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里的复姓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不仅有众多单姓人物,也有不少复姓人物。以下是一些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复姓人物:

1.诸葛:最著名的当属诸葛亮(孔明),他是刘备的主要谋士,智慧超群,对蜀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司马:如司马懿,是魏国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后来成为西晋的奠基人之一。3.公孙:例如公孙瓒,东汉末年的军阀,曾与袁绍争夺幽州的控制权。4.夏侯:如夏侯惇、夏侯渊,都是曹操的得力干将,属于曹魏集团的重要成员。5.曹仁:虽然“曹”通常被视为单姓,但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汉代,有时会将“曹”作为复姓的一部分来使用。不过,在《三国演义》中,曹仁更多地被视作曹操的族弟。

这些复姓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各有特色,他们的故事和性格为这部历史小说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各种小说里的复姓,现实中很少见到,百家姓里可以找到的复姓。

完颜姓分布概况: 仅河南省鹿邑县就有5000多人,是全国完颜姓最集中的地区, 汝州市有完颜姓居民300余人,其中纸坊乡姚楼行政村完庄村有270余人,刘王店村15人,石庄6人焦村乡北张村33人尚庄乡岳庄村14人,于1993年恢复为满族。

呼延灼,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

三国演义小说里的复姓

宇文成都,是隋唐系列小说中的虚构人物,身份为宇文化及的儿子,被杨广封为隋朝天宝大将军,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头戴一顶双凤金盔,身穿一件锁子黄金甲,坐下一匹能行千里黄花马。使一条凤翅镏金鎲,重四百斤,上界雷声普化天尊临凡,身负三载龙命,武力值在隋唐好汉中排第二。

宇文智及(?—619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是隋炀帝宠臣、许国公宇文述次子,大许国皇帝宇文化及之弟,多行违法事,隋末为将作少监,江都之变,宇文智及实为主谋三国魏蜀吴 网页游戏,宇文化及称帝,封为齐王,后被窦建德擒获,与宇文化及同时被杀。

独孤一鹤,古龙武侠小说《陆小凤传奇》中的人物,公正严明的「峨嵋派」掌门人,峨眉山「玄真观」观主,「三英四秀」的师父,是个妄自尊大的人,据说当今「七大剑派」的掌门人中,就数他的武功最可怕,因为他除了将峨嵋剑法练得炉火纯青之外,他自己本身还有几种很邪门、很霸道的功夫,还没有人看见他施展过,后死于西门吹雪之手。

独孤求败,自号“剑魔” 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提及的重要人物 ,是提出无招胜有招武学境界的代表人物,对后世豪杰影响深远,初次登场于《神雕侠侣》小说第二十六回神雕重剑 ,在此提及过往,在开篇时已逝去多年。

司空摘星,古龙笔下的《陆小凤传奇》人物之一,相貌不详,但从其自称可知绝不难看,身高是迷,可高可矮、可胖可瘦,长于盗术、易容术,人称偷王之王。陆小凤知己好友,与陆曾出生入死,却又数度交锋,虽互有输赢,却让陆小凤头痛不已,为其克星。其易容之术,出神入化,偷盗之手法,可谓登峰造极。

西门吹雪,古龙武侠小说《陆小凤传奇》系列人物,陆小凤的挚友之一,平时喜穿白衣,面容冷峻,生性冷僻,有一种人,已接近神的境界,因为他已无情,有一种剑法,是没有人能够看得到的,因为曾经有幸目睹的人都已入土,有一种寂寞,是无法描述的,因为它源自灵魂深处。

《三国演义》不谈武将,谈下那些有趣的姓氏

三家复姓闹三国

三家复姓,若改为单字,分别为:诸(猪)葛,司马(马),夏侯(猴),三种动物! 猪:任人宰割,人臣而已。 猴,沭猴而冠,被人取代。 马:正宗千里马,马大八尺为龙!

原来是曹操一家,诸葛亮一家,还有司马懿一家,三家复姓搅动三国

三国时期复姓人物众多,现代却很少看到有复姓的

中国古代复姓之人大多非富即贵,据说古代复姓有两千之多,到了三国时期到了巅峰之时,复姓名人遍地都是,那为什么到了现代,仅有160万人,仅欧阳就有100余万,其它复姓少之又少,放在中国整个人口数量中,真是沧海一粟。

千古传世,十大著名“复姓”中最霸气的是哪一个?

盘点三国中,那些出自琅琊郡,复姓诸葛的名人

你不要以为任职将军,就能上阵打仗。诸葛孔明任职军师中郎將,他连马都不骑。诸葛子瑜也一样,当将军,也不一定有武力。

诸葛靓(jing),子仲思,诸葛诞的儿子。其父诸葛诞发动讨伐司马昭的叛乱失败被杀后,诸葛靓投靠了东吴,任右将军,迁大司马。后来吴主孙皓迁都武昌,诸葛靓奉命镇守旧都建康。268年,吴将丁奉与诸葛靓攻打合肥,被晋朝安东大将军司马骏击退。280年,东吴灭亡,诸葛靓投降晋朝。因为父仇的原因,诸葛靓没在晋朝为官。

252年,曹魏出兵15万,兵分三路进攻东吴,其中主力7万由大将军司马昭带领,直扑东兴。东吴太傅诸葛恪率军4万迎敌,打败了司马昭,因此名扬天下。战后诸葛恪加封丞相、并进爵阳都侯,逐渐独揽朝政大权。后来诸葛恪大举伐魏,因为轻敌导致新城兵败。253年,诸葛恪被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所杀。

孔明不姓诸葛,曹操却姓夏侯,揭秘复姓:皇甫夏侯、司马诸葛!

