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直接描述曹节自尽的情节。实际上,曹节是曹操的次女,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成为皇后。在历史记载和《三国演义》中,曹节的形象多为忠诚于夫君、有胆识的女性形象。
关于曹节的命运,《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较为简略,主要集中在她与汉献帝的关系上,以及她在魏国建立后的情况。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中有提到,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后,将汉献帝降封为山阳公,而曹节作为汉献帝的皇后,也随同前往山阳。至于她的结局,《三国演义》并没有明确记载其自尽,而是说她随汉献帝过着隐居的生活。
后来邻居走失的猪自己回来了,邻居感到非常惭愧,赶忙把猪归还给了曹节,曹节只是笑着接受,并没有责怪邻居。乡里人都赞叹曹节的品德。
这件事迹说的是曹节的邻居家猪丢了,而邻居看到曹节家的猪与自家走失的猪相似,便认定那是自家的猪,曹节没有和邻居争辩,任由邻居把猪赶走。
而曹操的曾祖父曹节,则是一个忠厚长者。司马彪在《续汉书》记载了曹节的一件事迹,事迹说“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日本的三国志单机游戏下载,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
另外,《三国演义》中说他陷害蔡邕,与《后汉书蔡邕传》中的记载稍有出入,《后汉书蔡邕传》说他偷看泄露蔡邕奏折的内容,给蔡邕在朝中树立了许多敌人,最终导致蔡邕与家属被流放到朔方。
三国演义小说曹节自尽
在《三国演义》记载了曹节在灵帝崩后,与张让等人一同谋划立嗣之事,并设计杀害大将军何进,何进部将袁绍率军入宫诛杀宦官时,曹节与张让、段珪、侯览一同劫持何太后、少帝及陈留王。这一段应是小说家之言,此时曹节早已死去多时,他比汉灵帝死得早。
公元 169 年,曹节忽然病重,许多人都以为他要死去,汉灵帝为表示对他的恩宠,下诏授任他为车骑将军。谁知过了一百多天后,病情竟然痊愈。曹节自觉的把车骑将军印绶交了上去,仍旧担任中常侍,但是官位特进,俸禄为中二千石,不久又调任大长秋。
曹节的父亲、兄弟、子侄都当上公卿、校尉、州牧、郡守、县令、县长职务,曹节家族为官的人遍布天下,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大多都荒淫暴虐。
同年九月,曹节联合长乐五官史朱瑀等十七人,率先发动政变,幽禁窦太后,矫诏诛杀了以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以及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并将他们全部灭族。 曹节因此功劳升任为长乐卫尉,改封育阳侯,增加食邑三千户。
汉灵帝继位后,由汉桓帝皇后窦太后临朝掌权,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辅政。窦武与太傅陈蕃商议诛杀宦官,上奏窦太后,窦太后犹豫不决,迁延日久,消息泄露。
中常侍曹节在汉顺帝初年,升任小黄门;汉桓帝时,升任中常侍、奉车都尉。公元 167 年,汉桓帝去世后,曹节因迎立汉灵帝刘宏有功,被封为长安乡侯,食邑六百户。
中常侍曹节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宦官,他结党营私,发动政变,诛杀大臣,污蔑诸侯王,贪污腐化,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落和灭亡,他与曹操家族只有同姓的关系,除此之外再无瓜葛。
曹操的曾祖父为曹节,在《三国演义》开始,就说十常侍之一宦官曹节弄权,杀害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陷害蔡邕,并将其罢官,这个中常侍曹节和曹操的曾祖父曹节是同一个人吗?
