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复杂且富有策略的谋士,他的智慧和策略在三国时期的许多重要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下是一段关于贾诩在《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
第一百零三回 终平定关中乱,贾诩智破陈宫计
(故事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董卓之乱后,天下陷入大乱。贾诩,作为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多次参与决策并提出关键建议。)
片段内容:
曹操在平定关中诸将的叛乱后,正处于战略决策的关键时刻。此时,敌方将领陈宫利用曹操大军深入敌后的弱点,设计了一系列陷阱,意图再次牵制并消灭曹操的主力部队。
陈宫派遣使者前来,谎称愿意归顺,并承诺可以提供大量情报和战略点。曹操虽然对陈宫的反常举动感到疑虑,但考虑到陈宫曾经的忠心和所提供的情报价值,决定亲自前往陈宫的营地商议。
贾诩得知此事后,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次行动,但他在曹操的营中,通过与曹操的对话,提出了对陈宫计谋的深度分析。他指出,陈宫此举看似诚意十足,实则暗藏陷阱,意在诱使曹操深入敌后,进而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对曹军进行包夹。
基于贾诩的分析,曹操决定改变原计划,放弃直接前往陈宫营地的决定,而是集中力量加固营地防御,并派遣精锐部队沿陈宫营地附近进行侦察和监视,以防不测。
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准备和部署,曹操的部队不仅成功避免了陈宫的陷阱,还通过精心布局,最终取得了对陈宫军队的全面压制。陈宫在得知自己的计谋被识破后,只能选择撤退,这一事件最终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这个片段展现了贾诩作为谋士的智慧和对战场局势的精准洞察力,他不仅能够预见敌方的阴谋,还能通过冷静分析,为曹操提供关键的战略建议,从而在三国乱世中多次挽救曹操于危难之中。
《三国演义》中的贾诩形象,不仅是一个冷静、深谋远虑的谋士,也是一个在暗处推动局势变化的关键人物,他的故事为整部小说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李傕、郭汜杀了王允,一面又派人将王允家里不管老幼,全部诛杀。长安百姓无不落泪。当下李傕、郭汜商议,说:“已经杀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喊,奔内宫杀来。
王允心一横,从宣平门楼上跳了下去,大呼说:“王允在此!”李傕、郭汜拔剑呵斥:“董太师有什么罪,你要杀了他?”王允说:“董贼之罪,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董贼被诛杀的那天,长安百姓,全都庆贺,你没听说吗?” 李傕、郭汜说:“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不肯赦免?”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天只剩下死了!” 李傕、郭汜手起刀落,把王允杀于楼下。王允是忠臣吗?绝对是。为献帝尽忠而死,没几个人能做到。王允是能臣吗?绝对是。设连环计除掉董卓,没几个人能做到。王允是祸害吗?绝对是。连环计之后就昏招频出,导致长安被洗劫一空,这样的罪过比董卓也差不到哪里。归根结底,王允的才能相对于当时的乱世还是差的远,高度不够,看的不够远,想的不够多。
三国演义贾诩片段小说
李傕、郭汜纵兵烧杀抢掠。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kui]、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qi]全都死于国难。贼兵围住内宫攻打,侍臣请天子上宣平门止乱。李傕等望见黄盖,把进攻的军士们止住,高呼“万岁”。献帝倚着城楼问说:“卿没有奏请,就进长安,想干什么?”李傕、郭汜仰面奏说:“董太师是陛下社稷之臣网页游戏古代游戏大全攻略,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不敢造反。只要杀了王允,臣便退兵。”王允当时就在献帝旁边,听到此话,对献帝说:“臣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事已至此,陛下不能爱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去会见二贼。”献帝徘徊不定,于心不忍。
