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著。这部小说的完整版本共有120回。不过,不同的版本和出版物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但通常都是以120回的形式流传最广。
少年学经典:四大名著插图评注版,附中高考真题
《三国演义》的脉络及细节(第一章)
17、刘备颇有谋略,解救青州之围时考虑到敌众我寡,刘备令关羽张飞依托山势左右埋伏,诱敌深入后出奇兵制胜,得胜后率五百士兵投奔了他的老师卢植,卢植大喜,又给了刘备一千人去增援在颍川正与张角的弟弟张梁、张宝作战的皇甫嵩和朱儁(通假字,同“俊”)。
mac玩flash网页游戏《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什么
三国演义原著小说多少回
这一阶段里,著名的情节有:虎牢关之战(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水淹下坯(曹操VS吕布)、吕布辕门射戟、郭嘉遗计定辽东。很多人听说过的著名人物诸如张角、董卓、吕布、貂蝉、华雄(多半是温酒斩华雄听来的)、袁绍、袁术、孙坚、孙策、郭嘉等等,都领了便当(往后就没有戏份了)。
首先是第一阶段,从开篇的黄巾之乱,到官渡之战结束之前,书中从第一回到第三十三回,可以总结为群雄割据,天下各个势力有自己的武装势力割据一方,相互攻伐,以求在乱世中寻求栖身之地。这一阶段里,各个小势力的力量不相上下,有的只求自保,有的期望扩大发展,为此相互之间经常有战斗。这一阶段的主角,也是最终发展得最壮大的是曹操势力,最终官渡之战大败了袁绍,占据几乎整个北方地区达到势力范围的一个高峰,同时也成为当时整个天下最强大的势力。
《三国演义》每章回故事简介(1-120回),建议中小学生打印熟读
总之,《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思维能力。希望广大中小学生能够读一读这部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一代。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阅读《三国演义》更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他们可以培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同时,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素养。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阅读本/评点本盘点
为什么点评本很重要呢?因为毛宗岗的评点,拈出了《三国演义》塑造大量重要人物而能刻画其身份气概、个性特征的优长,强调诸葛孔明“智绝”,关云长“义绝”,曹操“奸绝”的三奇与三绝,极为生动准确。他详尽而精湛地分析概括了小说情节结构,认为小说有“六起六结”,是“天然妙事凑成天然妙文”,体现出对历史事实和小说虚构间关系的独特认识。毛宗岗一方面模仿金圣叹对小说结构的评点手法,一方面更加深入细致,举出“虚实相生”“冷热相济”“避犯”“衬染”等“文法”技巧,总结尤为透彻。
介绍:本书以大魁堂本《绣像金批第一才子书》为底本,含原有版画240幅,每回两幅,大体与回目中的主体情节一一对应。版画线条纤细,流利生动,布局饱满,人物繁多,注重环境背景刻画。通过人物的衣着和姿态,体现其身份地位、精神气质,是版画史上重要的研究对象。当代读者可据此想象龙争虎斗的历史画卷。
介绍:《三国演义(注评本)》的点校,以大魁堂本为底本。黄纸封面书题:正中双行书名,上方横刻“金圣叹外书”,左、右旁镌“毛声山评点三国志”及“大魁堂藏板”。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六字,偶有眉批及行间旁训。白口,无格,四周单边。正文十九卷,书分二十册,内有数叶补板。据纸质及板式,初步鉴定为清初刊本。复以咸丰三年朱套板刊本及光绪庚寅上海图书集成局印本《绘图三国演义》两种为校本,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本《三国演义》为参校本。
介绍:毛宗岗将罗贯中的原本加以修订,整理回目,削除论赞,修改诗文,增删琐事,改订文辞,从而形成了今日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宗岗的评语虽然有些迂腐之论,但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如他在《读三国志法》中连用十二个《三国演义》一书有什么什么之妙来夸赞该书,就指出了《三国演义》的精妙所在。他提出的《三国》之中有大关目、小关目以及前后呼应等有关结构的问题,也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介绍:康熙四年(1665),毛纶废目,《第七才子书》的评点由毛宗岗执笔代书。次年,毛宗岗商请其师“药溪浮云客子“撰写序文,成书刊行。康熙十八年(1679),李渔为《三国》毛评本撰写序文。此书由醉耕堂刊行,是现存最早的《三国》毛评本。
三国演义目录
在我众多的藏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
