏风骨”慷慨悲凉、雄健深沉的诗风特点,是为言志诗中的绝妙佳作。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等待功成名就,届时功成身退,自当告老还乡,与乡亲们同乐。司马懿被封为舞阳侯。“舞阳”,在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待罪”二字,本是自谦之辞,钟惺评为“老奸之言”,当是结合后来的“高平陵之变”而评的。其实,倘若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能够多活一点,司马懿也是万万不敢有非分之想的。此时,可以认为其是肺腑之言。只不过,曹芳年幼,曹爽欺人太甚,不得不反。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扫平天下,一统河山,完成大业。“总齐八荒”,有整顿、治理八方之意。“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这里意为全天下。这两句大气磅礴,气壮山河,壮志凌云,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强大气场。司马懿之志,不在儿女情长,不作儿女之别,就连留别诗,都写得如此荡气回肠,一扫离别之悲情,而具备了宏阔的非凡气度,令人心胸开阔,振奋人心。
“将扫逋秽,还过故乡。”将要扫除流寇,再衣锦还乡。“逋秽”(bū huì),流寇,这里指公孙渊。“还过故乡”,即出征前。等扫平辽东,再回故乡,与父老乡亲醉饮。衣锦还乡,是每一位王者之梦。项羽说,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刘邦回乡作《大风歌》称:“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司马懿的雄心壮志,直追古之英雄,颇有匡扶宇宙之才。
“今遭际会,毕力遐方。”今天遭遇风云际会,当尽力奉命讨伐遥远的辽东。“毕力”,就是尽力。“遐方”,就是远方。征伐辽东,去百日,回百日,战百日,六十天休整,须整整一年时间,不可谓不远,不可谓不辛苦。但是,征辽东,平公孙渊,无疑成为司马懿一生最高光时刻。这就是“今遭际会”。曹芳就下诏称赞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天地开辟,曹魏代汉,如日月重新绽放光芒。开头八字,就开王者风范。颇有曹操《短歌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气势。人生在世,当如日月一样,干出一番事业,让自己发光发亮,彪炳史册。
曹魏景初元年(237)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景初二年(238),魏明帝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双方在襄平展开激战,八月城破,公孙渊被俘。自此,辽东地区直接归于魏国统治。这首诗就是写于出征时路过故乡温县(今河南焦作温县),亲友相送,司马懿感慨而作。
有人经常把新三国和老三国来比较。其实,两个剧都有不同的风格,新三国为了让观众好理解,台词方面是大白话,这也无可厚非。但就这横槊赋诗这一场面,让人看了,不免觉得太过潦草。
两边也没有乐师,更没有歌妓,只是有两排军士吹着军号,看起来也没什么毛病。但就是剧中的曹操,从上面走下来,没有任何动作,没有唱,也没有槊。
央视《三国演义》剧中,在大江之上,曹操披着锦袍,拿着槊,端着酒杯,把诗的一字一句唱了出来。周围还有各种舞妓,乐师,大大小小的乐器也是不计其数,可谓是气势恢宏,波澜壮阔。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精彩的片段,就是曹操在赤壁之战时,临江横槊赋诗这一片段。也是展现曹操才华和三国中礼乐文化的一个片段。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正是: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时皇甫嵩、朱儁领军拒贼,贼战不利,退入长社,依草结营。嵩与儁计曰:“贼依草结营,当用火攻之。”遂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其夜大风忽起。二更以后,一齐纵火,嵩与儁各引兵攻击贼寨,火焰张天,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时张角贼众十五万,植兵五万,相拒于广宗,未见胜负。植谓玄德曰:“我今围贼在此,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儁对垒。汝可引本部人马,我更助汝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剿捕。”玄德领命,引军星夜投颍川来。
龚景犒军毕,邹靖欲回。玄德曰:“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昔曾师事卢植,欲往助之。”于是邹靖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五百人投广宗来。至卢植军中,入帐施礼,具道来意。卢植大喜,留在帐前听调。
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摩军回身复杀。三路夹攻,贼众大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戮极多,遂解青州之围。后人有诗赞玄德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军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贼众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网页游戏盒子手工简单漂亮,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夜读 |《三国演义》:做人以德服人,做事坚毅无畏
专题: 小说三国演义6 三国演义讲小说 小说三国演义袁上一篇萤火虫有声小说三国演义
下一篇三国演义最强特种兵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