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带着数百骑兵到了青琐门外,呼唤王允说:“形势危急!请司徒赶快上马,我带你杀出关去,令图良策。”王允说:“如果祖宗神灵庇护,能够使国家安定,那是我的心愿;如果万不得已,那我王允必将以身赴死。危难时刻苟且免死,不是我的所作所为。替我感谢关东诸公,一定要以国家为念!”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就是不肯离去。不一会儿,各门火焰冲天,吕布没办法,只能抛弃一家老小,带着百十来个骑兵飞奔出关,投奔袁术去了。
王允又一次犯了错误。前面我们说了,第一个错误是天下刚安定,不该杀贤士寒了人心。第二个错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祈求赦免不该拒绝。第三个错误是既然李傕、郭汜他们打着替董卓报仇的名义起兵造反,就应该赶快把长安城里董卓的余党清除。王允接连犯了几个错误,导致万劫不复。几天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当内应,偷偷打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杀进长安。
吕布暴跳如雷,咬牙切齿,但毫无办法。如果李肃没杀,这个时候肯定给他出个主意,你进兵的时候后路埋下伏兵不就行了吗?但李肃已经被吕布杀了。所以一连几天,吕布欲战不得,欲退不能,人困马乏,筋疲力尽。正在恼羞成怒的时候,忽然飞马来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已经杀到长安,京城危急。吕布一听,吓得魂飞魄散,急忙领军后撤,背后李傕、郭汜杀过来。吕布无心恋战,只顾着往长安跑,损失了很多人马。等到吕布回到长安城。几路贼兵全部杀到,把长安围起来了。吕布的军队作战不利,军士害怕失败被吕布砍了,都跟李傕他们投降了,吕布就别提多闹心了。
不出意外,吕布中计了。吕布带兵到山下,李傕带兵前来骂战。吕布一看勃然大怒冲杀过去,李傕就退到山上。山上飞石如雨,万箭齐发,吕布军兵无法前进。忽然探马来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吕布赶紧杀奔后方。只听见鼓声大震,郭汜已经率军撤退。吕布刚想收兵,一通锣响,李傕又从后面杀来。吕布转过头去还没来得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等到吕布带兵杀过来时,却又擂鼓收兵跑了。
彭越,游击战争的老祖宗。彭越挠楚,就是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彭越带着一支军队打游击,屡次骚扰楚军后方,迫使项羽回兵救援。战法比较简单,但是比较不好对付,就是两面夹击,但是夹而不击,不是不想击,是打不过,打得过的话谁还打游击?你要进兵,我就打你后方,你回来打我我就跑,另外一队就打你后方,你回去救援,另外一队就跑,我再打你后方,让你首尾不能相顾。这就是彭越挠楚。
吕布领军继续前进,正好碰到李傕的军马。吕布不等他列阵,便挺戟跃马,挥军直冲过来。李傕军队不能抵挡,退后五十多里,在山下扎寨,请郭汜、张济、樊稠一起商议,说:“吕布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我带兵守住谷口,每天诱他出战,郭将军带兵抄他的后路,仿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樊二公,分兵两路,直取长安。这样他们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几个人依计而行。
吕布一听勃然大怒说:“一仗胜仗仗胜,一仗败仗仗败,你个丧门星,挫我锐气!刀斧手,给我推出去杀了”于是把李肃斩杀,把头挂在营门,就这么一个脑子好使的还给杀了,吕布这仗怎么打。第二天吕布进兵与牛辅对阵。牛辅一看吕布,吓的腿肚子转筋,直接拔马就跑,军队被杀的大败。当天晚上,牛辅叫过自己的心腹胡赤儿商议说:“吕布骁勇善战,无人能敌;不如瞒了李傕等四人,收拾金银珠宝,带三五个随从弃军而去。”胡赤儿答应了。牛辅连夜收拾珠宝,弃营逃走,随行的只有三四个人。胡赤儿一看牛辅带了这么多金银珠宝,就起了歹意,几个人过一条河的时候,胡赤儿手起一刀,杀死牛辅,提着头来献给吕布。吕布一问,另外几个随从说:“胡赤儿谋杀牛辅,抢了他的金宝。”吕布大怒,命人把胡赤儿诛杀。
