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夷陵之战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编著。在《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是小说中的重要战役之一,涉及到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策略与对手东吴孙权的应对。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公元222年。当时,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决定亲征东吴。刘备率领大军,志在一举攻破东吴,但并未料到东吴也集结了强大的兵力进行抵抗。经过数月的激烈战斗,刘备军在夷陵地区遭到了惨败,损失惨重。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战前和战中都表现出了急躁和指挥不当,这与历史事实有较大的出入。小说中,刘备的决策失误和对战局的错误判断,导致了惨败。同时,诸葛亮在战役前后虽未直接参与前线指挥,但他的策略和后方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战后,他巧妙地利用战场形势,策划了一场奇袭,不仅削弱了东吴的士气,也为蜀汉后续的战争布局埋下了伏笔。

在小说中,夷陵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对抗,也反映了三国时期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谋斗争。小说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和英雄人物的风采。

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大量虚构和艺术加工的内容,虽然以三国历史为背景,但许多情节、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都与历史记载有所出入。

黄河歌者曰:夷陵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这场战役后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三国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过动摇,三国局势呈现稳定的对峙。刘备不听群臣劝说,贸然发动战争,却被曹丕嘲笑为根本不懂打仗,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人的位置一旦凌驾于众人之上,就会被吹捧为全能的神化人物,以至什么样溜须拍马的话也能接受。刘备因夷陵之败羞臊卧病不起,最终丢掉了性命,同时也是对后人的巨大警示!

蜀地前来投降的人说,刘备杀掉了黄权的妻子儿女,曹丕诏令黄权发丧。黄权说道:“臣和刘备、诸葛亮彼此推诚相待,他们肯定会了解臣的本志。我怀疑这消息不实,请陛下稍等一下。”后来经过审问,果然像黄权所说的那样。

三国演义小说夷陵之战

等到陆逊大败刘备后,蜀军果然撤围溃退。孙桓后来去见陆逊说道:“我前番确实怨恨都督见死不救。到了现在,才知道都督调度有方!”

当初,吴国的安东中郎将孙桓,在夷道率领一支军兵迎击蜀军,结果被蜀军包围,急忙向陆逊求救。陆逊说道:“不能出兵。”众将都说道:“孙桓是大王的公族,现在被敌军围困,为什么不派兵前去救援呢!”陆逊说道:“孙桓深得部众之心,城池牢固,粮草充足,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你们暂且等待我施展计谋,孙桓将军的围困自然解除。”

刘备的从事祭酒程畿溯江后退,部众都说:“后面追兵将到,应当解开船只,轻装前进。”程畿说道:“我在军中三国战纪下载单机游戏网站,从来没有遇到敌军弃船逃走的时候。”程畿随后也战死。

刘备非常羞愧地说道:“我这次被陆逊击败羞辱,难道不是天命吗?”刘备的将军、义阳人傅肜负责殿后,部众全都战死,傅肜性情刚烈,吴军前来劝降。傅肜骂道:“吴狗,哪里有投降的大汉将军!”傅肜随后拼死搏斗而死。

刘备跑到夷陵附近的马鞍山上,集结军兵保护自己。陆逊督促军兵把山四面围住,刘备的军兵顿时土崩瓦解,战死的达几万人。刘备趁着夜间,翻山越岭逃跑,命令军兵烧掉铠甲断后。在到达石门山时,差点被孙桓所部擒获,最后只身逃入白帝城中。刘备的舟船、器械和水、步军物资,全都被陆逊缴获,蜀军的尸体堆满了长江,顺流而下。

吴将朱然率领五千名军兵,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切断了蜀军退路。潘璋(在《三国演义》中,为了替关羽报仇,让潘璋、马忠、范疆、张达、糜芳、傅士仁全都提前丧命,其实这些人都活得活蹦乱跳。还把两年前已经去世的甘宁,重新拉出来挨了沙摩柯一榔头后阵亡,这都是小说演义)所部猛攻蜀军冯习,将其击溃。诸葛瑾、骆统、周胤各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总攻。守卫夷道的孙桓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的四十多座营寨,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南北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冯习、张南以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人阵亡,杜路和刘宁等人无奈投降。

