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这是一部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的历史小说,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下面是对《三国演义》前五章的简要概述: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这一回介绍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在涿郡,刘备(刘玄德)、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三人因志同道合,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兄弟,誓共生死,这就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之后,三人一同参与了镇压黄巾军的战斗,刘备因此被任命为安喜县尉。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备因不满督邮对百姓的苛政,加上督邮对刘备本人的侮辱,张飞愤怒之下鞭打了督邮。刘备因此辞官离开。随后,故事转向了洛阳,讲述了何进(汉灵帝之弟)与十常侍之间的矛盾激化,何进密谋清除宦官势力,但计划泄露,最终导致何进被杀。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董卓趁乱进入洛阳,控制了朝政。他废黜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并自封为相国。董卓残暴不仁,引起了众人的不满。丁原试图对抗董卓,但其部将吕布被董卓收买,转而投靠董卓,丁原被杀。这一回还描述了董卓如何利用权力和财富拉拢人心,巩固自己的地位。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曹操见董卓专权,决定采取行动。他借献刀之机,试图刺杀董卓,但未能成功。曹操逃出洛阳,开始联络各路英雄,共同讨伐董卓。同时,袁绍等人也在筹划联合起来对抗董卓。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曹操发出讨逆书,号召各地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各路诸侯响应,组成联军,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副帅。联军首先攻破虎牢关,与董卓军发生激战。在这一战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合力对抗吕布,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武艺。
以上是《三国演义》前五章的内容概览,这五章不仅为读者展示了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和英雄人物的初登场,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世界名著《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众诸侯内有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华雄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大喝:“贼将休走!”鲍忠急待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生擒将校极多。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
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卓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小说三国演义前五章阅读
“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将来奉候,就请兄长入城歇马。”瓒指关、张而问曰:“此何人也?”玄德曰:“此关羽、张飞,备结义兄弟也。”瓒曰:“乃同破黄巾者乎?”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瓒曰:“今居何职?”玄德答曰:“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瓒叹曰:“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玄德曰:“愿往。”张飞曰:“当时若容我杀了此贼,免有今日之事。”云长曰:“事已至此,即当收拾前去。”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来,曹操接着。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三国演义的写作有七实三虚的特点,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以达诸郡。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三国演义》第五回:三英战吕布
华雄在月光下远远望见红头帻,带兵四面包围,下令向红头帻射箭。射了半天,不见有什么动静,方知中计。华雄拍马上前,取下了红头帻。这时,祖茂从树林中冲出,挥舞双刀向华雄背后砍去。华雄猛转身,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下马来。华雄乘胜追杀,一直杀到天亮时,才收兵回关。
孙坚眼见情势不妙,只得狼狈逃走,华雄在背后紧追不放。孙坚连射两箭,被华雄一一躲过,射第三支箭时,用力太猛,竟将弓弦拉断了,只得丢下断弓,拍马而逃,孙坚戴着红头帻,十分醒目。华雄指挥人马,望着红头帻紧紧追去。孙坚部下爱将祖茂很着急,叫道:“主公,快脱下红头帻,与我对换,戴上我的头盔,再冲出去吧!”于是,两人对换以后,再分头向外冲。华雄只知道望红头帻追,孙坚趁机从小路脱身。祖茂估计孙坚已经走远了,便脱下红头帻,挂在没有烧尽的树桩上,自己俏悄躲进树林里。
袁术认为这话很有道理,就故意不给孙坚送去粮食,存心要拖垮孙坚的队伍。孙坚军队缺少粮食,后方又不肯接济,军心大乱。华雄得到这一情报,兵分两路,连夜偷袭。孙坚没有防备,慌慌张张地上马应战,正好遇上华雄,两人交战没有几个回合,华雄的副手李肃带了另一路军队从孙坚背后杀来,放起一把把火,孙坚的营寨火光冲天,一片混乱。
三国演义 第五回曹孟德移驾许都 孙伯符平定江东
次日,孙策进兵神亭岭,驻扎在岭北。刘繇听说孙策引兵前来,便引兵驻扎在岭南。安下营寨后,孙策带着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向岭上奔去,目的是探察军情。与此同时,早有刺探军情的军士把孙策在岭上的情况报告了刘繇。
孙策率军走到历阳,路上遇到一队军马。当先一人,俊逸潇洒,见了孙策,下马便拜。孙策一看,原来是结义兄弟周瑜。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当下,孙策安下营寨,把自己的志向告诉了周瑜。周瑜当即道:“我愿效犬马之力,共图大事。”孙策大喜,道:“我得公瑾,大事就要成了!”
