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播三国演义白话文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著。这部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大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故事。由于原版《三国演义》使用的是古汉语,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白话文版本的《三国演义》,旨在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如果你对《三国演义》的白话文版本感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取和收听:

2.电子书下载:你也可以在各大电子书平台上下载《三国演义》的白话文电子书版本,方便随时阅读。

3.有声书:现在有很多平台提供《三国演义》的有声书服务,比如喜马拉雅、蜻蜓FM等,这些平台上的主播会用生动的语言将故事情节演绎出来,非常适合开车、做家务时收听,或者作为睡前故事。

4.纸质书籍:当然,如果你想体验传统阅读的乐趣,也可以选择购买《三国演义》的白话文纸质版书籍。各大书店或网络购书平台都有销售。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

早有流星探马报到洛阳,主簿虞松对司马师说:“现在诸葛恪围困新城,暂且不能和他决战。吴兵远道而来,人多粮少,他们粮食尽了自然会退走。等到他们退走时我们再追击,必能大获全胜。只是这蜀军犯境,不能不防。”司马师采纳虞松的建议,命令司马昭领一支军兵协助郭淮提防姜维,毌丘俭、胡遵前去拒住吴兵。

却说诸葛恪领兵来到东兴,收兵赏劳三军,对众将说:“司马昭兵败北归,我们正好乘势进取中原。”于是一面派人送书信到蜀国,约请姜维进兵攻魏国北部,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一面起二十万大军攻打中原。丁奉说:“魏国以新城作为南方总隘口,如果先取得这座城池,那么司马师就会丧胆。”诸葛恪大喜,立即领兵直奔新城。守城牙门将军张特看到吴军后闭门坚守,诸葛恪下令四面困城。

小说连播三国演义白话文

却说胡遵渡过浮桥后,屯兵在河堤上,派桓嘉、韩综攻打两城。左城中是吴将全端守把,右城中是吴将留略守把。这两座城池高峻坚固,一时半会攻打不下。全端、留略两人看到魏军势力太大,也不敢出战,只是死守城池,胡遵在徐塘扎下大寨。这时正值严寒手机怎么能登电脑网页游戏,天降下大雪,胡遵和众将摆设宴会。忽然有人报告水上有三十只战船来到,胡遵出寨观看,看到战船依次傍岸,每船上约有百人。于是回到帐中,对众将说:“他们最多不过三千人,根本不用担心!”只是命令部将打探,仍然继续饮酒。

却说吴太傅诸葛恪听说魏军三路杀来,急忙聚集众将商议。平北将军丁奉说:“东兴是我们东吴最紧要的地方,如果有闪失,那么南郡、武昌不保。”诸葛恪说:“丁将军所说正合我意,你就领三千水兵沿江前往,我随后命令吕据、唐咨、留赞各领一万马步兵,分三路前去接应。只要听到连珠炮响,一起进兵,我亲自领大军赶到。”丁奉得令后立即点起三千水军,分乘三十只船朝东兴前去。

这年冬十二月,司马昭军来到东吴边界,屯扎住人马后唤来王昶、胡遵、毌丘俭到帐中商议:“东吴最紧要处是那东兴郡。现在他们修筑起大堤,左右又筑有两城,以防备我们从巢湖后面攻击,各位将军必须仔细。”于是命令王昶、毌丘俭各领一万兵,分列在左右:“暂且不要进发,等到我攻取了东兴郡后再一起进兵。”王昶、毌丘俭两人领命而去。司马昭又命令胡遵为先锋,总领三路兵前去:“先搭起浮桥,攻取东兴大堤,如果能夺得左右两城,便是大功。”胡遵领命去搭浮桥。

孙权去世后,诸葛恪拥立孙亮为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元年,追谥孙权号为大皇帝,安葬在蒋陵。早有细作探听到这事后报到洛阳。司马师听说孙权已死,于是商议乘机起兵伐吴。尚书傅嘏说:“吴国有长江天险,先帝屡次征伐,都没有成功,我们不如各守边疆,这是上策。”司马师说:“天道三十年一变,怎么能够长期这样分立下去?我的意见是必须乘机伐吴。”司马昭说:“现在孙权新亡,孙亮幼懦,我们正好有机可乘。”于是命令征南大将军王昶领兵十万攻打南郡,征东将军胡遵领兵十万攻打东兴,镇南都督毌丘俭领兵十万攻打武昌,三路军马同时进发。又派司马昭为大都督,总领三路军马。

