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国演义小说现代文

0

反三国演义 第五十七回 刘王孙正位继中兴 庞丞相序官复旧制

朕以冲年,诞承夫位,甚赖诸公,以辅以翼。昔武王克商,式商容之闾,封比干之墓,诚欲以奖厉风教,矜式国人。前少府孔融,国家之桢,岳立朝右,奸宄悚息,硗硗易缺,卒殒凶回,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前九江 太守边让,议郎盛宪;处士祢衡,并以高才,为国瑰宝,遭逢多难,咸死非命,高阳才子,不克致用,盛年夭折,良可哀矣!又茂才管宁,避地海滨,以待清时,激于义愤,投身东海,清风亮节,迈于往古。凡此均宜旌树风声,录叙遗裔,以昭兴国之隆,而扬幽潜之烈。

文武诸臣,因云长功大属尊,合辞奏请以云长为大将军。云长因系先帝旧官,不敢拜命。少帝传旨,令云长仍以大司马兼骠骑将军,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以庞统为丞相,以秦宓为大司徒,以马良为大司农,以费祎为大司寇,以伊籍为大司空,以郤正为御史大夫,以杜琼为廷尉,以孙乾为大鸿胪,以简雍为太卜,以陈震为太仆;徙文鸯为越骑校尉,徙诸葛瞻为司隶校尉,仍领宿卫军;以诸葛诞为京兆尹,以关兴为城门校尉,以关索为步兵校尉,以关平为水衡都尉,以糜竺为大长秋,以刘琰为大宗正,以周仓为射声校尉;召拜诸葛恪为侍中,以诸葛靓为尚书,以霍峻为仆射,以吴懿为太尉;恢复建安中所有学官,其弟子名额,悉依旧制。又诏丞相大司马道:

反三国演义小说现代文

洛阳城里,云长士元,见北边平定,大会文武商议,选了良辰吉日,在洛阳建始殿,扶王孙登基称帝。由太常许靖,司徒秦宓,襄助礼仪,先奉王孙晋谒高祖庙世祖庙高宗庙。礼毕,还御建始殿受贺,改元炎兴,大赦天下,免人民今年田赋,赐文武爵一级,追谥皇考为孝愍皇帝,庙号哀宗什么网页游戏好玩代码大全,尊太皇太妃吴氏为太皇太后,太妃张氏为皇太后,封皇叔刘理为梁王,刘封为江 夏王。

当下王平回到辽东,将掳获财物,分一半赏了辽东将士,一半带回,辞别公孙渊,回转幽州,见过马谡。恰好张飞因曹彰已退,也就回来,王平报告一切。马谡道:“子均举动,悉合机宜,曹彰见书,必北徙矣?”不到半月,塞外探马报道:“曹彰已全军北渡阴山。”张飞大喜,驰奏洛阳,将王平留在幽州,请令都督营州军事,安边大计,自然一概照准。

你说匈奴那些小小部落,那里敢敌十万大兵声势,一个个只得叩首投降,静候驱策,又有那鲜卑二将两个地里鬼在前引导,好不顺手,不上一年,并吞大小部落七十余部,曹彰便安安稳稳,做那大魏天王。这边汉朝边塞,从此平安无事,就是王子均一纸书的功劳。古人说得好,一纸书贤于十万师,就是说那王平的。

曹彰生来英果明决,此次见张飞魏延人马强壮,汉朝边塞,守御坚固,知道一时未能得志。又见王平之书,剀切敦至,李典之言,深入腠理,推案起立道:“天佑汉室,未可与争,要当北渡阴山,徐图发展耳!”即召鲜卑二将入帐,告以北迁之意。二将前因兵败,正恐曹彰见责,一听北言,齐声赞成,即日全军出发。

李典道:“大王!王平所言,甚有至理,言兵则彼强,言势则彼盛!彼如犁我王庭之后,轻骑兼程,袭我后军,而张飞以大兵应于前,我军之败,不待蓍龟。彼不欲袭王,以启鲜卑轻视大王之心,全王眷属,以促大王反省之渐,行军以礼,智勇沛然,此人在边,我何能得志!不如依彼所言,全军北度阴山,以我兵力役使匈奴旧时部落,渐肆吞并,拓充势力,十年之后,再图报复,我不犯汉,汉亦不能度大漠以击我。我以其间,休养生息,俟汉廷再有变乱,起兵南下,犹为未晚。昔勾践报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少康中兴,历四十年。臣闻谋大事者,不图近功,规远效者,不急近耻,惟大王察之!”郝昭亦起身言道:“大丞相之言,金石之言也!”