却说孙坚死后,其长子孙策(字伯符)寻思自己势单力薄,便把家眷搬到曲阿,托舅父丹阳太守吴景照顾,自己则带着属下投靠了袁术,但孙策不甘心父亲打下来的基业就此毁掉。一天,孙策来见袁术,道:“舅父吴景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如果刘繇占据曲阿,我的一家老小必受迫害。所以想向明公借几千雄兵,渡江救难。我愿把父亲留下的玉玺放在这里,作为抵押。”袁术一听说有玉玺,大喜过望,马上点了三千军士、五百匹马给孙策。
曹豹被打,痛恨张飞,连夜写信给吕布,约他当夜趁着张飞大醉,引兵来袭徐州。吕布本来就对徐州窥伺已久,当即披挂上马,杀奔徐州。吕布来到城门边叫道:“刘使君有机密事,派我前来。”城上军十报告曹豹,曹豹立刻下令开门。吕布一声暗号,众军齐人,喊声震天。张飞慌忙披挂,才要上马,吕布已经带人赶到。张飞此时酒还没醒,没打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十八骑燕将,保护着张飞,杀出东门,顾不上刘备的家眷(从侧面烘托出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张飞溃败时的狼狈),便逃奔淮南去找刘备了。
再说刘备走后不久,张飞宴请手下将领,说是今天大醉一场后,明天就开始戒酒。张飞一连喝了几十杯,又起身为众人把盏,最后来到曹豹面前。曹豹不胜酒力,请求张飞看在他女婿吕布的面子上,不要让他再喝了。张飞一听吕布的名字,不由得大怒,让人拖出曹豹,打了五十鞭。(通过具体事例,形象生动地展示出张飞喝酒后爱打人闹事的毛病,并表现出张飞对吕布的痛恨之情。)众人苦苦相劝,张飞才罢休。
刘备接到诏书,知道又是曹操的计策,但是皇命不能违抗,只好点齐兵马,准备去攻打南郡。临行前,大家商量由谁来担任守城之将,张飞毛遂自荐。刘备担心他做事莽撞,喝酒后打人闹事。张飞态度很坚决,保证从那天起,不喝酒,不打人。刘备仍不放心,便派陈登监督张飞。(派人监督,说明张飞喝酒打人闹事的毛病根深蒂固,也为后文张飞遇害预设了伏笔。)
吕布再曹操见一计不成,又使出“驱虎吞狼”之计(计策以虎狼命名,实三拜谢。则是暗指曹操为虎狼之人,心地叵测,令人生惧):先让人暗中通报袁术,说是刘备偷偷上表,要攻打南郡;然后,再假借天子之名,让刘备去讨伐袁术。如此一来,袁、刘相攻,吕布一定会另做打算。
话说刘备接到密信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连夜召来众人商议。张飞道:“吕布本来就是个无义之人,杀他何妨?”但刘备认为这样做不次日,吕布前来祝贺刘备升官。刘备将曹操的密信拿给吕布。(刻义,便没有同意。画出刘备仁厚的王者风范。)吕布看了,道:“这是曹操的奸计,故意让我们不合。”刘备劝他不要担心,并发誓不会做出不义之事。
陶谦入城,与众计议曰:“曹兵势大难敌,吾当自缚往操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言未绝,一人进前言曰:“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虽众,未能即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众人大惊,便问计将安出。正是:本为纳交反成怨,那知绝处又逢生。毕竟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士民无不下泪。当下李傕、郭汜寻思曰:“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呼,杀入内来。正是:巨魁伏罪灾方息,从贼纵横祸又来。未知献帝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引数百骑往青琐门外,呼王允曰:“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允曰:“若蒙社稷之灵,得安国家,吾之愿也;若不获已,则允奉身以死。临难苟免,吾不为也。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不一时,各门火焰竟天,吕布只得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
却说吕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军搦战。布忿怒冲杀过去,傕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布军不能进。忽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布急回战。只闻鼓声大震,汜军已退。布方欲收军,锣声响处,傕军又来。未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一连如此几日,欲战不得,欲止不得。正在恼怒,忽然飞马报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犯长安,京城危急。布急领军回,背后李傕、郭汜杀来。布无心恋战,只顾奔走,折了好些人马。比及到长安城下。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布心甚忧。
却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董卓已死,吕布将至,便引了飞熊军连夜奔凉州去了。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皇甫嵩命将坞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但系董卓亲属nba篮球网页游戏 神奇,不分老幼,悉皆诛戮。卓母亦被杀。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斩首号令。收籍坞中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回报王允。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却说当下吕布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李肃领兵五万,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
次日侵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卓问肃曰:“此道人何意?”肃曰:“乃心恙之人也。”呼将士驱去。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肃不应,推车直入。王允大呼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曰:“吾儿奉先何在?”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曰:“有诏讨贼!”一鼓直刺咽喉,李肃早割头在手。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后人有诗叹董卓曰:“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卓问肃曰:“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肃曰:“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卓问肃曰:“此何祥也?”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卓进至相府,吕布入贺。卓曰:“吾登九五,汝当总督天下兵马。”布拜谢,就帐前歇宿。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次日,李肃引十数骑,前到郿坞。人报天子有诏,卓教唤入。李肃入拜。卓曰:“天子有何诏?”肃曰:“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卓曰:“王允之意若何?”肃曰:“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卓大喜曰:“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便命心腹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顾谓李肃曰:“吾为帝,汝当为执金吾。”肃拜谢称臣。卓入辞其母。母时年九十余矣,问曰:“吾儿何往?”卓曰:“儿将往受汉禅,母亲早晚为太后也!”母曰:“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卓曰:“将为国母,岂不预有惊报!”遂辞母而行。临行,谓貂蝉曰:“吾为天子,当立汝为贵妃。”貂蝉已明知就里,假作欢喜拜谢。
次日,李儒入见曰:“今日良辰,可将貂蝉送与吕布。”卓曰:“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儒曰:“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卓变色曰:“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后人读书至此。有诗叹之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却说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吕布,心中怀疑,连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见布马系于府前;问门吏,吏答曰:“温侯入后堂去了。”卓叱退左右,径入后堂中,寻觅不见;唤貂蝉,蝉亦不见。急问侍妾,侍妾曰:“貂蝉在后园看花。”卓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正是: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未知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专题: 小说老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小说朝 看小说三国演义上一篇小说三国演义完整版全集
下一篇搜你想看的三国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