太元元年秋八月初一,忽然天刮起大风,江海涌涛,平地水深八尺。吴主先陵上所种的松柏全部连根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在道旁,孙权因此受到惊吓害病。到了第二年四月,孙权病势沉重,于是宣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来到床榻前,嘱托后事,嘱托完驾薨。孙权共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七十岁。后人有诗曰:

却说吴主孙权有太子孙登,是徐夫人所生,在吴赤乌四年身亡,于是册立次子孙和为太子,他是琅琊王夫人所生。孙和因和公主不和,被公主在背后进谗言,孙权就把孙和废掉,孙和忧恨而死。孙权又册立三子孙亮为太子,他是潘夫人所生。这时陆逊、诸葛瑾都已经身亡,一应大小事务全部归于诸葛恪。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

许允、陈泰令曹爽先交纳印绶给司马懿。曹爽令人将帅印送去,主簿杨综扯住印绶哭道:“主公今天舍弃兵权自缚去投降,不免要东市受戮!”曹爽说:“太傅肯定不会失信于我。”于是曹爽将印绶交给许允、陈泰两人,回去送给司马懿。众军兵看到没有了帅印,全都四散奔逃作鸟兽散,曹爽手下只有数名骑兵官僚跟随。

这夜,曹爽犹豫不决,拔剑在手叹息寻思,从黄昏一直流泪到晚上,最终狐疑不定。桓范进入帐中催促道:“主公思虑了一昼夜,为什么还不作出决定?”曹爽扔剑长叹道:“我还是不起兵好,起兵也打不过太傅。我宁愿弃官做个富家翁就满足了,这当官的事也太折磨人!”桓范大哭,出帐叹道:“曹子丹英雄一世,以智谋自负一生,他的儿子兄弟三人简直猪狗不如!”痛哭不止。

不一会,侍中许允、尚书陈泰来到,两人报告说:“太傅只是因为将军权重,不过是要削夺兵权,并没有其他意图,将军可以早回城中。”曹爽默然不语,又看到殿中校尉尹大目来到。尹大目说:“太傅指着洛水发誓,并没有其他意图,有蒋太尉书信在这里为证。将军可交还兵权,早早回到府中。”曹爽相信这是真话。桓范又劝告:“事情很紧急了,千万不要听信外人之言而去赴死地!”

曹爽听了后十分不高兴,只是流泪哭泣。桓范又说:“这次去许都,不过是中间借宿,城中粮草足以支撑数年。现在主公其他营寨兵马都近在城南,呼之即来。大司马的帅印我已经带来,主公要马上决择,再迟就全完了!”曹爽说:“大家不要再逼我,等我细细思考。”

话音未落,参军辛敞、司马鲁芝来到,曹爽问他们情况。两人报告说:“城中围把象铁桶一样,太傅领兵屯扎在洛水浮桥,现在的形势绝对不能回去,应当早定大计。”正说话之间,司农桓范骤马赶到,对曹爽说:“太傅发动兵变,大将军为什么不请示天子幸驾许都,调集外郡之兵讨伐司马懿?”曹爽说:“我们的全家都在城中,怎么能够投奔他处求援?”桓范说:“匹夫临难还寻机求活路!现在主公跟随天子,可以随时号令天下,谁敢不响应?怎么能够自投死地?”

魏主曹芳听完后对曹爽说:“太傅这样说,卿家你看应该怎样裁处?”曹爽手足无措,回顾两个兄弟说:“你们都说说我们该怎么办?”曹羲说:“我曾经多次劝告过兄长,你却是执迷不听,所以才有今日。司马懿诡诈无比,连诸葛亮都不能够战胜他,何况你我兄弟?我们不如自缚去见太傅,也许能免一死。”

“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马懿,诚惶诚恐,顿首谨表: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与秦王及臣等,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嘱臣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曹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于洛水浮桥,伺察非常。谨此上闻,伏于圣听。”