司马这个姓来自于西周一位叫程伯休父的大臣,他当时帮着周天子立下了赫赫军功,周天子就封他为“司马”,因为马是古代打仗必须的一样东西,程伯休父被封为“司马”,就是专管军事。后世子孙就以官职为姓,姓司马了。司马氏到了春秋战国,一支迁到秦国,司马迁就是这支司马的后裔;还有一支迁到卫国,司马懿就是这一支的后裔。所以八百年前,司马迁和司马懿还真的是一家。

那曹操到底是不是本来姓夏侯呢?这个疑问困挠了历史学家一千多年,今天我们终于揭秘了:前些年考古发现了曹操的墓,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合作,调查了全国现存的曹操后裔和夏侯家族的基因,利用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最后证明,曹姓和夏侯两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夏侯婴把这两个小孩抱上车一块逃,结果刘邦这个流氓,觉得小孩跟着自己一块跑,车上太重了,跑不快,就一脚把两个小孩踹下车。但是夏侯婴是个好人,几次下车抱回孩子,为了不让刘邦再把小孩踢下车,就让俩孩子勾着自己的脖子紧紧抱住,最后才脱险。

海南周刊 | 历史上的复姓人物:星河灿烂留芳名

诸葛亮声名远播,无疑与《三国演义》广受欢迎有关。在这本名著中,司马氏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司马懿和诸葛亮斗智的故事,常为人津津乐道。“司马”源自西周官职名,三国前已有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等名人。晋朝时期,司马成为“国姓”,一时风光无两。北宋时期,又有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其著作《资治通鉴》流传千古。

当然,中国复姓人物中最广为人知的,恐怕还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据说,诸葛氏起源于夏朝皋陶之子伯益的后裔葛伯,后由单姓“葛”演变为复姓“诸葛”。汉文帝时期,为追念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勋,葛婴之孙被封为诸县(今山东诸城)侯,其后嗣称为诸葛氏。诸葛亮即为葛婴之后。

2020年,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曾对姓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复姓中,“欧阳”是第一大姓,有111.2万人;其他较为常见的复姓,姓“上官”者8.8万人,姓“皇甫”者6.4万人,姓“令狐”者5.5万人,姓“诸葛”者4.8万人,姓“司徒”者4.7万人,姓“司马”者2.3万人,姓“申屠”者1.9万人,姓“夏侯”者1.1万人,姓“贺兰”者1.0万人,姓“完颜”者0.6万人,姓“慕容”者0.5万人,姓“尉迟”者0.4万人,姓“长孙”者0.3万人。

从形成历史看,复姓来源比较复杂,有的从官名而来,如司马、司徒、司空、太史、巫马、乐正等;有的来自封邑名,如令狐、上官等;有的出自居住地名,如东郭、南郭、闾丘等;还有些来自职业名(如漆雕)、先祖名(如颛孙)、族系名(如叔孙)等。此外,还有很多复姓来自少数民族改姓,如赫连、拓跋、尉迟、宇文、长孙等,情况各不相同。

复姓现象,古而有之。孔子“七十二贤徒”中,复姓者就有23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端木赐(子贡)、澹台灭明(子羽)、南宫适(子容)、公冶长(子长)、颛孙师(子张)、司马耕(子牛)、公西赤(子华)、漆雕开(子开),其他还有公伯缭、公晳哀、公良孺、公孙龙、漆雕哆、漆雕徒父、叔仲会、巫马施、公祖兹、壤驷赤、奚容葴、句井疆、罕父黑、公西舆如、步叔乘等人。(注:也有人认为三国志单机游戏电脑贴纸,步叔乘并非复姓)。

三国演义中的人名趣谈——双名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襄阳一带的著名隐士,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关系密切。他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最后隐居于鹿门山,不知所终,庞统是其侄子。

眭元进、吕威璜、韩莒子是袁绍大将淳于琼手下的“水货酒友三人组”,在官渡之战后,淳于琼奉命驻守袁绍的军粮驻地乌巢,淳于琼整日和“水货酒友三人组”纵酒狂饮,最后丢失了乌巢,导致了袁绍官渡之战的失败。三人组也死于乱军。

《三国》中都是人物名字都是单字,唯独此人例外

但是,有没有人注意到,三国中的人物名字都是单字,像许攸、荀彧、黄忠、马超、吕蒙、蒋干、周瑜等等,亦或诸葛亮、司马懿、公孙瓒这些复姓也是名为单字,像传统相声八扇屏里有一段:“复姓诸葛单字名亮”。甚至孟获这个南蛮也是单字为名。

专题: 三国演义一小说   小说三国演义书   三国演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