陆逊先派兵进攻刘备的一个营寨,结果出战失利。众将都说道:“这是白白损失军兵。”陆逊说道:“我已经知道破敌之术了。”随后命令军兵,手中各拿上一把茅草,采用火攻,烧毁刘备的营寨,随后发起全面进攻,蜀军被迫向西退却。

陆逊说道:“刘备最为狡猾,他经历的战事非常多,经验丰富。开始他的军兵密集,考虑事情非常专心,所以我们无法出击得手。现在,他们屯驻时间很久了,不如我们在本土作战便利,其军兵已经疲惫松懈,再也没有什么良策了。借助这个机会攻击敌军,现在正是时候!”

闰六月,陆逊要进攻刘备。众将一起说道:“进攻刘备应当在开始时,现在他们深入我边境五六百里,经过七八个月时间相持,其各要害处都已经固守,进攻肯定不利。”

陆逊上书给孙权说:“夷陵要害是国家的关口,虽然容易得到,但也容易丧失。如果失掉夷陵,就不仅仅是损失一郡之地那么简单了,整个荆州都会不保。我们现在坚守此处,军令必须贯彻听从。刘备违背天常之道,不守在窟穴中自安,却敢前来送死,臣虽然才干不济,也能凭借江东列祖列宗的威灵,顺天讨逆,破敌就在近日,大王不用担忧。我开始担心刘备水陆并进,现在他自己舍弃船只步行,处处结营,观察其军营布置,再也没有什么变化了。希望大王高枕无忧,不要挂念前方战事。”

刘备知道对方没有中计,就率领八千多名伏兵从山谷中走出。陆逊说道:“我之所以没有听从各位将军的话去进攻吴班,揣摩着其中肯定会有蹊跷。”

刘备把军兵布置在从巫峡、建平直到夷陵地界,连营扎起几十屯,任命冯习为大都督,任命张南为前部都督,从正月和吴军相持,到六月双方没有决出胜负。刘备派吴班率领几千人在平地建立营寨,吴军的将领都想出兵进攻。陆逊说道:“这里面肯定有诡计,请大家暂且观望一下。”

陆逊手下的部将都不理解,认为陆逊畏敌怯战,都怀愤愤不平之心。刘备的军兵从佷山经过武陵,派侍中、襄阳人马良赏赐金帛锦缎给五溪诸蛮夷,授予他们官职爵位。

吴国的众将想要出兵迎击,陆逊说道:“刘备举全军东下,开始时锐气非常旺盛。他们现在是据高守险,很难仓促攻克。如果侥幸进攻得手,仍然难以把其全部消灭。如果出击不利,则损害我军大势,这可不是小事情。现在,应当激励我们的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察对方形势有变。如果他们现在面对着平原旷野,也仍然会受到颠沛流离远征的隐忧,何况他们沿山路行军,其军兵无法展开,把自己疲惫于木石之间,我们可以慢慢寻找战机。”

二月,刘备准备从秭归出发,率军进攻吴国。治中从事黄权劝阻说:“吴地人强悍善战,我们的水军沿流而下,进去容易退后难。臣请求作为先驱进击,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

刘晔说道:“蜀远而吴近,如果听说我们去讨伐他们,他们会迅速还军,根本无法阻止。现在刘备已经震怒,兴兵进攻吴国,听说我们出兵伐吴,知道吴国必亡,肯定会欢喜和我们分割吴国的土地,必然不会改变策略,抑制愤怒去救援吴国。”

曹丕说道:“别人称臣请降,我们却出兵讨伐,这会让天下那些想要来归降的人犹豫不决。我看不如暂且接受孙权归降,然后出兵袭击蜀国身后。”

221年八月,孙权派出使者到魏国称臣,用谦卑的话语奉上奏章,并且把于禁等人送回。曹丕的朝臣都来朝贺,只有刘晔独自说道:“孙权无缘无故前来请降,是因国中出现急事。前番孙权袭杀关羽,刘备肯定会出动大军讨伐。孙权现在外有强敌入侵,民众心中不安,又担心我们乘机前去挑衅,所以才割地请降,一是能暂时稳住我们不出兵,二是借助我们的声势作为外援,以加强其部众信心,使刘备自疑。现在天下三分,我们占据了其中的十分之八,吴、蜀各自保守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这是小国之利。现在他们互相攻击,这是上天要灭亡他们。我们应当出动大军,渡江袭击孙权。蜀军攻打外面,我们袭击其内部,吴国的灭亡不会超过十天半月。吴国灭亡后,蜀国就会孤立,就是割让吴国的一半给蜀国,蜀国也不能长久生存,何况蜀国只是占领其外,我们占领其内呢!”