王允听说西凉的兵杀奔长安而来,就跟吕布商议,他算找对人了。吕布说:“司徒放心。此等鼠辈,不足为惧!”于是带着李肃领兵出战。李肃充当先锋,正好与牛辅相遇,两军一阵厮杀。牛辅敌不过,败阵而逃。当夜二更天,牛辅趁李肃没有防备,率军前来偷营劫寨。李肃军营大乱,败退三十多里,军队损伤大半,来见吕布。
李傕说:“既然求赦不得,那我们只能各自逃生了。”这时候谋士贾诩说:“各位如果舍弃军队单独行进,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诱集当地人合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成之后,奉朝廷以令天下;如果不胜,再跑不迟。”李傕等人觉得对,于是在西凉到处散播谣言说:“王允要把这个地方的人全部杀光!”当地百姓听了之后人心惶惶。然后又派人对百姓说:“不能白白送死,不如大家都跟着李傕等反抗”当地百姓都愿意跟随。于是一下聚集了十多万兵马,兵分四路,杀奔长安。路上正好碰到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带着五千人马,要去长安为岳父报仇,李傕等人就跟牛辅合兵,让牛辅充当先锋。四人随后陆续向长安进发。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到陕西,派人到长安上表以求赦免。王允的智商都在设连环计的时候用完了,说:“董卓之所以跋扈,都是东北F4帮他;如今大赦天下,只有这四个人不能赦免。”董卓专权,王允差不多,也不跟别人商议,也没有对付这几个人的计策,就这么把四个人拒绝了。于是使者立即回报李傕。
王允不听马日磾的话,让人把蔡邕在监狱中勒死。一时间士大夫听了,都为蔡邕落泪。蔡邕哭董卓,固然不对,但王允杀蔡邕,也是为了自己。王允为了能留下个好名声,杀了蔡邕,但是寒了人心,此时天下不稳,最重要的是安人心,不能大肆杀戮,导致人心惶惶。这是王允犯下的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马上就来。
这段时间几个人挺高兴,心想董卓当了皇帝,他们几个肯定都封为大官,正高兴呢,探马来报说董卓已被诛杀,吕布带五万大军杀奔郿坞。几个人吓得魂飞魄散,带着飞熊军连夜向凉州逃跑了。吕布到了郿坞,先找到貂蝉。皇甫嵩命令把郿坞城中藏的良家女子,全部释放。只要是董卓亲属,不分老幼,全部诛杀。董卓九十岁的老母亲也被杀。董卓兄弟董旻、侄子董璜全部斩首。得道的时候,鸡犬升天。倒霉的时候,一损俱损。众人又查抄了郿坞积蓄的财宝,黄金几十万两,白银几百万两,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粮食器皿,不计其数,回去报告王允。王允犒劳军士,又在都堂设宴,召集文武百官,庆贺一番。
白话《三国演义》第八十回
曹丕接诏十分欣喜,对贾诩说:“虽然两次有诏,我还是害怕天下后世议论,不免给我安上篡窃之名。”贾诩说:“这事极其好办,可再命令张音送回玺绶,让华歆建议汉帝筑起一坛,名叫‘受禅坛’。选择吉日良辰,集合大小公卿全都到坛下,令天子亲捧玺绶,禅让天下给大王,就可以释群疑而绝众人之口。”曹丕大喜,立即命令张音送回玺绶,仍然作表假装谦辞。
“咨尔魏王,上书谦让。朕窃为汉道陵迟,为日已久;幸赖武王操,德膺符运,奋扬神武,芟除凶暴,清定区夏。今王丕缵承前绪,至德光昭,声教被四海,仁风扇八区;天之历数,实在尔躬。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勋禅以天下;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加顺灵袛,绍天明命,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皇帝玺绶。王其受之!”
曹丕听完后马上想接受诏书。司马懿阻止说:“不可。虽然诏书和玉玺已经送到,殿下也要再三上表谦辞,以杜绝天下人诽谤。”曹丕听从后,命令王朗作表,自称德薄,请另外寻求大贤以嗣天位。献帝览表后心中很是疑惑不解,对群臣说:“魏王谦逊不受,那这事情就取消了吧?”华歆说:“当初魏武王受王爵之时,三次推辞而诏书不许,然后才肯接受,现在陛下要再降诏书,魏王自然会应允。”
“朕在位三十二年,遭遇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难中复存。然而现在仰瞻天象,体察民心,炎刘之数已终,行运在于曹氏。以前王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丞相魏王。王其毋辞!”
