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姜维避祸小说

0

《三国演义》是中国著名的小说,讲述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他以智谋和勇猛著称。然而在小说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姜维避祸的情节,因为在三国时期,姜维并没有明显的避祸行动。相反,姜维在《三国演义》中有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并在蜀汉末期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如果要创造一个关于姜维避祸的故事,我们可以想象一种虚构的情景。例如,在三国时期,蜀汉内部出现了一些政治纷争,姜维作为汉室的忠诚将领,面临着被卷入权力斗争的危险。为了保护自己和蜀汉的利益,姜维采取了一系列避祸的策略:

1. 韬光养晦:姜维选择在权力中心之外建立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不直接参与内部的权力斗争,而是通过军事行动和对边疆的稳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忠诚。

2. 智谋避险:在面对可能的威胁时,姜维运用自己的智谋和战略眼光,巧妙地避开直接冲突,通过外交手段或是暗中策划,化解了危机。

3. 人情维系:姜维注重与各派势力的和谐相处,通过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

4. 蓄势待发:在避祸的同时,姜维并未放弃对蜀汉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贡献。他一直在准备,希望在适当的时机,以自己的力量为蜀汉带来转机。

这样的故事虽然基于《三国演义》的基本框架,但加入了人物性格与历史背景的虚构元素,让姜维的形象更加丰满和人性化。在实际的历史中,姜维确实是一位忠勇的将领,他在蜀汉的后期确实面临了各种政治挑战,但他最终选择忠诚于汉室,继续为国家效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贾充—贾逵儿子,荀凯—荀彧儿子,陈泰—陈群儿子,夏侯霸—夏侯渊儿子,傅佥—傅彤儿子

(126)姜维写了表章,奏明后主,便回到汉中,召集众将,安排防务。令胡济守汉寿,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城,蒋舒、傅佥同守阳平关,防备魏兵侵犯。

(125)郄正想了一会,轻轻道:“将军奏明主上,往沓中屯田去。一者可以积储军粮php网页免费游戏源码下载,二者可以掌握兵权,不怕暗算,这是一个保国安身的办法。”姜维听了,连忙拜谢。

三国演义之姜维避祸小说

(124)姜维无奈,只得退出宫门,去寻却正商量。却正惊道:将军闹了这事,祸在眼前。倘有差失,国家也完了!”姜维叹道:“请先生教我一个保国安身的办法。”

(123)姜维怒气勃勃,对后主道:“陛下不杀黄皓,祸事要来的。”后主笑道:“爱他,就盼他长命;恨他,就要他死。大将军看在我面,饶了他吧!”

(122)黄皓抖索索走出假山洞,在姜维面前扑的跪倒,哭道:“奴才只是早晚伺奉圣上,哪里敢管国事。大将军不要轻信传说。请饶了我吧!

(121)姜维连连叩头道:“黄皓玩弄权柄,造作謡言,不杀了他,国事要坏了!”后主勉强笑道:“他是个奴才,不敢做什么大坏事,你何必担心?”便令小宦官把黄皓叫来向姜维赔礼。

(120)后主放下酒杯,姜维已到了跟前,哭拜道:“我把邓艾困在祁山,陛下连下三诏,要我退兵,究竟是为了何事?”后主望望他,急切找不出话来,祇是低头不响。

(117)姜维气得两眼喷火道:“我非杀这奴才不可!”郄正忙道:“主公宠信黄皓,要防他从中生事;大将军继承丞相遗志,责任重大,不要与小人一般见识,误了大事。”

