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演义小说下载

0

袁银波:长篇历史小说《后三国演义》引子、第一回

许都方面,曹操的将领们一听袁绍前来进攻,都感到十分恐惧。曹操却十分镇静,他对大家说:“我知道袁本初的为人,他小人得志,已变得形同木偶一般,其野心很大而才智浅薄,外表严厉而内心胆小,今有兵有将却多了猜疑、刻薄而没有威信。他的兵虽然多而指挥不明确,将领们多但都十分骄傲,因而他们的号令不会统一,步调不会一致。因此,他虽然拥有很多的兵将、土地和粮食,但他对这些兵源和物资根本不会使用。我本来迟早要进攻袁绍,他今领兵来犯,这是伺候着让我来收拾他啊!”

袁绍是一个没有主心骨的人,他先听沮授之言不无道理,再听郭图、审配之语也觉理由充分,而关键还是他此时脑温难降,权衡再三,他最终还是接受了郭图、审配等人的意见,决定进攻曹操。但是,沮授对此不服,还想伺机再进劝于袁绍。郭图一直在窥视沮授的兵权,今见袁绍与沮授有隙,便在背后对袁绍这样说:“沮授总管内外大事,在三军中威望很高,如果再进一步发展,您就无法控制他了。更何况,在出战曹操一事上,他与您意见截然相反。他不积极配合,我们还怎么全力破曹呢?”袁绍轻信了郭图的谮言,遂把沮授所统率的三军分开,分属于沮授、郭图、淳于琼三个都督,三人各掌一军,大大削弱了沮授的兵权。

后三国演义小说下载

审配也不怎么同意沮授的观点,他说:“道义和骄军,也没有什么严格的衡量标准。从前周武王伐纣王,也是以臣伐天子,不叫不义。我们举兵攻击的是曹操游戏盒子检测不出sli,曹操多行不义,为什么说是师出无名呢?今天,以袁公的强大,冀、幽、并、青四州的富饶,下面的将士又多想发奋图强,这一切都是我们的优势啊!如不乘我们拥有的这些优势,及时来讨伐强贼,平定天下,完成统一的大业,那正所谓天赐良机不要,将来反自受灾祸。监军的计策固然稳重,但却没有根据情况而随机应变,所以并非万全之策啊!”

沮授十分严肃地说:“凡铲除强暴,救人于动乱之中的军队是合乎道义的军队;凡企图扩张,依仗人多势众去侵犯他人的军队是骄傲的军队;合乎道义的军队会无敌于天下,傲气十足的军队却是注定要败亡的啊!曹孟德今尊奉天子来命令天下,而我们却出兵伐曹,这等于是伐天下了,与义理相违背。再说,决定战争的胜负,在于有无万全的计策,而不在于表面暂时的强弱现象。曹孟德在国内政令畅通无阻,士兵又很精练,决不会像公孙瓒那样困守一方,坐而待毙。如今,我们放弃万全稳重的计策,不守护发展自己已有的疆土,却硬要兴无名之师,去攻击强大的敌人,我实在为袁公有这样的计划而担心啊!”

袁绍的宠臣郭图与沮授有隙,他是鼓励袁绍进攻许都的积极煽动者,所以不同意沮授的观点,并十分轻蔑地说:“以袁公的神武,率领我们黄河以北的强大人马去攻打曹操,这乃是十拿九稳之事,监军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面对绝对的优势,袁绍的脑子极度发热,他认为统军破曹犹如以石击卵。但三军监军沮授头脑十分清醒,在与袁绍议事之时,他劝袁绍说:“为讨伐公孙瓒,我们连续几年用兵,冀州的百姓已很疲乏穷困,仓库中也已少有积蓄,真是不宜再打仗了。现在,我们最好的办法,是一方面发展农耕,让百姓休养生息,再派人去向汉献帝报告我们讨伐公孙瓒的胜利。我们使人奏报时,如果曹操从中阻拦,我们就可以向天下宣布,说曹操阻隔我们尊奉皇帝之路,使曹操处于孤立。然后,我们就出兵进驻黎阳,慢慢地经营并发展河南地区,扩充大量的船只,整理作战器械,再分头派出精锐骑兵,不断地骚扰曹操的边境,使他们不得安宁。似此,曹军东奔西跑,疲于奔命,我们却稳守四州,以逸待劳,以我们休整后威武的军队,去对付疲劳困乏的敌军,简直可以说不费多少力气,就能把他们打败啊!”