献帝吓得颤栗不已。只见台阶下披甲持戈数百多人,都是魏兵。献帝哭着对群臣说:“朕愿意将天下禅让给魏王,只要求留条活命,以终天年。”贾诩说:“魏王肯定不会慢待陛下。陛下可速速降诏,以安众人之心。”献帝只得命令陈群草拟禅国之诏,命令华歆捧着诏书和玉玺,领百官到魏王宫中献纳。曹丕大喜,命人开诏书读曰:
汉献帝问:“谁敢弑朕?”华歆厉声说道:“天下之人都知道陛下是无福之君,所以才招致四方大乱!如果不是魏王在朝阻拦,想要弑陛下的何止一人?如果陛下不知进退,那是想让令天下人共同伐陛下啊?”献帝大惊,拂袖而起,王朗用目光示意华歆。华歆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色说道:“许与不许三国演义游戏单机版2,早早说话!”献帝浑身战栗不能回答。曹洪、曹休拔剑大呼道:“符宝郎在哪里?”祖弼应声出列说:“符宝郎在这里!”曹洪向他索要玉玺。祖弼喝斥道:“玉玺是天子之宝,怎能胡乱索要!”曹洪喝令武士推出斩首,祖弼大骂不绝口而死。后人有诗赞曰:
曹洪、曹休请献帝出殿,汉献帝被逼无奈,只得更衣来到前殿。华歆奏道:“陛下可按照臣等昨天的动议,免遭大祸。”献帝痛哭道:“你们都食汉禄,中间也有很多功臣子孙,怎么忍心做出这不臣之事?”华歆说:“陛下如果不听从大家的意见,恐怕会旦夕间祸起萧墙,到那时就别怪臣等不忠于陛下了。”
”许芝又奏报道:“我们的职责是掌管司天,夜观乾象,看到炎汉气数已终;魏国乾象极天际地,言说不尽。更加上应验了流传很久的图谶,其谶说:‘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据这个来推论,陛下应当早早禅位。‘鬼在边,委相连’,是‘魏’字;言在东,午在西,是‘许’字;‘两日并光上下移’,是‘昌’字。这就是说魏帝要在许昌应受汉禅。愿陛下详察。”献帝说:“祥瑞图谶都是些虚妄的事情。怎么能够因为这些虚妄的事情,而让朕舍弃祖宗的基业?”王朗奏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哪里会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汉室相传四百多年,延展到陛下这里气数已尽,应当早早退避,不要再迟疑,迟疑恐怕生变。”汉献帝大哭着进入后殿,百官哂笑退出。
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士民无不下泪。当下李傕、郭汜寻思曰:“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呼,杀入内来。正是:巨魁伏罪灾方息,从贼纵横祸又来。未知献帝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引数百骑往青琐门外,呼王允曰:“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允曰:“若蒙社稷之灵,得安国家,吾之愿也;若不获已,则允奉身以死。临难苟免,吾不为也。为我谢关东诸公,努力以国家为念!”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不一时,各门火焰竟天,吕布只得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
却说吕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军搦战。布忿怒冲杀过去,傕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布军不能进。忽报郭汜在阵后杀来,布急回战。只闻鼓声大震,汜军已退。布方欲收军,锣声响处,傕军又来。未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一连如此几日,欲战不得,欲止不得。正在恼怒,忽然飞马报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犯长安,京城危急。布急领军回,背后李傕、郭汜杀来。布无心恋战,只顾奔走,折了好些人马。比及到长安城下。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布心甚忧。
却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董卓已死,吕布将至,便引了飞熊军连夜奔凉州去了。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皇甫嵩命将坞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卓母亦被杀。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斩首号令。收籍坞中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回报王允。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却说当下吕布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李肃领兵五万,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
专题: 三国演义1小说 小说家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了小说上一篇三国演义小说原版网盘
下一篇三国演义最新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