(116)姜维更加怀疑,天天到朝里来求见。这一天遇到却正,便问道:“主公召我回来,究竟为了什么事?”却正叹了一口气,把黄皓造謡的事说了。

(115)姜维在汉中歇住人马,就跟了使者,到成都来朝见后主。哪知后主听说姜维已经全军回来,一来放了心,二来也不好意思见姜维,一连十日,不曾上朝。

(114)他一面差人往洮阳去通知傅佥,一面与张翼约束部队,乘夜退兵。邓艾明知反间计见了效,可是被围了这多天,兵力十分疲乏,不敢出寨追击。

(111)后主打不定主意,召集了群臣计议。许多文武知道是黄皓造謡,却不敢明说。秘书郎郄正奏道:“陛下既然心中疑惑,可以把大将军宣召回来,再作道理。

(110)黄皓便来奏知后主。后主大惊,连叫:“这怎么是好!这怎么是好?”黄皓道:“要赶紧拿下他的兵权。右将军阎宇智勇俱全,叫他去代替姜维;令姜维马上回来。

(108)黄皓送走了党均,与阁宇商量道:“我与姜维不能两立,要设法除了他才安心。”阎宇道:“他兵权在手,奈何他不得;先想法夺了他兵权,再等机会。”两人商量到半夜才散。

(107)黄皓听了,想起姜维上回出兵时的两道目光,急的心头乱跳,慌慌张张地说:“邓将军退不得,我想法召姜维退兵便了。”党均道:“如能这样,公公不但没有意外,邓将军还要重重酬谢。

(106)党均不慌不忙道:“被围了,邓将军准备退守渭水。听说姜维扬言:公公在朝内专权。他取了祁山,立了大功,便要回来整肃朝廷。邓将军恐怕与公公有碍,所以差我前来报信。”

(105)黄皓令党均进来。党均献上了金珠宝物,拜道:“邓将军问候公公。”黄皓眼看宝物,早有五分心喜,带笑道:“你家邓将军又被姜维围住了吧?”

(103)黄皓听报,微微皱上眉头,对右将军阁宇道:“那姓党的,去年要我找回姜维,只送了少许财物,却教姜维与我结了仇;这回又来,见还是不见?”

(101)他把党均唤来商量。党均满有把握地道:“黄皓为人,爱财如命,只要多备金银,他什么事都能做。”邓艾宽了心,搜集了金珠财物,教党均连夜往成都去。

(100)守了半个月,被蜀兵夺了几个寨子,步步紧逼;司马望的人马,又被蜀将傅佥围在洮阳城里,动弹不得。邓艾好几天焦思苦虑,猛想起上回往成都活动的党均来。

(94)再说,邓艾兵到祁山附近,遇见师篡领了败残人马奔来。师篡滚鞍下马道:“寨子被蜀将张翼破了,特来向将军请罪。”邓艾道: “这是我没有见到,将军没有罪,且跟我收复寨子去。”

(92)姜维刚在布置,魏兵已经冲过蜀寨,往东去了。姜维对众 将道: “邓艾已经识破我的计策,现在虚张声势,却是夺路救祁山去了。”

(89)他慌忙对司马望道:“姜维一定是分兵取祁山去了。师篡 兵少,守不住寨子,我祇有亲自去救他。你在这里坚守勿战,等姜维兵动,再随后攻袭。”

(86)姜维回到帐中,正在寻思破敌的计策,张翼进帐献计道:“魏兵都在洮阳,祁山自然空虚。大将军可在这里牵制邓艾;我却去攻祁山。攻下了祁山,便直取长安,摇动魏兵的根本。”

(85)蜀兵连败两阵,军心摇动。姜维号令道:“胜败是兵家的常事,何必惊慌!这一回定要直捣中原,敢说一个退字的照扰乱军心处罪。”将士们听了,才渐渐安静下来。

(76)夏侯霸到了城下,看了情形,心下疑惑,对众将道:“这里面恐怕有计!”众将一心要立功,都道: “眼见得是空城,只有些小百姓,听见大军来到,都弃城走了。”

(75)邓艾留下偏将师篡守祁山,便和司马望分了兵,从小路奔 洮阳来。司马望到了洮阳城内,布下伏兵,放倒旌旗,大开四门。不久就有哨马来报,说蜀军先锋夏侯霸来攻城了。

(74)司马望道:“那如何是好?”邓艾道:“我们分两路去救洮阳:将军带兵伏在洮阳城里,偃旗息鼓,大开四门,专截杀进城蜀军;我却去离洮阳二十五里侯河埋伏,截住蜀军后援。”