司马懿于是命令许允、陈泰说:“你们快去见曹爽,说太傅没有其他意图,只是想削夺他们兄弟的兵权。”许允、陈泰两人去了。司马懿又召来殿中校尉尹大目来到,让蒋济写信,命令尹大目带着书信去见曹爽。司马懿吩咐道:“你和曹爽交情莫逆,可以担当这个重任。你见到曹爽后,说我和蒋济指着洛水发誓,只是想要兵权,没有其他意图。”尹大目按令而去。

司蕃说:“请取诏旨查验。”柦范喝斥道:“你是我原来的部下,怎么敢这样无礼!”司蕃只得开门放出。桓范来到城外后,对司蕃说:“太傅造反,你可以追随我前去报信。”司蕃大惊,来不及追赶,赶紧派人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大惊道:“曹爽的智囊跑了,这事怎么办?”蒋济说:“驽马恋栈豆,柦范的话曹爽必定不会听从。”

有人报告给司马懿。司马懿担心桓范也出城,急忙派人召他,桓范就和儿子商议。他的儿子说:“车驾在外,我们不如出南门。”桓范听从,于是上马来到平昌门,城门已经关闭,把门守将是桓范原来的部下司蕃。桓范从袖中抽出一块竹板说:“太后有诏旨,命令速速开门。”

且说曹爽手下司马鲁芝看到城中事变,就和参军辛敞商议:“现在司马懿发动兵变,我们应当怎么应付?”辛敞说:“我们可以领本部军兵出城去面见天子。”鲁芝同意辛敞提议,辛敞急忙奔入后堂。他的姐姐辛宪英看到后问:“你有什么急事,为什么这么慌张?”辛敞说:“天子在外面,太傅关闭城门谋逆。”宪英说:“司马懿未必是谋逆,他只是想诛杀曹爽。”辛敞惊问:“那么这事应该怎么办?”辛宪英说:“曹爽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必然兵败。”辛敞说:“现在鲁司马让我同去,我去好还是不去好?”辛宪英说:“忠于职守,是人之大义。凡人有难,还要前去体恤,手中有权力而不作为,是最大的不称职。”辛敞听从,于是和鲁芝领着数十名骑兵,斩关夺门而出。

早有人报到曹爽家中,他的妻子刘氏急忙来到厅前,唤守府官吏问:“现在我们主公在外,司马懿突然起兵是什么意图?”守门将官潘举说:“夫人不要惊慌,我前去询问后报来。”立即领着弓弩手数十人,登上门楼远望。正看到司马懿领兵经过府前,潘举命令众人乱箭齐射,司马懿不能通过。偏将孙谦在后面大喊道:“太傅是为国家大事,不要放箭。”连喊三声,潘举才下令停止射箭。司马昭保护着父亲通过,领兵出城屯扎到洛河,把守住浮桥。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

司马懿追到谷口,先派人进入谷中打探,回来报告谷中并没有伏兵,山上都是草房。司马懿说:“这儿必定是蜀军积粮之所。”驱动军马全部进入谷中。司马懿忽然看到草房上全是干柴,前面魏延却不见了。司马懿心中生疑,对两个儿子说:“倘若他们的军兵截断了谷口,我们怎么应对?”话音未落,只听到喊杀声大震,山上一起丢下火把来,烧断了谷口,魏军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起响 起,草房中干柴都烧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

司马师问:“父亲这次为什么要在众将后面?”司马懿说:“祁山是蜀军根本,如果他们看到我军前去攻击,各营必定全力来救,我却直取上方谷烧其粮草,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他们必定大败。”司马师拜服。司马懿立即发兵起行,命令张虎、乐綝各自带领五千名军兵在后救应。

司马懿唤到帐下询问:“诸葛亮现在在哪里?”众军兵报告说:“诸葛丞相不在祁山,而是在上方谷西十里扎营屯住,每天都运粮屯积到上方谷中。”司马懿详细询问后,立即将众人放回,召唤众将吩咐说:“诸葛亮现在不在祁山,而是在上方谷扎营。你们要在明天一起合力攻取祁山大寨,我亲自领兵接应。”众将领命后各自准备出战。