盘点三国演义中十常侍结局,三人失踪,四人成肉泥(0023—0026)
很明显曹节三姐妹是乱世之下的政治牺牲品,她们婚姻目的性并不纯粹,但这也不是曹节一介女流之辈能掌控的。对于曹节敬佩之情,是从汉献帝被废后,她用爱和善良守护自己的丈夫,让汉献帝过了14年充实而又有意义的生活。这个女子是刀光剑影年代里的一抹人性之光。
夫妻二人打听到温县有一位叫卜尚先生是一个大教育家,很学问。于是夫妇二人便上门宴请。正好碰上卜尚家儿媳生孩子,在刘协精湛医术的帮助下,卜尚家顺利生下了一个大胖孙子。卜尚在宴请曹节夫妇时得知他二人是来请他教书的,当场便答应了下来。曹节与刘协办的学堂山阳精舍一直存在到西晋永嘉三年。
在曹节送自己的孙子刘康去学堂上学时,发现学堂的房子破败,快要倒塌了,于是立马出钱进行修正。在学堂修正完后,曹节与刘协决定办私塾,让山阳县所有的贫寒子弟都有学上。建学堂容易,但是有学问的先生不好请。
山阳县由于常年被战争所摧残,导致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到处狼藉一片。面对如此情景,曹节则鼓励丈夫与百姓共渡难关。于是夫妇二人脱下官府,身着平民百姓的衣服,用自己以前学到医术,为百姓看病施药,并且还免费救治病人,被山阳百姓誉为“龙凤医家”。不仅如此,遇到灾害执念,曹节夫妇还“减免赋税”,实打实的为山阳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但是曹丕却没有让曹节与汉献帝一起比翼双飞,而是扣下曹节,并且不允许他们夫妻二人相聚。曹节则多次已死威胁兄长,曹丕不得已只能放妹妹回到汉献帝身边。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承袭爵位,强逼汉献帝让位,曹节扔玺责兄。最终曹丕称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山阳县一万户食邑,并且改山阳县为山阳国,允许在山阳内奉汉正朔,并且建立了汉宗庙,让他上书不用称臣。可以理解为曹丕对汉献帝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让他在安静之处颐享天年,这跟曹节的庇护是分不开的。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曹操为了巩固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势,于建安十八年将自己的三个女儿曹节、姐姐曹宪、妹妹曹华一起打包嫁给了汉献帝为夫人,建安十九年姊妹三人均被册封为贵人。也就是在这一年,汉献帝第一任皇后伏寿被曹操幽闭而死。建安二十年,在曹操的操控下,曹节被立为后,也成为了汉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后。
【湘乡:湖南湘潭湘乡】蜀汉丞相长史……大将军加大司马、安阳亭侯蒋琬,246年卒,蜀汉“四相”之一(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为人宽宏大量。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养。诸葛亮曾说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烝(音:筝)阳:湖南邵阳邵东东南】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祥之子,左将军(刘备)西曹掾、尚书,蜀汉尚书令、名士刘巴,曾欲投曹操,辗转四方不得已归顺刘备。222年卒。为人清高,曾拒绝结交张飞,为刘备恼怒。深得孙权赞扬、陈群的尊重。
【零陵郡泉陵:湖南永州南零陵区】黄香曾孙、安子,别部司马、丹杨都尉、武锋中郎将加偏将军、武陵太守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其部皆勇猛善战。曾镇抚山越。卒于任内,生卒年不详(生年比程普小)。有一子黄柄袭爵。
刘备养子,副军中郎将、副军将军刘封(本姓:寇;演义中其舅父刘泌为虚构人物),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因不救关羽,220年被刘备赐死。刘封自裁后,刘备非常伤心,为刘封哭泣。
胜次子,吴郡守、尚书郎、尚书桓彝,258年因反对权臣孙綝废黜皇帝,遭到杀害。桓阶、桓彝另有一弟桓纂,任魏散骑侍郎、关内侯。
观族侄,蜀汉尚书令(“四相”之一)、大将军、成乡侯费祎,253年正月初一为魏降将郭修刺杀而死(张嶷曾致书戒之)。费祎幼年丧父。主政时与姜维北伐的主张相左,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其性格谦恭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诸葛亮在世之时,可以各尽魏延、杨仪之所用者,全赖费祎从中匡救之力。出使吴国曾与诸葛恪斗智,作《嘲吴群臣》:凤皇来翔,骐驎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长子、黄门侍郎费承袭爵;次子、尚书郎费恭尚公主,早卒;长女为太子刘璿妃。