曹彰得书,反复观览,怒气平息,退入帐中,自思王平所言,甚有理由,但国仇又不可不报,心下徘徊,不能解决,绕帐数匝,抚案夜啸,声如鹤唳。李典郝昭,两人入见,惊问何事,彰取书与观,二人读罢,皆为叹息。彰道:“王平才兼文武,识力双绝,若在幽州,诚孤劲敌!孤以先王爱子,血战中原,国破家亡,逋逃塞外,赖将士一心,犹能自振;今汉兵势盛,守御得人,欲进长城,且不可得,又何能报仇雪耻,光复旧物乎?”

《反三国演义》:到底想吐槽谁?

公子的意思是作者预测的比较准,老冯像孟起反复无常后来被架空…

小说里大情势,是诸葛亮北伐与司马懿在长安到洛阳一线拉锯战,关羽张飞在汝南一带跟张辽们僵持,而马超和赵云各种别动队乱走,尤其马超,一会儿打上党,一会儿下荆襄。曹魏和孙吴的将领动不动就死几个,蜀汉这边就都命硬,偶尔小败也没啥伤亡。

喜欢这调调,伟总可以去看一下穿越三国之蜀汉传奇

反三国演义 第六十回 深杯浮白铁案掀翻 古墓冬青石人惆怅

有些看官们恐怕不知道马艳云是何人的,兄弟只得略再说上几句,这叫做时话有出处,古话有来由,也是无一字无来历的意思。那马艳云乃是近时很负盛名初出茅庐的坤角,北人南相,秀骨天成,十有八九,似小月英,兄弟时常称赞,所以他太太才说上她来。可见兄弟这部书,简直是无中生有,倒海排山的空中楼阁。

不觉几年,谁知他今年又办了一个民德报,咱们老主顾,还请照旧任职。咱家是风云雷雨,一齐出卖,心意相投,无所不可,于是小说这一栏,自然要借重这部反三国了。奸大热的天,真亏咱家写字,每日平均。约在三千上下,张乖涯先生说的好:“虫蛀木断,水滴石穿”,两三个月工夫,居然被我将全书完全编竣,虽然东拉西扯,却似乎有些至理名言。想起梅龙镇李凤姐说的,好难检的银子,不觉想到我这好难编的书,咱们俩成天碰头,商议作法,倒也很对。不过一句笑话,生生的替马超编上一个妹子,嫁与赵云,咱们俩正在商议着,替马超的妹妹,要取个怎样响亮的名字,他的太太在旁边笑道:“何不就叫作马艳云?”我说艳云两姊妹,三国只有一个赵云,难得去招驸马,这却不行。后来才商定叫做马云騄。

直挨到十三年夏,兄弟有一位十年前相识的朋友张尧卿,是中国秘密社会史上一个有名人物,也是革命党 里一个先进的老党 员,为人豪侠有意气,慷慨能文章。论他性情,就似桓灵宝说刘盘龙的话,家无担石,一掷百万,辛苦半生,毫无发展,春明坐老,徒有壮心,咱们俩到很志同道合。

等到兄弟回得河州,就接着家中书信,舍妹夭亡,老母病卧床 蓐,催我速回。兄弟幼年丧父,跟老母小妹相依为命,兄弟万分没奈何。裴公又素以忠孝自命,即允给假南归,六盘岭上,雪窖冰天,骡车困顿,鸟倦知还。兄弟这样回家之后,仍再来京,每想续成这部反三国志,总是不能如愿相偿。民国十年,到了长沙,跟着援鄂军打了一个败仗,由岳阳附轮到了汉口,住得十日,适值九弟瓞生,自家中赴沪就学,相见汉皋,喜知家人无恙,随一同去到上海,晤见黄幼公与明月前身的柳夫人,说起此次战事失机,殊为叹惋。飘蓬流转,再到北京,跑了一趟奉天,又回长沙。十二年八月,赵蔡兵起,受了嫌疑,又用了一个三十六计的上计,依旧到北京听戏度日,真个九九归原,还寻旧路。

那时循化县的周芷孙周大老爷,又是兄弟的同乡,黄幼老的旧部,署中僚属,湘人过半;你说异乡作客,得此嘉会,要怎样的乐法才好!纵酒冶游,在所不免,咚咚街鼓,月上花梢,黎公每候至夜分方睡,兄弟后来知道,万分抱愧,夜中辄不外出。做了一首湟中秋月歌,黎公甚为叹赏,因此十分见爱,要留兄弟同在西宁,兄弟自将裴公厚意详告,黎公为之喟然。临行复赠了一匹青海黄骢马,金银彖的狐裘,诗经上说: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正是说的兄弟对黎道尹此时光景。

