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这部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战争、政治斗争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大雪”这一自然现象虽然不是主要的情节推动因素,但在某些场景中起到了渲染气氛或影响战局的作用。
另外,在一些版本的《三国演义》描述中,也会提到冬季作战时的大雪天气,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中,有关于寒冬时节行军作战的描写,大雪覆盖了山川道路,增加了行军的难度,同时也考验着将领们的智慧和士兵们的毅力。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的“大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还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描述往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并非完全基于真实的历史记录。
于是陆逊安排一名将领负责断后,自己则率领大军往回走。退兵还不到两天,就有三处的人飞速来报:“魏兵曹仁从濡须出兵,曹休从洞口出兵,曹真从南郡出兵,三路兵马加起来有几十万,连夜就到了边境,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陆逊回答:“我不是因为害怕那石阵才退兵的。我料到魏主曹丕,他的奸诈和他父亲曹操没什么两样,现在知道我在追击蜀军,肯定会趁虚来袭击我们。我要是深入西川,到时候想快速退兵就难了。”
这里大家肯定有一个疑惑,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他为何反而帮助东吴陆逊脱困呢?我们或许能从后面陆逊的话语中感受到其中的机秘。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大雪
待到黄承彦再度现身之时,已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四回了。彼时,夷陵之战的战况极为惨烈,刘备在这场战役中遭遇大败,随后仓皇逃回白帝城。陆逊则乘胜追击,一路紧追不舍。
黄承彦虽有心给刘备些许提点,可毕竟此事关乎天机,不可多言,所以他仅仅点到为止老版梦三国游戏单机版,之后便一个字也不再多解释,个中深意全凭刘备自己去揣摩领会。
那天下大乱的局面,不正如同这漫天飞舞、铺天盖地的飞雪吗?各方势力争斗不休,恰似雪花的纷扰杂乱。然而待一切平息,再多的纷争也不过如飞雪消融后的一声轻叹罢了。
于是他急忙从马背上滚落下来,快步走上前去,向那人施礼说道:“先生冒着这么严寒的天气,真是太不容易了呀!刘备我已经等候您好久了!”
这人转过小桥后,嘴里还吟起一首诗来。“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刘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小桥的西边,有一个人头上戴着暖帽,身上裹着狐裘,骑着一头驴,后面跟着一个穿着青衣的小童,小童手里还拎着一个装酒的葫芦,正踏着厚厚的积雪缓缓走来。
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里,刘备第二次冒着大雪去拜访诸葛亮,结果还是没能见到诸葛亮本人。没办法,刘备只好写了一封信,打算让诸葛亮的弟弟帮忙转交给他。
而命运的雪,是因为诗翁们笔下的雪虽然是欢快的,可纵观他们的命运之雪却是悲凉的。人物判词和十二支曲中,也多次出现了雪的意象。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玉带和金簪映衬在雪花枯木间,不由得令人发出扼腕叹息。王熙凤的判词图画是一座雪山,山上有一只雌凤,也难以给人充满生机、希望之感。《终身误》里“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飞鸟各投林》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见,在曹雪芹心中,命运的雪花早已尘埃落定。
诗人的雪,是指第49回和第50回。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又白雪红梅,又琉璃世界,当然跟雪有莫大关系。第50回中,大观园诗翁几乎尽数登场,除了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李纨这几位“老人”,还添了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几个“生力军”,连诗社的挂名监察御史凤姐也来凑热闹,芦雪庵联诗她起了首句“一夜北风紧”。若在平日,以凤姐的飒利,怕是会直言“一夜北风吹”吧,哈哈。
小说中描写的两场雪都与妖精有关。一场是在第48回,通天河的金鱼精弄了场八月“妖雪”,引唐僧师徒过河上钩。另一场是在第50回,唐僧师徒遭遇真雪,天寒地冻,悟空去化缘,八戒、沙僧怕冷,偷穿别人的纳锦背心,结果着了金兜洞独角兕大王的道。看来妖精们在风雪天也是要出来“工作”的啊,呵呵。
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被高俅等人害得家破人亡,只身发配沧州,可高俅还是不放过他。在这个寒冷的风雪夜,在那个熊熊燃烧的草料场旁边的小小山神庙里,这个曾经懦弱的英雄终于爆发了,他手刃了三个仇人,然后“雪夜上梁山”。“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踽踽独行的林冲一往无前。
第37回刘备二顾茅庐,恰在隆冬,书中写道:“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这段描摹非常传神。雪中闻两人酒店作歌,刘备以为是卧龙诸葛亮,询问方知乃隐士石广元和孟公威。到了草庐,诸葛均拥炉作歌,刘备再闹乌龙。刘备泱泱欲归,又遇黄承彦吟诗,这首诗说的也是冬日雪景:“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隐士们纷纷在雪中放歌吟诗,歌吟的是一腔情怀。
10分钟快速读名著:《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1-40回)
总之刘备这首二访隆中的诗歌,是三顾茅庐故事情节的一部分。罗贯中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写风雪的八句诗连用三个比喻,对环境描写和衬托人物,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刘备勒住马头停止前进,回过头来向山上望去,没有叹息,没有牢骚怨言,而是看到了一个美丽洁白银装素裹的世界。这和他求贤若渴开明君主的身份是极其相称的。
诗的第四联“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用一个比喻写出卧龙岗凄美的雪景。这里把积雪比喻成“烂银”,既是写风雪的险阻和此行的艰辛,也暗示了创业前途的光明。
当然用梨花比喻白雪,不是罗贯中的创造,早在岑参就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用柳絮比喻雪花,最早见于谢道韫的“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第三联“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用两个比喻写天空中的大雪。前头是写地面,这里写天空。用的是借喻的手法,把雪花比喻成梨花和柳絮。
山石台阶光滑难行,人马在上面行走,容易滑倒。路途遥远,再加上寒气弥漫,上山下山一个来回,确实非常辛苦。诗中“冻合”和“路途长”既是实写风雪,也是暗喻建功立业道路遥远。
接着第二联“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写拜访路上的艰辛。山上的溪水不再流动,它们和桥梁已经冻结成冰凌,形成了一个整体。
谁知求贤两次都没有相遇,大雪严寒,还引起关羽张飞的怨言。诗中的“意感伤”是全诗的基调,既是指拜访不遇的不快,也是指半生蹉跎事业无成的苦闷。
“贤良”指德才兼备的人,诗中指的诸葛亮。刘备投曹操,奔袁绍,依刘表GMOD下载网页代码小游戏,受尽奔波之苦。意识到只有求贤任能,请诸葛亮出山,才能安定天下。
诗歌的首联“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是写刘关张访问诸葛亮不遇的惆怅。在一个大雪天跑了那么远来拜访诸葛亮,却没有见到人,这真是伤感得很。
我们现在重点要来欣赏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一段,刘关张三人二访隆中没有遇到诸葛亮,他们下山时回望隆中的雪景。诗歌八句用了三个比喻,表情达意,独具匠心。
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这样,第五十回写大观园的女子们,还有贾宝玉,她们欣赏白雪红梅,在芦雪庵争联即景诗,通过比喻和人格化手法,赋予风雪以高洁的情怀。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拚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施耐庵的《水浒传》写到林冲雪夜上梁山时,就引用了完颜亮一首关于风雪的诗词。这首词叫作《百字令》,它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出现雪字,但处处都在写雪。
四大名著是章回小说,在故事情节到达高潮,或者写景叙事进入关键的时候,往往都会有诗词出现。我们今天讲风雪,就举几个风雪方面的例子。
专题: 伪三国演义小说 反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新小说上一篇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直播
下一篇我看完了三国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