【鄳(音:蒙)县:河南信阳罗山】刘璋表弟、妹夫,蜀汉巴郡太守……振威将军、都亭侯费观,生卒年不详,小李严20余岁,寿37。
璋长子、庞羲婿,奉车中郎将刘循,在雒城抵抗刘备一年多,后被俘,任职蜀汉。生卒年不详。璋次子刘阐(一名:纬),随父流放荆州,后在吴国任职。生卒年不详。璋女刘氏嫁费观。
【竟陵:湖北潜江西北(一说荆门钟祥西北90里丰乐镇附近)】西汉鲁恭王刘余后裔,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益州牧、阳城侯刘焉,194年因长子次子被杀、治所绵竹被大火焚去城府车乘、担忧灾祸(有不臣之心)背疮迸发卒。
【鄂县:湖北鄂州】吴光禄勋、御史大夫、司空孟宗(一名:仁),271年卒,寿64,“二十四孝”之一,典故“哭竹生笋”即是此人。
【襄乡:湖北襄阳枣阳东北】名士何颙,190年参与谋刺董卓未果,忧愤而死。曾辟司空府,董卓逼迫何颙任相国长史,他托疾不受,后遭下狱。荀彧将其葬于其叔荀爽墓旁。曾替友报仇;品评曹操为“安天下之人”、赞叹荀彧为“王佐之器”。
【章陵:湖北襄阳枣阳南30里】刘表部学官、大儒宋忠(一名:衷),王肃、尹默、李撰、潘濬从其学。219年其子宋良卷入魏讽谋反案,受到牵连被杀,宋忠不知所终。曹丕曾云:宋忠无石子(春秋卫国大夫石碏)先识之明,老罹此祸。邓义亦为此县人氏。
【穰县:河南邓州】大司农、车骑将军假节、司空、太尉、卫尉、互乡侯张温,191年为董卓杀害(十月初一在市街上拷打致死)。曾为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上司,奉命讨伐韩遂、边章、北宫伯玉(羌胡首领)的叛乱,威震天下。
蜀汉丞相令使……尚书令、辅国大将军董厥,蜀汉校尉、丞相令使……尚书令樊建,264年随刘禅入洛阳,任魏相国参军、散骑常侍,二人入晋为大臣。生卒年不详。
【平氏(义阳):河南南阳桐柏西北90里平氏镇】牙门将军……汉中太守,蜀汉镇北将军、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魏延,211年随刘备入川,数有战功,219年起镇守汉中,由牙门将军擢升为镇远将军。为人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234年与杨仪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被夷三族。孙权曾称杨仪、魏延俱为“竖牧小人”。
【博望:河南南阳方城西南56里博望镇】武猛都尉……章陵太守,魏横海将军、西鄂都乡侯吕常(与吕乂之父同名)为什么打开网页有很多游戏,221年卒,寿61,与刘备同年,论来演义中吕常219年与关羽交战(吕常部卒惊关羽为天人,未战而溃)时亦为老将了。
魏侍中、尚书邓飏,249年与曹爽一起被灭族;“台中三狗”之一,亦是邓禹后裔。为人贪财好色。曾许诺授臧艾(臧霸之子)官职,其以父亲的侍妾送与邓飏,所以京师为之语:“以官易妇邓玄茂。”其貌不扬,管辂谓之“鬼躁”、“行步弛纵,筋不束体,坐起倾倚,若无手足”。
艳子、黄琬妻弟,蜀汉大长秋、光禄大夫来敏,多次因狂言遭免职,261年卒,寿97,小刘备4岁。诸葛亮曾言来敏惑乱百姓,超过孔融。
芝独子,蜀汉尚书左选郎、驸马都尉(并非刘禅女婿)邓良(第118回出场),263年受命与谯周、张绍一起降魏,入晋为广汉太守,卒于官。
【新野:河南南阳新野】邓禹(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后裔,蜀汉广汉太守、尚书、前军师、车骑将军、阳武亭侯邓芝,251年卒,寿74,小马超2岁。邓芝性格刚强、质朴,不会修饰情绪,连大将军费祎都对他礼让三分。为将二十多年,赏罚明断,体恤士卒;死时家无余财。曾射猿致伤,感叹违背物种天性,遂投弩于水,不久即逝。
【南阳郡棘阳:河南南阳南】魏兖州刺史、征西将军、太尉、邓侯邓艾(本名:范),264年被冤杀,寿约68。除了邓忠,邓艾另外几个儿子在洛阳也被诛杀。本为南阳大族,自幼丧父,家道中落,幼年曾放牛。邓艾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位列唐代庙享六十四名将之一、宋代庙享七十二名将之一。为人口吃,与西汉名臣周昌被后人合称为“期期艾艾”。
罗贯中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大体按照史实来进行艺术加工,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鲜明。受小说影响,广大读者对书中描写的情节经常深信不疑。事实上由于作者的艺术加工违背了一些史实,而历史记录往往颠覆了许多读者的一般认知;另外许多细节在书中并未交待,笔者就此一一道来。
三国演义原著中,赵云、黄忠、貂蝉、大小乔等主要人物的最后结局
专题: 三国演义小说毛 小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小说声上一篇三国演义小说全集通俗
下一篇三国演义小说优美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