兄弟又有个同乡黎雨民,他是文肃公曾孙,风流 儒雅,很有些干济才情,四体书皆称独到,清淡隽永,不减晋人。他由甘肃督军公署秘书长,外简西宁道尹,与宁海马镇守使阁臣文武辑和,倡设蒙番学校,自己同着夫人小姐,学习 番语。他的意思,以为藏番变乱,由于抚御失宜,言语不通,情形隔阂,欲除此蔽,非通言语,是万万不行。兄弟很佩服他,在北京见过多回,此番到了河州,不由写封信去,问候问候,他回信说:“到甘肃而不一视河湟形势,犹之未到。”我将这信呈与裴公,裴公笑道:“黎道尹是甘肃第一流人物,西宁是甘肃奥区,老弟来此,不可不去西宁一行,一来可以增长学识,二来可以视察民风。”兄弟得令,马上加鞭,到了西宁。黎公甚喜。

约莫这个时间,渭源裴群孟威,也在广德楼听夜戏,由刘石麟君介绍,两人见面,形迹浑忘,真称得起古人所说的:定交 立谈之间,相赏形骸之外。七年腊底,因承裴公见招,从军北苑八年四月,即回着孟威军门,一块儿去到河州,公事简单,天天骑马出城,浏览风景。真好一个所在,千山合沓,两水萦纡,沟渠四达,垂柳交 映,有说不尽的好处,衙斋清净,时复读书,开始的创造反三国志,便在此时;约莫做了三四回光景。

年复一年,世界一年改变一年,不幸船山求学不终,又转到湖南公立第一法校读书,一晃三年,正逢革命,兄弟放下书本,去当法官,糊里糊涂,缺了一年半的整德。便似红鸾禧上说的:才疏学浅,自告回避。好在良心难坏,受事之始,发誓不听干说,不受银钱,敷衍过去,还算没出什么大乱子。

曹彰将别后一切情事,细说与曹植知道。植流涕道:“出亡以来,早知有此,吾弟一言情事,使人心碎,家亡国破,尚复何云!”曹彰便把自己近来在塞外建国情形,告知曹植。植太息道:“弟能报仇,甚善甚善!兄频年流宕,不欲再入人间,各行其志可也!”彰坚邀还营,李典诸将,亦皆上前参谒,共话当日,相与涕零。以植不乐居军中,为植筑室阴山北首,任其居止,以尽余年。那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也就长此终古!金枚玉叶,死葬蛮夷之域,却还得弟兄聚首,可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我这反三国志完全无缺,就此收场。正是:

曹彰读罢,反复凝思,语左右道:“此必东阿王作也,痕遗迹犹新,当离此不远!”火速下令左右,四处搜求。隔了数日,有一胡 人来营报道:“禀上大王得知,在山阴山北麓,有一汉人,前后居住数年,穴居酪饮,绝不言语,闲来无事,常常替人牧放羊马。”曹彰闻报,即领亲随,火速驰赴,来到阴山北麓,远远地在马上见高坡上有一人,毡笠羊裘,丰神飘举,毡庐毳幕之中,那里有这宗人物!彰下马趋视,正是四哥曹植,在那大难之后,绝塞之中,异地重逢,两兄弟不由得抱头痛哭,良久方止。

如今且说兵度阴山的曹彰,一意扩张势力,一日领着从兵,在阴山打猎,来到昭君墓前休息,追思往事,颇怀悲感!只见墓碑后面,写着一首诗,也是天性所关,不觉有些枨触,彰细细观看,上写着:

马超到了长安,诸葛均又是一回欢迎,一回观送。军行迅速,到了金城,韩遂出城相迎,说道:“贤侄有志竟成,衣锦还归,老将军当含笑九泉矣!”马超道:“小侄成功,皆叔父帮助之力也!”随将程杨二将恩命,交 与韩遂,特别抚恤了二将家属。住了数日,回转武威,武威人民,扶老携幼,郊迎三十里。马超坐在马上,思想当年兴兵报仇,缟素兴师,如今衣锦还归,皆由扶助得人,所以至此。从此整兵驻守西凉,抚辑羌氐,上报圣恩不提。