只有侍中刘晔独自说道:“蜀国虽然狭小势弱,但刘备随时都在加强军备自强,他势必利用部众来展示其力量有余。何况关羽和刘备,在大义上是君臣,其恩情就像父子。关羽被杀,刘备却不兴兵报仇,这会说明他们的恩情有始无终。”

开始时,曹丕召集群臣讨论,商议刘备是否会为关羽报仇出兵进攻孙权。大家都说道:“蜀国只是个小国,其名将只有关羽。关羽被杀,部队覆灭,国内忧愁恐惧,肯定不会出兵。”

222年正月,刘备派将军吴班、冯习出兵,在巫山击败孙权的将军李异和刘阿等人,随后进军秭归,军兵共有四万多人,武陵蛮夷全都派出使者,请求一起出兵。孙权任命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总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人,率领五万多人出兵迎击。

这时,有人传言,说诸葛瑾偷偷派自己的亲人和刘备见面。孙权听到后说:“我与子瑜有死生不易的誓言,子瑜之不负孤,就像孤不负子瑜一样。”

221年七月,刘备率军征讨孙权,孙权派出使者向刘备求和。南郡太守诸葛瑾派人送给刘备书信说:“陛下认为与关羽的亲情,怎么能比得上为先帝(汉献帝)报仇呢?荆州的大小,怎么能与海内相比呢?都为报仇,到底应当谁先谁后呢?如果仔细考虑这些事情,如何决策就易于反掌了。”刘备根本不听。

刘备要出兵讨伐孙权,张飞率领手下的一万多名精兵从阆中出发,到江州与刘备会合。在临出发前,张飞帐下的部将范疆和张达杀掉张飞,带着首级顺流而下投奔孙权。刘备听说张飞的营都督有表送到,马上说道:“哎呀,张飞已死了!”

翊军将军赵云劝阻刘备说:“现在的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掉曹魏,那么孙权自然降服。现在曹操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儿子曹丕盗名篡位,应当顺应民众之心,早早图谋关中,居于黄河、渭河上游以征讨凶逆,关东义士肯定会裹粮策马前来迎接王师。不应该把曹魏放在一边,先出兵和吴国作战。一旦与吴国开战,不可能很快解决,这不是上策。”

刘备一直想要出兵征讨孙权,以替关羽报仇。这个时候,刘备的得力谋士、为其出谋划策占领汉中的法正,和老将军黄忠,都在220年因病去世。马超身患重病,也于222年去世。

前部司马费诗上书劝阻说:“殿下因为曹操父子逼迫主上,图谋篡位,所以才远行万里,纠合士众,誓要讨贼。现在大敌未克却要自立,恐怕人们会心生疑惑。当年高祖皇帝和楚王立约,先破秦者为王。在屠灭咸阳、俘虏子婴后,仍然谦虚推让。现在殿下没有走出门庭,便想自立为帝,愚臣感觉殿下确实不应该这样去做。”

曹丕不听,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和孟达一起进攻刘封,上庸太守申耽降魏,刘封战败退回成都。诸葛亮考虑到刘封为人刚猛,日后没有人能够制服驾驭他,建议刘备借机铲除,刘备赐刘封一死。

行军长史刘晔劝曹丕说:“孟达摇摆不定,他恃才好术,肯定不会感恩怀义。新城和孙权、刘备相接壤,如果发生变故,终将是国家祸患。”

刘备的将军孟达屯驻在上庸,和副军中郎将刘封平时不和。刘封一直欺负孟达,孟达干脆率领自己的部众四千多家投降魏国。孟达相貌堂堂,谈吐不俗,曹丕非常喜爱器重他,外出时两人同乘一辆居辇,封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加封平阳亭侯。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任命孟达担任新城太守,把西南方向的重任交给孟达。