(73)邓艾接到探报,便与司马望商议。司马望以为洮阳没有粮食,怕姜维是明取洮阳,暗袭祁山。邓艾道:“正因洮阳没有粮食,所以他料我祇守祁山,不守洮阳,乘虚去攻取。”

(71)栈道修好以后,姜维调兵运粮,又要出兵。廖化劝阻他, 姜维道: “诸葛丞相六出祁山,是为了国家;我八次伐魏,也并非为自己,只要一口气在,我定要继承丞相的遗志。”

(69)这一仗,虽然打败了邓艾,可是损失了许多粮草,又被烧了栈道;邓艾已经逃回祁山,闭营坚守,一时也难攻下。姜维与夏侯霸商议下来,决定乘胜退兵。

(67)姜维料不到他会不投魏国,反投汉中,又见栈道中火光照耀,只恐后方有失,便不追邓艾,连夜带兵抄上小路,把王瓘围住在黑龙江边。

(61)姜维与夏侯霸会在一起,懊恼道:“可惜走了邓艾!”夏侯霸献计道:“且去迎接王瓘去,不要让他也走了。”于是,两人领兵往川口大路来。

(54)邓艾大惊,传令杀进谷中。那时正在初更时候,一轮满月,挂在当空。邓艾听到山后喊声震动,祇道是王瓘在厮杀,忙领兵往山后来。

(52)部将都道:“天已黑了,赶快把王将军接出谷来吧!”邓艾指点着前面道: “看那边的山势,倘然伏下一支兵,就进谷容易退谷难了;还是在这里等待的好。”

(49)姜维叫过傅佥,授了一条计策,然后教人照样写了信,只把八月二十日改成八月十五日。挑一个精细兵士,换上了魏军打扮,把信送往魏营去。

(48)奸细身上带着王瓘的一封信,约定在八月二十日把川口的粮草送到魏营,请邓艾派兵在坛山谷里接应。姜维笑道: “我军最怕粮草接济不上,这一计好凶!”

(46)夏侯霸看着,满心疑惑。姜维道:“你说的对!司马昭杀了王经全家,怎肯放他的亲侄子在外带兵;投降是假的。我已布置好了。”便把安排的计策,一一对夏侯霸说了。

(45)布置刚定,祇见夏侯霸急急奔进账来,告道:“将军为什么轻信王瓘的话?我在魏国的时候,不曾听说过王瓘是王经的侄子。这里面要防邓艾的诡计!”姜维听了,只是微微笑着。

(43)姜维听王瓘说了魏营虚实,大喜道:“我今夜便打祁山去;你远来辛苦,不必出战,祇带三千人去把川口的粮草运来,留下二千人给我带路。”

(42)姜维满面喜色,扶起王瓘道:“待我打破祁山,直到中原,捉住司马昭,与你报仇。”王瓘道:“邓艾军中情况,都在我心中,今夜前去劫寨,定能夺下祁山。”

(41)哨军报知姜维。姜维令魏兵在寨外扎住,叫王瓘进帐。王瓘 哭拜道: “司马昭杀了我叔父王经全家。我要报仇雪恨,所以前来投降,听候差遣。”

(38)参军王瓘送上一张纸条,说: “我有一条计策写在这里,听将军决定。”邓艾看了,沉思道:“计策是好,只怕瞒不过姜维。”

(33)他来到成都,奏准了后主,准备出兵,临别又奏道:“这一次出兵,定要立了功才回来,请陛下亲近贤人,疏远小人,免得我有后顾之忧。”说着,眼睛祇望着后主旁边的黄皓。

(31)过了两月,司马昭把常道乡公曹奂立为新君。曹奂封他为丞相晋公,赐下金银衣物。从此以后,曹家的天下,已经完全掌握在司马昭的手中了。

(30)司马昭葬了魏主。贾充劝他趁机称帝。他望望身边的儿子司马炎,笑道:“周文王自己没有称王,魏武帝自己也没有称帝,我学他们。”贾充一听,知他要把帝位留给儿子,就不再说了。

(29)他又派人把王经的家属捉来。王经眼看八十多岁的老母,被缚了进来,叩头哭道:“我害了母亲了!”老母大笑道:“哪一个不死?为反对奸贼而死,死也值得!”