马超在洛阳接二连三,圣上赐宴,群公请酒,忙了十余日,方才屏当清楚。马超兄弟入朝辞驾,奉诏二子均赐爵关内侯。超谢圣恩,带了家眷,领了兵队,全军出发,回转西凉,满朝文武,倾城饯送。云长举酒道:“孟起此去武威,好生安抚军民,镇定羌氐,西边之事,便以相付,夙夜小心,无负职守。”马超接过,一饮而尽,说道:“谨遵台命,此去当奉行威德,不敢令中朝有西顾之忧。”文武送出京城十里方回,云长令关兴文鸯选出潼关,方才回转。

诸葛瞻众人,陪着挥泪,好容易劝住了马超,然后众人依次行礼。礼毕,大众退出寝园,马超同马岱诸葛瞻,巡视园林四周,三人追论当年龙门山血战情形,曾几何时,钟虡消歇,山川如故,风景不殊,真是岁月如流,不觉一齐感叹。直到白日沉西游窝盒子有什么好玩的游戏,方才回转洛阳。

到了次日,刘理许靖诸葛瞻,盛陈牲醴,同着马超兄弟,到了惠陵。守陵园吏,敬谨导入,只见沿路石人石马,石狮石象,排列两旁,潇然静寂,长松苍柏,盘郁夭矫,天风过处,威神肃穆。一行人过了享殿,再过了寝殿,到了陵旁,四围都是白石栏杆护着,就当地下排了祭筵,设下香案。马超就位下拜,追想当时皇叔见待情形,放声痛哭,引得林鸟悲号,山谷响应,回川断涧,哀韵缠绵 。

少帝命侍臣赐坐,谘询一切,俱有路数。马超心中,不由得不敬畏起来,当下面奏:“臣超夙受先帝知遇之恩,效命中原,稽留淮北;先帝奄弃群臣,臣超本拟赴京哭临,因奉朝旨,不许擅离防地,是以不克前来会葬!今承恩命,振旅西归,愿得以太牢祭告惠陵,稍尽敬礼。”少帝道:“先帝在日,每甚念卿,谒陵祭告,具见忠孝!”随派梁王刘理,司隶诸葛瞻,太常许靖,同武威王前住惠陵致祭。马超再拜谢恩,辞别众人,自回私邸。

原来马超妻子,自随汉中王由成都移住荆州,后入洛阳,夫妻渴别多年,一旦相见,其喜可知。两个儿子,大的十岁,小的七岁,大的叫做马英,小的叫做马益。马超略为休息,却同马岱去大司马府中,谒见云长。云长与马超别了多时,其为想念,听见到来,亲自出府相迎,携手而入。两个各道渴别,然后并马同入朝房,见过士元,一同入觐。

将到洛阳,马良诸葛瞻,又奉旨城门相候,一个是六卿,一个是城门校尉,品秩尊崇,奉旨前来迎接。马超兄弟不敢怠慢,滚鞍下马,四人相见。诸葛瞻口传上命,西凉凯旋人马,驻扎教场,官为照料,武威王先入私邸休沐,再行觐见。马超拜命,别过二人,请文鸯关兴,照料军队,自与马岱先还私邸,夫妻相见,自是欢悦。

马超兄弟见诸事已妥,辞别元直,率队西至洛阳,遵奉朝旨,全军振旅,奏凯还朝,军士都唱着得胜歌。行不一日,看看到了,超令部下,绕洛阳城西过,全军扎住城西。马超兄弟自领马队三千人,振旅入都。云长士元闻知,令文鸯关兴出城三十里迎接,二将原是超旧部,相见自然欢喜。

马超一行人马,到了许昌,坐镇许昌的徐元直,早遣人出郭郊迎。马超兄弟,进了许昌城,下马入府,用旧属礼,参见元帅。元直降阶相迎,设宴款待,宾主尽欢。酒筵一散,马超谢宴,同着马岱,径来父亲墓地,陈牲祭告西归武威,不觉掩袂,失声痛哭,马岱陪着挥涕。

马超兄弟,渡过江 来,电掣星驰,到了淮阴。李严迎接入府,休息二日,拔队起程。李严进出淮阴城十里之外,马超嘱咐李严小心谨慎,赞助子龙,报效国家。李严连声答应,两个暂时分手。

马超在建业,一连住了十天,赵云陪着,城内城外,各名胜地,瞻仰瞻仰。二将到处,人民沿街塞途的观看。姜维暗饬得力军士,穿了便衣杂入人丛,随时保护。十日已过,子龙生恐马超耽误正事,马超亦恐违限日久,有误皇程,同马岱辞行,回淮振旅。子龙少不得设筵饯别,赠送许多礼物,同了夫人与姜维,送至江 干,挥手而别。

专题: 三国演义小说谁   轻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小说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