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复姓

0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涵盖了众多历史人物和故事,其中确实出现了不少复姓人物。复姓,指的是由两个汉字共同构成的姓氏,比如“诸葛”、“司马”、“欧阳”等。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复姓人物众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诸葛亮(诸葛):蜀汉丞相,智慧的象征,有“卧龙”之称。 2. 司马懿(司马):魏国重臣,与诸葛亮多次交手,被称为“冢虎”。 3. 欧阳修(欧阳),并非三国时期人物,但《三国演义》中也有提到,如欧阳修之名,可能指虚构人物或偶然提及。 4. 公孙瓒(公孙):东汉末年的军阀,是公孙家族的成员。 5. 嵇康(嵇):并州刺史,与三国时代的人物并不直接相关,可能是指虚构的人物或历史上的嵇康(魏晋时期的思想家)。

《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在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演绎,因此其中的人物名号可能有所改动或融合,以适合故事的叙述和冲突。在阅读时,如果遇到不确定的复姓或人物,可以参考正史中的记载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各种小说里的复姓,现实中很少见到,百家姓里可以找到的复姓。

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30余年,担任中书令14年之久,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完颜姓分布概况: 仅河南省鹿邑县就有5000多人,是全国完颜姓最集中的地区, 汝州市有完颜姓居民300余人,其中纸坊乡姚楼行政村完庄村有270余人,刘王店村15人,石庄6人焦村乡北张村33人尚庄乡岳庄村14人,于1993年恢复为满族。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复姓

呼延灼,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

宇文成都,是隋唐系列小说中的虚构人物,身份为宇文化及的儿子,被杨广封为隋朝天宝大将军,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身长一丈三国游戏直播单机手游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头戴一顶双凤金盔,身穿一件锁子黄金甲,坐下一匹能行千里黄花马。使一条凤翅镏金鎲,重四百斤,上界雷声普化天尊临凡,身负三载龙命,武力值在隋唐好汉中排第二。

宇文智及(?—619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是隋炀帝宠臣、许国公宇文述次子,大许国皇帝宇文化及之弟,多行违法事,隋末为将作少监,江都之变,宇文智及实为主谋,宇文化及称帝,封为齐王,后被窦建德擒获,与宇文化及同时被杀。

独孤一鹤,古龙武侠小说《陆小凤传奇》中的人物,公正严明的「峨嵋派」掌门人,峨眉山「玄真观」观主,「三英四秀」的师父,是个妄自尊大的人,据说当今「七大剑派」的掌门人中,就数他的武功最可怕,因为他除了将峨嵋剑法练得炉火纯青之外,他自己本身还有几种很邪门、很霸道的功夫,还没有人看见他施展过,后死于西门吹雪之手。

独孤求败,自号“剑魔” 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提及的重要人物 ,是提出无招胜有招武学境界的代表人物,对后世豪杰影响深远,初次登场于《神雕侠侣》小说第二十六回神雕重剑 ,在此提及过往,在开篇时已逝去多年。

司空摘星,古龙笔下的《陆小凤传奇》人物之一,相貌不详,但从其自称可知绝不难看,身高是迷,可高可矮、可胖可瘦,长于盗术、易容术,人称偷王之王。陆小凤知己好友,与陆曾出生入死,却又数度交锋,虽互有输赢,却让陆小凤头痛不已,为其克星。其易容之术,出神入化,偷盗之手法,可谓登峰造极。

三家复姓闹三国

三家复姓,若改为单字,分别为:诸(猪)葛,司马(马),夏侯(猴),三种动物! 猪:任人宰割,人臣而已。 猴,沭猴而冠,被人取代。 马:正宗千里马,马大八尺为龙!

原来是曹操一家,诸葛亮一家,还有司马懿一家,三家复姓搅动三国

伴君如伴虎,那些有名望的复姓权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复姓虽然多,然而终究不及其它单姓,后人为避祸,免受牵连,部分改名换姓,如皇甫复姓,有很多改姓黄。

是什么原因致使复姓减少,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封建社会的复姓,多由官名、封地等起姓的士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支柱,在这个时代兴起的人物,背后代表的都是以郡望为核心的宗族,随着唐代以后世卿世禄制度下政治士族逐渐消亡,这些郡姓的社会地位自然也就不复从前了。

中国古代复姓之人大多非富即贵,据说古代复姓有两千之多,到了三国时期到了巅峰之时,复姓名人遍地都是,那为什么到了现代,仅有160万人,仅欧阳就有100余万,其它复姓少之又少,放在中国整个人口数量中,真是沧海一粟。