(26)陈泰抬头道:“祇有杀了贾充,才能赎罪!”司马昭想了半天,说道: “杀一个下一等的人吧。”陈泰道: “只有上一等的,没有下一等的!”

(24)荀凯见了陈泰,说了来意。陈泰长叹道:“人家都说我像舅父,从这件事看了,舅父是不及我的!”荀凯红着脸,再三劝他入朝,免得受祸。

(23)哭了一阵,便用棺椁盛殓了魏主的尸首,停在偏殿,然后召集文武会议。众官都到了,单少了个尚书仆射陈泰。司马昭差了陈泰的舅父荀凯,前去召唤。

(22)剩下王经,撩起朝衣,冲到贾充马前大骂,却被贾充令人捉住。就在这时,司马昭赶到,看到魏主的尸首,掩住面孔干哭了几声。

(18)刚出龙门,前面有几千铁甲禁兵,拦住去路,当头三骑马上,中间是贾充,左右两边,是成倅、成济。魏主大喝道:“我是天子!你们敢怎么样?”

(16)不一会,焦伯召集了三百多人,呐喊着拥出宫门。魏主手拿宝剑,坐上龙凤车,下旨出发。王经跪在车钱,哭道: “陛下领这几百人去讨司马昭,是把羊群赶进虎口,断断行不得!”

(13)说完,他禀告郭太后去了。王沈、王业慌作一团,对王经道:“事情不得了!赶紧去报告大将军,免得受累。”王经大怒道: “不能帮主公设法7755游戏盒子下载,反要去出首,你们安的什么心肠!”

(12)王经叹道:“兵权政权,都在司马昭手中;陛下手里又没有兵,一动便有大祸。”魏主顿足道: “什么事都可忍耐,这件事我耐不住!我决定了,死也要干!”

(9)司马昭冷笑道:“陛下在‘潜龙’诗里,把我们比作虫豸,这是对待大臣的道理吗?”魏主听了,也气愤起来,可是碰上了司马昭的眼光,又不禁低了头。

(8)司马昭心里一股火冲上喉头,厉声道:“我父子兄弟三个保住了曹家天下,难道不配做晋公?”魏主颤了一下,微微抬头道:“大将军说的是。就照办吧。”

(7)过了几天,司马昭率领众官,来到殿上。群臣向魏主奏道:“大将军功德无比,请陛下封他为晋公。”魏主听了,沉着头半天不说话。

(3)这首诗的题目是“潜龙”,魏主把自己比作落入井底的龙,没有办法升腾,只好受周围的青蛙、泥鳅戏弄。司马昭看了,大怒道: “他要学曹芳的样子了!我不除他,他就要害我。”

(1)邓艾收买了蜀中的宦官黄皓,怂恿后主,召回姜维,解了祁山之围,便派人往洛阳报知司马昭。司马昭大喜,和心腹贾充商量,准备趁蜀国内部不和,出兵征伐。

本集叙司马昭杀魏主曹髦,另立曹奂为帝。姜维趁魏国内乱,两次北伐,把邓艾包围在祁山大寨。邓艾在危急之中,行使反间计,收买蜀中宦官黄皓,劝蜀主召回姜维。姜维要斩黄皓,蜀主不许。姜维恐黄皓陷害,只得率领部下,往沓中屯田避祸。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创作。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曹魏建立的近200年间的历史史实,描写了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政治和军事局势,以及蜀、魏、吴三家之间的种种故事和名将豪杰。书中记载了诸多非凡的人物形象,如刘备、曹操、张飞、诸葛亮等,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长篇叙事小说”。

专题: 看三国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小说吧   三国演义小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