曹丕篡汉,使东汉王朝作为一个象征性统一的政权不复存在,也是汉朝四百多年江山的终结者,一个新时代宣布开始了。曹丕在改朝换代之际,对官职制度进行了很多重要改革。改相国为司徒,改御史大夫为司空,由此恢复了被曹操于208年废除的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官制。此后司徒、司空位号虽然尊贵,但一般不干预朝政。曹丕又设置秘书监和中书省,中书省设置监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以此分掉尚书台的权力,改变了东汉后期尚书权力过重的现象。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推行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在曹丕称帝代汉后,魏国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天,曹丕登上受禅台,参加受禅大典的有文武百官和匈奴等四夷使者共计几万人。在完成典礼后,曹丕对群臣们说:“舜、禹禅让的事情,我现在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曹丕继王位后,经过九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又有大臣们几十次上表劝进,逼迫汉献帝先后四次下达禅位诏书。这年十月,早已经徒有名号的汉献帝,被迫把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奉交曹丕,然后宣布退位。曹丕在桓阶等人所上的“登坛受命表”上,批下了“可”字。

尚书陈矫说道:“魏王在外去世,天下人心惶惶,太子应当割哀继位,以回应远近观望。何况大王的爱子都在旁侧,如果发生变故,那是社稷之危。”随即准备封授百官礼仪,第二天以王后的诏令,册封王太子曹丕继位,宣布大赦天下。

220年正月,曹操回到洛阳,在当月去世。这时,群臣听到曹操去世的消息后,只知道聚集在一起痛哭。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在朝堂上厉声说道:“现在君王离世,天下震动,应当及早拜见继位的嗣君,以镇抚万国,哭又什么用处呢!”司马孚驱散群臣,设置王宫禁卫,治办丧事,等待汉献帝的诏命,以便让曹丕继魏太子位。

在击败斩杀关羽后,曹操表奏朝廷,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领荆州牧,封为南昌侯。孙权也投桃报李,派校尉梁寓入朝纳贡,遣返俘虏的朱光等人,上书向曹操称臣,并建议曹操要顺应天命,及早称帝。

读《三国演义》,都有这种印象,关羽在襄樊之战后被孙权杀害,刘备为替义弟报仇,不惜千里江山,毅然发动了讨伐孙权的夷陵之战,其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脚前脚后。实际上,在关羽被杀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刘备并没有出兵。作为一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是绝对不会把私家恩怨作为政治博弈重要筹码的。本章就来讲讲这些事情。

《三国演义》夷陵之战中的历史与虚构

关羽少年英俊网页游戏怎么诱惑玩家玩游戏,威风凛凛,被赞誉为“关二爷”。而黄盖是吴国的重要将领,智勇双全。在夷陵之战中,黄盖利用火攻之计,诱使关羽误信蒋干的计谋,最终成功地击败了关羽,夺回了夷陵。这场战斗在小说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吴国和蜀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这部作品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的时期。其中,夷陵之战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关乎着吴国和蜀国两大势力之间的较量。

夷陵之战的结果是刘备大败,他遇上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陆逊。刘备英雄一世,到头来栽在了陆逊手里,主要原因还是自己轻敌,犯了许多低级错误。当然,陆逊也是一位擅长防守反击,善于抓机会的高级统帅,击败刘备是能力的体现,并非偶然和运气。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为关羽报仇的这种说法并不全面,或者说关羽之死是导火线但不是刘备伐吴的主要原因。在整个荆州派系利益的“绑架”下,刘备伐吴既是为自身利益也为考虑到荆州派利益。

夷陵之战的结局对刘备和荆州派甚至对蜀汉来讲,无疑是继关羽兵败身亡后的又一次重创,此战蜀汉国力大减,荆州派人才迅速凋零,到了刘禅主政时期,蜀汉朝堂上益州派崛起,成了蜀国三大派系中实力最强的。

刘备这么安排,实际上也有深意,用荆州人去夺荆州,无论是军心还是战力,都要上升一个台阶。如果刘备派益州派将领去夺荆州,他们不会卖命,因为打输了自己损失大,打赢了对自己也没太多利益。

专题: 讲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小说序   微小说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