我们兄弟四个,三个哥哥是大伯家的,包括一些堂兄弟,姐妹,一门的小孩就有十几个,但就我比较安静,比较愿意听爷爷读书。每当我在旁边,爷爷就满眼笑意,拉我在院里的大榆树下的小凳上坐好,然后自己又拎了一只大些的板凳,戴上老花镜,翻开《三国演义》,说:爷爷今天给你讲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爷爷读书就是读书,现在咱们所谓的读书其实是看书,一目十行,都看在眼力记在心里。但爷爷读书就是大声诵读,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字正腔圆,饱含感情,遇到诗句还唱起来,场景感人至深。小时候,我每每看爷爷读书,就想到书中肯定有珍宝,要不他为何不像其他老头一样去下地棋呢?他是特别的一个,但也只有我懂他。
不管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爷爷繁忙的劳动之余,就是喜欢读演义小孩,每当读书时,也就让我在一旁听他读书。五岁时开始听爷爷读书,算是对书籍懵懂的年纪,一般男孩都活泼好动,爬树玩水掏鸟窝,但我不是。我从小就是个安静的小男孩,别的小孩在外面呼朋引伴玩耍,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树荫下听爷爷高声的读书。
爷爷启蒙我读书并不是四书五经的书籍,这些书籍虽然他读过,但当时八十年代中末期,老家农村那块根本找不到此类书籍。能找到的就是演义小说和武侠小说,爷爷年龄大了,对风云变幻,江湖恩怨的武侠小说了无兴致,演义小说就成了他的所爱,他决定利用演义小说来给我做读书启蒙。
我能考上大学,或者说能坚持读书求学十九载,从始至终没有放弃考大学的梦想,这和爷爷从小对我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爷爷已经去世十二个年头了,但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他,想起他坚持不懈,长年累月对我读书的教诲。我爷爷读过四书五经,在那个时代,是标准的文化人,但可惜后来家境中落,一辈子就与土地打起了交道。
对不起好玩的主机游戏和网页游戏,是我推荐晚了……
更重要的是,漫画的改编完全是基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著,从人物塑造到故事情节,编者都力求还原和真实,不做私人解读。从《桃园结义》一直讲到《三国归晋》,读完就能了解全部的书本内容,对于初读的孩子特别适合。
这本七十多万字《三国演义》为何流传千年?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以上这些战役对于当时的局势发展、小说的情节推动、人物形象的深刻塑造等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所以,小说作者也在这些战役上动了很大心思、用了不少笔墨。官渡之战,作者用了两个章节“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近两章描写此战役,相比于“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许褚裸衣战马超”等只有一两个片段的描写来说,算是笔墨较多的了。
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具有转折性质的重要战役只有那几场: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魏国基础;赤壁之战——周瑜打败曹操,火攻之计大破百万曹兵,这场战役已让三国鼎立之势初显;定军山之战——黄忠与夏侯渊大战,成为平定汉中重要一役;雒城之战——刘备打败张任,成就了蜀汉帝业;夷陵之战——刘备败于陆逊,被火烧连营,损失兵将七十多万余,以至于白帝城托孤,这也是蜀国由盛转衰的开始;上方谷之战——诸葛亮火烧仲达军队,本要打败司马懿,但天公佑护,让司马懿反败为胜,这也是诸葛亮在世时的最后一战,而他不幸含恨而终。
《三国演义》共计七十多万字,战争描写占了绝大部分篇幅,有多达四十余次的战争描写。但是,一次次的战争描写却并不给读者累赘之感,相反,读者觉得每次的战争描写都觉得用笔得当,十分耐读。这么多战争描写倒成了《三国演义》的一个特色——这得益于作者巧妙的详略处理与轻重拿捏。
【行走许昌·读懂三国】三国专题文献馆馆藏:《三国演义》介绍
西学正在东渐,中学也将西传,各国人民的优秀文化正日益迅速地为中国文化所汲取,而无论西方和东方,也都需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汉法对照的《三国演义》于2008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全面系统地翻译出版,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追求和梦想。
许昌三国专题文献馆现存《三国演义》306册,有绣像本、汉法对照本、英文本、线装本、线装手抄本、大字古本、彩图注音本、漫画本 、毛批本、周泽雄新批、王炜辑评等12个版本《三国演义》,分别由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岳麓书社等57家知名出版单位64次再版。
专题: 三国演义小说图 三国演义4小说 品小说三国演义上一篇关于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下一篇三国演义小说五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