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大战》是陈光兴创作的三国演义小说,属于“三国英烈传”系列之一。该书讲述了三国时期濡须之战的故事,濡须之战为东吴孙权与曹操在濡须口(位于今安徽省无为县)的一次重要战役。在小说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细节的深刻理解,塑造了众多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鲜明形象,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复杂的人际关系。
濡须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大战役,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在小说中,孙权与曹操的智谋、勇气和策略被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描绘了战争对普通士兵和百姓的影响,以及战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远影响。
《濡须大战》作为一部三国演义小说,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再现,也包含了作者的创作想象,旨在通过故事传递忠诚、智谋、勇敢等传统价值观,同时也探讨了战争与和平、权力与责任等深层主题。
袁银波:长篇历史小说《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火攻吃烧烤是东吴的专利?陆逊小子,太绝情了,连娘舅奶妈都不认,这让刘关张都下课了。孙权闻此消息,急忙问计于众臣。诸葛瑾说:“前有浩周为使,大王已有得许多说词,可终未以太子为人质。此番魏使复来,必重复浩周之语,大王却难以拒之。且曹丕一面遣使,一面派兵,其狐狸尾巴已露,虎狼之心已见,我们岂能再受制于他,焉敢送太子入洛阳为人质?以臣愚见,莫如遣使者至魏、吴边境拦住辛、桓二人,说以推托之词,曹丕他能奈我何?彼若交兵,我可拒之,这反倒是他们先行不义了。”
浩周回禀于魏文帝后,魏文帝对孙权产生了怀疑。司马懿又建议说:“可以一面派兵,复再派遣使者,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再试孙权是否忠心。”魏文帝依司马懿之计,一面对东吴出兵威胁,一面派侍中辛毗、尚书桓阶来到江南,欲与孙权结盟起誓,再次让孙权送太子为人质。
濡须大战三国演义小说
浩周来到了建业,对孙权说了魏文帝之意。孙权则对浩周这样说:“送不送人质,并不能代表是否忠心。汉光武帝时,隗嚣曾送长子在京做人质,可最终还是造了反。我自己则愿像窦融一样,虽然不送儿子去洛阳做人质,但对朝廷的忠诚却始终不变。”
陆逊好不容易出得八阵图,内心实实生怯。正在这时,探马来报,曹仁等三路魏兵正向边界移动,孙权急令陆逊班师回吴,以防魏军。原来,那孙权虽受封吴王,可他仍拥有广阔的国土,强大的军队,足以与魏蜀相互抗衡,曹丕没有任何制约的办法。司马懿对魏文帝建议说:“要制约孙权,最好的办法是让其送太子孙登入京都为质,这至少可以鉴别其真诚的程度。”于是三国群英传网页游戏鲁大师,魏文帝即以都尉浩周为使,前来劝孙权送太子入洛阳为人质。
孙权在陆逊大败刘备之后,意欲让陆逊再向西追袭,直逼刘备退守的白帝城。诸葛瑾又谏曰:“有道穷寇莫追。今刘备已败如此,一蹶不振,不会再对我东吴构成多大威胁。而白帝城也急切难下,赵云军已前往救援。有那刘备,毕竟对曹魏多一种威胁,对东吴也多一道屏障啊!更何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只黄雀不是别人,正是奸雄曹丕,对于曹魏之军,我们不得不防矣!”但陆逊不听,仍然挥兵直进,结果身陷诸葛亮所布的八阵图中,幸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所救。此一事,罗氏贯中在那《三国演义》里面,已经有得细叙,我这里就不再重复。但我想说明的一点是,诸位读者可仔细想想:那诸葛亮的八阵图又是跟谁而学,还不是跟妻子阿丑学的,到今日里派上了用场。从这件事上来看,他娶的那黄硕虽丑,但对他帮助蛮大,倒也是因祸得福呢!
镇北将军黄权,闻得南岸刘备的败讯,本欲引江北蜀军回归,但原路尽被吴军切断,陆逊使人招降。黄权叹曰:“我受刘主公厚恩,今与东吴争战,不幸我军大败,今我战而无力,降吴不能,唯有投奔曹魏这一条路了。这也是保住我幸存蜀兵活命的唯一出路啊!”他即率军降魏。
天刚黑时,先见蜀军江北营起火,刘备派关兴、张苞领兵前去查看。关、张二将还未归来,又有御营左屯起火,正要去救,御营右屯火又燃起。这时,东南风刮得正紧,风紧火急,树木皆燃,烈焰腾空,四处蔓延。蜀军一见火起,两屯人马齐出,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慌乱之间,又有多路吴军从各处杀出,先是蜀军大都督冯习、前部都督张南被斩,又有番军首领沙摹柯被杀,杜路、刘宁等蜀将因无退路,只好向吴军投降。只一阵,蜀军的四十多个大营,全部被吴军攻破。
众将问逊以何计破敌,陆逊笑了笑说:“其实,这个计谋毫不新鲜,依旧是赤壁大战时的火攻之策。今刘备虽然狡猾,可他也是逃脱不了遭受火攻这一劫难。”他先唤朱然领水军受命而去,次唤韩当、周泰领陆军依计而行,他们手下的士兵,每人拿茅草一把,内藏硫磺焰硝,各带火种,到蜀营四处点火。再对诸将一一授计,个个领命而去。
专题: 孟三国演义小说 说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讲小说上一篇不用会员的三国演义小说
下一篇了解三国演义回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