尤其是,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让汉献帝从洛阳迁都许昌,改许昌为许都,汉献帝封曹操为武平侯任大将军,后升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并主持朝政。而袁绍被拜以太尉,班在曹操之下,他对此大是不服,深以为耻。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了自己最危险的敌人。好在自己现在的力量倍胜于曹操,最好还是趁早消灭了他,方可绝永久的祸害。于是,袁绍便欲兵逼许都(今河南许昌东),与曹操决一雌雄,这也是他屯兵黎阳(这里距许都不远)的真正目的。相比之下,曹操这时的兵力却不足十万,粮草严重不足,且其后方许都也危机四起,斗争激烈,敌对势力,八方俱在,他的劣势十分明显。

袁绍消灭公孙瓒后,迅速平定了幽州地区,占领了冀、幽、并、青四州,一下子拥有军队数十万,成了北方最大的豪强。他一战巧夺冀州,再战鹰扬河朔,该是何等的威风?这阵,袁绍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其手下智谋之士、骁勇之将自有不少:其高才大谋如田丰、沮授、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等;其俱世名将如张郃、高览、颜良、文丑等。其兵聚集于黄河北岸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不下三十万之众;其粮草囤积于乌巢,足够数十万大军长年征战之用。所以,这时袁绍傲气冲天,不可一世,把天下英雄豪杰俱不放在眼里,甚至连汉献帝也不屑一顾,连给朝廷的贡也不愿意进了。袁绍再分析天下形势,他看来看去,只有曹操可与自己一争天下。

袁绍军乘胜掘地道攻入了易京,他们突破了一道道堑壕,毁坏了一座座城楼,渐渐接近了公孙瓒居住的高台。一时,高台之上,个个地道口出现,无数袁军一齐涌出,向公孙瓒部队猛烈进攻。公孙瓒的部队奋力抵抗,但袁绍军越战越多,越战越勇,公孙瓒军却越战越少,越战越怯……袁军大喊:“活捉公孙瓒,活捉公孙瓒!”公孙瓒军却听成“活捉了公孙瓒!”“活捉了公孙瓒!”他们误以为主将已经被俘,全然没有了斗志,真是兵败如山倒,只有退的没有进的,只有降的没有攻的……公孙瓒一见情势危机,知道必败无疑,又唯恐自己被俘受辱,便仰天长叹道:“不意败于本初之手,竟然惨败如此!吾今大败,怎忍心让家人受辱?”于是,他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全部杀死,拔剑自刎身亡。

公孙瓒细思关靖之言不无有理,这才决定不突围了,想等待援兵到后里应外合消灭袁绍。于是,他派人给黑山的儿子送信,要他们援兵尽快按期到达,并以举火为策应信号,内外夹击共破袁军。但是,公孙瓒给儿子的信,竟为袁绍的侦察警戒部队所得,他们将此信交给袁绍。袁绍看罢公孙瓒致儿子之信,索性将计就计,设下了道道埋伏。到了公孙瓒与儿子约定的举火时间,袁绍便让埋伏的军士照样举火,借以进行欺骗。公孙瓒一见,以为援兵已到,急忙亲自领军出战。这时,袁绍军伏兵四起,勇猛拼杀,公孙瓒军猝不及防,顷刻大败而归,只好退回易京继续坚守。