第二天,又劫掠到木牛流马一百多匹,也送到大寨。司马懿把捉来的蜀军审问虚实。蜀军报告:“诸葛亮料定都督坚守不出,所以命我们四散屯田,作为长久之计,不想却被擒获。”司马懿立即将蜀兵全部放回。夏侯和问:“都督为什么不杀掉他们?”司马懿说:“谅这些小卒,杀了没有什么用处。放他们回本寨,让他们说魏将宽厚仁慈,化解他们的战心,这是吕蒙当年攻取荆州之计。”

且说夏侯惠、夏侯和两人入寨报告司马懿:“现在蜀军四散结营,各处屯田,看来是作长久之计。如果不趁此时机剿除,让他们在这里安居日久,根深蒂固后再难以动摇。”司马懿说:“这肯定又是诸葛亮之计。”两人说:“都督如果这么疑虑,敌寇什么时候能灭?我兄弟两人愿意奋力和他们决一死战,以报国恩。”司马懿说:“既然这样,你们两人可以分头出战。”随后命令夏侯惠、夏侯和各自带领五千军兵前去迎敌,司马懿坐等消息。

诸葛亮又唤来魏延吩咐说:“你再领五百军兵去魏寨前讨战,务必要引诱司马懿出战。不能取胜,只许诈败。司马懿必定追赶,你要朝七星旗处前进,如果是夜间,则朝七盏灯处前进。只要能够把司马懿引入葫芦谷内,我自有擒他之计。”

魏延辱骂很久才回。诸葛亮看到司马懿不肯出战,就密令马岱造成木栅,营中掘下深堑,多积干柴引火之物,周围山上用柴草虚搭窝铺,内外都埋伏地雷。置备停当后,诸葛亮附耳嘱咐说:“可把葫芦谷后路塞断,暗中埋伏军兵在谷中。如果司马懿追到,任由他入谷,然后便将地雷干柴一起放起火来。”又命令军士白天在谷口举七星号带,夜间则在山上设七盏明灯,作为暗号,马岱受计领兵而去。

几天后,探马前来报告:“东吴三路兵马全都退走了。”曹睿不相信,再派人打探,回来报告果然全都退走。曹睿说:“陆逊用兵,不亚于孙子、吴起,东南近期很难平定。”就敕令众将各守险要,亲自领大军屯驻合肥,随时等候迎击吴军。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岑昏奏报说:“江南多铁,可打造连环索百余条电脑小游戏网页大全无广告,长达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在沿江紧要处横截。再打造铁锥数万,长丈余,放置在水中。如果晋国战船乘风而来,碰到铁锥会漏,怎么能够再渡江?”孙皓大喜,传令拨付工匠在江边连夜打造铁索、铁锥,摆设完毕。

孙皓退入后宫后惶恐不安,宠臣中常侍岑昏询问其中原因。孙皓说:“晋军大举杀来,各路已有军兵迎击。怎奈王濬率兵数万,战船齐备,顺流而下,很难抵挡,我所以担忧。”岑昏说:“臣我有一计,可让王濬的战舟都化为齑粉。”孙皓听完大喜,忙问其计。

早有消息报到东吴,孙皓捉到后大惊,急忙召来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膝循商议退兵之策。张悌奏报说:“可令车骑将军伍延为都督进兵江陵,迎击杜预,骠骑将军孙歆进兵拒住夏口等处军马。臣我任军师,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领兵十万出击牛渚,接应各路军马。”孙皓听从,命令张悌领兵去了。

晋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司马炎升殿议事,任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领兵十万出江陵,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涂中,安东大将军王浑出横江,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各自领兵五万,都听杜预调用。又派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浮江东下,水陆军兵共计二十多万,战船数万艘。又命令冠军将军杨济屯兵襄阳,节制各路人马。

司马炎刚刚看完表章,张华突然起身,把棋枰推到一边,叩头奏报说:“陛下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淫虐,民忧国敝。现在如果前去征讨,可以不劳而定,愿陛下不要迟疑。”司马炎说:“卿所说的利害关系十分清楚,朕还有什么疑虑的。”

“往者,羊祜不博谋于朝臣,而密与陛下计,故令朝臣多异同之议。凡事当以利害相校,度此举之利,十有八九,而其害止于无功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孙皓恐怖,徙都武昌,完修江南诸城,迁其居民,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亦无及矣。”

专题: 三国演义二小说   请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小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