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这部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才华横溢、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三绝”指的是:
1. 绝世之智 - 诸葛亮: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策略和军事才能著称。他被誉为“卧龙”,在《三国演义》中多次展现了他的智慧,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情节,都展示了他超凡的智慧和策略。
2. 绝世之勇 - 关羽:关羽以其勇猛无敌的武艺和忠诚仁义的性格为人所称道。他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事迹,都体现了他超凡的勇力和武艺。
3. 绝世之才 - 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政治手腕、军事才能、文学造诣均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无人能及。他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利用,对于政治局势的把控,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三绝”分别代表了智慧、勇气和才华,都是《三国演义》中极具魅力的角色。
像曹操,在历史上,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正面形象,他雄才大略,文才出众,可谓能文能武,像他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多。特别是他的诗歌,更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而诸葛亮呢,名气大(还是靠小说《三国演义》得来),但真正影响后世的不多,文学上较为有名的也就是《出师表》和《诫子书》,政治上的遗产更是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小说家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他笔下的人物,也是无可厚非。但在历史的事实中,我们就得明辨是非,不为小说家言所迷惑了。
三国演义中小说三绝
关羽的”忠“,是指对他的结拜大哥刘备的忠。自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后,关羽对刘备便是死心塌地,不管在什么困难绝境之下,都没有想过要背叛他的结拜大哥。
诸葛亮的“智”,可谓家喻户晓,我这里不说,任何一个人来说,可能都能说上三天三夜。从隆中对开始,他崭露头角,慢慢走到C位,成为《三国演义》里最亮眼的存在。他火烧新野,他草船借箭,他火烧赤壁,他气死周瑜,他火烧藤甲兵,他演空城计,一幕幕一幕幕,“智”的形象深入人心。至今也有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如果《三国演义》缺少了诸葛亮的”智“,怕也就没有了《三国演义》了,怕也没有了历史上的三国了。
即使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更不用说读过《三国演义》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三个人被称为“三绝”游侠网单机游戏三国志,一个是诸葛亮,被称为“智绝”,一个是关羽,被称为“忠绝”,一个是曹操,被称为“奸绝”。
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三绝”,央视版《三国演义》的精妙台词
在赤壁之战败退后,曹操在选择逃亡路线的时候,不断落入诸葛亮设下的陷阱,每次他在经过伏兵所在地的时候,都会嘲讽周瑜和诸葛亮,不在这里设伏,竟令自己得以逃脱,但每次他话刚说完,山谷里的伏兵就会摇旗呐喊而出。
次日,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日:“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
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曰:“若杀孔明盒子进游戏怎么变全屏,却被曹操笑也。”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肃曰:“何以公道斩之?”瑜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这事儿把诸葛亮也吓了一大跳,他在江边的小舟上和刘备见了一面。当刘备意识到周瑜的危险,想请诸葛亮和自己同回樊口的时候,诸葛亮说了一番话:
的确,读《三国演义》,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作为“枭雄”的刘备,展现出的那份仁义实在是假得不要不要地。明明心里有火烧火燎地渴望,表现出的却是惺惺作态的伪装。这些在陶谦三让徐州、刘表托付荆州、以及攻占益州的时候最为明显。
这个说法实在是太准确和精辟了。鲁迅先生当然充分肯定《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但是罗贯中在塑造一些人物的时候有点“用力过猛”,超过预想的火候了。
近期,利用晚上时间重读《三国演义》,才看到五十回,只要接触到有关诸葛亮的描写,心里就越来越佩服鲁迅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小说史略》里的论断:
“奸绝”曹操是三国中最奸诈的人。他字孟德,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东汉末年权臣,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疑心重、诡计多端,经常使用一些不择手段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形象在历史上备受争议,有些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些人则认为他是奸雄。
“义绝”关羽是三国中最讲义气的人。他字云长,最开始跟随刘备征战天下,后来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他勇猛刚强,义薄云天,曾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斩华雄等,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也有讲义气的一面,如对刘备的忠诚、对朋友的义气等,这些都体现了他的“义”。
“智绝”诸葛亮是三国中智商最高的人。他足智多谋,能够运筹帷幄,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他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表现出了卓越的智慧。他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战争策略上,还体现在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等方面。他在民间成了智慧的代名词,有“五百年才出一个诸葛亮”的说法。
毛宗岗是清初的文学批评家,他评阅了《三国演义》并提出了“三绝”的看法。他认为这三绝分别是“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和“奸绝”曹操。
专题: 在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小说云 人三国演义小说上一篇有声小说三国演义之三
下一篇在三国写三国演义的小说