复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占有相当的比重,最多时占常用的全部姓氏44%以上。很多复姓都是根据周朝时的地名和官职来起的;到了后来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他们也多是复姓。在三国时期,复姓也是非常常见的,如司马、诸葛、公孙、太史等等 。

我国现存81个复姓,人口约160万,大概一千个人中有一个复姓,比例确实很低,可是在我们比较熟悉的《三国演义》中,复姓人可不少,如三国名人诸葛亮,司马懿等。

以上粗略统计十大复姓,没有提到的欢迎在下方评论补充,本文排名不分前后,不分贵贱,不分强弱,以上十大复姓你认为哪种复姓最霸气,

八王之乱之后,慕容姓成为了燕国的国姓,在东晋到十六国时期,燕国曾一度非常兴盛,在北方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和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因此而得到广泛传承。

提起令狐这个姓氏,大家很可能会想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主角令狐冲。 他一生纵横江湖,英勇善战,可以称之为一代大侠。

相对于前面提到的三个复姓,欧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姓了。 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欧阳姓氏在全国共有8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江西等地区。

司马姓氏在历史上有很多知名人物,比如编写了史书《史记》的司马迁,以救人而砸缸闻名的司马光,秦国名将司马错,曹魏奸臣司马懿、司马昭等等。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中记载:“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到达汉中。 之后,琬被任命为大司马,而姜维则被任命为司马,经常率领着偏军西进。 ”

诸葛亮高居丞相之位,如果他只想安享晚年,在蜀国过上富贵荣华的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出于对先帝的忠诚,他选择不辞辛劳,多次北伐,即使知道胜算不大,他也义无反顾。 他的《出师表》至今感动着无数人。

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也确实具备了一些神话般的传奇色彩。 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智谋,为刘备谋划三分天下,凭借良好的人脉关系和刘备的声望,在乱世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最终建立了蜀国。

在经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绘成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物,通晓天文地理,精通八卦五行,能够运用神奇的法术,可以说是一个千古奇才。

近年来,姓氏也有一些新变化。例如,一些家长在给子女取名时会同时冠以父姓和母姓,由此形成与复姓类似的“复合姓”。据统计,1990年底我国“复合姓”人数不到12万,但到了2018年底,“复合姓”人数已突破100万,而且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这种“复合姓”能不能算复姓,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

那么,古代那些记载在册的复姓为何会越来越罕见乃至于消失呢?其中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多数复姓原本就是小姓,而姓氏的演进规律类似于滚雪球,大的姓氏人口越来越多,小姓则正好相反;其次,在过往的几千年中,小姓因为人口少,在各方面难以和大姓抗衡,最终被逐渐边缘化乃至湮灭;再者,复姓在书写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因而也有部分复姓人口改为了单姓,例如“欧阳”改为“欧”,“漆雕”改为“漆”,“轩辕”改为“轩”,“申屠”改为“申”或“屠”,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梳理,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的复姓不下一两千个,但目前留下来的仅200多个,其中常见的只有几十个,有许多复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比如,清朝《百家姓》中记载的仲孙、公西、壤驷、宰父、东门五姓,目前已较为罕见;起源于匈奴的复姓原本有20多个,现在只有呼延、赫连、万俟、单于等几个还在用;起源于鲜卑的复姓曾接近200个,目前常见的只有慕容、拓跋、宇文、长孙等几个。

因少数民族改姓出现的复姓也有不少。除了上文提到的“宇文”,其他如“赫连、慕容、尉迟、耶律、拓跋、独孤、长孙、哥舒、呼延”等也为人所熟知。从族源上看,这些姓氏大多起源于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后来因为南迁建立政权而汉化。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很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如源于匈奴的赫连勃勃,开创前、后燕国的慕容氏,北魏皇族拓跋氏,北周时期的独孤氏,还有隋末逼死隋炀帝的宇文化及,唐代大将尉迟恭、哥舒翰,唐初宰相长孙无忌及其妹长孙皇后,宋代名将呼延赞、呼延灼等。宋朝以后,还有女真首领、金国开创者完颜阿骨打和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等。这些著名人物,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辉煌一笔。

和“东方不败”类似的有“西门吹雪”,“西门”是一个源自居住地名的姓氏。战国时期的西门豹,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再如“令狐冲”,其姓源自姬姓,也有人说“令狐”是古地名。据《水经·冻水注》载,令狐即猗氏地(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的西部),晋国大将魏颗(周文王之后)打了胜仗,晋景公把令狐一带赏赐给他作封邑,魏颗之子魏颉以封地为氏,称令狐颉。后世有唐代诗人令狐楚、学者令狐德棻等。