公孙瓒与部将关靖进行商议,关靖劝道:“现今,我们全军已瓦解了,大部分军队都逃散或投降了,剩下的军队还不到原来的一半。凡能在这里坚持的人,他们都是因为考虑到家乡的眷属,所以才不愿离开,而大家都是在把将军作为主要依靠了啊!正因为如此,军队才没有解散,我们才可以坚守,而只要将军能长期坚持下去,袁绍必然被迫撤退;他们撤退后,离散的将士又会重新投奔您,周围的老百姓也会重新归顺您,失去的土地同样会重新归还您……可如果将军一旦离开了这个地方,我们的部队就会失去立足之地,军心会因之不稳,民心会因之丧失,那易京的陷落也是指日可待的了。似这样,将军轻易地失去了易京这个根本,却无所依托地转战于各处,那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天,袁绍率大军在易京(今河北雄县)包围了公孙瓒。公孙瓒初被围时,并不十分惊慌,他派儿子到黑山(位于河北中南部)向农民军求救。而且,他自恃易京外围挖有十道堑壕,在堑壕之内垒有一座座高台,都高达五六丈,台上又筑有高楼;在堑壕的正中央,所垒的高台竟达十丈之高,这便是他自己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他存有三万斛粮食。正因为拥兵颇众,守险有粮,他对袁绍的围攻并不害怕,计划进行长期坚守。可是,他虽欲坚守,却不愿苦苦守候,儿子前去搬救兵刚走,他却又不想守易京了,打算率步骑突围而出,然后依托西山,统辖黑山一带的农民军,转战于冀州,以断袁绍的后路,待机消灭袁绍。

袁银波:长篇历史小说《后三国演义》第二回

感谢老作家张革风帮我推出《后三国演义》,我们意在让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部作品。如果有关影视公司感兴趣,能将其改编电视剧,可与我们联系。作者袁银波

袁绍不听沮授之劝,指挥全军渡过了黄河,进逼于延津之南,与曹军遥遥相望。曹操一见,就命令军队停止退却,驻扎在南阪坡的下面,派人爬上营垒瞭望袁军的情况。回报说:“只来了五六百个骑兵!”曹操让再行打探。过了一会,又回报说:“骑兵比以前稍多,步兵却多得无法计算。”曹操听了后,说:“好了,不用再报了。”他命令自己的骑兵都解下马鞍,放开马来,并把辎重之物都散扔在袁军必经的路上。将领对此深为不解,感到敌众我寡,全力以赴尚难抵挡,而似这种丢盔弃甲、散散乱乱的样子,又怎么能御敌呢?还不如返回营寨,进行坚守为好。荀攸笑着劝大家说:“曹公这样安排,自有他的深意,这正是引诱敌人的好计策,是打败袁绍的好机会,我们却怎么能轻易回去呢?”曹操见被荀攸猜到了用意,看着荀攸只是微笑,并朝他轻轻摆手,示意叫他不要再说什么。

于是,袁绍召来沮授,训斥道:“亏你还曾为三军监军,既然身为大将重臣,难道能流言扰军吗?难道能临阵逃脱吗?谁知道,你究竟是欲回乡里,还是欲投降曹军?你与田丰,乃是狂士一双。既然你二人一唱一和,狼狈为奸,那么你们还是相互搭伴的好。”他又让把沮授下狱。

袁绍大军临渡河时,沮授面对着黄河悲哀地叹息:“黄河呀,黄河!我们今从你的身上渡过,可是我们还能回得来吗?”他自知渡河必败,便借口有病,要求解甲回乡。郭图趁机进谗于袁绍:“沮授他散布流言,扰乱军心。且他临战而退,怀有异心,莫不是要投降曹操?主公宜严加防范。”

袁绍见此,欲渡河来追击曹操。沮授劝道:“对于战争胜负的变化,我们不能不作周密的考虑。现在最好还是驻军延津,只以部分兵力去攻官渡:如攻下了,再迎接留驻延津的大军也不算迟;如果大军一齐攻打官渡,万一失利,那就会全军覆没,整个部队就都回不来了,这是十分危险的啊!”但是,袁绍不听,坚持让全军渡河。