古代复姓中,有几个姓氏目前已不多见,但因武侠小说的影响力,名气也不小。如《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据说“东方”这一姓氏形成于上古伏羲创立八卦时,其先祖世掌东方青阳之令,由此得姓。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东方朔,以有谋略、言语滑稽闻名,是汉代东方氏的代表人物。

《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复姓人物不少,如长期跟随曹操的名将夏侯惇、夏侯渊等,还有东吴名将太史慈、曾与袁绍抗衡的公孙瓒等。公孙氏源自轩辕一脉,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公孙鞅、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都来自这一姓氏。此外,孔子门徒、卫国人端木赐(子贡)也源于轩辕氏,据说其先祖是周文王姬昌之师鬻熊的后人端木典。

诸葛亮声名远播,无疑与《三国演义》广受欢迎有关。在这本名著中,司马氏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司马懿和诸葛亮斗智的故事,常为人津津乐道。“司马”源自西周官职名,三国前已有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等名人。晋朝时期,司马成为“国姓”,一时风光无两。北宋时期,又有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神曲网页游戏推荐手机女生,其著作《资治通鉴》流传千古。

当然,中国复姓人物中最广为人知的,恐怕还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据说,诸葛氏起源于夏朝皋陶之子伯益的后裔葛伯,后由单姓“葛”演变为复姓“诸葛”。汉文帝时期,为追念葛婴反抗暴秦的功勋,葛婴之孙被封为诸县(今山东诸城)侯,其后嗣称为诸葛氏。诸葛亮即为葛婴之后。

在中国历史上,复姓可谓名人辈出。如当下第一大复姓欧阳,最早起源于夏朝的姒姓,后在战国时期被楚国封为欧阳亭侯,其后代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都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2020年,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曾对姓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复姓中,“欧阳”是第一大姓,有111.2万人;其他较为常见的复姓,姓“上官”者8.8万人,姓“皇甫”者6.4万人,姓“令狐”者5.5万人,姓“诸葛”者4.8万人,姓“司徒”者4.7万人,姓“司马”者2.3万人,姓“申屠”者1.9万人,姓“夏侯”者1.1万人,姓“贺兰”者1.0万人,姓“完颜”者0.6万人,姓“慕容”者0.5万人,姓“尉迟”者0.4万人,姓“长孙”者0.3万人。

从形成历史看,复姓来源比较复杂,有的从官名而来,如司马、司徒、司空、太史、巫马、乐正等;有的来自封邑名,如令狐、上官等;有的出自居住地名,如东郭、南郭、闾丘等;还有些来自职业名(如漆雕)、先祖名(如颛孙)、族系名(如叔孙)等。此外,还有很多复姓来自少数民族改姓,如赫连、拓跋、尉迟、宇文、长孙等,情况各不相同。

复姓现象,古而有之。孔子“七十二贤徒”中,复姓者就有23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端木赐(子贡)、澹台灭明(子羽)、南宫适(子容)、公冶长(子长)、颛孙师(子张)、司马耕(子牛)、公西赤(子华)、漆雕开(子开),其他还有公伯缭、公晳哀、公良孺、公孙龙、漆雕哆、漆雕徒父、叔仲会、巫马施、公祖兹、壤驷赤、奚容葴、句井疆、罕父黑、公西舆如、步叔乘等人。(注:也有人认为,步叔乘并非复姓)。

然而,我们平时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复姓的概率并不算大。倒是金庸、古龙等人的系列武侠小说中,令狐冲、慕容复、东方不败、西门吹雪、独孤求败等复姓人物,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而一些文艺明星,如上官云珠、欧阳奋强、东方闻樱等,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中华姓氏以单字为主,由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被称为“复姓”(又称“复氏”),这类姓氏在百家姓里是比较特别的。据清朝时编定的《百家姓》,当时我国有单姓444个、复姓60个,复姓的数量不算少。

最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洪渎原发现一处北周墓。根据墓志内容,确定墓主为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宇文觉(542—557)是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在堂兄宇文护的操控下成为北周开国君主,但很快被贬为略阳公继而被杀,去世时年仅16岁。作为鲜卑族人,“宇文”氏虽在后世不多见,但在北朝时十分鼎盛。而类似的复姓现象,在中国古代史上并不罕见。

专题: 三国演义女小说   三国演义声小说   小说三国演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