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议,亲自率兵来到延津,假作要渡河作战的样子。袁绍一闻消息,急忙挥兵而来。曹操一见袁绍中计,就率军回头急走,迅速赶向白马。待曹操大军离白马只有十余里时,颜良这才发觉,他不由不慌,只好仓促出马迎战。关羽其时在曹操帐下,一闻颜良叫战,他便请命出马,与颜良进行交战。关羽英勇无比,但颜良却过分小瞧了他,并不多加提防。战鼓声中,关羽冲着颜良的旗盖,策动战马直扑而来,乘其措手不及,在千军万马之中杀了颜良。因是首将被斩,袁军军心大乱,纷纷四散而逃,曹操迅速解了白马之围。

袁绍既关押了田丰,立即向各州郡发布了讨伐曹操的文告,历数曹操的罪行,称要兴兵征讨。他先派大将颜良领兵,去攻打驻守在白马的曹操下属东郡太守刘延。刘延急忙派人求救,曹操欲自官渡北上前去救援。荀攸建议说:“目前我们兵少,最忌军力分散。而袁绍自持兵多,我们却要千方百计对他们进行分散,这样才能争取主动。将军不如用声东击西之计,可引军先到延津,伪装成渡河进攻袁军背后的样子。袁绍一见,必然领兵前来应战,我们却以轻装部队迅速回袭白马的袁军,这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颜良虽勇,也是一定会被擒获的。”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他才高学深,多谋善算,因而被曹操任命为军师。

袁绍见田丰对自己的决定一阻再阻,不由勃然大怒,他十分生气地说:“今大战在即,大家都众志成城,以待破敌,你却滥发议论,扰乱军心。我上次说了,你若再这样,我会重重治你之罪!今你既然自找难堪,可不要怪我无情。来人啦,把这狂士打入狱中。”于是,田丰被武士推往狱中而去。

袁绍起初不愿意出兵,田丰却极力主张出兵,今他决意出兵,最忌别人阻拦,因而对田丰的劝谏很不高兴,他说:“你怎么处处和我作对呢?我上次因幼子之病,不能出兵攻曹,你必欲让我出兵。此次我准备出兵适合12岁的网页游戏下载,你却硬要阻挡,这究竟是为何呢?”

袁绍却这样说:“树木枝杆相连,砍枝犹能生存;父子之心相连,劈心焉能独生?我对幼子袁尚,已倾注了我的全部心血,实在不忍看到他有什么意外。姑念你一片忠心,此次虽有冲撞,并不与你计较,下次再若这样,我可是要重重治你之罪的!”

一听袁绍因幼子之病不愿出兵,田丰激动得全身发抖,他狠狠地以手杖敲地,十分焦急地对袁绍说:“如今,碰上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主公却因小儿之病而坐失良机,这是多么可惜的啊!须知,贻误战机,乃是兵家大忌,是一定要招致惨败的啊!到了那时,不仅子女难保,宗族难保,而主公您自己,也是首先要人头落地的啊!”

这时冀州方面,谋士田丰对袁绍建议说:“现在,曹操正与刘备交兵,一时不能骤解,如果我们趁机攻击曹操的背后,一出兵就能获胜,请主公从速安排。”但是,袁绍却因幼子袁尚之病,不肯采纳田丰的意见。他说:“我子袁尚是我的心肝,我的依靠。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我是决不会独活的。现今,他正患重病,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带兵出征,这不是要断送他的性命吗?”因此,他不予出兵。

对此,诸将仍持有异议,司空祭酒郭嘉却对曹操的主张十分赞同,他说:“曹公所言,十分有理。袁绍貌似强大,可他天资迟钝,又不果断。他是要来进攻我们许都的,但却不会很快行动。然而刘备不同,他刚刚冒出,势头很猛,只是他却还没有取得民心,这就好像新栽下的树木一样,它的根还没有深深扎下,是极易撼动或拔掉的。我们如不乘此机会急袭刘备,难道必欲等它长成参天大树以后才予铲除,那时不就事半功倍了吗?”郭嘉之言,更坚定了曹操攻击刘备的信心。于是,曹操立即发兵,向东急攻刘备。

袁银波:长篇历史小说《后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

专题: 好三国演义小说   小说网三国演义   神三国演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